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30年中国东部气温对土地覆被变化的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79?2010年中国东部295个气象站点近30年逐年各月的月平均气温数据, 分析气象站站点周围3 km土地覆被变化和相应气温变化, 研究中国东部地表土地覆被变化对站点气温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近30年研究区域内草地锐减, 城市剧烈扩张, 林地显著增加; 站点气温年平均变化率在-0.2~0.9℃/10a之间, 区域气温年平均变化率为0.38℃/10a; 不同土地覆被上的气象站点气温变化率明显不同, 按城市、农田、草地、林地的顺序依次减小; 区域气温变化是多种覆被共同作用的结果; 土地覆被变化并非局地气温上升的唯一原因, 却深刻地影响着局地年气温变化率。  相似文献   

2.
海岸带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随着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海岸带生态环境遭到人类活动的严重破坏,对其产生了不可逆的影响。结合中国-东盟海洋渔业、海洋油气、滨海旅游资源开发现状,揭示出海岸带发展中存在资源高强度开发、海洋生态环境受人类影响大、海洋综合管理相对落后等问题,提出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五大路径选择,最后提出七大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对策,化解经济、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实现中国东盟海岸带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  相似文献   

3.
利用中国东部、中部、西部3个地区1993-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分区域实证分析了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就业效应;结果表明,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就业效应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东部地区投资的就业效应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但总体而言,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并没带来就业的迅速扩张,即固定资产投资对就业拉动作用有限,在某些省份甚至出现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对就业带来负面影响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耕地资源变化的地域差异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耕地资源的减少已成为湖北省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扩张,耕地资源减少的现状还将持续下去。根据1990年以来湖北省耕地总量变化率、人均耕地变化率等指标分析了耕地动态变化的区域差异,并据此将全省17个地域单元分为不同的类型,提出了不同类型区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了产业结构演化的就业效应理论模型,分别采用混合回归模型和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影响区域就业效应的影响因素,通过F检验采纳了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的分析结果.研究表明人口总量对4大经济区域的就业总量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人均GDP对4大经济区域的就业总量均存在负向影响,物质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以及政策投入对就业总量的影响,根据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而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6.
不同产地中药材的近红外光谱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基线校正和方差技术处理了不同产地的相同种类中药材的近红外光谱,基线校正有效地扣除了基线漂移对近红外光谱信号的影响,方差技术确定了近红外光谱的富信息区域与贫泛信息区域,通过方差的变化率可以初步确定富信息区域中的强信息区间。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我国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受中国传统文化、生理因素以及相关制度的影响,女大学生就业愈加困难。即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计划措施,就业难问题也未得到明显缓解。我国关于女大学生就业权保护的法律存在明显缺陷,本文试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并量化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时空传播机理,克服传统交通波理论在此类问题中考虑维度单一的缺陷,首先,基于微波雷达检测器采集的动态交通流数据,分析高速公路事故前后的速度变化态势;进而,引入速度变化率作为事故影响的度量指标,采用双线性插值法构建速度变化率轮廓图,并根据Savitzky-Golay滤波拟合法拟合事故影响时空区域的外围轮廓;最后,在速度变化率的阈值分别取20%、30%和40%时,计算并分析交通事故时空影响的各量化指标,包括事故影响开始时间、事故影响结束时间、事故影响持续时间、事故影响最近距离、事故影响最远距离、事故影响空间范围、事故影响传播速度以及事故影响消散速度。结果表明:速度变化率的阈值取值越小,则事故影响的开始时间越早,结束时间越晚,持续时间越长,且事故影响的距离越长;速度变化率阈值取值越大,则事故影响的开始时间越晚,结束时间越早,持续时间越短,且事故影响的距离越短;不同速度变化率阈值下的事故影响传播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有差异。文中方法操作性强、辨识度高,能够为高速公路事故发生后的实时交通管控和引导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为了深入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就业数量的影响,从理论上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就业数量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以辽宁省作为实证分析对象,根据1985~2008年数据,建立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额和国内固定资产投资额及辽宁省就业人员总数之间的二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区域就业数量的影响是积极的。提出了继续加大吸引外资力度同时重视内资对就业的拉动作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深入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就业数量的影响,从理论上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就业数量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以辽宁省作为实证分析对象,根据1985~2008年数据,建立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额和国内固定资产投资额及辽宁省就业人员总数之间的二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区域就业数量的影响是积极的。提出了继续加大吸引外资力度同时重视内资对就业的拉动作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与经济计量建模方法,就中国三大经济区域(即中国的东、中和西部地区)在进出口贸易、关税下调,以及各区域吸引外资的因素构成等问题上,进行计量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中国的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域在对外贸易乘数、国民收入构成和关税调整下,进出口规模的变化、FDI的影响因素有着各自明显的区域差异。因此,对待中国不同经济区域的发展战略应该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12.
《科学管理研究》2016,(3):64-67
在比较分析中国区域技术交易金额趋势特征的基础上,测算回波扩散效应指数,并构建计量模型探析区域技术转移回波扩散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区域技术转移总体上呈现回波效应,部分区域存在明显扩散效应;回波扩散效应受知识吸收能力、经费投入强度、科技进步环境、相对经济发展水平和高新技术企业数等因素影响,且不同因素在不同区域的作用效果存在异质性。  相似文献   

13.
课题以浙江省湖州市农民工聚集区为调研区域,展开就业问题相关调研。基于代际差异视角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中与第一代农民工存在的就业异同点,认为就业动机与影响就业因素是两代农民工群体在就业问题上的最大差异,此外,在就业行业、就业渠道上也存在若干差别。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流向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这种不对称的流动对国家整个社会经济大系统和高等教育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及大学生的就业都有着诸多消极影响。本文对大学生就业流向区域差异的经济动因、社会动因及毕业生价值取向动因进行了分析,并初步探讨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利用面板数据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制造业规模、投资、就业、区域经济水平、城市化水平等因素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的长期和短期影响.结果发现,除了区域经济水平在长期和短期都对本区域生产者服务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以外,其他影响因素在不同区域的影响方向和大小有所不同.从长期来看,东部地区制造业规模对生产者服务业具有挤出效应,而投资和就业能显著地促进行业发展;中部地区投资、就业和城市化水平都对生产者服务业产生了负向影响;西部地区除了制造业规模影响为负值之外,其他因素都能促进行业发展.从短期来看,东部除了投资、中部和西部除了城市化之外,其他因素基本上对行业发展具有正效应.  相似文献   

16.
论社会保障水平对大学生就业去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地区之间、企业之间社会保障的不平衡和性别对社会保障的不同需求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分析,揭示了我国在大学生就业去向的配套政策上存在着薄弱环节,社会保障水平对大学生就业去向存在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从失业理论和就业政策研究走向看,失业现象一直存在,只要不越过临界值就是正常的。失业在正常的经济体中会呈现出特定人群、特定区域、特定产业问题。解决特定失业问题有两条路径,一是提升劳动者素质,以便产业转型中转岗,二是拓展新就业空间。双创在提升劳动者素质、新增市场机会和容量双方面都对就业产生积极影响,特别是在群体创业特征中能明显观察到双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齐学君 《科技资讯》2014,(13):249-249,113
通过对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学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调研,并把各种媒体报道及相关研究部门的研究数据作为参考,把困扰国家、社会及家庭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分析。从国家与社会、家庭与个人两个方面找出了形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诸多因素。可为制定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与措施提供依据,有助于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新型工业化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测度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图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测度角度对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进行研究。在初步论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系之后,探讨了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统计规律性,确定了新型工业化条件下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进行测度所应遵循的原则,并首次筛选出七大指标群进行测度。  相似文献   

20.
观测分析青土湖岸不同位置的风速,为定量评价人工湖形成对区域生态影响提供依据。应用风速梯度仪观测湖岸不同区域风速,分析水面形成的响应风速的大小程度。结果表明:风在水面附近的风速廓线的变化率小于沙漠,200cm以下的风速变化差异显著,200cm处的风速变化差异不显著。风经过水面的背风面平均风速大于迎风面的。但当气温较高时,且风速大于5ms~(-1)时,风速经过水面递减。风速的变化与空气温度变化相一致,随空气温度增加而增大。水面附近的空气动力粗糙度和风速的变化率均小于沙漠区,水面有改变空气动力粗糙度作用,影响风速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