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俄狄浦斯王》,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堪称古典命运悲剧的典范。悲剧表现了古希腊人对命运的看法:命运的不可抗拒、命运的不公正,即对命运的无奈与反抗。艺术上也达到相当完美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张春单 《科技信息》2009,(19):257-257
本文以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一些典型的妇女形象为代表,概括了中国古代妇女悲剧命运的表现形式:社会制度的牺牲品、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分析了中国古代妇女悲剧命运的原因:经济上不能独立、政治上没有地位、礼教上奴化教育。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要避免妇女悲剧命运,必须保证妇女独立的经济地位、要避免妇女悲剧命运,必须赋予妇女平等的社会地位、要避免妇女悲剧命运,必须有效提高妇女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3.
布兰奇是田纳西·威廉斯笔下的一个悲剧人物,其内心的欲望与传统道德观念的碰撞、灵与肉的冲突把她推向了欲望的对立面,即死亡,而文明与野蛮的交锋也把这个南部文明的代表一步一步推进了死亡的深渊.布兰奇的悲剧命运经历了有序--无序--混乱--平衡--死亡这一熵变过程.运用熵定律来揭示布兰奇悲剧命运演变的深层次原因,我们可以窥见其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长恨歌》是一部具有悲剧审美意蕴的小说,它以哀婉的叙述笔调向我们讲述了主人公王琦瑶一生的悲剧命运。造成王琦瑶悲剧命运的主观方面当然是王琦瑶自己的抉择。客观的时代背景,人物关系,人性人情又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着人物的选择。所以,主客观方面的因素相互交织造成王琦瑶一生的悲剧命运。同时,从更深的层面上,分析以王琦瑶为其代言人的上海这个城市的悲剧,剖析在某种意义上男性中心文化模式对女性悲剧命运的形成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托马斯·哈代笔下的苔丝,是一位美丽、善良、纯洁的女孩,但却一生命运多舛.最终不得不以悲剧为自己的人生谢幕.本文主要从内、外因两个方面探讨了苔丝悲剧命运的成因,从而指出苔丝的悲剧命运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6.
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俄狄浦斯王》,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堪称古典命运悲剧的典范,悲剧表现了古希腊人对命运的看法,命运的不可抗拒,命运的不公正,即对命运的无奈与反抗,艺术上也达到相当完善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张爱玲作品中女性悲剧命运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张爱玲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出发,探讨张爱玲笔下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通过对其作品中典型女性形象的分析,揭示导致其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一是人性弱点,二是人性欲望的扩张。  相似文献   

8.
英国著名小说家哈代的成熟作品中往往笼罩着一种沉郁的悲剧命运氛围.神秘悲凉的环境渲染有力地衬托了哈代的悲剧故事;他小说中屡见不鲜的巧合事件更写尽了命运对人的播弄.哈代小说极富于戏剧性.在西方悲剧发展史上,他将古希腊“命运悲剧”和莎士比亚式“性格悲剧”精神注入了“威塞克斯小说”之中,别具一格地表现了英国工业革命后,现代文明侵蚀古老淳朴的宗法制乡村的社会悲剧.因此,哈代小说既有对现代文明阴暗面的抨击和莎士比亚式的对人性的深层挖掘,又有一种类同于古希腊悲剧的恢宏博大的宇宙意识,涵括着对人类不幸命运的哲理剖析和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9.
《史记》描写了一大批悲剧事件,塑造了许多悲剧人物群像,对悲剧人物的命运给予了深厚的同情,对悲剧背后的根源进行了不懈的追问,对悲剧人物与命运抗争的精神给予了毫无保留的讴歌。与中国文化高度成熟乃至衰微时期产生的悲剧作品不同,《史记》表现了中华民族在早期成长历程中勇于与悲剧命运相搏斗的元气淋漓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史记》描写了一大批悲剧事件,塑造了许多悲剧人物群像,对悲剧人物的命运给予了深厚的同情,对悲剧背后的根源进行了不懈的追问,对悲剧人物与命运抗争的精神给予了毫无保留的讴歌。与中国文化高度成熟乃至衰微时期产生的悲剧作品不同,《史记》表现了中华民族在早期成长历程中勇于与悲剧命运相搏斗的元气淋漓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是一出为天下女儿们悲歌哭泣的大悲剧。这些在封建社会末世中最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女子,让人共掬一把悲悼怜悯之泪。她们的爱情婚姻、人生道路、性格命运的悲剧结局充分展示了人间美好事物与美好感情的惨遭毁灭。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悲剧冲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表现为伦理性质的善恶冲突和冲突的淡化与模式化,本文将从中西悲剧的比较当中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3.
贾宝玉的痴与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宝玉是古今第一大情人,也是天地间第一大痴人。他的痴是一种对美对生命的追求和眷恋,更多地表现在对大观园内女儿们的关怀上——即他看重的是人。在现实的生活中他经过了情惑、情悟的体验,最终是上了”情绝”——“悬崖撒手”、“归彼大荒”之路。贾宝玉从痴到悟,深刻地反映了18世纪那个时代的黑暗与腐朽。贾宝玉的悲剧结局是时代的必然,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相似文献   

14.
歌德的《浮士德》究竟是悲剧还是喜剧?这种争论至今没有停歇。其根底在于《浮士德》“以悲剧开始,而以歌剧告终”。人们则往往各置一端来证明其或悲或喜。其实,浮士德失明与否是全剧的关键情结。正是这一情结使得《浮士德》在其悲剧之旅中有了光明的结局。也正因为如此,使得该剧充满了“痛苦的神秘”,使得人们对其悲喜剧精神的理解与把握变得扑朔迷离。本文试从神话原型理论出发,来解读“失明”这一情节意象的原型意义,并且全面把握《浮士德》所真正表达的精神。  相似文献   

15.
对真善美的关爱是霍尔顿、贾宝玉、梅思金三人的共同选择和行为的终极目的,但他们的选择、行为的契机并不相同。霍尔顿基于成人世界中恶的力量对小孩世界的吞噬,想去守望只有小孩在玩的“麦田”;贾宝玉基于对女儿先验的超越于肉欲之上的友爱、崇敬、怜悯的感情,产生了保护的愿望并付诸行动;梅思金基于基督教的上帝之爱,去拯救恶的世界。但他们都无可避免地失败了,他们自己的结局分别是精神分裂、遁入空门和精神毁灭。  相似文献   

16.
新版电视剧《红楼梦》面世以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与批评,虽然持否定态度者颇多,但其在再现原著主旨、重大情节场面的展现、细节及心理描写、人物形象完整展示、悲剧格调的把握等方面,不仅遵循了原著,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由于电视剧商业化的运作方式、导演过于体现个性风格的艺术追求以及对作品认识的不足,新剧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缺...  相似文献   

17.
前苏联吉尔吉斯作家艾赫玛托夫以其犀利的笔触剖析了物性压迫下人性的扭曲与沦丧,通过展示人性与物性抗争过程中悲剧性的历史结局,振聋发聩,唤醒我们秉持自由选择的权力,勇敢地捍卫道德的纯洁性,与精神空虚、消费主义、物欲主义及其不良现象作斗争,走向人性复归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屈原和司马迁分别是战国末期楚国和西汉武帝时期的文学家。他们身上都弥漫着深沉的悲剧意识。这种悲剧意识集中体现在他们的悲剧命运和他们对待悲剧命运的态度这两个方面。屈原的悲剧是乱世之悲。司马迁的悲剧是盛世之悲。两人的悲剧实质上都是源于个人人格与黑暗势力的冲突。面对悲剧命运,屈原选择了自沉汨罗,以死“殉道”;司马迁则选择了忍辱著书,用生“矢志”。他们都在“发愤”中发泄了自己的情感,并最终寻求到了各自的解脱。  相似文献   

19.
悲剧意识是林徽因小说共通的特征,追根溯源,这不仅和她个人破碎的童年记忆有关,还受到集体记忆.即西方浪漫主义作家创作的影响。她的小说深刻展现了人物背后的社会悲剧和人物自身的命运悲剧这两种悲剧形态,并善于运用纷繁的意象营造一种感伤氛围,增强人物的悲剧色彩,从而使文本具有独特的审美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运用问卷调查了解男女大学生在体育意识和锻炼行为上的差异.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对体育认识基本一致,差异主要表现在锻炼动机、体育兴趣、锻炼手段、制约参与锻炼的因素、自我锻炼能力5个方面,并为改进体育教学和指导课外体育锻炼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