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并且兼具人文价值与资源价值;公法保护有利于守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价值,而私法保护则有利于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应秉承人文价值至上的原则,以公法保护为主,同时兼顾资源价值,以私法保护为辅,公法保护与私法保护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共同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在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中,公法和私法被认为是法律的基本分类,但也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凡是维护国家利益和整个社会利益的法律是公法,它主要调整国家机关与国家机关之间、国家机关与私人、私团体之间以及整个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凡是维护一切私人或私团体的利益的法律是私法,属于与国家权力无关的私的领域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即由私法调整。  相似文献   

3.
法律观念有公法观念、公权观念与私法观念、私权观念。在中国,前者一直占据主要地位。私法私权观念的相对缺失是由于中国传统的集权专制政体,长期以来"重公轻私"的法律传统造成的。我们应摆正公权力和私权利之间的关系,理解私法私权的核心。除了通过制定法律约束公权力,追求公法公权力对私法私权利的尊重外,还应完善私法来保障私权的存在和行使。应该制定完善的民法典来保护私权,重铸私法精神。  相似文献   

4.
商法公法化是私法公法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在立法上的主要表现有:商法价值理念的转变;商事立法中强行性规范增多;商行为后果承担上的严格责任主义等.这一法律现象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然而这种公法化的趋向,并不意味着商法已经属于公法,商法固有的私法属性不变.  相似文献   

5.
公私法划分对中国法治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私法划分在我国现代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公私法划分是大陆法系国家法律体系在理论上的基本分类.依法治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公私法划分的现实意义.只有良好地实施、运用公法和私法,才能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法律关系"贯穿于法学理论、法律制定、司法实践之中,是其中的"概念符号"或"理论模型"。伦理精神是社会内在生命秩序的体系,它体现人们如何安顿人生,如何调节人的内在生命秩序。公法法律关系中的"命令与服从"、私法法律关系中的"平等与协商"、公私兼顾法律关系中的"合作与和谐"相互结合,共同构成了法律关系伦理精神的结构生态。在面对具体案件时如果能率先以其所对应的伦理精神结构生态中的价值取向为标准去归类思考和有效行为,有助于在每个案件中体现公平正义,推进新时代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7.
经济法,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产物,它在克服私法和公法的不足中应运而生,它在协调民商法和行政法之间的关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调整平等、自由与公权力之间关系的法律规范,经济法从产生之日起,它第三法域的性质便决定了“平衡和谐”是其永不退色的独特标记,寻求经济自由与经济秩序的平衡和谐成为经济法不同于传统部门法的一种基本法律精神。  相似文献   

8.
船舶司法拍卖是海事法院依照特别立法实施的船舶拍卖,其内涵丰富,不但与商业拍卖存在重大差别,而且不同拍卖对象适用一些不同的特殊规则。基于不同的立足点,各方就船舶司法拍卖的性质存在私法说、公法说、折衷说等多种分歧,但其实其具有多样性,应根据具体的法律关系分析其法律性质。  相似文献   

9.
作为保护私权的法律,知识产权法的私法本质毋庸置疑。但作为创设、管理和保护无形财产权的法律,知识产权法却又不可避免地带有公法化色彩。知识产权法的公法性特点最初产生于其形成的历史背景,在其体系化建构的过程中得到强化,又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未来发展的需要。尽管如此,知识产权法的公法化应受知识产权私权本质的限制。  相似文献   

10.
经济法与社会法之间的关系问题涉及到经济法的健康发展.作为现代部门法意义上的社会法不同于以公、私法为标准而产生的社会法.现代部门法意义上的社会法是以社会保障法为主体的法律总体,而以公、私法为标准而产生的社会法是社会性法,是以社会利益为调整对象的法律总体.因此,经济法和社会法同属于社会性法,都是相对独立的部门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