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某市城区各水厂的取水水源主要受到了重金属与有机物的污染 ,而常规的饮用水处理工艺流程对水中重金属离子及有机污染物的去除能力非常有限 .针对该市水源水质现状 ,选择了反渗透系统对自来水进行深度处理 .两年来的运行结果表明 :反渗透系统对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机污染物和细菌的去除效率都非常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三维荧光光谱法对某城市几个水源水库表层水体DOM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源水库表层水体DOM表现出不同荧光特性,溶解性有机物种类主要以富里酸为主(包括紫外区和可见区)。因此,如何控制和降低水源水体富里酸含量,提高水厂净水工艺对富里酸的去除效率是保证饮用水水质的关键所在之一。  相似文献   

3.
通过测量Zeta电位、界面沉降性能及比阻,对应用高分子絮凝剂、表面活性剂、石灰、酸和碱进行水厂排泥水的化学调质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对污泥的调质效果明显优于无机絮凝剂,且调质效果随絮凝剂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加强;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调质对污泥处理有促进作用而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却有负面影响;投加石灰能有效地降低污泥比阻(SRF),但对污泥沉淀无明显改善且增加了泥饼干重;污泥的沉淀和脱水性能随pH值的降低而改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黑池坝水质和底泥的检测,用质量系数法分析评价了其水质状况。提出用铝系絮凝剂控制底泥总磷释放和控制水体中总磷含量。通过絮凝剂投加实验得出不同组合絮凝剂对景观水体净化控磷的效果,选择出适合景观水体处理的絮凝剂组合。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粉末活性碳与聚铝混合污泥回流强化混凝对浊度、UV254和DOC去除效能;同时考察了回流对各种形态铝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聚合氯化铝和粉末炭的投加量分别为10、20 mg/L,粉末活性炭-聚铝混合污泥回流量为60 mL/L(回流比6%),pH值为8时,浊度去除率最大为78.5%;pH值为6.5~7.0时,DOC和UV254的最大去除率分别达29.6%和53.3%.回流工艺能强化去除浊度和有机物主要是由于回流污泥中不溶性金属氢氧化物的架桥和卷扫作用,以及回流污泥中和预投加PAC最大限度的吸附作用.回流污泥中的Al主要以颗粒形式粘附于絮体上,回流沉后水总余铝质量浓度高于常规工艺,但溶解态铝质量浓度均满足GB2006-2597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0.2mg/L).  相似文献   

6.
中引水厂原水水质状况全年变化较大,导致污泥组分和污泥性状的差异,成为影响污泥浓缩性能的主要因素.考察了污泥的初始质量浓度、高分子絮凝剂、pH值、慢速搅拌等因素对污泥浓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水平常期期间沉淀池排泥水含固率大于0.52%时,污泥的浓缩效率特别低,此时需投加PAM加以强化,PAM的最佳加注率为3.24‰;采用酸处理时,较为合适的pH值在1.8左右,加碱处理最佳pH值局限在pH≥12的范围内,且改善效果没有加酸处理明显;慢速搅拌时适宜的搅拌速度在1 r/min左右,当搅拌速度提高到5 r/min时,经过30 min后污泥的浓缩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水体砷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诱发了各类疾病,开发研制新型高效、低廉的除砷技术以解决水体砷污染问题尤为重要。本文以工业废料赤泥为主要原料,分别掺合给水厂污泥、污水厂污泥,研制了一种新型赤泥基陶粒,在陶粒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的前提下,进行大量试验验证其除砷效果。结果表明:陶粒中赤泥比例为80%,污泥掺量为8%,烧结温度为1000℃时,所制得陶粒对砷离子的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掺合污水厂污泥的陶粒除砷效果更好;在100mL1mg/L的砷溶液中,陶粒投加量为0.6g时,除砷效果最佳;且经济性好。  相似文献   

8.
研究以Al2O3和CaCO3为原料用高温焙烧酸溶工艺合成聚合氯化铝钙,以某钢铁公司煤气洗涤废水为处理对象研究其混凝应用性能.主要以悬浮物去除率,污泥比阻处理效果为指标,比较新型絮凝剂的混凝效果.结果显示:新工艺制备的聚合氯化铝钙混凝效果优于工业聚铝,处理废水后污泥的脱水性能优于工业聚铝处理后的污泥脱水性能.  相似文献   

9.
黄浦江原水的生产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杨树浦水厂新建的组合工艺(预臭氧氧化→高密度澄清池→砂滤→后臭氧氧化→生物活性炭)处理有机物和氨氮含量较高的黄浦江原水,研究水力负荷对该工艺处理黄浦江原水效果的影响,并分析该工艺在最佳水力负荷下长期运行时处理效果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该工艺能够长期稳定运行,出水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适宜作为微污染水源水的有效处理工艺;在设计水力负荷范围内,适当增加处理水量可更好地发挥该工艺的效用,且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不会有明显降低;杨树浦水厂调试运转中该工艺流程的最佳水力负荷定为1 200m3/h.  相似文献   

10.
针对近年来作为饮用水水源的天然水体污染严重、有机物含量高的特点,经过一系列的化验搅拌和生产试验,找出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法,使水质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1.
不同水体中挥发性卤代烃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吹扫捕集与气相色谱联用技术结合电子捕获检测器分析水体中多种挥发性卤代烃的方法.定量测定了淮安市自来水、古黄河水、运河、内运河及池塘水中的挥发性卤代烃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自来水中主要含有氯仿、三氯乙烯、二溴一氯甲烷等,而自来水水源古黄河水中这三种卤代烃的含量极低.运河和内运河中四氯化碳的含量偏高,而且含有少量四氯乙烯.池塘水与古黄河水水质相近.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天然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加剧和工业农业向水体排放污染物量的增加,导致以其为水源的给水厂出水中异味和臭味增大。而此现象已经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饮用水中产生异臭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以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对改性沸石提高污水COD净化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机物的排放量急剧增加,已成为环境的主要污染源而引起各界的关注。当水体中的有机物的含量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的消耗增加,水质变差。污水中的有机物含量较高时,不利于污水的处理,使处理费用增加。所以对污水进行COD预处理,有利于污水的后续的处理。面对传统工艺耗资巨大且有机物去除率较低状况(我国一般为20%~50%)需要探索一些新的处理废水的方法。利用吸附作用处理废水便是其中之一,由于沸石的独特结构,利用它的吸附性能来处理污水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还可以更有效的利用矿产资源。本文研究了改性沸石吸附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以降低COD的值,用改性后沸石降低COD,试验表明沸石的投加量,吸附时间、温度,污水的pH值,污水初始COD等是影响去除率的因素。在一点范围内,增加沸石的投加量、振荡时间、吸附温度、污水初始COD值可以改善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近十年来株洲市城市供水水源水质状况,分析了新的饮用水卫生标准实施后供水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从水源、净水厂及供水管网的管理、发挥常规处理工艺的作用与加快现有水厂与供水管网的技术改造以及突发性水源污染处理体系建设等几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连续对黄浦江原水中各水质指标一年间含量及变化特征调研的基础上,利用分子量分布和GC/MS联机检测等手段,深入开展了有机物组成和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黄浦江原水水质基本为Ⅲ~Ⅳ类,有机污染问题突出,并受季节影响明显,属微污染水源水;黄浦江原水中有机物含量较高、种类繁多,BDOC/DOC值在21%~27%之间,可生物降解性不好;黄浦江原水中有机物构成以低分子量有机物为主,分子量小于1×103 Da的低分子量有机物占DOC总量的46%左右,具有明显的湖泊水质特征,并受到流域周边工业和生活污染源排放的影响.要全面提高黄浦江水源水厂的有机物去除效能、改善出厂水水质,必需采用能有效去除小分子量有机物的强化与深度净水工艺.  相似文献   

16.
污泥处理条件对臭氧破解污泥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臭氧强氧化性,使污泥细胞破解有机质溶出,实现活性污泥的全循环再生化处理,达到污泥“零排放”的目的.本研究改变处理条件(臭氧投加量、反应时间和空气进气量等),系统地检测反应前后污泥混合液的各项指标(总悬浮固体、挥发性悬浮固体、溶解性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污泥沉降比),探讨臭氧氧化破解污泥反应的机理.由实验可知,在臭氧氧化破解污泥实验中,投加的臭氧量(相对于总悬浮固体)为0.27 g/g,反应时间为30 min,空气进气量为2.0 L/min时,破解的效果达到最佳,总悬浮固体的减少量达到2.8 g/L.气体流量越大破解效果越好,在空气进气量为2.0 L/min的条件下,臭氧氧化破解污泥实验效果最佳.随着臭氧投加量的增加,MLSS减少速率将由慢到快,然后趋于平缓,最佳投放量为0.25 g/g时,总悬浮固体减少量为1.42 g/L,SCOD的增加量为626 mg/L,氨氮和总磷的增加量分别为10.7、1.068 mg/L.  相似文献   

17.
絮凝剂和溶菌酶联用促进污泥脱水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小试试验考察了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和溶菌酶联合使用对污水厂二沉池回流污泥的脱水性能、沉降性能及絮体特性的影响,并与2种药剂单独作用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絮凝剂和溶菌酶分别单独作用于污泥脱水时,均可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但2种药剂共同作用时,能同时提高污泥沉降性能和脱水速度,且脱水程度较2种药剂单独处理时进一步提升.2种药剂联用时的最佳投加量为20 mL/L絮凝剂+0.05 g/g溶菌酶,且最优添加顺序为先絮凝剂再溶菌酶.此时污泥抽滤泥饼含水率和比阻分别为65.7%和0.8×1012 m/kg,与原泥相比下降25.3%和75.8%.通过污泥胞外聚合物(EPS)含量与污泥絮体形态分析可知,溶菌酶可以有效破坏污泥絮体结构,改变污泥EPS的分布;高分子絮凝剂的吸附架桥作用则加快了污泥过滤脱水速度.而两者联合使用增大了污泥絮体二维分形维数,可使污泥絮体结构更加细密紧实,并提高污泥可脱除水分的比例,从而提高了污泥脱水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絮凝剂和溶菌酶联用调理污泥脱水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黑曲霉分泌微生物絮凝剂的效果及其絮凝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黑曲霉分泌絮凝剂的培养成本,提高微生物絮凝剂活性和产量,优化了培养条件,获得该菌产絮凝剂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初始pH 7条件下,25℃恒温培养48 h,此时制备的絮凝剂对高岭土絮凝率达到96%以上.利用红外光谱法分析絮凝剂成分,推断其主要由多糖、核酸和蛋白质构成.在此基础上研究微生物絮凝剂对污泥脱水和Cr(Ⅵ)还原能力,结果显示黑曲霉分泌的微生物絮凝剂对污泥脱水有良好效果,当其投加质量浓度为27mg/L时,污泥含水率从97.1%降至78.2%.微生物絮凝剂处理Cr(Ⅵ)溶液时,对低质量浓度Cr(Ⅵ)还原效果较好,在pH值1~5,还原能力均较高,对质量浓度为20 mg/L的Cr(Ⅵ)的还原率均大于99%.  相似文献   

19.
张利华 《科技资讯》2009,(18):138-139
为了解福州市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泺水质状况,于2004年~2007年分别对福州市主要的6个水泺地的水质状况每月进行一次取样,进行化学指标及毒理学指标的检潮分析。置测结果表明,福州市主要供水的原厝、义序、董峰洲、马尾、城门、塘坂水源水质合格率较高,毒理学指标和化学指标全部达标。城门,义序、董峄洲水厂的部分指标数值较高。主要项目为大量杆菌。水体中细菌数量的变化与有机磷含量有一定的相关关系。本文进一步就洗衣扮中的磷对大局杆筒的生长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洗衣粉中的磷对大所杆茸有明量的促生长效果。  相似文献   

20.
对三峡库区内长江、嘉陵江(重庆主城段)近年来水源水质研究发现,两江水源pH值偏高,高锰酸钾指数(CODMn)值多数时期超过4.5 mg/L,小分子量的溶解性有机物(DOM)比重较大,且在夏季洪水高浊期,有机物污染较严重.采用模糊加权水质质量系数法和系统聚类法对两江原水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水质聚类分期,在研究期内,长江原水水质按类别分为夏季高浊污染期、春秋中温微污染期、冬季低温微污染期;嘉陵江原水水质按类别分为低浊水质期、初春高藻水污染期、夏季高浊污染期.两江水源在不同时期水源水质差别较大,属于难以通过常规处理达到《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 5749-2006)水质要求的水体,因此应对不同时期重庆主城段的水源进行适宜的强化处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