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青光眼是全球第一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高眼压是视功能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降眼压是目前青光眼治疗的主要手段。生物力学问题是青光眼致病机制、预防和治疗研究的重要内容。小梁网房水外流阻力增大是眼压升高的主要因素,眼压升高将导致虹膜变形、瞳孔阻滞、眼前房房水流场改变、视神经纤维层及筛板厚度变薄、视功能损伤等。本文从眼压测量、房水流场测量、视功能损伤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青光眼生物力学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CCT对眼压测量的影响以及CCT在高眼压症、正常眼压性青光眼以及慢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变化特点、CCT与视野、视杯的关系,CCT对青光眼进展的危险性以及CCT与青光眼处理和随访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方法 :对23例(27眼)小梁切除术中应用0 4mg/ml的丝裂霉素C ,联合前房穿刺 ,外置巩膜瓣可拆除缝合的方法进行观察。结果 :23例中功能滤过泡达100%,术后6mo眼压稳定 ,术后仅1例发生Ⅱ级浅前房。结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不仅提高了抗青光眼手术的效果 ,而且大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进行手术治疗的时机、手术方式、手术并发症。方法对18例20只眼,单纯白内障手术3只眼,白内障手术联合抗青光眼手术17只眼(其中小梁切除术10只眼,周边虹膜切除术7只眼)。一期植人人工晶体17只眼。结果术后16只眼眼压正常,占80%,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0.3者占75%。结论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根据发作时房角是否开放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提高视力及控制眼压。持续高眼压引起的视神经萎缩是术后视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强调膨胀期前手术是预防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继发性青光眼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自2005年12月至2006年11月连续观察其他药物或手术后残余高眼压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或高眼压患者42例(42眼),将患者从原药物替换为曲伏前列腺素单一药物治疗.采用Goldman眼压计测定眼压,观察基线眼压,治疗后4周及12周眼压的变化及安全性指标、结膜充血症状、睑皮肤色素沉着症等.结果显示,42例(42眼)中疗效显著者25例,占59.6%;有效者10例,占23.8%;无效者7例,占16.6%;基线平均眼压3253.05 Pa(24.40 mmHg),替换4周的平均眼压2306.47 Pa(17.30 mmHg)及12周为2119.82 Pa(15.90mmHg);结膜充血轻度37例,占76.2%;中度10例占23.8%;睑皮肤色素沉着症2例,占4.76%.研究表明曲伏前列腺素替换治疗能够显著降低目标眼压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或高眼压患者的眼压,降压疗效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采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ranibizumab)联合眼用内窥镜引导睫状体光凝术(ECP)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26例(36只眼),所有患者均先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眼用注射液,注药后3~7 d内再行眼用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术后进行1~6个月随访,观察包括视力、眼压、术后并发症和降眼压药物的使用等情况.结果:26例患者(36只眼)中30只眼手术完全成功,3只眼为条件成功,3只眼为失败,手术成功率为91.67%.治疗前患者眼压平均值是(42.49±2.36)mmHg,经过治疗后在不同的时间点其眼压平均值分别为:1周(20.14±5.88)mmHg、1个月(18.81±6.14)mmHg、3个月(18.45±6.05)mmHg、6个月(17.60±6.23)mmHg.治疗之后各个随访时间点测量的眼压值同治疗前眼压值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少量前房积血、瞳孔区纤维素样渗出及渗出性脉络膜脱离是ECP术后早期出现的并发症,经过对症治疗后均能恢复.结论:采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内窥镜引导行睫状体光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眼球钝挫伤与继发性青光眼的治疗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综述眼球钝挫伤与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及对钝挫伤性继发青光眼的早、晚期治疗的分析,指出临床上要提高对钝挫伤性继发青光眼的认识,及时合理地综合治疗.早期的治疗以药物为主,主要是止血、消炎、降眼压及视神经保护.晚期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3例(35只眼)确诊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分别评估术前、术后1周及1个月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前房角宽度.结果术后所有病例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前房深度较术前明显加深;眼压明显低于术前眼压(均...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在肝硬化病人的标本中,发现tTG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ooth muscle actin,alpha-SMA)共位表达,表明tTG与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的激活/转分化有关,与肝硬化的程度相关.烧伤病人的增生性瘢痕皮肤中tTG含量也相对于正常皮肤增加明显,并且分布于细胞外胶原蛋白之中,于alpha-SMA阳性细胞的周围.经体外星状细胞实验,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 1,IL-1)能够诱导肝星状细胞在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表达tTG.同样,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也能诱导表皮细胞(Hacat)表达tTG.表明,在组织损伤过程中,炎症反应可能引发细胞外基质的交联,促进纤维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渠道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2例(12)眼,其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绝对期2例,术后随访虹膜新生血管、眼压、滤过泡、视力变化.结果:术后部分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术后眼压平均值(17.30±2.75)mmHg,功能性滤过泡10例,视力未见提高.结论:渠道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1.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一类高度保守的生物活性依赖于金属离子的内切酶家族,是参与降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重要蛋白酶,MMP几乎能降解细胞外基质的所有成分.研究发现,MMPs参与鱼类胶原蛋白的降解,是导致鱼类死后肌肉软化的重要原因.综述了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分类、结构、调节机制以及它们对鱼类肌肉胶原蛋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眼科 眼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研究视觉器官及其疾病发生和防治的学科。 大理学院眼科有白内障专业、眼底病眼外伤专业、小儿斜视专业和青光眼专业等。眼底病、眼外伤和小儿眼科的治疗在滇西独树一帜。眼科可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包括进行白内障的冷超声乳化。其中国际ORBIS对眼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98例挫伤性前房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挫伤性前房积血致伤物呈多样性,常见的并发症有继发出血性青光眼、外伤性白内璋及角膜血染等.积极的中西结合治疗可避免严重的视力损害.结论加强防护,早发现,早期降眼压、止血.抗感染及促进积血吸收,根据病情及时手术,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恢复视力功能.  相似文献   

14.
冷雪  王芳华 《科技资讯》2014,(33):232-232
青光眼是我国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随着发病率的逐年增加,其治疗方式也成为了当今医药界的重点关注之一。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药物治疗是治疗青光眼的首选措施。目前青光眼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降眼压药物及视神经保护药物两大类。在临床工作中,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眼压水平、视野缺损情况等因素来制定其个体化治疗方案。该文将临床上常用的抗青光眼药物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采取曲伏前列素滴眼液的方案进行治疗后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经确诊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74例,将其依据分段随机化原则分二组,对照组37例给予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观察组37例使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记录二组治疗前的眼压指标,并和治疗2周的眼压值、4周的眼压值、8周的眼压值、12周的眼压值进行对比.结果:(1)和治疗前的二组数据相比,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同组治疗2周、4周、8周、12周的眼压情况均优于治疗前,P0.05.(2)观察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各时期眼压指标数据分别治疗2周为16.05±1.62mmHg、治疗4周为16.03±1.38mmHg、治疗8周为16.02±1.26mmHg、治疗12周为16.01±1.04mmHg,和对照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治疗2周、4周、8周、12周相比,其数据差别明显,P0.05.结论:采取曲伏前列素滴眼液的方案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患者,能够在短期内较好的改善患者的眼压情况,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善情况更加趋于良好.  相似文献   

16.
病理性瘢痕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瘢痕(scar)是创伤愈合的必然产物。创伤修复异常时,出现以成纤维细胞为主的细胞增殖,活性增强;以Ⅰ、Ⅲ型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ar matrix,ECM)沉积;真皮组织过度增生,出现病理性瘢痕或称异常瘢痕(abnormal scar)。病理性瘢痕又分为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HS)及瘢痕疙瘩(keloid,K)。目前,对于病理性瘢痕形成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但由于动物与人皮肤结构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联合巩膜条嵌置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20例26眼,按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步骤作约6 mm×5 mm大小1/3厚板层巩膜瓣,于巩膜瓣下切除4 mm×2 mm大小小梁组织,其巩膜条鼻侧或颞侧一端成游离状,用虹膜恢复将巩膜条反转送往前房,视病情决定是否作虹膜根切,如有严重虹膜后粘连作虹膜根切,根切前先电烙切除部分的虹膜以免发生出血.间断缝合巩膜瓣2针,缝合球结膜瓣2针,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u+地塞米松2 mg.结果:随访18例22眼,视力增加13眼;眼压:术前平均(7.73±0.35)kPa,术后平均(2.53±0.47)kPa,明显下降.疼痛:术后疼痛全部消失.治疗后新生管情况:16眼虹膜无变化,6眼略增加,但无眼压增高及疼痛.结论:小梁切除联合巩膜条嵌置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较好,视力增加,疼痛全部消失,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广东科技》2010,19(9):54-54
<正>珠海市人民医院眼科中心主要手术治疗项目: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多种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近视(如LASEK、LASIK、EPI-LASIK手术)、玻璃体后段切割术联合气-液交换及视网膜光凝术、抗青光眼滤过阀植入术、角膜移植术、羊膜移植术、各种球内异物摘除术、巩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联合高聚焦超声睫状体成形术(UCP)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17年10月至2020年12月确诊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35例(36眼)进行前瞻性观察.其中男性7例7眼,女性28例29眼,年龄12~81、平均(53.2±11.4)岁.所有患者UCP术前6 d眼内注射抗VEGF药物,UCP术后随访10个月,包括视力、眼压、疼痛等级、裂隙灯检查新生血管退缩情况、房水闪辉光度值测定、睫状体体积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UCP术后1 d仅表现为轻度疼痛.随访期间,所有患者与术前相比最佳矫正视力无明显变化.眼压缓和下降,术后各时间点眼压与术前平均眼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265、11.438、16.927、7.685、13.311,P<0.05);但9眼在随访第6个月时眼压再次升高,联合降眼压药物局部应用后,3眼眼压降至小于25 mmHg,6眼眼压仍大于25 mmHg再次接受UCP,眼压逐渐降至正常范围.房水闪辉值于术后第1天达到峰值,术后1周明显下降,至术后1个月时接近正常.术后第1周,31眼虹膜及房角新生血管完全退缩,但第6个月有4眼(眼弓蛔虫病继发视网膜脱离1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2眼)虹膜再次出现新生血管,接受第2次抗VEGF治疗.睫状体呈皱缩趋势,与术前基线相比,术后第1个月体积减小约5%,随后变化稳定.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结膜充血水肿(24眼,发生率66.7%)、前房积血(5眼,发生率13.9%)和前葡萄膜炎(13眼,发生率36.1%),所有患者无眼内炎、持续性低眼压、脉络膜脱离、眼球萎缩等.结论:抗VEGF药物联合UCP降眼压效果可靠并可反复操作,安全简便,术后并发症轻微,患者耐受性更好,因此可作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的优选策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40只眼的难治性青光眼施行复合式小梁除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滤过泡形态,随访6~24月。结果11只眼术后视力提高,术后早期(1~5d)Ⅱ度浅前房发生率7.5%,3~5d后前房逐渐恢复。出院时40只眼眼压为6~14mmHg,平均(9±2)mmHg;术后6月,40只眼平均眼压(13±2)mmHg,36只眼压处于12~17mmHg之间。随访1年,功能性滤过泡占95%(38/40)。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能有效提高难治性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