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采用动力子结构方法,对人造卫星太阳翼电池阵板在展开状态的无阻尼自由振动进行了线性及非线性分析.在线性分析中,比较了3种不同动力子结构方法的优缺点,并成功地将Lanczos 矢量引入了Hurty 方法,非线性分析以Hurty法为基础,对具有非线性连接锁定机构的太阳翼电池阵板进行了计算,并得到不同初始条件下太阳翼的自由振动周期.实验证明,计算结果是正确的、合理的.  相似文献   

2.
以电机-减速器集成化的电动车动力总成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动力总成有限元模型,并对比了有无减速器结构时的电机模态.分析了电动车动力总成振动噪声的产生机理,综合考虑齿轮动态啮合激励以及电机电磁激励,对动力总成进行动态响应数值仿真分析.通过频域分析研究了系统的振动噪声特性,得到了集成化结构对电机动态特性的影响.对动力总成进行声振试验,验证了理论与仿真分析所得结论的正确性.结果表明:集成减速器后,电机的模态和振动噪声特性均会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3.
风荷载-列车-大跨度桥梁系统非线性耦合振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桥梁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因素,建立了风-列车-桥梁系统耦合振动分析模型.以某大跨度钢桁梁桥为例,计算了静风及脉动风荷载的不同作用效应、风速及车速变化对桥梁位移极值的影响及桥梁几何非线性因素对结构分析的影响.结果表明,进行车桥耦合振动分析时要综合考虑风荷载的动力作用,风速及车速变化对桥梁位移极值均有较大影响,桥梁的线性及非线性位移时程曲线存在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矩形双层索网的自由振动.在考虑温度变化的基础上,建立了矩形双层索网非线性振动控制方程,采用Galerkin原理及L-P法求出了矩形双层索网非线性振动的近似解,并得到了索网层间接触力的近似解.结合算例讨论了温度、线性强化、振幅等因素对矩形双层索网非线性振动的影响,为矩形双层索网的抗震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算例表明,矩形双层索网固有频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其振动具有较强的非线性,自振频率随着振幅发生变化,其非线性振动呈现"硬弹簧"特性,非线性自振频率高于线性频率,线性强化状态时的非线性振动自振频率低于在线性弹性状态时的非线性振动自振频率.  相似文献   

5.
建立基于黏滑振动理论的雨刮器2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利用分岔图和相轨迹证实刮刷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黏滑振动现象,并分析不同刮刷速度下的非线性黏滑振动特性;采用时间历程和等高线图分析黏滑振动的时空分布,通过占空比及对刮痕数量的定量统计,对刮刷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研究发现:不同刮刷速度下黏滑现象的发生及其振动特性具有复杂的非线性特征;当名义刮刷线速度大于0.725m·s-1时,无黏滑振动现象;提高刮刷速度能有效抑制黏滑振动的发生,减轻刮痕分布的不均匀性对刮刷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考虑碰撞和阻尼的弹性机构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分析机构构件的结构阻尼对含间隙机构振动特性的影响,采用非线性弹簧阻尼模型描述间隙副的碰撞接触力,基于运动弹性动力分析理论,在建立多间隙副机构刚体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考虑构件的结构阻尼特征,建立了多间隙副机构弹性机构动力学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间隙副副元素分离碰撞及构件结构阻尼对机构动态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运动副间隙使弹性机构振动增大,而构件的结构阻尼特性对抑制弹性振动有较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根据复合材料圆柱壳热状态下的非线性动力方程,研究了复合材料圆柱壳的非线性热耦合振动,应用Galerkin原理及改进的L-P法对其非线性热耦合振动进行求解,并讨论分析了温度、长径比、厚径比对复合材料圆柱壳非线性热振动固有频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于正交各向异性扁球壳非线性动力方程,首先应用Galerkin法,导出了扁球壳非线性自由振动的运动微分方程,而后应用修正的Lindstedt-Poincare法,给出了非线性固有频率和时间函数的近似解析表达式,并分析了周边弹性约束扁球壳的几何参数,正文各向异性参数,中心质量,约束条件等对系统非线性动力特性的影响,最后在较小振幅振动下,给出了扁球壳由硬弹簧特性过渡到软弹簧特性的临界拱高表达式。  相似文献   

9.
根据非线性振动理论和钢结构抗火原理,就钢柱动力位移的渐进解法进行了探讨.导出了高温环境下钢柱的动力位移的解析表达式,并给出了近似解,分析了激振参数和热参数对钢柱动力性能的影响,得出了考虑热效应时钢柱的动内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
研究当舰船设备受外部冲击激励扰动时非线性能量阱的振动抑制效果.首先,建立单自由度主结构耦合非线性能量阱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非线性能量阱振动抑制能力与系统初始输入能量等级之间的规律;然后,通过复变量平均法研究了系统慢变动力流特性,阐述了激发靶能量传递现象的主要原因;最后,比较了非线性能量阱与等效线性动力吸振器的振动抑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瞬态共振俘获是导致靶能量传递现象的内在原因,只有当外部冲击能量超过一定临界阈值时,系统靶能量传递过程才能被激发,从而使非线性能量阱具备较强的振动抑制能力;与等效线性动力吸振器相比,非线性能量阱具备在宽频范围内吸收和耗散外部冲击能量的优势,鲁棒性更佳,能使受冲击激励扰动的舰船设备快速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归纳分析的方法首次对高校乒乓球普修课学生击球失误的原因及纠正对策进行专题探讨,提出将导致击球失误的原因划分为拍源性错误和人源性错误的观点,拍源性错误是产生击球失误的直接原因,人源性错误是导致拍源性错误和击球失误的根本原因;并指出当前通行的各类教材和专著中对击球失误原因与纠正方法的论述多停留在拍源性错误的层面。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实验模态分析方法对网球拍的动态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了不同网球拍在击球过程中的击球稳定性及对肘的不同伤害程度.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等方法,对网球正手击球技术及其训练方法的发展、基本技术、准备姿势、后摆引拍、挥拍击球、随挥跟进及其训练方法进行研究,从而提高提高正手击球的速度、力量、稳定性;旨在为网球爱好者的学习与训练提供依据,更为广大网球教练提供教学指导。  相似文献   

14.
李贵冬 《科技资讯》2012,(24):243-243
在所有的网球比赛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网球的发球,但发球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情绪就是影响网球发球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会直接影响比赛的结果[1]。本文通过文献收集法,实践法等,主要从:运动员自身的心理因素,比赛经验,对手情况,场外的观众,裁判的执裁,教练员的态度,天气等因素等。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充分的探究并得出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乒乓球捡球机捡球机构不完善、乒乓球识别算法适应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智能乒乓球捡球机.采用树莓派4B开发板作为控制单元,利用轻量化的you only look once (YOLO) v5s算法,对乒乓球进行识别;通过扇叶式集球机构,将乒乓球卷入收纳篮.实验结果表明:在乒乓球数小于150个的情况下,该捡球机的识别精确率与查全率均可达到95%以上,漏检率控制在7%以下.同时,集球机构结构简单、可靠、效率高,整体设计方案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朱睿 《科技信息》2012,(35):192-193
网球是一项相对较难掌握的运动,它对学习者的基本能力,特别是身体的协调性和对球点的预判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次好的击球.不仅需要准确的判断与移动,而且需要准确准时地控制身体各环节动作。本文根据网球初学者在正手击球技术常犯错误进行调查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网球运动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落点、旋转和速度是网球发球效果的重要标志.为探索影响发球效果的力学因素,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等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球离拍时瞬间角度、击球瞬间高度、击球时球的初速度、球飞行轨迹、飞行时间等指标是影响发球效果的重要技术指标.从发球的客观规律出发,认为“接触点、击球点、目标点”等原理为发球的基本原理.从技术原理出发,明确各技术环节易犯的错误,提出以“篮圈抛球、挂吊式击球、弹力绳牵拉、排球扣球和垒球传球”等专项练习来改善发球技术,从而提高发球效果.  相似文献   

18.
结合人体运动特点及服装设计要素,分析了影响运动服外观的主要因素.以网球运动服为例,分析了网球运动的发球、正拍、反拍和切削等4个基本动作以及网球运动特点与网球运动服装的关系.提出了网球运动服的款式造型、面料选择、色彩搭配、结构版型和工艺质量等外观设计要素的设计要求,为网球运动服设计和外观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球式自动平衡装置用于在线自动平衡转子的不平衡,并对振动进行控制。目前相关研究集中在平面运动的单盘球式自动平衡装置,然而实际高速运动的转轴大多产生非平面运动。考虑转子系统动不平衡,建立双盘球式自动平衡装置的数学模型,采用拉格朗日方程推导运动微分方程。通过平均法对稳定性和主共振进行理论分析论证,进行数值模拟仿真,分析不同转速转子的运动特性和滚球运动规律。研究表明,该装置在过临界转速时发生稳态振动,有良好的平衡制振性能。研究结果可为自动平衡装置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阐述网球文化的概念、演进、特征以及我国网球文化的现状.指出网球文化的形成基础是网球运动实践,网球文化不仅对竞技网球和大众网球的发展具有特殊价值,而且这种文化功能也是扩大网球市场发展和形成网球民族特色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