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1 毫秒
1.
美国垄断资本的政治代理人和宜傅机器对吹嘘美国的“繁荣”是很卖力的。艾森豪威尔在国情咨文中叫道:美国目前正处在它的“繁荣”的“高峰”。十天以后,他在总统就职演说中又大声嚷嚷:“我们生活在一个富饶的国家中……”“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叫喊得更加响亮。它在一篇题为“美国每个人都富有吗?”的文章中说:“美国人比世界有史以来任何其他人民都吃得好,穿得好”,他们是“最富有的”,这使得“差不多世界上一切人民都羡慕”。而且,“贫穷的家庭差不多已经从美国舞台上消失了”。这真是一幅极乐世界图。我们应该为美国人的幸福拍手叫好。可是,实际情形怎样呢?单以捐税和负债来说,美国离“人人富有”的境  相似文献   

2.
今年1月,肯尼迪以“新边疆”“开拓者”的姿态走进了白宫。他自己吹嘘說,他的政府“意味着改变,也意味着新的开始”。他在一連串的咨文和各种各样演说中,用了大量“和平”、“自由”、“合作”、“安全”、“正义”、“理智”这一类动听的字眼,竭力企图使人們相信,他的“新边疆”似乎将使美国外交政策引向一条与艾森豪威尔执政时期迴然不同的路綫。是这样嗎?且慢!“听其言而观其行”,这句古話教誨我們,不要被各种各样动听的言辞  相似文献   

3.
9月25日夜间1时12分白宫新闻秘书举行了记者招待会,正式发布了艾森豪威尔生病的公报:经过医生和专家会诊的诊断,他得的是心脏病——冠状动脈血栓形成病。据赶到丹佛参加诊治的心脏病专家怀特博士说,病状“既不轻也不重”。虽然迭次简短的公报里用了情况良好的字样,但是,来自各方面的关心、优虑、揣测、不安以及美国政界人物的活动和种种传说,却交织成一幅紧张而混乱的景象。作为当政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病情引起这许多人的关心和重视,是可以理解的;至于引起波动和混乱一点,却是值得注意的。现在,艾森豪威尔正在逐渐康复,并且已经开始以部分的时间处理政务。但是由他这次得病而引起的一些情况,可以看出美国政治经济的某些动态,虽然片断零碎,却是“一叶知秋”,值得探索的。  相似文献   

4.
在汹涌澎湃的日本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岸信介的怒潮的冲击下,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终于被迫无限期推迟访问日本。艾森豪威尔本来预定的6月19日访问日本,是对日本人民的挑衅,是对中苏人民和亚洲人民的挑衅,是美帝国主义加剧亚洲紧张局势的一个重要步骤。因此,艾森豪威尔预定的访日引起日本全国人民愤怒的抗议,是很自然的。尽管岸信介集团艾森豪威尔涂脂抹粉,把他预定的日本之行,说成是“为了纪念日美建交一百周年而进行的亲善访问”,但这除了进一步证实岸信介集团是美帝国主义的忠实走狗以外,是蒙蔽不了任何人的。  相似文献   

5.
美帝国主义者现在像煞有介事地在大吹大擂他们的所谓“新面貌”的对外政策。为什么要换一副“新面貌”呢?艾森豪威尔在一月八日向美国国会提出的“国情咨文”中吹牛说:“事实上,在过去一年间,世界上产生了重大的战略性变化。主动权这个无形的宝贝已经属于我们了。  相似文献   

6.
据4月15日华盛顿电,杜勒斯开了一次记者招待会。在这次会上,杜勒斯对苏联把同艾森豪威尔总统的往来信件发表了,感到非常的“愤怒”。说这做法,是整个外交历史上“我还第一次知道”,把外交信件“糟塌成一种单纯的宣传工具”,“那就是在破坏世界和平常常赖以维系的几根脆弱的芦苇之一”。杜勒斯可真也善忘。为了宣传,杜勒斯本人不就发表过雅尔塔协定的秘密文件吗?包括谈话记录都在内。但杜勒斯确实是位精当的修词大家:在他的心目中,赖以维系世  相似文献   

7.
8月14日,在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最高限额三十三亿六千七百零八万三千美元的援外计划法案(比艾森豪威尔原来要求的数字差不多减少五亿美元光景)之后,艾森豪威尔在临时召集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这个数目是不够花的,既然通过了,姑且将就着办吧,但是希望在国会考虑拨款的时候,无论如何这数目再不能削减了。他为了要说服国会议员们,在发言中间,竭力揣摹资产阶级的心理,选择一些耐人寻味的字句,表现出他那颠倒是非的奇怪的“逻辑”来。这一个特点引起了“纽约时报”的称赏。它在8月16日的一篇社论中指出:艾森豪威尔这一次使用了戏剧性的语言。他举出朝鲜问题为例,来给他所坚持的共同安全计划决不能再进一步削减的论点辩护。他说:“我们在朝鲜已经投下了十三万五千名美国阵亡将士的生命。”  相似文献   

8.
丘吉尔请战     
盟军实施诺曼底登陆计划前夕,时年69岁的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前去拜访盟军总指挥艾森豪威尔,要求随英国“贝尔法斯特”号军舰参战。艾森豪威尔答复说,由于丘吉尔对盟国的事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参战要求不能答应。丘吉尔说:“虽然参战各部队均归您指挥,但是参战人员并不由您确定。”艾森豪威尔点头  相似文献   

9.
江云华 《科技资讯》2007,(21):133-133
曾经有这样一则典故,道尔顿(1766~1844)英国化学、物理学家。有一天,他买了一双袜子,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他的母亲,他母亲接过去一看,就愣住了,说:“孩子,你买生日礼物,妈妈很开心,美中不足的是颜色太嫩了。”道尔顿很奇怪,说:“明明是蓝色的袜子,你怎么说太嫩了?”母亲说:“哪里是蓝色,是樱桃红色啊!”道尔顿把弟弟叫过来作证,弟弟也说是蓝色的,妈妈又叫婶婶大娘来看,却都说是樱桃红色,这是怎么回事?道尔顿经过深思,悟出自己和弟弟的视觉有缺陷。从此,他“俯而学,仰而思”,进行了仔细的调查研究,终于发现这是一种眼病,取名为“色盲”。在他的论文发表之后,人们才注意到“色盲”病的存在,故也称“道尔顿症”。  相似文献   

10.
杜勒斯说了这么一句话:如果我是到中东去作战的一名美国士兵;我身旁要是没有英国和法国士兵,我会感觉安全得多。听听,这话多么蛮横。莫怪英国的“每日镜报”要骂杜勒斯是一个“十足的笨蛋”了。杜勒斯是在一种什么场合下,说了这么一句十足笨蛋式的话呢?原来前些日子,美国国会正在讨论艾森豪威尔主义。杜勒斯拼命吹嘘美国的力量足以在中东防止共产主义的“侵略”;如果美国单独担负起这种“神圣的”任务,就会方便得多;如果英法仍然插足中东,那么美国就不大方便。杜勒斯说得十分露骨,他是在继续逼迫英法退出中东。在美帝国主义分子看来,中东必须要有外来的统治者;英法退出中东,中东就会成为“真空地带”;而美国就应该掮起艾森豪威尔主义的大旗,进入中东“真空地带”,成为阿  相似文献   

11.
做好自己     
有位作家和他的朋友在报摊上买报纸,那朋友礼貌地对报贩说了声“谢谢”,报贩却冷嘴冷脸,未发一言。作家忍不住对朋友说:“这家伙的态度很差。”朋友说道:“他经常都是这样的。”“那你为什么还对他那么客气?”作家  相似文献   

12.
错误的判断     
帝国主义头号战争贩子艾森豪威尔被迫取消对日本的访问这件被赫脱称为“非常不幸的事”,像一颗重磅炸弹爆炸一榉,把美国统治集团的头儿脑儿,震得头昏眼花,心慌意乱。为什么会发生这末一桩“非常不幸的事”呢?赫脱愁眉苦脸地说,这是因为美国政府对日本的局势“确实是”“判断错误了”。承袭杜勒斯衣钵的顽固的帝国主义分子赫脱当然不敢承认,艾森豪威尔的碰壁是日本人民坚决斗争的结果。不过,就他承认的这是“判断错误”来说,也可以算是一个坦白的招供。然而,赫脱把美国政府的“判断错误”局限在日本局势上,如果不是由于短见,就是为了自欺欺人。实际上,美国统治集团不但对日本  相似文献   

13.
3月2日,正当尼克松在摩洛哥访问的时候,在法国掀起一片怒潮,各种政治倾向的报纸异口同声抨击尼克松。右翼参议员德勃雷更是暴跳如雷,要摩勒政府立即向美国抗议此事。法国的这番大动肝火是兴风作浪、故作紧张吗?不!实际上,尼克松这次的非洲之行已经掀开了美法在非洲的争夺战的序幕。尼克松不是已嘻皮笑脸地说过,“艾森豪威尔主义”不一定要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中东吗?美国到底要抓什么?3月份的美国“每月评论”一语道破了华盛顿的阴谋,它说,“艾森豪威尔主义是要求建立巨大的亚非帝国的宣言。”美国认为,中东将稳稳地落入它的掌中,现在该把魔爪伸向非洲.在利比亚,尼克松向记者承认,他这次来非洲是要“唤醒”美国人更多地注意这个大陆,注意这个地区的资源和人民。其实,又何用尼克松来唤醒?早在几年前,美国就已觊觎并渗入这个大陆了。  相似文献   

14.
美国肯尼迪政府正在大吹大擂所谓“粮食用于和平”的计划。这个计划是去年艾森豪威尔下台以前不久提出的,而且曾通过美国控制下的联合国,向世界推销。它打着“帮助不发达国家”和“维护和平”的旗帜,来推销美国统治集团长期积压、无法出笼的剩余农产品。当新任的农业部长弗里曼从他的前任本逊接下那农业危机的重担时,曾经大言不惭地说:他总算  相似文献   

15.
随手写来     
艾森豪威尔主义就是战争有人说,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现在,应该说,“艾森豪威尔主义”就是战争了。记得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斯大林警告过法西斯国家,说苏维埃园地,是决不允许猪鼻子伸进篱笆里来的。这些年来,万恶的美国帝国主义这个猪鼻子一伸进别人家的园地,不是带来白色恐怖,就是带来战争。稍远的如伊朗,虽然那时这个美国猪鼻子还未标上“艾森豪威尔主义”;可是它一伸进伊朗菜园:内战爆发了,民族主义的势力被打下去了,继着而来的是封建恐怖统治。  相似文献   

16.
孤独的旗手     
艾森豪威尔和杜勒斯真是一对天生的专演悲剧的喜剧演员。前些日子,当他们自吹的“世界最大的”第六舰队在地中海搁浅,另一个“世界最大的”第七舰队又在台湾海峡进退维谷的时候,他们忽然发现,跟着他们的破旗呐喊的只有自己的影子和一二个孤魂野鬼。这一惊,非同小可。一向出谋定计的华尔街讼棍杜勒斯赶快“敦促”艾森豪威尔发表电视演说,希望以美国总统先生的“个人威信”挽回国内国外失去了的人心。电视演说是发表了,但是杜勒斯的打算仍旧落空。他没想到,艾森豪威尔的招牌跟他自己的一样的破烂,一样的恶臭。尽管费尽心机为总统先生起草了整篇的演说,“盟国”的支持依然只是想象中的安慰。谁愿意跟杜勒斯从远东的“战  相似文献   

17.
在从旧的一年跨进新的一年的时候,世界听到了从华盛顿发出的一些布道者的声音,这些声音据说是“神圣”的、“庄严”的。艾森豪威尔在年终的“圣诞祝辞”里歌颂了“自由、尊严、鄰人之谊和善意”,歌颂“人间安康太平,人们善意相待”的理想,他表示美国总是把自已的“幸福和富足分给并没有这样幸运的其他的人”。他说,在“圣诞精神”的启示下所说的这些话是人们视为“神圣的话”,这些话一直鼓舞着人们。只是有“某些人”“用仇恨的云雾模糊了我们的视力”。听啊!华盛顿反对“仇恨”!在散播“和平”与“仁爱”的福音! 可惜,人们并不是生活在神话的世界里。任何“神圣的”言辞也离不开生活和现实,而在生活和现实里,真相总是要显露出来的。  相似文献   

18.
西方帝国主义实施和平演变战略,把“自由”作为一个重要的思想武器。早在50年代,杜勒斯就提出对社会主义国家“要鼓励走向自由的演变”,要“推崇和赞誉那些为自由而流血的烈士”,并且“提供范例,证明享受自由的幸福”,通过情报和文化交流,“使全世界都知道这种情况”。以后,肯尼迪又说:要“从出现在铁幕上的任何裂缝中培养自由的种子。”另一位西方国家的政界要人,则更直截了当地把自由比喻为“病菌”,说“自由的病菌是容易传播的”。 由此可见,西方帝国主义之所以喋喋不休地高唱“自由”,是因为这种“自由”乃是他  相似文献   

19.
我手头有这样两条消息:其一是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在最近畅游巴黎之后,打算到大洋彼岸去访问。听说伦敦方面对于艾森豪威尔是否会亲赴机场迎接,觉得把握不大,因此英国外交部正在试探华盛顿的态度。其二是说,法国总统戈蒂虽然在几个月前已经决定访问华盛顿,但是一直迟迟没有成行,原因是法国政府坚持要艾森豪威尔到机场去欢迎他,否则,就要取消这次访问。结果,美国政府只得同意,据说这样一来,“就在典礼方面创立了一种新的政策”。美国总统的“典礼政策”如何,我没有研究过,但是对于一国元首访问另一国,在礼仪上国际间是有一些惯例的。那末英法元首对于访问美国,为什么要顾虑重重呢? 有人说,伦敦和巴黎的这些顾虑是有理由的。因为这几年访问过  相似文献   

20.
去年11月,上海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而又意味深长的国际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进入“信息空间”(Entering the Infosphere)。在这次研讨会上,只有会议主席、来自美国艾森豪威尔世界事务研究所的迈克尔·沃勒霍斯教授的一篇论文,题目是《一个寓言》(A Fable)。在这篇论文中,他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描述全球信息化未来的新词汇——Infosphere,即“信息空间”。这是一个目前在英语字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