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石油能源的需求量逐渐加大,这促使我国的油田开发事生不断发展。如今,我国的油田开采事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随着开采工作不断地深入,油田逐渐形成了异常高压,多压力层系共同存在的局面,这给老油田开发后期的开采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因此,对老油田开发后期精细开采固井技术进行探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老油田开发后期存在问题的角度出发,对后期精细开采固井技术进行有效性研究。  相似文献   

2.
姬塬油田由于多年开发,油田综合含水逐渐上升,井筒腐蚀日趋严重,套损井数量不断增加,造成姬塬油田部分油藏注采井网失控、水驱动用程度降低、剩余油未能有效开采等问题,直接影响油水井正常生产及油田稳产,同时也给姬塬油田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一方面,开展对Y211、Y341和桥塞等常规机械隔采工具进行原理分析和现场应用效果对比研究工作,得出其现场应用的缺陷性;另一方面,针对常规隔采工具的缺陷性,开展LEP长效封隔器隔采技术和软金属套管补贴技术研究与试验工作。通过研究及试验不同类型机械隔采工具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得出在不同工况下的套损井应用机械隔采工具治理套损井的有效措施,为姬塬油田套损井的治理及后期的稳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随着油田二次开发中压裂措施井数量不断增多,会导致压裂分析难度增大。结合油田压裂措施选井选层业务的实际需求,采用专家推理机制和BP神经网络算法等技术,设计开发了一套油井压裂措施智能分析系统。系统实现了对压裂措施的合理分析和措施选井选层的效果评价,降低了措施井优选的复杂度,提高了压裂措施后增油量预测的准确性,为油田二次开发生产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海上油田大多采用水平井完井的方式进行开发,但对高泥质疏松砂岩储层以大液量开采的生产制度采油时,容易出现大量出砂和出泥堵塞、高含水等一系列问题.长水平井的老筛管一般都无法起出,而在老筛管内开展有效的防砂控水再完井工艺相对困难.综合水力喷砂射孔、砾石充填及控水筛管分段控水等多个技术方向,经过长期探索试验研究并开展现场实践,...  相似文献   

5.
随着多年持续开发,史南油田的老井数量不断增加,开采难度越来越大,扩边新区井网与裂缝匹配难度大,而老区人工裂缝复杂,井网适应性差,平面、纵向注采矛盾突出,水淹水窜现象严重,一些区块无法实施压裂改造等工艺措施,而高压径向水力喷射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开采工艺.该技术具有定层位、定方位、定深度等优点,可以准确地对剩余油富集部位进行有目标的挖潜增产,其措施半径最长可达到100 m以上.到目前为止,该技术在史南油田现场应用4井次,为史南油田增产提供了一种经济高效的开采手段.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油田的不断开采,有些老油田存在的系统和区域间的负荷不平衡问题,或者地面设施老化造成开采能耗不断升高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所以我们要对老油田进行优化和调整。我们应该降低油田地面工程改造投资,实现低成本生产的战略,本文就老油田凸显的一些问题做了简单的介绍,并提出了一些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为老油田调整改造优化调整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油田进入开发后期,地层天然能量逐渐下降,为了保持较高的采油速度,大多数油田采用注水保持压力开采.有效注水是高含水开发采油阶段的主要工作,注水井实现有效注水才能使油田开发递减率较低,保持长期的稳定开采,提高油田采收率.作为了解注采矛盾、油水关系,改善注水效果的重要手段,注水井测试、测井虽然是相对独立的体系,但更是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8.
稠油增效注蒸汽开采技术在河南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善稠油老油田注蒸汽开采的效果,通过对制约稠油热采中后期热采效果关键因素的分析,应用了通过提高驱动能量、扩大蒸汽波及体积来提高注蒸汽开采效果的增效注蒸汽开采技术.该技术室内物理模拟实验表明,非均质岩心驱油效率可提高16.5%.至目前该技术已在河南稠油油田矿场应用170多口井,有效率84.6%,吞吐井的采收率可提高7%~13%,汽驱井组的采收率可提高12%.稠油增效注蒸汽开采技术为河南稠油油田开发后期改善开发效果,确保稳产上产的关键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9.
孤东油田西北部已进入特高含水期,综合含水达94.4%,停产停注井、老大难以及套变事故井逐年增多,使油田注采对应状况变差,储量动用不均衡,直接影响油田的生产和采收率的提高,应用配套技术分别对停产停注井、老大难井及套变事故井进行综合治理,改善了油田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0.
薄浅层稠油冷采开采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解决套保油田开发中底层水因固井不合格上窜油层,稠油开采经济效益差两大技术难题.方法 经过大量矿场试验摸索,用不钻穿隔层方式有效阻止了底水上窜.在生产实践中采用出砂冷采稠油开发方式,形成特有的钻井生成工艺技术,提高稠油开采效率.结果 解决了套保油田底水层上窜油层的问题,提高了稠油开采的经济效益.结论 研究采用的出砂冷采稠油开发方式为其他油田稠油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丁路加 《科技资讯》2014,12(16):100-100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后期,一些老油区由于注水开采等原因,导致地下联通情况复杂,这样开发调整井在钻井过程中容易出现复杂情况,本文以X侧平1井为例,详细阐述了该井气侵及井漏复杂处理经过,并总结了经验教训,为以后老油区钻井中气侵及井漏复杂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前,随着渤海油田开采程度的不断加剧,井下套管损坏油井呈逐年上升趋势。多年来,天津分公司生产部作业室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形成了一系列套管损坏井的检测与综合治理方法。根据不同油井的特点,使用不同的套损井治理方法,精耕细作,变废为宝,将濒临报废的油井成功救起,目前全部恢复生产。  相似文献   

13.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对钻井新技术、新工艺的需求和钻井技术的进步,高难度井的数量不断增多,为满足钻井设计及现场施工要求,引进了LANDMARK公司的COMPASS、WELLPLAN应用软件。这两套软件功能强大,较好地满足了油田近两年来高难度井的设计及施工要求。提高了钻井设计和现场施工的技术水平,解决了原来存在的钻井难题,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钻井成本。更重要的是能为领导层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并将科技转化成生产力。  相似文献   

14.
通过应用老油田精细油藏描述技术、玻璃钢套管井间监测技术、底水油藏隔板理论技术、油砂体剩余可采储量量化技术、常规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油藏剩余油分布,量化地下潜力;针对特高含水,稠油底水、出砂油藏,采取了完善注采井网,水平井开采技术,并结合三次采油及配套工艺技术,制定出综合挖潜对策,以期达到进一步提高油田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油田的开采,需要不计其数的井,钻井是油田开采的基础,也是油田开采的关键。但是,数以千计的井中,每口井因其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尤其状况不同,其作用和效率也不同,因此为了提高其采油率,对钻井也具有不同的技术的要求。所以说,在钻井过程中,要不断的采取措施,改进钻井技术,提高钻井效率。当然,这也是节省钻井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的关键。再者,提高效率并不是提高速度,它是在安全生产的基础上,运用先进的技术以及管理手段,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钻井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渤海渤海P油田属于稠油油田,加上地饱压差小、溶解气油比低等特点,使得电泵举升困难。如果选用耐高温机组,增加采购成本,且泵效较低。在不采取井筒降黏措施的情况下,无论采用电潜泵或电潜螺杆泵,油井的检泵周期和生产时率都难以得到保证。结合海上开采特点及稠油流体影响因素,采取井环空补水措施,增加该井生产含水,有效增加了油井的产出,增产的同时保证了电泵的稳定运行,也为海上稠油油田开采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7.
随着油田注水开发的不断深入,储层条件逐年变差,如何有效动用低渗储层已成为油田开发的瓶颈.常规压裂增产工艺已无法满足油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复合膜剂可提高油井压裂效果.对于提高老油田注水开发效率和最终采收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渤海油田部分开采区域为了研究油田水驱效果、水淹规律、小层剩余油分布状况等地层流体最真实情况,通过研究决定在渤海油田部分开发调整井,优选合适的取心钻头、密闭液等进行开发调整井密闭取心作业。近年来该项密闭取心技术在渤海油田开发调整井中得到推广和应用,对于渤海油田开发调整井开展不同油层水淹程度与剩余油分布情况的研究,优化开采方案,进一步识别区域岩性组合特征,提高油田的采收率及原油产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油田开发至中后期,套损井尤为严重,修复套损井已成为油田大修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套损井修复的途径多种多样,但套损井修复成功率及修复后的井身质量,均不能满足油田后期开发的需要。青海油田尕斯库勒构造中浅层套损井的修复,一直是一个难点,本文就如何提高该区中浅层套损井修复质量,有针对性地对套损井进行套变机理和趋势预测进行研究,来帮助预防和延缓套管变形的发生,并延长油、水井使用寿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我国油田许多区块已处于生产开发后期,油井因出水、出砂等多种原因致使油井报废,大量的剩余储量不能采出,原油采收率较低,应用侧钻水平井技术这种增产措施开采老油区未动用的剩余油就成为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本文对中半径侧钻水平井筛管完井工艺进行了研究,该项技术通过配套对老区油井的稳产、增产,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