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单丝热线用于测量三维紊流场时热线的速度校准和方向特性校准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热线方向特性的校准方法.通过对热线探针顺流和横流安置时热线风速仪输出响应的分析比较,指出热线的速度校准方法应根据测量时热线探针的实际安置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2.
热线式空气流量计的测量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热线式流量计是一种可以直接测量空气质量流量的传感器.介绍了热线式空气流量计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恒流和恒温2种工作方式下测量电路的设计方法,推导出了2种工作方式的流量方程.研究了温度补偿方法和测量结果的处理方法,对所设计的热线式空气流量计进行了标定及输出结果的拟合,结果表明热线式空气流量计能够进行空气流量的精确测量.  相似文献   

3.
自由振动圆柱绕流近尾迹湍流普朗特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自由振动圆柱后尾迹中的湍流普朗特数进行了实验研究 ,并与刚性柱体尾迹的结果作了比较 .加热圆柱后的流场温度比环境温度高 1℃左右 ,对流场影响很小 .用自制的X热线和一根冷线相结合的三线探头测量速度和温度的脉动 ,并用激光测振仪测量了该柱体的振动情况 .结果表明 ,在自由振动后的尾迹中 ,湍流脉动引起的能量输运能力比动量输运能力强 ,湍流的梯度输运假设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具有高频响应的恒温热线和恒流冷线的组合探头对非等温湍流圆形射流中的湍流脉动动能和脉动温度的耗散率(ε,ε_θ)及其分布规律进行了测量.结果证实了由满足自模条件导出的Taylor微尺度和湍动能耗散率在射流中心线上的变化关系是成立的.推导了中心线上湍流温度耗散率的表达式并得到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坦克动力舱排风口气压测量问题,研究了测压取样管道内的空气柱谐振效应对测量的影响,及在脉动气压测量中的校准技术。利用声学换能器为标准气压激励源,构建了测压管道动态特性测试系统。通过扫频方式研究了四种倒L结构取样管道在多种气压幅度激励条件下的传输特性;并且设计了频域滤波器对风压畸变信号进行修。实验结果表明:取样管道系统属于线性系统。实测风压的强脉动特征主要受管道频响特性的影响。经过频域滤波之后风压畸变信号的脉动特性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6.
针对钢轨廓形(轨廓)动态测量系统现场长期应用精度下降问题,提出采用接触式轨廓测量仪对动态测量系统进行校准.首先根据极坐标系等角度分布原则,分别对接触式测量轨廓和非接触式测量轨廓进行数字化建模和重采样处理.然后选取接触式测量轨廓作为基准,建立非接触式测量轨廓与基准轨廓之间的映射关系.最后通过对比二者偏差,实现轨廓动态测量系统误差现场校准.实际应用表明,经校准后的轨廓动态测量系统,静态测量误差由0.96mm降低到0.14mm,动态重复性误差最大值、平均值和均方根值分别为0.29mm、0.13mm和0.18mm,验证了校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运用X形热线,对高宽比分别为3,5和7的有限长度方形截面柱体尾流进行测量,并运用相平均方法对其尾流场进行研究.相关实验是在一低湍流度风洞中,雷诺数Red为3 500的条件下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壁面边界层与柱体自由端面后的下降流造成了柱体尾流显著的三维性;该三维性在柱体下游10d(d为柱体的宽度)处仍能清晰的观察到;对于高宽比为3的柱体,相平均的脉动速度以及脉动速度能谱在所有测量高度上均近似相同;而高宽比为5或7时,尾流中间高度附近流动周期性最强,且相平均脉动速度最大值为柱体顶部或底部附近对应值的2倍以上.  相似文献   

8.
高频测量输沙浓度对湍流脉动的频率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风沙流中输沙浓度对湍流脉动的响应频率,在边界层风洞中对不同粒径沙样进行了两相同步测量.采用高速数字相机以2 000帧/s拍摄跃移粒子连续图像以计算瞬时输沙浓度,配合热线风速仪同步记录跃移层内的湍流脉动.结果表明,沙粒瞬时浓度变化呈典型的随机过程,其频谱规律表明输沙浓度只能响应含能较高的低频湍流脉动.引入小波包变换分析两相数据的能量结构,结果显示沙粒浓度的能量波动约有90%集中在500 Hz内的低频段.输沙浓度对湍流脉动的响应频率受粒子尺寸的影响,对于100~125μm的小粒径沙样,阈值响应频率约为40 Hz,对于300~500μm的大粒径沙样,响应频率约为30 Hz.  相似文献   

9.
自行研制了一台采用误差抵消校准法的阻力天平仪,在一定的雷诺数范围内,对风洞内壁光滑平板壁面,用此天平仪测量了流体的摩擦应力及摩擦系数,用IFA300型热线风速仪测量了相应雷诺数下边界层的平均速度分布,然后 似律法和布拉修斯经验公式分别计算了摩擦应力及磨擦系数。结果对比表明,采用的原理及校准方法合理,所制作的天平仪在试验雷诺数范围内,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衅小的相对误差,适用于边界层特性的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10.
MD-82飞机客舱环境流场的HWA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热线测速技术以高于湍流最小时间尺度的分辨率,精细测量了MD-82飞机客舱环境中的条缝型送风口射流流场和个性化送风口射流流场.对流场的平均速度剖面、湍流度分布、湍能谱进行了分析.平均速度的变化揭示了离开出口后流场速度的衰减规律.湍流度表明了湍流流场脉动剧烈程度和湍流扩散发展规律,是各种尺度的脉动分量叠加的结果.对流场的湍能谱分析展现了惯性子区的存在,能量从大尺度的含能区通过惯性子区传递给小尺度结构并最终耗散为热能.  相似文献   

11.
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应用于金属材料的加工过程,给深入研究金属成形过程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工具,但其精确程度与材料本构方程的精确描述有极大的关系.材料的本构方程是描述材料成形信息的数学模型,它反映了材料的流动应力与变形程度、变形速率、变形温度的关系.因此,通过实验获取材料的本构方程是有限元数值模拟首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刚粘塑性材料提出了本构方程的数学模型,并在实验的基础上给出了纯铝(L2)材料的本构方程的具体形式  相似文献   

12.
金属材料在热形变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动态回复、动态再结晶、动态沉淀、静态回复、静态再结晶、静态沉淀、亚动态再结晶和应变诱导沉淀等显微组织的变化。本文综述了一种依据热流变曲线测定这些组织变化的试验方法。该方法不但能测定各种回复、再结晶和沉淀过程的动力学,而且能揭示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由于该方法能直接对热形变高温状态进行测定,因而消除了淬火后通常在室温下间接测定所带来的试验误差。  相似文献   

13.
添加剂对烷基多苷脱色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H2O2为主要脱色剂,以可见光的吸光系数为指标,对烷基多苷粗产品进行脱色研究。实验证明该方法简单可行,同时,实验得出:三种物质组成的复合汪厍剂国2体系中能显著提高脱色效果,消除单纯H2O2脱色产生的异味;且,脱色后产品对碱,热的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在由三根陶瓷滤管组成的过滤器实验装置上,采用压电式压力传感器和热线风速仪分别测定了脉冲反吹过程中滤管内、外动态压力和滤管外瞬态流场。实验结果表明,在脉冲反吹即将终止而过滤过程尚未开始的过渡过程中,滤管内存在严重的低压区,滤管外存在较大的回流区,此时部分原已离开滤管壁的粉尘重新沉降在滤管壁上甚至穿嵌于滤管壁内,严重妨碍了刚性陶瓷过滤器的长周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5.
以探讨松香连续法制备EVA热熔胶的可行性为目的,通过对比实验比较了连续法和分步法的优缺点,考察了连续法制胶中松香酯化的合理时间及松香与EVA合适的质量配比,结果表明,松香连续法制备EVA热熔胶在实验阶段是可行的;连续法所得热熔胶与分步法所制热熔胶相比有色泽浅、粘合力强的特点;在以ZnO(松香的0.3%)作催化剂、季戊四醇用量为松香的15%、复配抗氧剂用量为松香的0.2%、石蜡用量为EVA质量的10%、酯化温度为270℃、制胶温度为200℃的条件下,连续法制胶中松香酯化的合理时间为6~7h,松香与EVA合适质量配比为30/50~40/50;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得了色泽淡黄、粘合强度为675g、流动性为2.5mm/10g的EVA热熔胶。  相似文献   

16.
在由三根滤管组成的陶瓷过滤器实验装置上 ,利用热线风速仪测定了脉冲反吹过程中滤管内瞬态流场 ,分析了喷吹压力对滤管内流场瞬态速度波形的影响。结果表明 ,滤管内气体流动可分为进气过程和排气过程 ,穿过滤管壁的平均径向反吹速度和回流速度沿滤管轴向分布不均匀是导致滤管外表面清灰不均匀的重要原因。适当增加喷吹压力可以提高滤管进气气流速度 ,进而改善脉冲反吹清灰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铝及铝合金颗粒(含6063铝合金废屑)直接热挤压的生产工艺,研究了主要工艺参数对制品组织性能及内外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铝及铝合金颗粒直接热挤压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型砂热物理性能和高温力学性能与铸钢件热裂的关系,研究了型砂对铸钢件热裂的作用规律,进而比较了几种常用型砂对热裂的影响,得出铸件易热裂规律为:原砂相同时,呋喃树脂砂>水玻璃砂,粘结剂相同时,石英砂>铬铁矿砂>锆砂;原砂、粘结剂都不相同时,呋喃树脂砂>水玻璃砂。  相似文献   

19.
郑新荣  古奕东 《河南科学》1992,10(3):291-295
辣椒成熟果实,红色.含有辣味成分及天然色素成分,根据结构特异性,采用碱性低度乙醇分离,制成纯真辣味调味品——辣椒精,及无异味、辣味、染色能力很强的天然色素辣椒橙.  相似文献   

20.
对ZGMn13钢试棒分别进行普通及加热精车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切削试验条件下,加热精车表面质量较优,表面粗糙度可降低一级;二者纵向粗糙度几乎相同,但加热精车横向粗糙度显著减少;加热精车表面加工硬化程度及深度均明显地小于普通精车;加热精车表层孪晶带细而疏,而普通精车表层孪晶带粗而密,且横向截面还存在明显的鳞刺纤维层,夹杂呈带状分布。加热精车表层亚结构主要为位错,而普通精车主要为孪晶,它可能是加工硬化和形成鳞刺的微观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