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圆明园塑膜防渗风波的生态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圆明园塑膜防渗工程的表象在防渗膜的环境毒理、生物影响、防渗效果和景观效应,问题的根源却涉及圆明园的定位、湿地生态服务功能、水资源的开源节流和园区的建设和经营方针。天人分离的认识论、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还原论主导的技术路线是圆明园问题症结之所在。必须从流域水循环和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的全局去统筹规划、建设和管理园区。建议将肖家河或清河污水处理厂的部分尾水引入园区,通过人工湿地生态工程技术净化、活化变成园区景观水,最终并入城市水循环系统,在保障圆明园遗址功能的前提下为城市提供更好的生态服务。  相似文献   

2.
何倩  崔丹  刘占胜 《科技信息》2011,(12):318-318
本文以城市滨水区空间景观为对象,从宏观城市构架、区域景观特色、微观节点营造三个层次来探析滨水景观的多样性特征,并结合自然环境对形成滨水区景观各种要素的影响,期望在分析中找到城市中滨水景观带与其周边环境相互融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石质文物性地质景观是在人类历史上人工修饰自然景观而成的石窟、石雕、岩画以及古矿冶遗址等。本文论述了文物性地质景观的研究动态,分析了我国文物地质景观的类型及工程地质环境,针对石质文物地质景观普遍存在的环境地质灾害问题,提出了石质文物地质灾害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石质文物性地质景观是在人类历史上人工修饰自然景观而成的石窟、石雕、岩画以及古矿冶遗址等。本文论述了文物性地质景观的研究动态,分析了我国文物地质景观的类型及工程地质环境,针对石质文物地质景观普遍存在的环境地质灾害问题,提出了石质文物地质灾害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姬琦 《中国西部科技》2007,(10):179-181
石质文物性地质景观是在人类历史上人工修饰自然景观而成的石窟、石雕、岩画以及古矿冶遗址等.本文论述了文物性地质景观的研究动态,分析了我国文物地质景观的类型及工程地质环境,针对石质文物地质景观普遍存在的环境地质灾害问题,提出了石质文物地质灾害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
水泊渡工程是国家重点工程遵义灌区一期工程的控制性水库工程,大坝为钢筋砼面板堆石坝。该坝址位于岩溶地区,坐落于水软性岩层上。本文通过在岩溶地区进行的该面板堆石坝趾板防渗处理实践,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施工工艺,对类似地质条件的大坝趾板防渗处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堤防工程中的防渗问题,尤其自1998年我国的特大洪灾之后,水泥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即在堤防加固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介绍了水泥土防渗墙的基本概念以及其在长江中下游堤防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长江中下游的地质条件,并据此研究和对比了防渗墙渗透系数对渗透效果的影响;提出了防渗墙渗透系数在10-6 cm/s量级、厚度不小于0.2 m是合适的结论。以其对今后的堤防防渗工程和设计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使用者的心理感知,定量评估影响城市滨水景观质量的关键因素,为城市滨水景观质量的优化提供参考。【方法】以南京市秦淮河中华门段为研究对象,运用语义分析(SD)法从使用者的心理角度出发,对秦淮河中华门段的滨水景观进行质量评价。从景观、生态、人文3个方面制定评价因子,针对各评价因子对使用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并运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使用者对秦淮河中华门段滨水景观的亲水性、岸线形态、景观美感度、环境整洁度以及历史文化延续性的评价较高,对视域宽广度、环境视觉趣味性、植被覆盖率和娱乐活动多样性的评价较低。基于评价结果认为,影响滨水景观质量的重要因素为公众参与度、植物多样性和河流水质,结合秦淮河中华门段景观现状,提出:①提高秦淮河中华门段滨水景观与地域文化的融合,突出秦淮河景观的独特性,增强游人的归属感;②重视公共参与度,加强公众参与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同时丰富秦淮河中华门段的空间功能,增强滨水景观的活力;③进一步加强对秦淮河水质的保护与治理,提高植被覆盖率,并充分利用水生植物来营造滨水生态景观,给游人近自然的生态体验。【结论】通过对感知对象的评价,引入SD法分析游人心理感知为评价城市滨水景观质量提供了可参考的研究路径,有助于聚焦城市滨水景观效能的科学分析,推动城市滨水生态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也为未来城市滨水景观的优化提供了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9.
程英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5):130-131
高喷防渗板墙在围堰施工中,施工速度快,防渗效果好,造价相对较低,可在相似地质条件围堰工程或其它防渗工程中采用.  相似文献   

10.
司育红 《甘肃科技》2007,23(11):182-183
介绍了膜料防渗的优点,土工膜料用于渠道防渗应根据工程规模、当地气候及工程地质条件选择厚度、材质及种类,对不良地基应作专门处理,并确定适宜的膜料防渗结构.  相似文献   

11.
濮阳市濮上河是市政府规划建设的一条城区内景观河道,开挖濮上河能充分利用卫生防护林带的大空间绿地优势,连通引黄调蓄水库与濮水河,改善沿途区域的生态条件,实现建成区与新区水系对接。因此濮上河开挖极具价值,即可更好的打造濮阳亲水景观,促进民生和彰显水经济,还可以实现水资源的科学调配与合理使用。由于水源比较宝贵,河道拟采取防渗措施。天然钠基膨润土防水毯作为一种新型环保生态复合防渗材料,以其独特的防渗漏性能已在水利景观、环保等工程中得到了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2.
水库大坝设计应计算浸润线和渗漏量,并分析渗透稳定.根据云龙水库坝基地质及大坝防渗排水设计,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大坝渗流等问题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大坝防渗设计是合适的,可保证水库工程发挥预期的拦蓄水量、防止渗漏的作用,其渗透稳定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王鲁华  吴永发 《科技资讯》2012,(13):243-243
当今,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景观空间的文化重构被日渐提上议程。其中,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理念的研究在城市景观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论文从景观生态学理念出发,阐述了在生态理念下的城市滨水景观意境营造的原则及方法,以期对城市滨水区景观的可持续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探究永和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景观类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主要地质遗迹景观成因,以便解决未来公园地质科普宣传及主要地质遗迹景观保护与开发问题。利用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和工作指南中的地质景观分类法划分园区主要遗迹景观的类型,从区域地质背景及构造两方面探析主要地质遗迹景观成因。永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类型丰富,可分为6大类,10类,13亚类,23型,其中晋陕峡谷与黄土微地貌类景观特色显著,而最具代表性的河流蛇曲地貌是国内规模最大且保存最完好的蛇曲群。这些主要的地质遗迹景观形成主要受到新生代以来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干预下,并通过内、外力作用的共同影响,最终形成如今的景观。  相似文献   

15.
王立新 《甘肃科技》2007,23(3):199-200
每个城市的河流或者滨水区域都有自己独特的景观生态功能和人文特色,本文分析了黄河兰州市区段城市设计的背景、类型和特点,探讨如何运用城市美学的概念,充分利用城市滨水地段的景观与环境资源,把自然山、水、绿真正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城市滨水景观生成元素--自然生成元素和扩展生成元素;总结了城市滨水空间构成特征:多维生态体系特征、生境场所特征和景观地标性特征;并以安徽省潜山县东关桥滨水景观为例,陈述了城市滨水的自然生成元素和扩展生成元素和特征以及生态空间构成实践.  相似文献   

17.
扩建鞍子河水库为小(1)型水库,设计总库容692万m3,以城市供水、灌溉供水为主,结合防洪、生态保护等综合利用。本文主要根据该工程大坝坝基地质情况及其存在的渗漏问题,简要介绍大坝基础防渗措施。  相似文献   

18.
采用传统方法对河床坝基进行防渗处理时,由于没有考虑到特殊地质条件,存在技术应用范围狭小的局限,因此提出一种基于GeoStudio的河床坝基防渗处理方法。选取某特殊地质条件下的河床,并对该地地质进行详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采用GeoStudio方法对河床的基础电性参数进行调查,对电阻率进行测试,掌握河床渗漏特殊地质介质的电性参数,得出关于河床坝基的数据;运用高密度电阻法对采集的河床坝基数据进行处理,最终根据上述步骤得出的结果,提出解决河床坝基渗漏防治措施。根据实验结果可知,所提方法对特殊地质条件下河床坝基渗漏情况分析结果和实际结果基本一致,并且运用所提方法对坝基进行防渗处理时,防渗程度在90%左右,说明所提方法防渗效果明显,能够为特殊地质河床坝基防渗工作提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灌区灌溉渠道灌溉水的严重渗漏会降低了灌区的水利用系数,减少灌区有效的灌溉面积,对水资源也是一种严重的浪费。为有效避免农业用水浪费现象,提高灌区水利用系数,总结以往工程经验,对常用的防渗处理方案、方法进行汇总整理,结合现状水利渠道工程提出当前适用性较高、施工比较简单的渠道防渗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张洪明 《广东科技》2013,(18):152-153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水利用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防渗技术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介绍了防渗理论、防渗设计,结合工程实例对防渗技术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防渗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