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古代墓室壁画主要流行于东西两汉,其装饰风格、色彩语言、人文理念等艺术特征被广泛沿用至明清时期。汉代墓室壁画的艺术形态主要体现于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其壁画形态与装饰风格较好地保留了汉代物质文化遗产,汉代墓室壁画艺术形态也更好地体现了汉代人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2.
张宛艳 《科技信息》2007,(28):234-236
汉代画像砖石是一部形象化地反映汉代社会的百科全书,保存着汉代的政治、思想、军事、科学、艺术以及民间习俗等珍贵资料,当时的工匠们也以牛为题材创作了大量的汉画像砖石艺术形象,因作者不同而风格各异,有着很重要的史料价值、艺术欣赏和艺术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汉代的丧葬艺术最初表现为西汉早中期的一些大中型木椁墓中体现某种丧葬观念的帛画与漆画。随着来自汉代社会以及其思想意识等方面的转变,新兴的所谓开通型的室墓逐渐取代了传统密闭型的椁墓。以至于到了东汉以后各种类型的砖室墓、石室墓等在全国范围内广泛的流行。而正是这种墓葬形制的转变,为汉代的丧葬艺术提供了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所以自从西汉中晚期以后,以壁画墓、画像石墓、画像砖墓为代表的汉代丧葬艺术得以迅速地发展,成为汉代丧葬制度中的一大特色。本文就汉代丧葬艺术进行深入研究,探析其背后的思想背景。  相似文献   

4.
汉画像石艺术被认为是研究汉代历史文化的综合性载体.为使画像石独特的历史和艺术研究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通过对陕北神木大保当汉画像石彩绘艺术的系统分析和整理,总结出该地画像石彩绘艺术的突出特色.作为汉代代表性的艺术品,其彩绘艺术特点和规律不仅体现了汉代色彩艺术的内涵以及当时社会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反映了汉代彩绘艺术对当今色彩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汉画像作为汉代祭祀性丧葬艺术,反映了汉代所存在的祭祀天神、地祇、人鬼的礼俗。画像中祭祀天神的题材,反映了汉代人们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以及在死后能及时羽化成仙的渴望;画像中祭祀地祇的材料,反映了汉代在"事死如事生"厚葬之风的影响下,人们追求死后能安宁、享乐的美好愿望;画像中祭祀人鬼的内容,反映了汉代"事死如事生"厚葬思想盛行的社会现实,以及祈求家族子嗣兴旺、繁荣昌盛的习俗。  相似文献   

6.
漆器作为汉代重要的文化载体,其工艺和艺术水平居各类手工业之首.汉代漆器的风格特征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除了在绘画、书法、青铜器等装饰风格和工艺技术上的相互渗透,在汉代铜镜、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以及汉代瓦当等等工艺美术中,那些自由流畅且富于弹性的线条以及气韵生动的风格与汉代漆器的装饰都是一脉相承的.所以说汉代漆器是在各种艺术的相互影响中发展成熟的.  相似文献   

7.
汉画像石艺术是我国汉代独特的艺术形式,对我国后来的艺术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古埃及石刻艺术在世界上也独具艺术魅力。总结他们的艺术表现手法及特征,我们发现,虽然我国汉代画像石刻艺术与古埃及石刻艺术相差千年,但他们的表现手法及艺术特征有很多极其相似之处;而且形成这些艺术的社会背景、宗教思想也有着一些相似的地方。当然它们的不同之处也有很多,本文就此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8.
汉画像石作为汉代丧葬习俗的产物,它隐含了汉代人的群体习俗、理念以及信仰等精神意识。与古代汉语书写文本相比更能直观形象地反映汉代社会生活的现实。熊作为当时人们现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被汉画这一艺术形式真实地记载了下来。南阳汉画像石中的熊图像,由于出现时的环境和相配的人物事物的不同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含义。根据这些不同的含义,熊在汉画中体现的意象大致可以分为五类:田猎之熊、守门之熊、斗兽之熊、大傩之熊、娱人之熊。  相似文献   

9.
邱楠 《科技信息》2012,(16):272-273
汉代画像石中多样丰富的图像组织方式,代表了其所处时期先民们的思想观念和艺术追求,更能充分反映汉代社会整体的艺术审美与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陕北神木大保当汉画像石图像构成艺术多重组织方式的深入分析,总结其图像构成及组合的方法和规律,探索其形成的社会背景和时代特征,为我们现代的图像艺术设计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汉代的画像石是汉代独特的造型艺术样式,艺术形式本身体现了鲜明的美学特征。它的绘画特征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深远的意义和极高的美学价值。情节式的图像组织方式、表达“所知”、“所感”的造型思维、流动如生的乐舞精神,这些特色使其艺术形式上充溢着张力,体现出宏大气魄和浑厚雄强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1.
南阳目前发现的汉代画像石墓题记题刻有许阿瞿墓志汉画像石、唐河郁平大尹冯孺人画像石墓题记题刻、杨官寺西汉画像石墓题记题刻、方城"胡奴门"画像石题记等。现存的汉代碑刻主要有:张景造土牛碑、李孟初神祠碑、赵蓟碑、南阳都乡正为弹碑等。这些珍贵的汉画像石墓墓志题记和汉代碑刻记录了汉代的社会历史、书法等内容。对研究汉代的历史文化、书法艺术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穷奇是汉代画像砖(石)墓葬中占据画幅较多的神兽,并且以两种形象出现在不同时期的汉代墓葬中。似虎形象的穷奇出现在西汉中晚期至东汉早期的墓葬中,但多数汉代画像墓葬中却是把穷奇刻画成牛的形象。似虎而非虎,似牛而非牛,因此人们常把它们称之为神兽。本文对穷奇作以探索考释,求证于从事汉画研究的同仁。  相似文献   

13.
东汉豪族大姓主要由战国以来的封建旧贵族和随着秦汉地主经济的发展而新兴起的豪强大族构成。东汉初,政府一方面打击那些与王权相忤的豪族,一方面又扶植、放任豪族大姓的发展。东汉中期,豪族发展呈上升趋势,各地强宗大姓的社会、经济势力极度膨胀,对东汉社会影响巨大。因此,分析探讨豪族宗族组织更有利于对豪族大姓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汉代的面具分为假面、假头、面罩、面像四种。汉画百戏中的面具主要有防护头部、扮饰角色的功能;汉代傩仪中的面具多为假面,具有征服鬼蜮魍魉、通神震慑的功能;丧葬礼仪中的面具主要有缀玉面罩、玉衣面罩、木质漆面罩、青铜人面像、镇墓吞口等,其功能是镇守墓室、延缓尸体腐烂、纪念死者威仪。  相似文献   

15.
运用 Heath - Carter 人体测量体型法,分析了300 名蒙古族和425 名汉族大学生的体型特点.结果显示:1) 蒙古族大学生平均体型,男性为均衡中胚层体型(2 .4 - 4 .5 - 2 .8) ,女性为偏中胚层型的内胚层体型(4 .5 - 3 .7 - 2 .2) ;2) 汉族大学生平均体型,男性为偏外胚层型的中胚层体型(2 .4 - 4 .3 - 3 .1) ,女性亦为偏中胚层型的内胚层体型(4 .4 - 3 .4 - 2 .7) ;3) 蒙古族和汉族男性体型间无显著性差异,女性体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4) 蒙古族和汉族男女大学生体型的性别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6.
汉画像石里面有许多军事题材或已经流传于民间带有民俗性质的军事题材内容。这些画面以前大多研究者都认为是表现墓主人生前曾参加过的胡汉战争场面,刻绘于墓内是为了给墓主人歌功颂德。其实不然,这些画面在墓主人的地下世界里,有其自身的思想内涵,即防范功能、驱魔逐疫功能和护佑墓主升仙功能。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把汉阙画像的内容分为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社会生活、舞乐百戏四大类,并进行分析研究。汉阙的雕刻技法主要有浅浮雕、深浮雕、透雕、阴线刻、凹面线刻、凸面线刻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江汉平原活动构造带的地质地貌标志,探讨了活动构造带对江汉平原地震特征的控制作用,这一工作在工程建设中进行地震危险性评价和确定抗震设防指标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1967年丹江口水库的运用,改变了汉江下游河道的水文状况,引起河床几何形状(宽度、深度、湿周和水力半径)、泥沙搬运和河床地貌的改变。  相似文献   

20.
有关汉代私有兵器的管制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根据文献判断,认为对私有兵器管制非常严格;另一种根据出土实物分析,判断两汉时期私人持有兵器是被当时法律允许的。两种观点互相矛盾,又难以互驳。笔者结合南阳汉画像石所出现的持兵器武士图像的种类、数量及其在两汉时期的变化情况,以及两汉时期南阳当地的冶铁制造状况,推断出汉代对于私有兵器并不是持松懈和无管制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