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年代初,苏俄为了摆脱在世界上的孤立地位,迫切需要同中国建立友好的国家关系,以减轻它在远东的压力。为此,在对华策略选择方面,曾先后采取了“孙吴联合”策略、国共合作策略。毫无疑问,推行国共合作是正确的策略,它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迅速发展。然而,苏俄的对华策略选择,是围绕着它的国家、民族利益转的。这就使中国革命在发展的同时,又存在着很大的隐患。  相似文献   

2.
国际法视野下的世界现代史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法主要是调节国际关系的法律,世界现代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国际关系,两者都涉及到国际关系。世界现代史的某些问题可以运用国际法的理论和知识予以分析、理解。本文将世界现代史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问题、《巴黎非战公约》的评价问题、苏俄《和平法令》的影响问题等置于国际法的视野下进行分析,使我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理解更为全面、准确、科学。  相似文献   

3.
20年代初,苏俄为了摆脱在世界上的孤立地位,迫切需要同中国建立友好的国家关系,以减 轻它在远东的压力。为此,在对华策略选择方面,曾先后采取了"孙吴联合"策略、国共合作策略。毫 无疑问,推行国共合作是正确的策略,它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迅速发展。然而,苏俄的对华策略选择,是 围绕着它的国家、民族利益转的。这就使中国革命在发展的同时,又存在着很大的隐患。  相似文献   

4.
威尔逊政府的苏俄政策在美国外交史占有重要地位。以《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为界,威尔逊政府的苏俄政策分为笼络与敌视两个时期;它推行这些政策既是美国国家利益决定的,也是实力使然,还是意识形态、苏俄外交影响的结果。这一政策被他的后任继承和发展,导致了美苏关系的长期非正常化。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半个世纪来苏俄歌曲在中国传唱不衰的现象入手,分析了它产生的原因:不同的民族葳难基础上文化认同;相同的社会制度目标下的价值趋向;相同的情意心理结构中的审美谐同;由此形成了中国人内心深处浓郁的“苏俄文化情结”。  相似文献   

6.
打开局面稳定关系在苏维埃俄国经过三年奋战,取得了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的胜利后,它基本上争取到在资本主义密网中能够生存的权利.从此开始了一个双方某种极不稳固的均势状态的新时期.1921年3月16日,英国同苏俄签订了贸易协定.接着,德、奥、意等国也同苏俄签订了贸易协定.可是,所有同苏俄签订贸易协定的这些国家都没有正式承认它,不愿同它建立  相似文献   

7.
本文比较了二十年代初期苏俄与孙中山联盟的不同目的及其历史影响,指出:苏俄联盟孙中山主要是出于自身安全考虑,争取同盟者,以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而孙中山联盟苏俄则是为了寻求苏俄的援助,以反对军阀控制的北京政府,并非反对帝国主义。正是由于联盟目的的不同,苏联为维护联盟,不惜牺牲原则,迫使共产党不断妥协;而国民党则得寸进尺,不断破坏国共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国共合作之后,中国国民党在苏俄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进行重组,积蓄力量,准备北伐,另一方面在苏俄与中共的影响下,国民党对民众运动的态度十分积极,逐渐认识到广大民众中蕴含的无穷力量,国民党利用民众运动来达到掀起革命高潮的目的,北伐过程中各地民众积极支持北伐军,民众运动的高涨也为北伐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支援,但是在北伐进行到长江流域,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国民党对于民众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从支持变为抑制。  相似文献   

9.
苏俄十月革命后,苏俄和中国新疆方面为恢复双方经济贸易往来开始了数次通商谈判,先后签订或达成了《塔城临时通商合同》、《伊犁临时通商协定》、《新苏临时通商条件》等约章,苏新双方通商谈判始终贯穿着维护新疆经济权益甚至是经济主权的交涉乃至斗争。从经济交往的角度部分地揭示和勾画了新中国成立前期的苏俄与中国新疆关系的一些现状和特征。  相似文献   

10.
张磊 《孝感学院学报》2006,26(5):31-34,67
1920到1930年代经历的多个历史事件中,苏俄“拉普”的介入恰恰为鲁迅思想的成熟提供了一种机缘,使其在文学和革命、革命和政治、文学和政治的认识上带有某种思想上的“反常识性”。就鲁迅思想主体而言,苏俄文艺观及其本土化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文学的意识形态神话。  相似文献   

11.
禹会环 《科技信息》2010,(3):105-106,110
不同历史时期的新疆对苏俄贸易虽然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但作为一个不同地区、不同国度的贸易交流能够持续不断地往来四百年。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本文就17初以来新疆对苏俄的条约贸易及通商交涉与谈判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奥林匹克圣火在中华大地熊熊燃烧,它使实现梦想的13亿中华儿女和海外华侨受到一次思想上的洗礼,感受到奥林匹克运动的光辉,振奋了民族精神,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一次最广泛的奥林匹克教育。“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深入人心。我们所追求的这个高尚的梦想就是奥林匹克理想。它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和平的美好的社会。  相似文献   

13.
通过具体的史料,分析了苏俄三位伟大作家与苏俄领导人的交往,以及由此对各自思想和创作造成的影响,从而探讨了文学与权力的关系。希望作家们能以索尔仁尼琴为榜样,承担起人文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4.
《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一部。作品真实地反映了19世纪末俄罗斯平民百姓的苦难生活,深刻地揭露了市民阶层的自私与贪婪,无情地抨击了沙俄统治的黑暗与罪恶,是苏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5.
在多次对立与妥协的争斗中,经过反复磋商,俄罗斯终于在6月22日与北约签署了“和平伙伴关系”协议。各种新闻媒体纷纷报道这一消息并加以评点。这使人们忽视了另一个重要迹象——西方国家同原苏联东欧国家还在加紧建立“经济伙伴关系”,它与双方建立的“和平伙伴关系”相配合,成为西方“东进战车”的又一只车轮。  相似文献   

16.
蒙古独立问题前后经历约半个世纪 ,其外部原因与沙俄、苏俄、苏联的扩张主义 ,二战结束前美国的大国主义及蒋介石政府的集团利益驱动是分不开的。它是大国政治交易的结果 ,是苏美强权政治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和平崛起论”对国际法的发展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它是国际法和平思想的延续和贯彻,是对传统国际法律生态的纠偏和改良,是国际社会本位理念在国际法领域的新的实践方向,它为中国乃至世界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在国际法上提供新的理论支持。我们应该努力创造实现中国和平崛起的法律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使得中国崛起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所谓“崛起”本身是一个比较性的概念,它既包括一国自身历史与现实的纵向比较,也包括同时期与他国的横向比较,一国崛起有程度和性质之分,中国和平崛起不会走向霸权,崛起的性质是渐进的、和平的。和平崛起的内涵就是在和平的前提下通过竞争实现崛起,中国和平崛起在外交方面应有以“和”为中心理念;以竞争多赢、共同发展为目标;以大国关系、睦邻友好、经济外交和合作宽容、着眼长远为战略要义等内涵。  相似文献   

19.
列宁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关于处理民族问题的理论和实践的主要内容有:首次提出了帮助以前被压迫民族实现事实上的平等,并在实践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民族经济文化事业;从苏俄工人阶级利益出发,坚持各民族自愿平等地结成联盟;从苏俄民族关系的实际出发,提出要区别大民族的民族主义和小民族的民族主义,要把反对大俄罗斯沙文主义作为斗争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对于二战后世界能够总体上保持和平的原因,学界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这些诸多的认识中,一个最为流行的观点是第二次世界战争作为战争本身对于战争的制约作用,它肯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于战后和平的决定性作用。但是这种认识也忽视了在二战中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以及战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战后总体和平的贡献。科学技术对于现代战争的规模具有制约作用,但是,科学技术本身并不能消灭战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