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一、目前国际局势的特点 1.战后国际局势发展的总趋势战后的国际局势,是在和平力量和战争势力的尖锐的、反复的斗争中发展的。发展的总趋势是有利于世界和平和世界人民的;和平力量日益巩固和扩大,战争势力日益削弱和孤立。  相似文献   

2.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联合国随之诞生。至今联合国已度过了50个春秋。二战胜利和联合国诞生,是两件密切相关的历史性的伟大事件。联合国是人类在“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后”诞生的,它的成立体现了战后各国人民渴望持久和平和要求永久免除世界战争灾祸的坚强意志,反映了人类共同建立一个和平、平等、合作和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理想。联合国的诞生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是战后世界出现的一个历史性进步。联合国宪章为人们描绘出一个美好世界的蓝图。  相似文献   

3.
《世界知识》第七期有文《西方社会的和平运动》,其中关于二战后的和平运动,有些事我曾亲身经历过,在此作一点补充。二战后“冷战时期”的和平运动是很有特色的。当时有各种各样的和平运动,它们有的是论坛性质的,有的则以组织各种行动为主,如游行示威请愿等等。确如文中所说:“冷战时期,和平运动大发展。”它们的相同点是都说目的是维护和平、反对战争;但在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讨论战后国际秩序变化这个话题,是为了揭示现在的国际秩序是在什么样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人们常说,现有的国际秩序就是二战以后形成的秩序。但是,现有秩序都是从二战结束后形成并发展到今天的吗?其实当时设计的国际秩序并未真正实现过,而现有的一些秩序却并不是产生于二战终结本身。现在人们常常谈论维护战后国际秩序,但却把概念上的和运作中的两种秩序混为一谈了。如果最初设计的战后秩序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5.
雅尔塔会议举行于1945年2月4日—11日。此时,盟国军队已从东西方接近德国的心脏地带,战争即将结束。但战后的世界最需要的是和平,如何削弱战争策源地德国,如何让重获自由的民族避免内战的危险,如何在战胜国之间协调利益分配,以及最大限度地维持和平,成为此次会议的中心问题。围绕着这些议题“三巨头”在克里米亚展开了外交的斡旋与斗争。  相似文献   

6.
科学追踪     
概述: 3月20日爆发的伊拉克战争使得全世界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伊拉克这一文明古国,人们在科技领域的注意力也集中到军事高科技、战争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上。但是我们应当认识到,伊拉克战争毕竟是局部战争,并不会严重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总体态势,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主体的综合国力竞争仍然是当今世界主流,因此科技仍然是世界各国发展的还点,这也表  相似文献   

7.
在上一讲中我们已经指出,和平、民主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是战后国际关系中的最重要的特点。这个阵营坚决主张不同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和友好合作,争取国际局势的缓和,反对把人类投入一次新战争的任何企图。由于和平、民主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开辟了通过真诚协商来解决一切悬而未决的问题的道路,井团结了最大多数热爱和平的人民,使得战争势力与和平力量的对比起了决定性的变化:和平力量的日益壮大肯定地成为国际关系的主流。但是帝国主义好战势力是不甘心失败的,和平力量的任何进展都是经过尖锐的斗争取得的。而且,随着和平力量的继续发展,战争势力一定会更加疯狂地进行反扑,斗争就会更加剧烈,并呈现出反复的形式。从1950年起,战后国际关系进入了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的特征是:一方面,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阵营进一步巩固,它的影响和威望愈来愈扩大和增长;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好战势力从准备战争转入了发动侵略战争,也就是从“冷战”变为“热战”,使国际局势大大紧张,但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8.
争和平的新发展和平与战争的搏斗空前激化了,世界人民争取和平的运动已经到了一个新阶段。对于可能实现的美、英、苏、法的四强谈判,我们也作如是观。争取和平的主流是在人民这方面的。战争叫嚣、扩张计划、独霸世界的政策,成为世界人民  相似文献   

9.
吴限  谢明 《世界知识》2022,(10):26-27
<正>二战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在“和平宪法”制约下,日本历届政府均遵循《原子能基本法》(1955年制订)和“无核三原则”(1971年通过),将核技术用于和平目的,由此走过了一条重经济、轻军备的发展道路,对于成功实现经济复兴和高速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自冷战结束以后,尤其是近年来,伴随国际局势变化和地缘政治博弈加剧,日本已在谋求军事大国化,“拥核”论也随之甚嚣尘上。  相似文献   

10.
张辰卉  徐智城 《科技信息》2013,(25):488-489
二战以后中国领导人已逐渐意识到超级大国对世界战争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幻,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逐渐在各场战争中体现出来,霸权主义是战争根源的论题逐渐走进我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1.
十月下半月印度共和国总理尼赫鲁的访问中国,标志着中印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发展的新阶段。拥有九亿六千万人口的亚洲两大国家的友好合作,对于促进亚洲和世界的和平,是有极重大的作用的。中印两大国家的友好合作,是在传统的友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从远古以来,在中国人民和印度人民之间就有了深厚的友谊。将近三千公里的边界把中国和印度联结在一起。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在中印两国之间,历史纪录了和平的文化交流和经济来往,但是从来没有纪录过战争和仇恨。近代以来,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两大陈营的对峙势不两立,资本主义虽不是铁板一块,但社会主义内部的分道扬镳却越来越明显。由于世界格局的变化,世界的主题也由"战争与革命"逐步趋向于"和平与发展"。战后一大批获得独立的新兴国家开始了赶超世界发展先进水平的过程,现代化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作为推动世界进步  相似文献   

13.
孙剑锋 《科技信息》2009,(31):J0201-J0201,J0210
1.教学目标1.1知识目标掌握一战和二战过程中的基本史实;分析一战和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理解一战和二战的影响以及给我们留下的启示。1.2情感目标通过对两次世界大战的整体把握,使学生认识到: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重大灾难,我们应该珍惜和平,远离战争,同时要珍惜现在拥有的和平环境,努力发展自己,决不要虚度光阴。  相似文献   

14.
一 1943年11月28日到12月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的德黑兰会议,不仅在加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方面起了十分重大的作用,并且为战后的国际合作和世界和平开辟了一条完全正确的和正常的道路。苏、美、英三国德黑兰宣言莊严地宣称: “我们表示我们的决心:我们的国家在战争方面,以及在隨后的和平方面,都将共同工作。”“关於和平方面——我们确信:我们的和协,必将使和平成为一种永久的和平。我们完全承认我们以及所有联合国家负有无上的责任,要创造一种和平,这和平必将博得全世界各民族绝大多数人民大众的好感,而在今后许多世代中,排除战争的災难和恐怖。”德黑兰会议的重大意义,是在於它在事实上肯定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处的原则,而以大国合作为基础,採取充分协商的精神,来解决和平和战争的复杂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二战期间丘吉尔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虽然他对社会主义国家持敌视态度;他的战争思想完全是从维护大英帝国的利益出发,战后又极力恢复地主资产阶级政权,甚至以武力镇压人民的革命运动,但二战中他力主抗击法西斯,倡导建立反法西斯联盟,积极支援苏联的卫国战争,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等等,有力地遏制了法西斯势力的发展,极大地缩短了战争的进程,因此,丘吉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功不可没,仍可称为是伟大的政治家。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战争中,战争法对于避免和减少战争的发生、减少战争伤害和损失及惩治战争犯罪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功能,但是在当今世界,战争法法律功能的实现并不完全,其实现受着多种因素的制约。本文从内部和外部因素人手,分析了战争法法律功能实现的制约因素,并对切实保障战争法法律功能的实现提出了具体的强化对策。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不仅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也为进一步认识人类战争开创了新的视野。透过科学发展观这一视野,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战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经济利益冲突是战争产生的根源,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调和社会矛盾的必由之路,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才能逐步消除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内容是:打败法西斯并彻底铲除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重新绘制欧亚地区的政治版图,重新划定德意日的疆界及其被占领土的归属与边界;建立联合国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对殖民地和国联委任统治地实现托管计划,提倡和平、民主、独立原则。从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发展来看,雅尔塔体系希望建立和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主要目标已经实现。但是,雅尔塔体系也是大国强权政治的产物。——摘自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相似文献   

19.
革命与战争年代,阶级分析是本质、第一位的.在和平与发展年代,生产力分析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通过生产力分析,才能自觉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好五个统筹的关系,对"拉美现象"说不,推进经济增长,社会发展,顺利实现现代化.认识和理解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向,也有赖于应用生产力分析.对美国独霸全球的野心,企图建立以美国为首的单极世界,同时,也要看到美国到处插手,穷于应付,力不从心,这就必须运用阶级分析方法.但是,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二战已经过去六十多年,日本对待二战的态度受到世界各国尤其是二战受害国的广泛关注。关于日本为何不认罪的讨论至今没有停止,之前的文献也从多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本文尝试从二战后日美关系的发展这一线索,来探寻战后日美关系在日本对待二战态度中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