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动机用环境友好润滑剂低温性能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论述了环境友好润滑剂的研究意义及植物油作为润滑油基础油的可生物降解性 ,重点分析了润滑油的低温成胶理论及动力学 ,揭示了凝胶化过程的动力学规律 ,并根据流体活化能理论分析了影响润滑油低温性能的因素 ,从而为研究改善润滑油低温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可生物降解汽油机油的试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植物油、合成酯和聚α-烯烃作为可生物降解汽油机油的基础油,经过大量试验,研究了基础油对清净分散剂、抗氧抗腐剂、极压抗磨剂及粘度指数改进剂等添加剂的感受性及添加剂间的配伍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可生物降解15W/30汽油机油的优化配方,并对评定生物降解性的试验方法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进行了生物降解性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车用润滑油的污染问题,参照欧洲CEC标准创建了适于国情的润滑油生物降解性试验方法以及读方法采用的菌种.以读方法考察了润滑油基础油的降解性能和不同类基础油生物降解过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合成酯的化学结构更容易转化成脂肪酸,故生物降解率高于矿物油和PAO(聚α-烯烃);同一类型的基础油随油品黏度的增大,降解性能下降.这些研究为评价润滑油对环境的影响及开发可降解型润滑油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汽车发动机可生物降解润滑油低温性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传统矿物润滑油降凝机理不能很好地解释可生物降解润滑油的低温流动性能。将降凝剂T803A分别加入到46#矿物油和可生物降解基础油中,测定了它们的倾点、表观粘度和边界泵送温度。结果表明,可生物降解基础油的低温性能优于传统矿物油。对T803A与可生物降解基础油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5.
基于均匀设计的润滑油15W/40SH配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内外汽车机油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指出中国研发高级别润滑油的紧迫性。为了达到高级别润滑油的性能要求,合理选择基础油和添加剂,在均匀设计的基础上安排多因素试验,对试验结果用逐步回归技术进行处理,分析了基础油对添加剂的感受性和添加剂之间的配伍性,得出了15W/40SH级润滑油的优化配方,最后与同类进口成品汽油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用该配方调制出的汽油机油的极压性、抗磨性及抗氧性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绿色润滑油基础油、植物油改性、润滑油添加剂的研究情况,指出了植物油作为绿色润滑油基础油的广阔前景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可生物降解润滑剂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论述了可生物降解润滑剂的研究意义及生物降解性、生物降解润滑剂的定义,介绍了生物降解性及生态毒性试验法,对具有生物降解性润滑剂的基础油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以植物油作基础油的润滑剂具有很好的生物降解性。  相似文献   

8.
环境友好纳米粒子添加剂在润滑油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了2种环境友好纳米粒子:纳米碳酸钙和纳米稀土作为润滑油抗磨、极压添加剂,并将其单独或组合加入到500SN基础油中.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测定了含纳米粒子的润滑油的摩擦学性能,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了磨损钢球表面化学组成.结果表明:含环境友好纳米粒子组合物的润滑油具有最佳的抗磨减摩性能,其配比为:n(CaCO3):n(RE):1:1,总质量分数为0.6%.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铝箔轧制工艺润滑油的国内外发展,对组成工艺润滑油的基础油和添加剂的功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边界润滑条件下吸附膜的形成与作用机理,研制出CSA-B新型高性能铝箔轧制润滑油添加剂,并在铝箔轧制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植物油为主,复配150BS作为可生物降解汽油机油(15W/40SF)的基础油,对主要功能添加剂(降凝剂、金属清净剂、无灰分散剂、抗氧抗磨剂等)进行感受性及配伍性试验,确定最佳加量范围。所得结果可供进一步研究可生物降解汽油机油(15W/40SF)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合成绿色环保、可生物降解性的润滑油添加剂,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用2,5-二巯基-1,3,4-噻二唑(DMTD)、正己胺、十二胺、氯乙酰氯为原料,二氯甲烷为溶剂,三乙胺为缚酸剂,合成了一种新型噻二唑衍生物(称其为TM),并利用FTIR、1 HNMR等手段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产物跟预测的一样.采用热重分析测试了TM的热稳定性,TM热分解温度最低为295℃,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采用菜籽油(RO)对添加剂的油溶性进行测试,其在菜籽油中的溶解性高达2.2%,能满足润滑油添加剂的要求.并分别测试了极压抗磨性和可生物降解性(BDI指数)得知TM的极压抗磨性良好,且TM的BDI指数在80%以上,说明其可生物降解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2.
可生物降解汽油机油添加剂感受性及配伍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植物油为主,复配150BS作为可生物降解汽油机油(15W/40SF)的基础油,对主要功能添加剂(降凝剂、金属清净剂、无灰分散剂、抗氧抗磨剂等)进行感受性及配伍性试验,确定最佳加量范围。所得结果可供进一步研究可生物降解汽油机油(15W/40SF)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用超声波对石墨(EG)进行处理得到蠕虫石墨和纳米石墨薄片混合体的膨胀石墨润滑油添加剂.采用自由基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膨胀石墨/聚合物复合添加剂,并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添加剂在基础油(液体石惜)中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膨胀石墨/聚合物复合添加剂可有效提高基础油的承载能力,降低磨损量,其最佳用量约为0.5%.  相似文献   

14.
可生物降解汽油机油抗氧化安定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了润滑油抗氧抗腐剂抗氧抗腐机理的基础上,考虑到植物油基基础油的可生物降解性及汽油机油的性能要求,对现有的一些抗氧抗腐剂进行了性能分析及复合,以求找出适合于以植物油为基础油汽油机油的抗氧抗腐剂,并根据模拟试验数据,提出了它们的最佳控制量及比例。  相似文献   

15.
轴承系统是某旋转机械的关键部件,其寿命直接关系机器的寿命,摩擦磨损是影响轴承系统寿命的主要因素,为此需提高轴承系统的抗磨损性能.改善润滑油性能是提高轴承减摩抗磨性能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入少量添加剂能够改善润滑油使用性能,从而提高轴承的减摩抗磨性能.在试样试验基础上,对最佳复配添加剂、目前所使用润滑油及基础油三种油品分别在相同径向承载下进行了比较试验,确定出最佳的润滑油添加剂.并对试验后的轴承进行了电镜观察和能谱分析,对添加剂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微晶SiO2粉体添加剂的抗磨减摩作用,采用微晶SiO2矿物粉体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利用AMSLER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45#钢摩擦副在添加剂润滑油润滑下的摩擦学特性.磨损后钢环表面的形貌和成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以微晶SiO2粉体为添加剂润滑时在摩擦副表面形成一层陶瓷保护层.相比基础油,在微晶SiO2添加剂润滑油润滑条件下,摩擦副的接触状态由金属之间的摩擦磨损转化为自修复膜层之间的摩擦磨损.添加剂润滑油较基础油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系数大.摩擦磨损过程中自修复膜层的形成,隔离了金属摩擦副的直接接触,降低了试样磨损失重,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17.
针对公交车用天然气(CNG)/汽油两用燃料发动机使用汽油发动机润滑油出现的积炭多、早期磨损、换油周期缩短等问题,结合公交车用CNG/汽油两用燃料发动机的工作特点,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了基础油对清净分散剂、抗氧抗腐剂、降凝剂等功能添加剂的感受性及添加剂之间的配伍性;运用正交试验进行方案设计,通过对试验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并确定出了公交车用15W/40 CNG/汽油两用燃料发动机润滑油的优化配方。结果表明:新研制的15W/40 CNG公交车用CNG/汽油两用燃料发动机润滑油具有良好的高低温清净性、抗氧抗腐性和抗磨性能。  相似文献   

18.
耿珊  魏泰  张岩  田成刚 《甘肃科技》2023,(9):103-107
由于摩擦而造成的能源损耗占整个能源损耗的30%以上。机械设备运转时,相互面接触带来的摩擦和磨损是设备丧失工作性能的主要原因。为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减少能源消耗,在润滑油中添加提升润滑油性能的添加剂是当务之急。文章通过介绍现今常用添加剂的种类、作用机理、润滑油添加剂研究的热点,提出润滑油的添加剂技术需从新设备的发展趋势、环境保护及基础油的发展趋势三方面综合考虑进行研发。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实验的结果,对基础油和极压油的抗胶合能力进行了对比,对添加剂在试件表面生成的极压被敷膜进行了微观成份分析,证明极压油中硫、磷元素在生成极压被敷膜时起主要作用,论证了闪温法不适用于有添加剂的润滑油。  相似文献   

20.
针对菜籽油应用于润滑油基础油抗氧化性能比较差的缺点 ,合理地选用在矿物基润滑油中作用性能良好的抗氧剂 ,考察其对菜籽油抗氧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 ,DNA和 Tp 两种添加剂能显著提高菜籽油的抗氧化性能 ;T2 0 2、Cu DTP等在矿物基润滑油中起着优良抗氧化性能的添加剂在菜籽油中作用效果不显著 ;在矿物油中兼起抗氧作用的 T70 6在以菜籽油为主的基础油中抗氧抗腐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