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研究腹腔镜下炎性榆卵管卵巢囊肿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大同市新建康医院2003年9月-2009年10月收治的202例腹腔镜下炎性输卵管卵巢囊肿手术后患者的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共并发症6例,发生率为2.9%.其中近期并发症包括术中盆腔血管损伤1例,肠损伤1例,膀胱损伤1例,术后肠梗阻1例;远期并发症有卵巢早衰1例,盆腔包裹性积液1例.结论 炎性输卵管卵巢囊肿手术腹腔镜手术存在较高手术并发症风险,应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葡萄糖浓度的波动对牛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0 引言 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在一天之中会有较大的波动.糖尿病患者由于本身调节机制紊乱,常会出现血糖水平的急剧变化,血糖水平过高或者过低均会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1].高血糖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始发原因之一,不良作用主要是以慢性持续高血糖和血糖水平波动两种方式体现[2].以往的许多研究已经表明慢性持续高血糖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关键因素.但是对于短暂的,急性血糖波动引起的血管病变还重视不足,相关研究较少,相关的文献更不多见.但少量临床研究表明,血糖波动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有时比持续高血糖要严重得多.本实验通过建立体外急性葡萄糖浓度波动的牛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的模型,来探讨葡萄糖浓度波动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情况,为进一步研究糖尿病人由于血糖波动引起的并发症和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机制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0 引言 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在一天之中会有较大的波动.糖尿病患者由于本身调节机制紊乱,常会出现血糖水平的急剧变化,血糖水平过高或者过低均会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1].高血糖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始发原因之一,不良作用主要是以慢性持续高血糖和血糖水平波动两种方式体现[2].以往的许多研究已经表明慢性持续高血糖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关键因素.但是对于短暂的,急性血糖波动引起的血管病变还重视不足,相关研究较少,相关的文献更不多见.但少量临床研究表明,血糖波动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有时比持续高血糖要严重得多.本实验通过建立体外急性葡萄糖浓度波动的牛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的模型,来探讨葡萄糖浓度波动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情况,为进一步研究糖尿病人由于血糖波动引起的并发症和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机制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收治的下肢辗挫伤合并血管损伤患者,均用显微外科的方法重建血运,配合医生加强护理,提高了肢体存活率,减少了全身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髋臼双柱复杂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本组20例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术前护理重点为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消除恐惧、焦虑情绪;术后护理重点为监测生命体征、观察伤肢活动、感觉情况及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结果:本组20例均痊愈,无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医源性神经损伤、血管损伤、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结论:病人卧床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减少,功能恢复早,最大限度减轻病人的伤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髋臼双柱复杂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本组20例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术前护理重点为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消除恐惧、焦虑情绪;术后护理重点为监测生命体征、观察伤肢活动、感觉情况及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结果:本组20例均痊愈,无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医源性神经损伤、血管损伤、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结论:病人卧床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减少,功能恢复早,最大限度减轻病人的伤残。  相似文献   

7.
血管钳持针柄静脉直刺法减轻疼痛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静脉穿刺及拔针时减轻患者疼痛及减少对组织血管损伤的方法。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单日采用传统穿刺及拔针法,双日采用改良直刺及拔针法。结果:改良法较传统法疼痛程度减轻(P〈0.01);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提高(P〈0.01);拔针后血管周围淤血、出血、液体渗漏、静脉的损伤程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用血管钳持针柄直刺法,针尖斜面对血管组织的机械切割面积小,速度快,省力,稳定度高,提高穿刺成功率,配合改良拔针法,能有效减轻疼痛,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所形成的持续性高血糖症可以导致一些组织器官功能及形态上损伤,包括大血管、微血管和神经病变,可使人们健康水平和劳动能力大大下降。甚至造成残废或过早死亡。因此,如何有效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就成为当前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旨在对近几年中医药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方面的治疗经验加以总结,以更好的运用于临床医学中。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逐年上升,各种慢性并发症也相应增加,糖尿病足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下肢血管病变导致缺血在糖尿病足的发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小、微血管的病变,特别是微血管的病变、神经病变及机械性损伤合并感染所致。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四肢多普勒血流图的检测,可及时发现糖尿病患者微循环障碍,从而进行有效的治疗护理。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而氧化应激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提示抗氧化治疗可望成为防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新途径。新近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药、噻唑烷二酮类等药物都有很强的细胞内抗氧化能力,本文就此类药物作用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人参汤提取物对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人参汤提取物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采用体内、外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测定体外血管内皮细胞破裂MTT染色后的OD值、体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时血中CEC数及血清中NO的浓度.体外实验人参汤各剂量组的OD值比模型对照组降低(P<0.05)、体内实验人参汤各剂量组CEC数量、NO浓度比模型对照组都显著降低(P<0.01).实验结果表明,人参汤提取物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五味子多糖低、中、高剂量(20、40、80μg/ml)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为200μmol/L的H2O2,制备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通过实验得出五味子多糖对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提高血管内皮细胞抗氧化应激损伤能力有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近年研究显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能够促进局部组织的血管化,而血管生成是生理及病理性组织生长和损伤愈合的基础,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损伤修复中有重要的作用.目前认为这一作用主要是促进内皮细胞有丝分裂和使细胞通透性增强,通过和血管内皮细胞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产生强大的促进内皮增殖及血管生成作用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外伤骨折和脱位的现场处理十分重要。延误处理或处理不当,可增加后续治疗难度,引起皮肤坏死、骨髓炎、神经和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夺去宝贵的生命。而在事故现场,由于缺乏医务人员,主要靠自救和互救,平时掌握一些这方面的基本知识,的确是“有备无患”。  相似文献   

15.
介绍针刺造成的意外损伤和并发症,分析针刺所致意外的原因,给出预防意外损伤及并发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在介入性血管损伤后新生内膜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TGF-β1对间充质干细胞(MSCs)可能与新生内膜的发生发展存在的关系。本实验通过建立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检测动脉损伤后不同时间点新生内膜中各蛋白的表达变化,以探讨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活化与内膜增生以及TGF-β1与MSCs招募的关系。以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计算损伤血管内膜增生程度的变化,免疫组化En Vision二步法检测血管损伤后7、14、21 d时新生内膜中TGF-β1、P-Smad2/3、Nestin及Ki-67的蛋白表达。结果显示:(1)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不同时间点血管内膜增生程度不同,损伤后7 d开始形成少量内膜,14d显著增多,21 d达最大厚度;(2)TGF-β1、P-Smad2/3于新生内膜中的表达含量变化与Ki-67阳性指数正相关;(3)Nestin在损伤血管内的表达阳性指数与TGF-β1的表达量正相关。由此可知,TGF-β1对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的促进作用可能通过Smad经典信号通路,且在损伤过程中,TGF-β1的分泌可能招募循环中的MSCs至损伤血管处,共同参与损伤后的血管重塑。  相似文献   

17.
近年研究显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能够促进局部组织的血管化,而血管生成是生理及病理性组织生长和损伤愈合的基础,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损伤修复中有重要的作用。目前认为这一作用主要是促进内皮细胞有丝分裂和使细胞通透性增强,通过和血管内皮细胞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产生强大的促进内皮增殖及血管生成作用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远高于普通人群,血管并发症是其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研究认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病理性改变是导致血管并发症的始发因素,而规律运动可以改善T2DM患者内皮功能,相关机制主要有:运动通过增强血糖控制能力、抑制氧化应激、降低胰岛素抵抗及炎症反应、改善脂肪代谢等来调节血管舒张因子表达。规律运动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使T2DM患者病情稳定,血管并发症发病率与死亡率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数字减影技术对肢体电烧伤后血管损伤程度的判断。方法 :局麻下采用 seldinger技术穿刺健侧大动脉 ,置入造影导管 ,对患侧肢体由近至远分段造影 ,并对 DSA图像进行分析 ,以此判断不同程度的血管损伤。结果 :根据 DSA造影表现可分为 3种不同的图像 ,代表 3种不同程度的血管损伤、指导临床治疗。结论 :将数字减影技术应用在肢体电烧伤——血管损伤的诊断及治疗上 ,为我们诊断、制定手术方案及准确掌握截肢平面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一项方便、有效、创伤小、安全性、并发症少的置管技术。常规的静脉穿刺输注化疗药物对血管损伤大,易致静脉炎。我科于2010年1月~2011年12月通过行PICC而输注化疗药物273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相关护理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