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京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长期以来,在自然区划和植被区划中都被确认为属于北亚热带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这个地带的确定,与秦岭——淮河线被确定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分界线有密切的关系。在中国植被区划中南京位于常绿阔叶林带的北部边缘,是常绿阔叶林向落叶阔叶林的过渡地区,植被类型属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类型。究竟在南京有没有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存在?南京  相似文献   

2.
华东地区六省一市从北向南大致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地带。通过对华东地区自然地理成因、气候和土壤状况的介绍,从不同生境角度分析了华东地区原生植被类型、次生植被类型和人工栽培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3.
从地带性植物群落生活型谱讨论安徽植被带的划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安徽省境内各个不同典型地带性植物群落生活型谱的统计结果,提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与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的分界线,位于叶集、六安、舒城、巢湖至马鞍山一线;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的分界线,位于叶集、六安、舒城、庐江、铜陵、宣城至广德一线,这两条线恰与安徽省干湿度 K= 0 .9 和1200m m 降水分布线相一致。在皖西叶集至舒城,两条植被地带分界线是重合的;而在江淮东南部地区,两条植被地带分界线之间出现了一定宽度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的植被过渡带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地处北半球中纬度,是我国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全省年平均温度13.2°—16℃。一月平均气温—1.5°—3.5℃,极端低温—8.7°—-23.1℃。七月平均气温26.5°—29℃,极端高温37.3°—40.9℃。活动积温3300°—5000°。年降水800—1100毫米。省内主要植被类型自北向南依次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北亚热带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植被的地带性分布从北向南在区系成分、外貌、结构、类型以及其所反映的热、水条件,都明显地反映了缔向变化规律。植被的分布上呈现较明显的过渡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今年七月初,北大与北师大的植物学野外实习联合在河南鸡公山举行.鸡公山的植物丰富多彩,把师生们迷住了.北京看不到的种类鸡公山位于河南南部与湖北省接界处,它的植被属于北亚热带常绿针阔叶与落叶阔叶林地带向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过渡的森林植被,森林茂密,种类复杂丰富,是南北植物汇集的地区之一.一天我带着学生来到了马歇尔俱乐部附近,忽见一株树木,高耸入云,仰望枝  相似文献   

6.
历史时期华北平原的植被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新世中期由于全球处于冰后期的气候温暖期,所以我国华北平原北部分布着含有亚热带植物种属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而该平原中南部则分布着北亚热带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到全新世晚期,即我国自西周以来的近三千年时期中,由于全球气候变得较前干冷,整个华北平原均变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随着人为活动的不断增强,人工栽培植被分布范围几经扩缩后,终于成为这一平原植被的主体,自然植被则几近消失.  相似文献   

7.
浙江天童及周边地区常绿阔叶林退化群落的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天童及周边地区的常绿阔叶林退化群落包括五个类型:常绿阔叶林退化前期群落、落叶阔叶林群落、针阔混交林群落、针叶林群落以及灌丛群落.通过对退化植被各群落类型的区系分析,得出了天童地区常绿阔叶林退化群落的区系组成特征,具体如下:(1)天童及周边地区退化植被的植物区系包括72科138属204种,其物种多样性低于常绿阔叶林的成熟群落;(2)本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与常绿阔叶林成熟群落一致,表现了明显的亚热带植物区系性质,是热带向温带的过渡;(3)人类的干扰导致了各退化群落中国特有成分的下降;(4)各退化群落类型与常绿阔叶林成熟群落保持了较高水平的科、属和种的相似性.综上所述,天童及周边地区退化植被保持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植物区系特征,从植物区系学的角度来看,具有恢复为地带性常绿阔叶林成熟群落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利用3S技术,对宁波1974~2009年间6个时相的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土地利用和植被类型分类,提取相邻年份不同植被类型与常绿阔叶林转化的区域,并计算每种类型对常绿阔叶林的转化率.研究结果表明,自然演替规律和经济利益驱动是促成常绿阔叶林37年间动态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不受人为影响的条件下,它最易与常绿一落叶阔叶混交林和针叶阔叶混交林相互转化.在此基础上,测算每个时期转入为常绿阔叶林的植被类型与同时期保持为常绿阔叶林类型的距离,并计算5个时期的总平均值.将其按植被类型排序为:针叶阔叶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毛竹林>针叶林>园地>灌丛>农田.分析结果显示,种源传播和用地历史是影响退化常绿阔叶林群落次生演替方向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山西省东北部六县的植被类型,组成、分布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依据综合生态因子、植被组成特点和植被类型分布的水平地带性差异,把山西东北部的植被分为温带干草原地带和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最后讨论了植被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东部亚热带可分为过渡性亚热带和典型亚热带两部分.在偏北的过渡性亚热带内自然植被以含有常绿灌木层的落叶阔叶林为主,也有一些落叶阔叶一常绿阔叶混交林;冬麦和夏稻为一年两作制,常见梨、桃果园,而常绿果树如柑桔只见于局部小环境.在南部的典型亚热带内常绿栎林生长在酸性红黄壤上,而石灰岩土上则为落叶阔叶一常绿阔叶混交林.经常有双季稻和柑桔、茶、油茶、油桐的载培.亚热带的最南部主要为由茶科、樟科、金缕梅科、壳斗科等常绿阔叶树种所组成的杂木林,许多优良品质的柑桔类最适宜栽培.此外,要重视亚热带地区内许多湖泊的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1.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指壳斗科、樟科、茶科、木兰科的常绿阔叶树种为主组成的森林.而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我国亚热带地区最典型的地带性植被类型.由于我国所处的海陆位置和大气环流影响,以及青藏高原的存在,所以我国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区域广阔,占全国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因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的地位也就非常显著,从而成为世界上所罕见的植被类型.中国的常绿阔叶林种类组成中,以壳斗科的青冈属、栲属和石栎属为群落上层的优势种;但在生境比较偏湿地区,樟科中的润楠属、楠属的种类显著增多;而在生境比较偏干的地区,则茶科的木荷属常成为群落上层的共建种.整个区域,高等植物种类特别丰富,全国198个特有属中,本区就有148个属之多.举世闻名的子遗植物,如银杏、水杉、银杉、鹅掌楸、喜树等均分布于此地.群落外貌是群落最明显的特征,反映群落外貌最主要的标志是生活型和叶的性质.从生活型谱分析可知,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介于热带雨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之间的过渡类型,并接近于热带雨林.叶的性质也是如此.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成层现象明显,上层是由壳斗科、茶科、樟科中的中高位芽植物层片组成,其发育状况反映了群落的成熟状态.层中有落叶阔叶中高位芽植物层片,但不占主要地位,存在于林窗之间,是季风特  相似文献   

12.
秦岭南坡蝶类区系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记录了陕西省洋县地区所辖秦岭南坡大熊猫保护区内的蝶类191种,并对其中179种的垂直分布与区系进行了分析。其区系成分中东洋、古北种混杂,东洋种占一定优势,这与秦岭的地理位置相一致。秦岭对东洋种的阻隔作用大于对古北种的作用。中山地带(800~2600m)即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中山针阔叶混交林带环境状况良好,气候条件优越,受人为干扰少,因而物种丰富、多样性较大。研究地区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13.
湖北植被区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联系生态环境,分析了湖北植被的地理分布特点,并根据不同植被类型的组合,植物区系成分以及植被改造、利用方向的一致性,将本省植被划分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2个植被地带,6个植被区,19个植被小区。并探讨它们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4.
伏牛山地区亚热带北界界线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伏牛山地区是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自然景观垂直分异明显.目前,学术界关于该地区亚热带北界界线问题争议较大.为了凸显伏牛山地区的自然过渡性特征,不应苛求把该界线限定为一个固定的绝对线,而应将其视为一个带或者区域.  相似文献   

15.
<正> 北亚热带北部山地,包括秦岭(及其东延部分——伏牛山系)桐柏山和大别山系。在这些山系的高海拔的山地上,出现一些常绿的群落——杜鹃群落,是北亚热带北部山地的植被类型,它反映了植被的水平分布的过渡带和植被垂直分布带,可作为北亚热带过渡到暖温带分界的依据之一。在我国,常绿的杜鹃林(或称常绿杜鹃灌丛)适生于高、中山上部的落叶润叶林与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 四川常绿阔叶林属于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本区的研究对我国亚热带地区的区划工作具有一定意义。由于自然植被是自然综合作用下的产物,因此它具有对环境条件要求的指示性,所以植被区划为农林牧的布局和发展依据。 四川植物非常丰富,约一万种左右;植被类型多样可谓中国之缩影。几十年来,在这方面作了不少工作,主要是植物分类学方面的工作,如方文培等,为植被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此外,英人威尔逊(E.H.Wilson)在峨边等西部地区进行了采集分类工作。从森林角度也曾做了不少工作,如郑万钧,曲仲湘,吴中伦,程绍行等。然而在植被区划方面,特别是对本省常绿阔叶林方面区划工作做得不够。  相似文献   

17.
顾雪萍  蔡延 《江西科学》2008,26(2):334-336
珊溪库区森林植被类型主要有: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亚热带落叶阉叶林、中亚热带针叶林、中亚热带针阔混交林、竹林、灌丛和灌草丛。其中,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地带性森林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18.
嵩山是我国的有名五岳之一的中岳,地理位置上属于秦岭向东延伸的外方山脉,同时也是淮河流域同黄河、长江流域的分水岭,主峰嵩项海拔1368M,周围林木繁茂,在植被的组成上,嵩山基本上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树木主要以壳斗科的栓皮栎、麻栎、辽东栎、锐齿槲栎等为主,并混生大量油松、华山松、冷杉、茅栗、青冈、以及冬青科、楝科等树木,同时在丘陵地区培植大量泡桐、柿、榆、刺槐等。因此山区的小气候较为温暖,湿度也适中,有利于各种昆虫的栖息繁衍,因此这里的昆虫种类繁多,其  相似文献   

19.
赤松稀疏幼林下灌木和草木层地上生物量的初步研究倪健(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上海200062)赤松林是温性针叶林,在我国的分布区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的东部,即北起辽东半岛南部,经胶东半岛向南到江苏北部的云台山[2]。在山东省赤松林是最主要的针叶林,分...  相似文献   

20.
苏北連雲港附近和山东半島南部植被的比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苏北是平原地区,长期以来都是华东的主要农业基地之一,天然植被早已遭受破坏,因此給植被区划工作带来了一些困难。苏北东北部的連云港附近有殘余的山地——云台山,目前保留着半自然状态的森林,可以作为这一地区植被区划的主要依据。近年来,許多学者认为連云港附近地区在植被区划中的位置是亚热带的一部分,亚热带北界在連云港以北,使之与山东半島南部隔开。但是两地植被的区別究竟有多大?亚热带北界在何处比较合适?这些都是值得探討的問題。二、連云港附近与山东半島南部的植被类型基本相同,无論針叶林、落叶闊叶林、灌丛、草甸、盐生植被、砂生植被等植被型的羣落組成和結构都大致相近。从羣系这一級单位来比较,只有少数在连云港有而山东半島南部不存在的,但也有些羣系則只見于山东半島南部而連云港附近却缺如。两地的植被主要是以北方种属为建羣种的植物羣落。三、連云港附近的植物区系特点以华北成分占优势,但也反映着南北过渡的性质。它和山东半島南部一样,在某些小地形上偶尔見到个別的常綠闊叶乔灌木和籐本植物。南方的落叶闊叶树在两地都很常見,但在多度上則連云港附近略高于山东半島南部。此外,引种的植物种类很多,是两地的共同特点。四、連云港附近的农业耕作制度有一年两熟和两年三熟两种方式,稻麦两熟情况甚为普遍。山东半島則只在最南部地区有稻麦两熟外,大部分是两年三熟制。五、从植被的特征来看,連云港附近和山东半島南部之間量的不同是存在的,但是並沒有质的差別。如果說北亚热带的典型植被是含有常綠闊叶乔灌木的落叶闊叶林,那末两地都具有这一特点。但是它們的常綠闊叶乔灌木只是偶尔个別的出现在某些小地形上,不能作为羣落的主要成員,因此不能认为这些地区的植被具有亚热带的特征,它們应該是属于暖温带的南部地区。从植被比较一致的情况来看,用亚热带北界将两地分开是不恰当的,可以考虑将它們划在同一植被省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