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在交流伺服控制系统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流伺服控制系统中的永磁同步电机是一种多变量、强耦合和非线性的系统,采用传统的PID控制难以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将模糊自适应PID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中,运用模糊控制原理对PID参数进行整定。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PID控制相比较,采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的交流伺服控制系统具有更好的动态和稳态性能,实现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杨仲睿 《科技信息》2012,(24):152-153
PID控制是工业控制中常用的控制方法,随着被控对象的复杂程度和人们对控制精度要求的日益提高,后来又出现了如模糊控制系统、串级PID控制系统等的一些性能更高的控制系统。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模糊控制系统和串级PID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将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相结合的模糊PID控制系统,并通过仿真表明该系统要优于串级PID控制系统,增强了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综合泵控高效节能和阀控高精度快响应的优势,研究一种泵阀并联位置伺服系统. 建立泵阀并联系统数学模型,并分析系统特性及油源效率;针对系统定位控制,提出一种泵PID控制、阀分段作用PID控制的分段双PID复合控制策略;针对系统动态跟踪控制,提出泵控回路采取PID控制并固定其输出,阀控回路始终采取迭代学习控制的复合控制策略. 仿真结果表明,在定位控制方面,相比纯泵控系统,分段双PID控制策略能够明显提高系统响应速度;在动态跟踪控制方面,固定PID输出和迭代学习控制相结合的复合控制策略,能使系统兼具高效节能和高精度快响应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直流电机控制系统存在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等特点。传统的PID控制存在其参数难以确定及PID参数对电机参数变化适应能力差等缺点。为克服上述缺点,本文根据模糊控制理论设计了基于模糊PID算法的直流电机双闭环调速控制系统;利用MATLAB软件对基于模糊PID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并和传统PID控制系统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和传统PID控制比较,模糊控制系统超调量小、抗扰动能力强、鲁棒性更高,更具适应性,控制性能优越。  相似文献   

5.
模糊PID液位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针对双水箱液位系统,主调节器采用模糊PID控制,副调节器采用比例调节器的串级控制系统对水箱液位控制。并用组态软件MCGS实现了普通PID和模糊PID控制算法。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模糊PID控制的下水箱液位,较常规PID控制其响应速度快,且较快地达到稳态,从而改善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针对矿井提升机系统的非线性和时变性,该文在分析系统的基础上,将模糊控制和常规PID控制相结合,提出了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策略。根据KP、KI 、KD的自整定规则和提升机工作人员操作经验设计出模糊PID控制规则表。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表明,模糊PID控制系统与常规PID控制系统相比,响应速度和稳态精度都有明显的改善,对提高煤矿生产效率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神经网络PID控制算法对装载机线控转向系统进行控制,在MATLAB/SIMULINK环境支持下,建立了装载机线控转向系统仿真模型,并通过仿真对比了系统在无校正、常规PID控制与神经网络PID控制的性能,仿真结果显示神经网络PID控制响应时间较快,抗干扰能力强。  相似文献   

8.
鉴于常规PID控制不能提高自并励励磁系统的控制性能,提出了采用模糊PID控制技术对自并励励磁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在给出基于模糊PID控制的自并励励磁系统结构的基础上,确定了模糊PID控制器输入变量及输出变量的隶属度函数和模糊控制规则,根据给定的系统参数,在MATLAB中进行了建模仿真,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模糊PID控制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自并励励磁系统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除氧器进行控制,达到更好的除去有害气体、尤其是水中溶解氧的目的,减小锅炉设备的腐蚀。方法对除氧系统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提出用模糊PID方法对除氧器温度进行控制,使用MATLAB的模糊工具箱结合SIMULINK对系统进行仿真,比较模糊PID控制和常规PID控制的仿真结果。结果模糊PID控制较常规PID控制响应速度快,系统超调量小,鲁棒性好,调节精度高。结论可使除氧器温度控制在104±3℃,达到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0.
温度控制系统具有非线性、参数时变、大惯性、迟滞系统等特性。基于模糊控制算法对控制对象具有很好的逼近作用,将模糊控制理论和PID控制两者结合起来,设计出模糊PID控制器。将模糊PID控制器应用到热压炉温控系统中,满足热压炉对温度控制的性能要求。利用Matlab软件对温度控制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模糊PID控制的温度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动态响应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工业控制领域中远程控制一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在智能家居领域,实时得知家庭内部环境并对其进行控制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的梦想。本文研究的是基于GPRS的远程控制多功能插头系统。经过大量文献的查阅,笔者设计了一套能远程读取环境和远程控制的系统,进而将其设计成插头。该系统基于GPRS模块,利用STC89C52单片机采集温湿度,进一步与手机通信,使用户获取信息。用户通过手机发送指令,控制用电器的通断电。  相似文献   

12.
根据某加热炉生产硅钢的特殊的对温度控制要求,本文设计出一种常规PID控制与模糊控制相结合的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在温度偏差较大时,侧重于模糊控制,提高系统的响应;在温度偏差较小时,侧重于PID调节,因此既具有模糊控制的响应快、适应性强等优点,又具有PID控制精度高的特点,目前经调试已获得良好的效果并投入生产.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DS18B20的单片机温度检测调节系统的设计方法。该温度检测调节系统具有测温范围宽、精度高、控制简单、实用,能对环境温度进行实时检测与调节等优点,适用于一般的工农业场合,也可应用于节能温室花卉生产。  相似文献   

14.
基于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理论,在经典PID控制结构中加入Fuzzy自调整结构,对集中供暖系统室温的控制策略进行深入探讨,从而改善室温的自动控制,使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和鲁棒性。该监控系统以计算机技术、智能仪器仪表技术、传感器技术、现代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相结合,对集中供暖温度监控系统的现场监控软、硬件,及监控中心进行了设计和研究。使该系统实现了远程通讯控制,便于管理,调节直观,可以自动调节室温使其更加舒适,同时提高用户的节能意识,达到良好的节能效果,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多点温度测试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MSP430单片机作为温度测控器的下位机,PC机作为上位机,采用标准RS-232C协议完成主控器与测温器之间的通信;使用PT100作为温度检测元件,为使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采用电压一频率转换方式进行信号变换;系统具有上、下位机两级显示功能,下位机采用的是高亮度LED显示.本系统能实时显示各点的温度,有异常情况时,可设置上下限或多点检测及声、光报警等,还可实现参数修正等功能,其检测单元数量可在1~99范围内进行任意扩充.  相似文献   

16.
基于模糊控制算法的温室温度监控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传统温室大棚管理水平落后,成本高、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本系统利用模糊控制算法建立了温室大棚环境温度的数学模型,对温室大棚环境温度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增加了测控过程的稳定性,避免了人工操作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提高了环境温度测控的精度和效率,保证了温度调控精度小于±1℃,适应了现代种植业科学生产和自动化管理的要求,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针对强迫风冷封闭母线温控系统的非线性、时变性和不确定性,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和PID算法的温度控制系统,通过对强迫风冷封闭母线温度控制回路的应用仿真,结果表明:此系统既可以发挥模糊控制灵活而适应性强的优点,同时又具有PID控制精度高的特点,因此采用模糊PID控制算法的母线温度控制系统可提高对母线温度的跟踪能力,系统具有更优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8.
温控系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其至今仍然是我们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设计基于UCOS-III的实时操作系统和UCGUI嵌入式图形软件开发的无线温控系统。系统具有界面化控制,多任务处理,数据实时传递等特点,加上人性化的触屏按键操控,便于用户手持操作,能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并在未来的温控系统发展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基于普通单片机的炉膛温度控制模块的设计方案。炉膛温度控制模块是投入较低的测控网络接入方案,它可以将具有RS-232等接口的测控设备简单又直接地连接在局域网上,利用丰富现成的局域网资源,组成一系列局域网的分布式测控系统,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实用测控网络分布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温度传感器故障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RBF神经网络进行温度传感器故障检测,利用TE (Tennessee-Eastman)控制系统中的温度传感器的输出信息建立动态神经网络温度传感器输出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进行在线的故障检测,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有很强的抗干扰性,同时还有较好的收敛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