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等方法,从社区治理的视角,以"三社联动"为分析框架,通过对安徽省非遗"张氏大洪拳"个案的调查,探究当前城市民间武术的发展路径。研究发现:城市民间武术由"乡土拳种"到"城市技艺"再到"文化遗产"的谱系化传承,彰显其在传统伦理本位基础上衍生出融日常生活、社会进阶与公共理性为一体的传承特征;在社区治理中,城市民间武术主动进入社区,将大众健康休闲与娱乐教化融入日常生活,并在生活化服务中增强城市民间武术共同体的生命力。研究认为:在"三社联动"的社区治理机制中,城市民间武术的社会化存续,需要将非遗传承人保护制度与社会体育指导员建制相结合,在社区文化共同体的营造与服务社区居民的平台建设中,提高城市民间武术共同体的社会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
运用哲学、美学、文化符号学的研究方法,对象形武术的"模仿美、物我合一"之美的哲学渊源进行剖析,认为象形武术的美是中国古代美在身体文化上的表现,"以形取势、借形显意、以意传神"的特征是象形武术的美的追求.美的象形武术更能折射古代文化的和谐美(自然美、人体美、艺术美)在今天的延续.  相似文献   

3.
武术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它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可谓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国的国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不同的场合围绕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战略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传统武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也让人深思。该文针对当前文化复兴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武术的发展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我国传统武术向社会化、国际化推广的基本模式,旨在为我国传统武术事业蓬勃发展提供可行性依据。  相似文献   

4.
武术的历史传承中尤其注重对"功"的修炼,形成了传统武术理论的核心要义。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武术"功"的传统"二元"论进行探讨,得出武术的"功"包含强健体质、实战防身和自强有为三层次含义。在学校体育武术项目联盟的教学改革背景下,以"功"为中心符合武术发展的需要,符合学校体育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其应秉承的核心理念,是武术文化一脉相承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结合武术本身独特的功能价值,就武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谐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探讨武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功能.认为应正确认识武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和社会价值,充分发挥武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梅山武术     
正梅山武术是湖南娄底市新化县的地方拳种,是梅山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梅山峒蛮"在长期社会历史实践中总结提炼而成的、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民族属性的传统体育文化,"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传说其缘起于蚩尤部落狩猎采果与战争格斗,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是武术流派中保存原始武术技法和格斗方式传统拳种。2008年入选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14年入选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增项目名录。  相似文献   

7.
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接纳,经历了由"洋务运动"的器物文化、"维新变法"的制度文化到"五四运动"的精神文化3个阶段的不断深化.武术的现代化转型也大致沿此脉络而进行.当今武术现代化的困窘,引发了人们对西化模式的反思与对本土化模式的呼唤."武林大会"以"传承功夫精髓,展现真实武林"为宗旨,首次将套路、格斗和功法三大武术运动形式融为一体.中国武术职业联赛契约式的"武术工厂"成功运作无疑对今后中国民族体育产业的市场化运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来,有人针对武术的健身性、攻防性、表演性,提出了"武术无用论"。笔者认为,仅凭武术的三性来概括武术运动的功能是片面的。武术运动的价值还在于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在于其所提倡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厚德载物"的思想,弘扬武术运动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化同质化的趋势已经严重威胁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应对文化同质化趋势的挑战,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所承载的传承武术文化的使命更为艰巨.首先将我国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投映在全球文化同质化的背景下进行考察,分析了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的情势,提出了应对文化同质化挑战的我国武术文化的教育传承对策,即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高度,重视青少年学生的武术文化教育;更新理念,变单纯的武术技能传授为武术文化传承;加强学校武术课程建设,夯实武术文化传承基础;营造浓厚的校园武术文化氛围,提高青少年对武术文化的社会心理认同.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巴渝武术文化作为其中之一,是巴渝人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劳动智慧的结晶,具有显著的特点.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巴渝武术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通过收集资料、分析归纳整理,最终目的是探索如何使巴渝武术得到有效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1.
综合运用民族传统体育学、武术传播学、营销学、文化地理学、文化学等学科,通过文化创意视角,理论整合武术文化景观的品牌化这一综合现实问题.对武术文化景观体系实现品牌化战略,必须强化和整合武术文化遗产保护与景观开发、武术文化节事传播与演艺营销、武术文化旅游地与大众休闲形象塑造等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2.
武术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在80年代进入我国高校进行推广教学,为武术的推广和传承起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中击,现有的武术普修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大学生习练武术的需要,武术段位制是武术传承、推广、普及的重要手段和载体,中国武术段位制改革与高校武术教育发展具有高度的契合性。通过对大理学院武术教学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及对武术段位制的内容和要求进行梳理分析,分析认为,武术段位制内容引入大理学院武术教学不仅具有必要性,且可行性极强,并针对其实施过程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红芳 《科技信息》2010,(29):179-180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分析民间武术开发的重要性及其目前的生存状况,提出民间武术文化遗产的开发策略:培植民间武术传人,开发民间武术文化表现形式及文化空间活动,开展民间武术在学校中的教育,积极利用媒体传播力量。  相似文献   

14.
在软实力发展背景下大力发展武术产业是时代所需,武术产业发展对我国软实力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武术产业的发展能很好地将武术蕴含的文化元素输送到各个角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和价值观,有助于我国树立勇于拼搏、自强不息的良好形象和追求和谐、共同繁荣的和平崛起的大国形象,从而提升我国的软实力地位。在软实力背景下我国武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体现愉悦享受、平凡真实的技击搏斗、武德精神以及美、天人合一和谐养生的文化品格。武术产业发展应围绕武术丰富的文化内涵,挖掘其能开发的文化符号,打造武术产业品牌,通过各种传媒渠道、政府扶持等途径最大范围的扩大消费群体,拓展武术产业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武术产业在国家软实力提升过程中的文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首先对社区和社区武术进行界定,阐述社区武术发展的意义,分析社区武术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为社区武术更好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我国《武术竞赛规则》演变过程的阐述,说明了武术竞赛规则与武术技术发展的相互关系,并指出武术竞赛规则的制定应遵循科学化、系统化并有助于推动武术技术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王会青 《科技信息》2011,(31):238-238,25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通过对传统武术功法内容形式的研究,探讨出传统武术功法对竞技武术具有诸多价值:传统武术功法对竞技武术套路和散打的训练有促进和加强作用;以传统武术功法运动的内容作为训练和比赛的准备活动,对运动员比赛时稳定发挥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赵华 《山西科技》2008,(1):115-115,117
中国武术早在奴隶社会就进入娱乐文化的领域.它以丰富多彩的表演内容、精湛无比的技艺、精深广博的内涵,赢得了古今中外人们的赞誉,这是与武术本身的娱乐性分不开的.千百年来,武术以其独特鲜明的娱乐性体现在社会各阶层的文化生活中.  相似文献   

19.
武术蕴含了中国的优秀思想和文化,体现着华夏儿女的智慧和精神风貌,“文化自觉”和“文化传承”成为武术研究的重点。世界影视光环下的中国功夫展现了一道美丽的“文化风景线”,武术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一张独具魅力的名片。随着影视和武术的不断发展,形成了“影无武不关,武无影难成”的态势。透过武术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武术文化和武侠影视的互动发展关系,阐述武术在全球化语境下的发展新趋势。  相似文献   

20.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方式,结合开展相关工作的实践,对目前韶关地区中等职业专科学校开展武术活动的情况进行探讨,分析了影响武术在中等职业专科学校开展的因素,分析讨论了解决的途径,旨在进一步扩大武术活动在中等职业专科学校学生中的影响,促进武术活动在他们中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