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科技》2008,(19):52-52
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与湿法除尘技术相比,具有多回收和利用煤气显热、提高煤气的热值、节约水和电、TRT发电量可增加30~35%、除尘效率高和环境污染少等优点,是当今世界上高炉炼铁(尤其是大高炉炼铁)的重点攻关课题。2003年4月,韶钢在国内外大型高炉无应用纯干法布袋除尘技术净化粗煤气先例的情况下,以中小型高炉煤气全干法布袋除尘技术为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Fluent6.3为计算平台,利用其自定义函数功能,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焦炉荒煤气显热回收管束间的传热特性进行研究,探讨荒煤气的入口流速和初始温度对管束内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荒煤气在管束内是以绕流的方式流动,在管道的后面会形成流速很小的尾流漩涡。在换热管束第1排管道的后壁以及其余管道的前壁和后壁焦油易发生冷凝附着。提高荒煤气的入口流速和初始温度有利于减轻焦油附着,但随着荒煤气入口流速的增大和初始温度的升高,显热回收管束的热回收效率降低,荒煤气离开管束中时的平均温度升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详细介绍了荒煤气带出显热的回收,通过对煤气二段式初冷器的热工计算,确定采用初冷器高温段的冷却水用于采暖系统,大大提高了煤气余热的利用率,节约能源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对焦化厂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煤化工领域荒煤气回收利用是工业节能环保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综述了焦炉荒煤的回收利用方法及原理,重点提出了荒煤气制氢、荒煤气生产还原铁、荒煤气发电、荒煤气余热回收和荒煤气脱硫的利用方向,并且介绍了其他荒煤气回收利用方向,本文就处于研发试验阶段的几种典型的焦炉荒煤气余热回收技术进行了论述。目前,这几种荒煤气利用技术推动了焦化行业余热余能回收利用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焦化行业节能减排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装置 TRT(Blast Furnace Top Gas Recovery Turbine Unit) 是现代钢铁企业回收剩余能量的最新技术之一,它利用高炉冶炼的副产品——高炉炉顶煤气具有的压力能及热能,使煤气通过透平膨胀机做功,将其转化为机械能,这样就可以将高炉煤气在以往的减压阀组中损失的能量予以回收利用,是一项高效环保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钢铁企业经营利润率已降到2.5%左右,出现一批企业亏损,迫使钢铁企业要在节能降耗上下功夫。纵观整个钢铁生产工艺流程,炼铁系统能耗及生产成本分别占全流程的70%和73%,污染物排放占75%以上,所以炼铁系统要承担钢铁联合企业节能减排、降低成本、实现生产过程环境友好的重任。为此,干熄焦技术(CDQ)、高炉炉顶煤气发电技术(TRT)、高炉炉渣显热回收技术、高炉低热值煤气燃烧技术、高炉煤气脱除CO2循环利用技术等先进的节能技术应运而生。通过应用各类节能技术,国内钢铁企业对高炉区域的高品位余热资源的回收,已取得了一批可喜的成绩。即便如此,对水质波动较大、余热资源品位低的高炉冲渣水余热的回收还需要做大量创新性的摸索,尤其是应用这部分余热发电的技术,近年来已成为全行业急需解决的难题。本文将综合分析高炉INBA废水节能技术的现状,结合国内多家钢铁企业已有之经验,探讨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为钢铁企业在开展该项工作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高炉热风炉 水热煤余热 回收装置 热风炉燃烧后排放的烟气通过烟气换热器,用水做传热介质,经过管路将高温水通入热风炉燃烧用的高炉煤气和助燃空气管道中的换热器,使上述二种介质的温度升高。低温水再进入烟气换热器形成封闭的循环系统,达到回收热能的目的。已用于宝钢1号高炉上。 主要用途: 1.可以降低吨铁能耗指标。2.提高热风炉的热效率,节约煤气消耗量。3.提高热风炉的送风温度,节约焦比。 主要优点: 1.所需3台换热器布置灵活;不受现场条件限制。2.输送水热媒的管径较小,电耗低。3.不需消防设施,安全可靠。 本技术可转让。  相似文献   

8.
采用Fluent软件模拟高炉布袋除尘系统中煤气主管道及箱体内的速度场和流场。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煤气在主管道中的深入,其速度总体上呈减小趋势;距离煤气主管入口越远,箱体煤气流量越大,但管道直径发生变化处,箱体煤气流量会发生突变;主管入口煤气总流量和密度对进入各个箱体的煤气流量分布影响不大,而主管道直径则对煤气在各个箱体的分布规律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高炉煤气的质量与热风炉使用寿命之间的关系。针对当前高炉煤气净化系统主要采用的布袋除尘法,介绍了滤袋的选材和使用、反吹次数、滤袋的检漏、卸灰等方面的经验及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煤气发生炉的运行现状,论述了在当前能源紧缺的情况下回收煤气发生炉废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技术方案,最后进行了效益估算.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炉炉顶煤气温度较高。一般可达250℃,使用热矿时入炉时可达350~450℃。本文对利用高炉煤气湿热予热净煤气烧热风炉以提高热风温度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其中包括: 1.换热器种类比较与选择; 2.换热器安装位置的确定; 3.试管换热器结构; 4.试管换热器寿命预测;  相似文献   

12.
考虑到两步法熔融还原中煤气的显热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对煤气改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同的气体温度和气体流量下,碳消耗量随着填充床的高度增加(或碳基粒度的减少)而增加,水蒸气消耗量随着填充床高度的增加(或碳基粒度的减少)而减少;COREX终还原炉发生煤气改质后氧化度由0.10降至0.065,HIsmelt熔融还原炉炉顶煤气氧化度由0.625降至0.223,煤气的显热得到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3.
锌在高炉炼铁中属有害杂质,高炉锌负荷应小于150g/t。锌对高炉运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破坏原燃料性能、降低煤气利用率、加速风口中小套损坏、损坏炉缸砖衬等方面。高炉内的锌是由入炉的原燃料带入的,并通过炉内、炉外两个循环富集加大了高炉的锌负荷。锌主要由高炉煤气带出炉外,积存在瓦斯灰和除尘灰等固废中。如要降低高炉的锌负荷,充分利用高炉煤气除尘净化后的固体废弃物,实施炉外循环进行回配,就必须回收利用瓦斯灰、除尘灰中的ZnO。介绍了从瓦斯灰和除尘灰中提取ZnO的工艺技术,锌的总提取率可达85%以上。提锌后的瓦斯灰和除尘灰,ZnO含量大幅度降低,对实现炉外固废的循环利用,降低锌负荷,稳定高炉冶炼操作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氧气高炉煤气高温除尘中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温煤气除尘半工业试验采用了不锈钢网丝烧结材料作为滤材,整个试验过程由计算机控制和监测.实验结果表明,新开发的高温煤气除尘技术可工作在550~600 ℃, 除尘效率可达到99.9 %以上,净化后煤气粉尘浓度低于10 mg/m3.该技术可用于氧气高炉和传统高炉的炉顶煤气除尘.  相似文献   

15.
高炉煤气中HCl气体的生成机理并非简单的高温下NaCl与水的反应,而是复杂的多项反应.高炉煤气中HCl气体的生成途径可能有两种:一是NaCl、H2O与P2O5反应生成HCl气体;二是NaCl、H2O与SO2和NO2反应生成HCl气体.根据高炉煤气中HCl生成的热力学计算表明,HCl气体在高炉中上部生成,生成温度集中在300 ~ 800℃和1400~ 1600℃.  相似文献   

16.
利用已建立的COREX工艺系统模拟模型考察了熔化气化炉和竖炉匹配操作条件及在匹配操作范围内系统的能耗和能量利用。结果表明:煤中挥发分含量对煤耗影响很大,配煤控制应是COREX工艺操作关键一环;挥发分含量增加,与之相匹配操作的熔化气化炉出口荒煤气氧化度可相应增加;提高熔化气化炉出口荒煤气氧化度和降低其温度均可提高能量利用率;COREX工艺系统的最大能量利用率为50%左右,合理有效地利用COREX富产煤气是解决该工艺能量利用问题的关键;荒煤气温度与竖炉入口还原煤气温度相比,应该维持在更高温度。  相似文献   

17.
基于睡眠热舒适和室外气象参数的排风热回收性能全面分析数学模型,提出排风热回收节能评价指标即节能潜力指数。应用该指标对我国不同热工分区下的3个典型城市居住建筑夜间排风热回收节能效果进行分析,并依据热回收效率和室内设计参数对排风热回收运行方案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制冷季,全热回收模式下夏热地区几乎全时段均可采用排风热回收;在寒冷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全年更适合采用全热回收模式,而夏热冬暖地区制冷季采用全热回收模式、制热季采用显热回收模式更为有利;全热回收效率对夏热地区的制热季节能潜力指数的影响不大,而显热回收效率几乎对各典型城市制冷季节能潜力指数没有影响;在制冷季选择较高的温度和较大的相对湿度、制热季选择较低的温度和较小的相对湿度可有效减小空调运行能耗。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热回收捣固清洁型焦炉的污染源和装煤除尘控制工艺,对清洁型热回收捣固焦炉装煤除尘系统的设计及运行效果进行了总结,介绍了脉冲布袋式除尘技术在热回收焦炉装煤除尘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在高炉热风炉中用高炉煤气、垃圾制燃气、低热值煤气加热循环还原气,或用红焦、热DRI(直接还原铁)等热量加热循环还原气至1100℃,输入还原竖炉加热铁矿煤球团,生产DRI,从炉顶气中回收硫和CO2,炉顶气净化后作为还原气循环使用.球团内煤干馏形成的半焦、焦炭起到了与高炉内焦炭不同的骨架作用.利用还原反应后气体余热来预热和干馏球团,利用铁精矿粉和煤粉的高比表面积,利用煤的干馏气化促进低温下碳的一次气化反应和直接还原反应,使DRI煤耗进一步降低.设炉顶气温度降到150℃,配煤218kg,高炉煤气消耗约947m3时,工艺能耗约333kg/t煤.比高炉工艺节能约52%,减排CO2约83%.比MIDREX节能约84kg标准煤.该工艺简称为DRI-NHQ.  相似文献   

20.
将模式识别中的统计方法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设计了一种综合的高炉煤气流分布模式识别系统·该系统具有精度高、训练时间短、收敛速度快等特点 ,为实现高炉实时操作控制奠定了基础·所研制的高炉煤气流分布式识别系统的可视化软件界面友好 ,美观易用·聚类匹配方法与BP算法在高炉径向煤气流分布模式识别中的应用@姜慧研 @许桂清 @周建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