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景志强 《长春大学学报》2012,(11):1377-1379
通过对《狼孩》、《狼图腾》和《怀念狼》母题、主旨、背景、叙事结构与艺术手法等方面的比较,不难发现,尽管作家们的生活背景、文化背景和创作倾向同中有异,但最终他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生态这片热土,表现出在不同的文化中存在共同的诉求——怀念"狼"。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贾平凹的几部长篇小说来分析他的创作风格的演变,作一个简单的陈述。贾平凹从第一部长篇《商州》到长篇《怀念狼》,逐步体现出由写实到“以实写虚”的转变。这一变化是由作家自己的文化底蕴的积累和文字驾驭能力的增强而逐步完成的,本文着重分析了《浮躁》《高老庄》《怀念狼》三部作品,从中看出贾平凹创作风格转变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3.
2009年英国女作家希拉里.曼特尔凭借其长篇历史小说《狼厅》击败众多强劲对手,最终获得布克奖。作为一部描写人们耳熟能详的亨利八世都铎王朝时期风云变幻的长篇小说,《狼厅》何以蟾宫折桂.解决这个问题无疑是更好地理解这部文学作品的钥匙。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已经被充分物化的现代社会,贾平凹以“狼”这种野性十足的动物给大家敲响了警钟。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怀念狼》,借助狼来说明天地自然中万事万物都是有着生命和灵魂的,试图展示人与大自然中万事万物的平等互为的关系。贾平凹的这种生态理论与两千年前老庄的宇宙本体论———“道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5.
试析沈石溪笔下狼形象的母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石溪,一个倍受欢迎的动物小说作家,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狼形象,他极力赞誉狼的重要本性之一——母爱,以狼母爱之伟大照出如今社会中人类某些人性的沉沦,是希望对人类有某些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沈石溪,一个倍受欢迎的动物小说作家,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狼形象,他极力赞誉狼的重要本性之一——母爱,以狼母爱之伟大照出如今社会中人类某些人性的沉沦,是希望对人类有某些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简介加拿大作家法利·莫厄特在其作品《与狼共度》中表现出的积极关注狼的生存状态,通过介绍作者的亲历,指出作品以写实的手法讲述了作者与狼共度的难忘时光,给读者塑造了一个崭新的狼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呼吁人们关注“生态意识”的心声。  相似文献   

8.
沈石溪和金曾豪是两位持不同动物表现观的代表作家,却都对写狼情有独钟,为中国当代动物形象画廊增添了全新的狼形象,且都赢得了好评和赞誉.这类全新狼形象的创作是颇具价值的.揭示了中国当代动物小说创作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9.
《怀念狼》是一部内容诡异的长篇小说。本文通过分折认为,在小说中贾平凹借助狼与猎人的传奇性故事表现了作者“万物有灵”的思想,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失去对立面,生命失去自然界的挑战后生命力衰退的疑虑。小说的叙事方式是传统的,而内容则体现了贾平凹先锋性的方面:放弃经验,演绎观念。  相似文献   

10.
加拿大当代著名生态作家法利·莫厄特的纪实文学作品《与狼共度》颠覆了西方哲学和文化对狼的偏见和误解,彻底扭转了狼在公众面前的形象。从后殖民动物批评的视角解读该作品展示了狼从传统"象征符号"到"生命主体"的再现,解构了基于二元论的人类中心主义和物种主义思想,颠覆了笛卡尔的"动物机器论",表达了作者反对人类的殖民霸权、尊重自然界一切生命的生态伦理观。  相似文献   

11.
在人们的思维定势中,狼是阴险、狡诈的同义词,恶狼的传说在人们的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字中广为流传。狼真的一无是处,该赶尽杀绝吗?人教版中《鹿和狼的故事》向我们描述了狼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地位;《狼图腾》从另一个角度向我们展示了狼性的另一面;深圳南山区的一所学校在校园立起一组狼的雕像,提出要培养狼性的孩子……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认识狼?基于这些思考,我设计了校本课程《狼的世界》,就是通过课内的精读带动略读联动课外泛读的方法,结合丰富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全面、科学地了解狼。  相似文献   

12.
对人与自然万物关系的书写,在中国文学传统中常为主流之一,当代作家贾平凹的创作也颇多此类叙述。新世纪初,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怀念狼》以富有魔幻色彩的笔墨,以谱写人和狼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缠斗的乡土悲歌形式而重返商洛山乡。通过对"以实写虚""以物观物"等民族叙事传统的化用,在人狼相生相克的图景中反思"天人合一"思想的应然性、合法性、不确定性,赋予了现代发展面向生态书写的丰富性、审美性和民族性,从而对全球化语境下如何建构中国乡土的生态文明提出了基于乡土历史与实践的忧思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小说《怀念狼》自问世以来,文学界议论颇多,褒贬不一,然而切中要害者寥寥无几。其实,从象征指向、悖论情境、异化主题等几个方面对文本重新解读,它都明显区别于以往的小说,文中倾注着作者关于人、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索。  相似文献   

14.
电影《狼图腾》从生态美学的视角反思了狼群的生存环境,展现了草原狼身上所蕴含的性格风采,唤起了受众对于狼的性格特征的文化学思考,颠覆了以往汉民族意识中狼的阴险、狡诈的负性情感,英勇、执着、团结、协作的狼性精神不断为人们所开掘和生发,形成了对狼性的新认知.  相似文献   

15.
汪曾祺40年代的昆明文本中,始终有一种情绪贯穿其间,那就是对故乡高邮的乡愁。而80年代的文本中,对昆明的书写在汪曾祺笔下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对故乡的怀念、眷恋之情,昆明已被“合并”成他的故乡了。作家在叙述模式上也由叙述现在转向追忆过去,并在阅读上产生了一种恒在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古代的精怪、神魔小说等领域中,变形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在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中,变形已经成为主题学下面的一个重要母题,发展至当代文学,变形母题在继承前人研究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怀念狼》就出现了多种变形模式,并通过变形母题表现作品主题,体现出变形母题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内涵流变。  相似文献   

17.
“童话化”,是对沈石溪写狼动物小说批评和指责的焦点之一。笔者认为,尽管有分寸感把握不好的现象。但其写狼动物小说科学地多角度地展现了狼在大自然中的重要本性——强悍的野性,打破以往文学中狼形象类型化和人格化的局面,并展现对人类生存的启示意义,仍然可肼称作独特的相当不错的动物小说。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代的精怪、神魔小说等领域中,变形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在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中,变形已经成为主题学下面的一个重要母题,发展至当代文学,变形母题在继承前人研究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怀念狼》就出现了多种变形模式,并通过变形母题表现作品主题,体现出变形母题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内涵流变。  相似文献   

19.
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言的概念元功能为理论基础,对《小红斗篷》和《与狼为伴》两个故事性语篇中的参与者进行对比研究,从而体现出英国作家安吉拉.卡特在对经典童话戏拟的过程中所注入的现代思想。  相似文献   

20.
张杰先生的《翘首东海忆故人》等怀人散文,情深意切地怀念了已故去的老师和朋友.这种对师友的怀念,使作品形成了浓郁的文化学术气息,散发着氰氲的书香.作品所描述的这些前辈学人,大都有着高尚的人格、精深的学问和在逆境中拼搏闪先的经历.所有这些,都为后学晚进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