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1 毫秒
1.
根据里耶秦简与《战国策》的记载,长沙地区在秦朝以前已经设置郡,它就是楚国的洞庭郡,洞庭郡的首府设在长沙。秦朝设置36郡时,可能沿用楚国洞庭郡的旧名。汉朝实行郡国并存制度,把洞庭郡改为长沙国。  相似文献   

2.
试探洞庭兵输内史及公文传递之路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里耶秦简所见邮路着手,全面复原洞庭兵输内史及公文传递之路线,发现从迁陵出发,可经水陆干道或间道通往巴、南郡、苍梧等郡.简文中邮路最北至鄢(起点),结合其它材料推测,鄢以北由邓至宛,在此分途,一支向西北,达内史、成阳;另一支北上,至昆阳邑、阳陵.  相似文献   

3.
不倚重今人推排的朔闰表,仅在出土文献范围内对周家台秦简历谱展开讨论.根据平朔推步的若干原则,利用里耶秦简中的历日记载,对秦始皇三十四年历谱进行了校正,并重新考订了秦始皇三十四年、三十六年、三十七年历谱系年,尝试给出了秦始皇三十五年历谱.  相似文献   

4.
秦泰山郡的相关问题历来争议不休,今秦封泥、简牍等出土材料为秦泰山郡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支持,泰山郡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东巡时所置亦得到了证实,但是对于泰山郡的辖县及其辖域问题前人学者涉及较少。在此基础上考述泰山郡当为秦济北郡析出,有原济北郡南部地,辖县有博城、东平陵、般阳、梁邹、於陵、蓍、卢等;据此可知秦泰山郡辖域范围北部以济水为界与济北郡分,南部以梁父山脉一线与薛郡分,其东西界线当为原济北郡界。  相似文献   

5.
里耶秦简中有大量迁陵县等新地基层政务往来的公文书,其中亦有丰富的“计”类文书资料。依据简牍文书在日常行政中所起的功能为分类标准,可把“计”类公文书分为县廷下属诸官按时间周期编制的统计文书,及县廷制作的专项“计簿”文书。这两类文书虽在格式上存在明显差异,但也有着内在联系,即后者主要是依据前者制作而成。通过分析“计”类文书在县廷官曹机构间的运转情况,可以管窥秦代上计制度在地方基层运行的一般过程:列曹通过参与县廷期会的方式集中对诸官所上呈的统计文书进行核校;县廷令史或将计丞除了携带综合性的“■簿”文书到郡府上计外,还要呈送“计偕簿”——专项的“计簿”文书,以供郡府来核验“■簿”。在上计的过程中也体现了考课其功的精神,官吏待遇亦随之动态变化,由此可见秦代中央政府已建立了一套对新地吏有效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6.
文献和考古学材料表明,战国时期楚国灭越置江东郡、楚子灭巴置巴郡的说法,均缺乏可靠的历史根据,不能成立。楚、秦黔中郡郡治当为一地,秦黔中郡辖境较楚黔中郡略大。  相似文献   

7.
因潕水与沅水的激情相汇,黔阳古城一下子就有了上溯贵州,下入洞庭的气势。这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秦时属黔中郡地,唐改为龙标县。尽管受阻于雪峰山脉,但黔阳古城还是以为“舟楫之动”、“水路通衢”的优势成就了其码头经济的昌盛与五溪文化的辉煌。  相似文献   

8.
以样本少且欠均衡的高信噪比秦简文字图像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轻量级AlexNet网络模型的秦简文字识别算法。首先,构建秦简单文字图像数据集,对其进行增强降噪、图像归一化等预处理操作;其次,调整AlexNet网络模型结构,构建4层卷积层与池化层的顺序连接,并在前2层卷积层分别融入InceptionA与InceptionC结构,以分解卷积的形式对秦简文字进行局部特征提取,选取ReLU函数作为模型的激活函数,并在全连接层融入Dropout层进一步防止模型出现过拟合现象;最后,调用Softmax分类器完成秦简文字图像识别。研究结果表明:该网络模型在轻量化与识别准确率的表现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平均识别耗时为635 ms,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9.89%,识别效果良好,可为秦简文字识别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题是探讨秦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及其生产关系问题。文章从辨析传统的土地“民得买卖”说入手,结合秦国徭赋之重农民弃地逃匿及秦“人不称土”农户被强制多授田亩等情况,说明“富者四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缘由,再从出土的云梦秦简探测秦的土地制度,阐明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根本区别之所在──有无“地主”这个中间环节。作者的结论是:秦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以国有制为主而以分封领主制为辅,与历来学界公认秦为封建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颇有歧异。不作定论,聊备一说,欢迎学界参与争鸣。  相似文献   

10.
《吉安师专学报》1993,(2):80-84
吉安自秦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推行郡县制、置庐陵县以来,历史上虽曾在短期内易名为桓亭、高昌、石阳。但大部分时期均称庐陵。东汉献帝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升庐陵县为郡。自隋至宋,多砍在庐陵郡,吉州之间互易其名。但郡、州之下,大多又置庐陵县。  相似文献   

11.
从睡虎地秦简及其他出土文献资料中可得知,秦百姓可向官府借贷其所需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目前考证官府借贷种类有农具、牛畜、武器、船只及未使奴隶等。在借贷过程中,对借贷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均从法律层次上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违反者将受到惩处。另外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秦时的官方借贷还折射出自身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列举法律、经济、管理史学界许多论著将睡虎地秦简所反映的时代划入秦朝或者秦汉时代后,以大量史料论证:除《编年记》最后5支简为公元前221年至前217年,属秦朝外,其他简牍都没有能证明其为秦朝的证据。从总体上看,睡虎地秦简反映的内容显然属于战国晚期,不应看成是统一后的秦朝。从法律史、经济史、管理史研究的角度,应将其划入战国晚期。但是,从考古学的角度,以墓葬时代定名为秦简,并无不当。  相似文献   

13.
连谓句和兼语句是汉语中特殊的句式,前人对甲骨和金中的这两种句子作了详细周密的论述,对《睡虎地秦墓笔筒》中的连谓句和兼语句进行系统分析,认为按动词结构的语义关系来分,睡虎地秦简中的连谓句可以分为四类;而兼语句从结构上则分为三类。对这些语言现象进行了阐述,借此蠡测秦代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4.
《唐律疏议》语言承继的跨越性,是指它直承先秦法律语言风格而越过了秦汉的法律语言。这个论断的提出,是基于对《尚书·吕刑》和《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中有关法条的语言的考察后得出的。《唐律疏议》语言的以意统形和典雅老辣的风格,直逼《吕刑》而远离《秦简》。  相似文献   

15.
两千多年前,蒙恬指挥修筑的"秦直道",从咸阳北的云阳开始,直抵包头的九原郡。秦直道的建成打通了内地通往北部边疆的主动脉,对当时和后世的军事、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影响深远。20世纪70年代,位于鄂尔多斯市境内的秦直道遗迹被发现后,陕西、甘肃和内蒙的广大学者对秦直道开展了持续研究,四十多年的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但是由于秦直道建设的年代久远,史料记载的内容较少,要全面揭开秦直道神秘的面纱还需要广大研究工作者不懈的努力。文章在研究分析史料和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子午岭上古道沿线的文物古迹、历史遗存、自然地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现场考证,对秦直道的修建时间,中间段的路线走向以及秦直道的基本技术要素等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6.
苏州东山镇古锦位于太湖洞庭东山海拔294.4米的主峰莫厘峰西麓,空气清新,光照柔和,气候宜人,唐代中叶以来这里就是洞庭(山)碧螺春的主要产地,这里的农民世世代代以种茶,卖茶为生。首开洞庭(山)碧螺春茶自主品牌先河的“古尚锦”茶坊就坐落在这个依山傍水的人间天堂。  相似文献   

17.
代县,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位于雁门关下,早在远古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上古历属晋国、赵国、代国。秦建县,魏立郡,北周设州,明清置道,历为州、郡、道行政治所和戍边重地军政治所,是中国古代北境著名的边塞重地和军事重镇,遗存丰厚的文化遗产。代县地下文化遗产埋藏丰富,  相似文献   

18.
文本图像二值化算法的优劣直接影响图像文本字符识别的准确率。秦简文字图像受制于背景光照欠均衡和噪声复杂等因素影响,传统文本图像二值化算法无法准确分割其前景和背景,秦简文字轮廓等特征无法准确提取,二值化效果达不到文本高准确识别要求。针对图像质量不平衡的秦简文字图像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信噪比自适应阈值模型的二值化算法。首先,将图像进行灰度转换、调整亮度和降噪等一系列二值化前的预先处理;其次,根据图像信噪比(SNR)大小自适应设置阈值,分别采用OTSU算法和Bernsen算法进行二值化处理;最后,由峰值信噪比(PSNR)与结构相似性(SSIM)评价指标择优选取二值化图像,从而准确地提取秦简图像二值化后的文字轮廓。在自建的秦简文字数据集QBS text dataset上的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的二值化结果保留了更多的秦简文字细节特征和文字轮廓,其峰值信噪比和精确率也分别达到25.61 dB和76.67%,相较其他经典文本图像二值化算法,其性能指标均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考证,梳理了宜昌始设郡制到增设郡领县制以及郡之称谓由"临江郡"到"宜都郡"的演变过程,说明宜昌首设之郡"临江郡"的郡治就在今伍家岗区伍家乡共联村的临江坪。针对旧志中有关"临江城当在今宜都境"的另一说法,文章把历史演变情况与文献资料记载,结合进行分析比较,理出了合乎逻辑的线索,得出了曹操首置"临江郡"、刘备改置"宜都郡"、孙权承置"宜都郡",其郡治都在夷陵,不在夷道即今宜都,其中曹操所置"临江郡"郡治在夷陵县"临江铺"即今临江坪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百色市右江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右江上游。右江区历史悠久,有距今约80万年的百谷、枫树岛旧石器时代遗址。古为百越之地,秦、汉时属象郡,唐时属邕州都督府管辖,元时称天州。最早建制是公元1729年(雍正七年)设置的百色厅,次年建城:1875年(光绪元年)升为百色直隶厅,1912年改为百色府;建城至今已有28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