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了考古遗址公园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及遗产文化价值的传播,从而实现文化遗产科学保护。方法理论分析与国际宪章解读,结合实证举例方法。结果考古遗址公园旅游产品设计是以旅游产品的主题化与系列化、再现遗址地景观、充分发挥遗址博物馆旅游功能、提供考古体验旅游产品等为主要开发策略的。结论考古遗址公园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遵循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和遗产旅游发展的基本规律,其旅游产品设计方法是多样的,核心是遗址文化景观的修复与再现。此外,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遗产旅游产品设计还应强调游客的参与性和产品开发的持续性等。  相似文献   

2.
以消费者体验价值为切入点,结合推车开发案例通过类比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不同策略形式对于消费者体验价值具有不同的意义.产品体验开发策略改变了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个性化定制策略符合个体消费者的体验需求;跨界产品开发策略给消费者带来高层次体验.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及外部环境的变化来选择有效的策略方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遗址保护与开发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是一座十三朝古都,其遗址数量较多,在西安城市发展过程中遗址的保护与开发主要采用遗址公园的方式.在遗址保护的前提下,建设遗址公园要充分体现遗址公园的地域性,向人们展示遗址的文化内涵和自然景观特征.在阐述遗址公园的地域性内涵的基础上,以西安地区的遗址公园为调查对象进行分析,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去探讨体现遗址公园地域性的景观设计策略,从而对今后遗址公园地域性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介绍了大遗址保护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引入了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演示的概念。然后又通过几个生动的应用实例将多媒体展示技术把当前国内外大遗址展示的现状呈现在人们眼前。所介绍的案例深入浅出的使人们能够了解到多媒体技术在大遗址规划、保护、展示、管理等多方面的创新理念,从而为我国在大遗址展示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以便更加充分发挥大遗址的历史价值与功能。  相似文献   

5.
大遗址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极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针对大遗址保护和旅游开发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大遗址"体验式"旅游的新模式。它既可以使大遗址遗产文化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得到有效的保护,又可以不断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最大限度的发挥旅游开发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很好的解决了大遗址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犹静 《奇闻怪事》2011,(8):51-52
游客审美需求的不断提高是景区改造和产品提升的推动力。贵州旅游经历过”走马观花”式景观游后,重视游客体验、协助游客体验己成为景区管理单位的不容回避的使命。玛瑙山军事古堡遗址景区放弃第一次旅游开发实践中的资源主导立场,正以最大程度满足游客的审美、体验需求为原则,从景区主题定位、活动定位、景区构成等方面进行科学调整,力求通过对资源的二次开发,重新获得市场和游客的认可。  相似文献   

7.
古遗址是构成我国大遗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有效保护这一类型的大遗址,以马家塬遗址为例,运用文献查阅和田野调查等方法,在对马家塬遗址保护现状、存在问题诊断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环境资源特性和马家塬遗址实际情况,对马家塬遗址的保护进行了对策研究,以期对推进马家塬遗址和中国大遗址保护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8.
公园作为城市中的重要开敞空间,扮演着改善人居环境和提升城市文化品质的角色.这体现在公园设计中除了应注重其生态及美学价值外,规划中更应深入挖掘其各具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底蕴.其中以文化景观为灵魂的遗址公园就是很好的一种形式.通过以三国遗址公园为例,本着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尊重遗址本体的原则,探讨意向设计手法在公园景观规划中的应用,凸显自然与历史交融的景观特质.  相似文献   

9.
以万山矿山公园的矿坑遗址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数字化保护方法和旅游推介方式。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采集万山矿山公园内特色建筑物的点云数据,将采集的点云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利用BIM技术搭建景区内特色建筑的三维模型,利用AutoCAD软件绘制建筑平面图纸,设计开发万山矿山公园小程序,给游客提供景区智能游玩路径规划、线上纪念品购买、优惠券抽奖等体验。实现景区导览、景观交互式体验、特色建筑展示、规避风险等功能。  相似文献   

10.
城市中的历史遗址公园是保护历史遗产、传承历史文化的有效载体,也是城市中较为特殊的游憩地。通过问卷调查及实地踏勘,文章运用李克特量表法和方差分析方法等研究游憩者对西安曲江池历史遗址公园的整体场所依恋水平及内部场所依恋程度,探讨游憩者的场所使用特征等不同变量对遗址公园场所依恋的影响。研究发现游憩者的整体及内部场所依恋水平均有待提高,其功能性依恋大于情感性依恋。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营造历史文化语境、丰富活动体验项目、精细化公园规划建设及完善功能性设施等途径来提高历史遗址公园的场所依恋水平,为城市中历史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专家访谈、案例研究等方法,研究了健身俱乐部体验营销策略的框架构建、路径选择和典型案例.结果表明:健身俱乐部体验营销策略的基本框架应从健身消费者的需要出发,整合感官式、情感式、思考式、行动式、关联式5个层面的策略方案,形成个体认知→情感介入→付诸行动→获得自尊的渐进过程;通过主题设计和品牌传播路径,实现体验营销的目标.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对中体倍力健身俱乐部运用体验营销的实效性进行了检验,为健身俱乐部运用体验营销策略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范例;为健身俱乐部营销的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调查的遗址中,各遗址的结构为地表只有半地穴式居住址的形式和半地穴式居住址与土城垣相结合的形式,土城垣都是"掘土为壕,堆土为垣"的构筑方式构筑;在遗址采集到的文物,有石器、陶器和极少量的铁器。遗址与遗物和"滚兔岭文化"类型相同。  相似文献   

13.
针对消费者网上购物时选择商品的用户体验不足等问题,设计了产品评论情感倾向性分类系统。系统首先对评论进行了分词,然后根据停用词表去停用词,分别采用CHI、IG进行特征选择,最后比较了使用不同的特征选择算法对文本情感分类结果产生的影响。系统采用了Java Web相关技术实现了可视化,并对产品评论的分类过程进行了展示。实验结果表明,有效的特征选择方法有助于提升推荐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网络体验式广告主要采用游戏策略、虚拟体验策略、鼓励策略和悬疑策略等,成功的网络体验式广告运营模式具有平台广阔、互动性强、技术完善、成本低廉以及良好的广告效果测定手段等投放优势.我国网络体验式广告起步较晚,存在着互动性不强、运营模式单一、广告投放效果不佳等问题,应综合运用多种广告表现策略,并与其它营销策略与媒体整合运用,以期得到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电子表单系统是通过图像化方式完成表单可视化定制的系统。通过所提供的可视化表单设计器,用户以"可见即所得"的体验方式设计所需表单,自由灵活地选择表单中的要素控件,设计表单布局和展示样式。同时定义表单填报数据的存储元数据,实现填报数据自动存储。整个过程不需要开发任何代码。主要应用于:1.后期新增填报需求不固定如OA系统的流程审批表单;2.填报表单太多,为每个表单定制开发则工作量大,如电网设备台账表单;3.填报表单要素因上下文不同而灵活变化,如政务服务系统的事项受理表单,因事项类型、情形选择、受理渠道的不同,其展示样式和表单要素都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北川县城曲山小学地震前后的遗址概况,基于"保护先行,展示并重"的设计理念,借鉴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结合整体以结构抗倒塌为主、局部修复为辅的设计原则,参考古建筑文物以及近代地震遗址保护性加固原则和方法,提出了曲山小学遗址保护性加固原则和要求以及针对结构整体及局部的加固措施,取得了良好的加固结果和展示效果,保证了遗存本体的完整性和遗址风貌特征,对近现代地震遗址的保护具有参考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选取山西省386个古城遗址为研究对象,以历史地图及相关史料记载为数据,借助ArcGIS空间可视化手段,采用最近邻指数、核密度估计、地理集中指数、不均衡指数、洛伦兹曲线等方法,对古城遗址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古城遗址空间分布类型为集聚型,且分布不均匀,晋南分布最多,晋北次之,晋中较少;(2)古城遗址集中程度较高,在空间结构上呈现聚集型,形成晋南运城盆地、晋北大同盆地周边2个高密度核心区和汾河流域密集廊道,多个次核心区;(3)地形地貌与起伏度、坡度、坡向、与河流距离等自然因子和农耕生产、经济贸易、军事防御等社会因子对古城遗址空间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针对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与利用存在的以"点性"为主,模式类型单一、普适性不强,不能有效协调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居民生活质量改善等困境。借鉴田园城市理论,提出"以田园乡村景观为本底、产业集聚、多业共生"的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与发展新模式——"田园文化城市"模式,并对其理念、机制、形式与保障机制进行了综合探讨。  相似文献   

19.
双渠道的销售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同的服务体验。研究表明,在网上直销体验中,消费者最看重的因素是"便宜"和"可靠",此正是制造商占领市场的关键着力点。传统的销售体验能给市场增添新活力,它在扩大购买成员、增加购物数量与提升"情境消费"等功不可没。因此,科学整合双渠道供应链,开展有序竞争激励双赢是进一步优化双渠道供应链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黏粒含量对遗址土抗剪强度特性的影响规律及其形成机理,以遗址粉砂土为研究对象,用常规直剪仪开展不同黏粒含量的慢剪试验,并对部分土样进行微观试验.直剪试验结果表明,黏粒含量从0增至25%的过程中,抗剪强度显著提高,黏聚力呈两段折线型增长(拐点位于黏粒含量10%处)特征,高、低应力段的差值逐渐减小直至基本相同,而内摩擦角则随黏粒含量增加而减小;在试验干密度和黏粒含量范围内,粉砂土按照规范法拟合所得低应力段的抗剪强度大于实测值,用于土遗址稳定性等分析时偏于不安全.结合扫描电镜试验结果,认为造成土样黏聚力随黏粒含量呈折线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当黏粒含量大于10%后,遗址土土性从"类砂土"向"类黏土"转变,受力骨架由砂颗粒向"黏粒网架"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