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4月~2005年8月,我们在厦门上李水库对褐翅鸦鹃的野外生态进行了研究,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分析繁殖季节的褐翅鸦鹃与所在鸟类群落的其他鸟类的种间关系.结果表明,在繁殖季节褐翅鸦鹃的竞争种或潜在的竞争种是灰胸竹鸡,其次是红嘴蓝鹊、喜鹊.褐翅鸦鹃与其他鸟类的种间竞争随着它们之间相似性的减少而减少.  相似文献   

2.
1963——1964;1974年8月——1975年5月对甘肃省~*白水江自然保护区鸟类区系进行了研究。共获标本758隻,连同野外观察所得,经鉴定为16目、41科、180种。其中29种为甘肃新纪录。从所集资料初步分析:有63种鸟类属东洋界的种类,占所采鸟类35%;42种鸟类属古北界的种类,占所采鸟类23.3%;其余75种约占所采鸟类41.7%为两界兼有种。根据176种鸟胃内含物检查的结果表明:有96种鸟类为普通食虫鸟或肉食性鸟类,占全部检查用鸟54.5%。这些鸟如杜鹃、绿啄木鸟,斑啄木鸟、戴胜、雨燕、沙燕、家燕、金腰燕、红尾鸲、伯劳、鸫,柳莺、山雀等,它们都是优势种,有益于森林和农业,应予以保护;有22种鸟类,约占全部胃检用鸟类 注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为原“让水河自然保护区”扩大并易命而来。12.5%纯以植物及其产物为食;其余58种,约为全部胃检用鸟类32.9%兼有上述两种营养方式。必须指出,雉科鸟类虽取食部分农作物,但像锦鸡、蓝马鸡、绿尾虹雉、红腹角雉、血雉等,都是国家保护的珍贵鸟类;他如勺鸡、雉鹑等,数量不多,亦应保护。翠鸟科、鸠鸺科、文鸟科的鸟类。大都有害,应予以控制。  相似文献   

3.
《贵州鸟类志》补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贵族鸟类志》是一部全面系统介绍贵州岛鸟类资源的学术专著。共记载分布在贵州的岛类为417种和51亚种。但是,从1986年到1995年,又有12种和2亚种贵州岛严新记录分别补发现。从而使贵州的鸟类资源增加为429种和53亚种。这批新记录的鸟类是:大白鹭,大天鹅,王肩雕,白尾海雕,秃鹫1,白颈,长尾雉,紫水鸡,中杓鹬,白额燕鸥,蓝头矶鸫1,灰背鸫,眼纹噪鹛,红翅旋壁雀。  相似文献   

4.
中国鸟类特有属物种分化与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现有的鸟类特有属包括朱鹮属(Nipponia)、雉鹑属(Tetraophasis)、锦鸡属 (Chrysolophus)、马鸡属(Crossoptilon)、血雉属(Ithaginis)、拟地鸦属(Pseudopodoces)、山鹛属 (Rhopohpilus)、藏雀属(Kozlowia)、朱鹀属(Urocynchramus)、蓝鹀属(Latoucheornis),共10属,其 中朱鹮属、血雉属、拟地鸦属、山鹛属、藏雀属、朱鹀属和蓝鹀属为单型属,雉鹑属、锦鸡属和马鸡属 皆为多型属.首先建立了这些特有属的地理分布数据库和生境分布数据库,并利用GIS(ArcView 3.1)软件进行水平和空间格局上的叠加分析,进一步对特有属的时空分布以及属内物种的分化予 以探究,确定了这些特有属的分布中心,并在此基础上建议不同级别的物种特有性优先保护区域. 这些都为研究该地区鸟类的特有性、动物区系形成历史和物种分化,以及多样性研究与保护提供了 参考依据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梁伟 《大自然》2009,(1):18-19
世界上的鸟类种类繁多,遍布全球,生态和习性多种多样。目前全球为人所知的鸟类近1万种,其中我国记录的有1330余种。这么多种鸟类所产卵的颜色和大小也因种而异,而且同一地理类群、甚至同种间也存在窝间变异及窝内变异。鸟类学家认为,鸟卵的颜色和花纹有保护色的作用。卵的颜色和花纹与周围环境比较接近,可以使敌害难以察觉,从而免遭捕食。多数鸟类的卵是纯白色的,如白颊噪鹛的卵洁白无瑕。  相似文献   

6.
黑脸噪鹛Garrulax perspicillatus是分布于我国南方山地丘陵环境的一种领域性森林鸟类。前期研究表明该鸟种实际利用的栖息地环境呈片段化分布,但其对栖息地的选择偏好尚不清楚。自2010至2019年,通过对江西省吉安市郊区黑脸噪鹛种群及其栖息环境开展了连续十年的野外研究。在此基础上,以林业小班为基本单元,对研究区内所有林业小班的植被类型和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定性和定量化数据处理。然后,将研究区域内的森林灌丛环境分为两类:(1)黑脸噪鹛适宜栖息地,即黑脸噪鹛经常活动的林业小班;(2)黑脸噪鹛非适宜栖息地,即近邻适宜栖息地,但长期未发现黑脸噪鹛活动踪迹的林业小班。最后,对适宜栖息地和非适宜栖息地的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黑脸噪鹛的适宜栖息地环境,通常为具有荆棘灌丛的相对稀疏的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其地表多枯枝落叶层;其非适宜栖息地环境,通常为纯针叶林,或相对植被浓密的处于植被演化早期阶段的树林,其地表光秃,或长满杂草。这些研究发现揭示了黑脸噪鹛种群的片段化分布格局与其栖息地环境的植被组成和空间结构特征有着紧密关联。  相似文献   

7.
合作繁殖鸟类黑脸噪鹛的夏季族群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脸噪鹛(Garrulaxpers picillatus)是我国南方分布较广的一种合作繁殖鸟类。本研究以江西省吉安市及其郊区的黑脸噪鹛为对象,研究了该鸟家族群的夏季分布格局。研究发现,黑脸噪鹛主要分布在市郊疏林灌丛环境,而在城市居民区未见分布。我们同时测量了家族群相互之间的最近距离,其家族群之间的最小距离平均为600m,最小的家族群间距为230m。吉安市城市绿地面积大多小于该鸟的最小活动范围,且缺乏灌丛疏林环境,不宜黑脸噪鹛栖息繁衍。由于具有特殊的生活习性和栖息地环境要求,建议在城市建设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合作繁殖鸟类的保护问题,建设更加和谐的城市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8.
2014年5—7月在河南省鲇鱼山自然保护区(115°16′~115°24′E,31°43′~31°49′N)观察到白颊噪鹛(Garrulax sannio)取食和育雏等行为,并拍摄到照片.查阅相关鸟类分类与分布文献资料,证实白颊噪鹛为河南省鸟类分布新纪录.  相似文献   

9.
黑脸噪鹛(Garrulax perspicillatus)是我国南方分布较广的一种合作繁殖鸟类.本研究以江西省吉安市及其郊区的黑脸噪鹛为对象,研究了该鸟家族群的夏季分布格局.研究发现,黑脸噪鹛主要分布在市郊疏林灌丛环境,而在城市居民区未见分布.我们同时测量了家族群相互之间的最近距离,其家族群之间的最小距离平均为600 m,最小的家族群间距为230 m.吉安市城市绿地面积大多小于该鸟的最小活动范围,且缺乏灌丛疏林环境,不宜黑脸噪鹛栖息繁衍.由于具有特殊的生活习性和栖息地环境要求,建议在城市建设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合作繁殖鸟类的保护问题,建设更加和谐的城市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0.
台湾林鸲(Tarsiger johnstqniae)为中国鸟类特有种,仅分布于我国台湾地区;常见于海拔2000米的阿里山地区,当地人亦称之为"阿里山鸲".雄鸟肩上有栗红色的颈圈,故又得名栗背林鸲. 1906年初,英国探险家、专业采集者沃尔特·古德菲勒受雇于英国鸟类饲养家约翰斯顿夫人,专程到台湾岛采集鸟类标本.在3个月的时间里,他不顾狂风暴雪的袭击,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登上了玉山山顶,采到许多新种的标本,采获了此前尚未在这里发现的6个特有种,包括脍炙人口的帝雉(即长尾雉,Syrmaticus mikado)、台湾斑翅鹛(Actinodura morrisoniana)、玉山噪鹛(Garrulax morrisonianus)、褐头凤鹛(Yuhina brunneiceps)、台湾戴菊(Regulus goodfellowi)和台湾林鸲.古费洛也因此声名鹊起,被学界称为当时"最著名的鸟类发现者".  相似文献   

11.
2012年2-6月,对长江师范学院校园4种鸟类优势种对人为侵扰的适应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白颊噪鹛(Garrulax sannio)对人为侵扰的耐受性最强(3.60±0.22m),其次为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3.66±0.14m)、白鹡鸰(Motacilla alba)(5.54±0.08m),八哥(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对人为干扰的耐受性最弱(8.36±0.19m);24种鸟类在不同生境、观测者与鸟类间可视度、引人注目性下的惊飞距离均差异极显著(p0.01);3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4种鸟类惊飞距离的主要因子为隐蔽因子(37.77%)和体形因子(25.53%).鸟类在隐蔽性生境中的惊飞距离更小,地面或灌丛低层活动鸟类的惊飞距离一般要比高层活动鸟类小,小型鸟类的惊飞距离一般比大型鸟类耐受性强,观察者与鸟类之间的可视度的减小可适当增加鸟类的容忍度.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有雉科鸟类特有种20种,约占我国现有雉科鸟类总种数56种的35.7%.通过对我国雉科鸟类特有种的地理分布情况及有关分布资料的收集、整理,研究了中国雉科鸟类特有种的多样性及其分布.我国雉科鸟类特有种在水平分布上具有不均匀的特点,西南山地亚区、青海藏南亚区、西部山地高原亚区的雉科鸟类特有种丰富度明显高于其他亚区,其雉科鸟类特有种数量分别为9、6和6种,同时还有不少种类是局限性分布和间断性分布,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有雉科鸟类特有种20种,约占我国现有雉科鸟类总种数56种的35.7%.通过对我国雉科鸟类特有种的地理分布情况及有关分布资料的收集、整理,研究了中国雉科鸟类特有种的多样性及其分布.我国雉科鸟类特有种在水平分布上具有不均匀的特点,西南山地亚区、青海藏南亚区、西部山地高原亚区的雉科鸟类特有种丰富度明显高于其他亚区,其雉科鸟类特有种数量分别为9、6和6种,同时还有不少种类是局限性分布和间断性分布.  相似文献   

14.
在历山的疏林灌丛、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生境中,常年居留着一种我国特产鸟类——橙翅噪鹛。其体长20—25厘米,头灰尾黄,初级飞羽黑褐色,两翅中间橙色,喜鸣爱唱,声音宏亮,故此得名。橙翅噪鹛(Garru-lax ellioti)。在分类学中隶属于雀形目、鹟科、画眉亚科,多见于我国的甘肃、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在山西省仅见于中条山脉,其它地区尚未见到踪迹。橙翅噪鹛多结群活动,群体以6—8只为多见,最多时可达12只以上。常见在灌丛地面或丛林底部穿梭  相似文献   

15.
据近年调查,西藏自治区共有国家Ⅰ、Ⅱ级保护鸟类69种,自治区增加Ⅱ级保护鸟类3种,共72种。其中8种为分布新纪录。猛禽类分布最广,多种数量达千只以上;黑颈鹤在西藏既有繁殖,又有越冬,数量达1500只(繁殖)——3700只(越冬);藏马鸡、藏雪鸡、雉鹑和血雉等雉类分布广且居群数量超万只以上乃至达20万只;犀鸟类的分布区和数量有新的发现;鹦鹉类数量较大。西藏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风俗,为多种珍稀鸟类的栖息和繁衍创造了良好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全区珍稀鸟类的现状较好。  相似文献   

16.
李德品  肖文  邝粉良  刘宁 《科技信息》2007,(18):35-35,20
2006年4月~6月和2006年10月~2007年2月对滇西北七县雉类的空间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本次调查共记录到6种雉类,不同海拔带栖息着不同的雉类,6种雉类主要分布在中间海拔带(4000m≥A>3000m)。(2)不同雉类种类对生境的需求不同,勺鸡在4种生境中有分布,主要为云南松林、针阔混交林、暗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雉鸡和白马鸡分布在3种生境中,白腹锦鸡主要见于云南松林及针阔混交林,四川雉鹑分布于高山栎林和林缘灌丛,血雉仅见于暗针叶林生境。生境丧失和狩猎是滇西北雉类生存的主要威胁因子。  相似文献   

17.
雉科四种鸟类线粒体DNAR的分子进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直接测序的方法分析了4种雉科(Phasianidae)鸟类的线粒体DNA(mtDNA)控制区基因(D-loop)415bp基因序列。4种鸟类遗传距离在5.90%--23.67%.变异位点数为116个,大石鸡和石鸡的遗传距离为5.90%,二者分歧时间大约是290万年.斑翅山鹑与环颈雉遗传距离为21.06%,分歧时间为1000万年,山鹑属与雉属的遗传距离为21.06%,与石鸡属的遗传距离为22.41%;雉属与石鸡属的遗传距离为22.85%.三者分歧时间在1000—1150万年间,与化石材料相符.在系统树中斑翅山鹑与环颈雉属同一枝,说明1)在雉科系统发生中,雉属与山鹑属是近缘属或2)环颈雉与斑翅山鹑的分化较晚,关系密切,也与Randi得出的斑翅山鹑称为小雉的结论相吻合。  相似文献   

18.
绿尾虹雉(Lophophorus lhuysii)在鸟类分类学上属于鸡形目、雉科、虹雉属。该属共有三种,即绿尾虹雉、棕尾虹雉(L.impejanus)、白尾梢虹雉(L.sclateri)。这三种虹雉我国都有分布,都是国家的一级保护动物。其中绿尾虹雉是我国的特产,国外没有分布,因此它的珍贵程度不亚于大熊猫,是我国鸟类中的瑰宝。绿尾虹雉是雉科中体形大而且非常美丽的鸟类,雄鸟体重在4公斤左右,全身的羽毛呈绿色并有紫铜色金属光泽,头顶有向后耸起的冠羽、后颈及背部呈金属红铜色;后背和腰部为白色,尾是金属绿  相似文献   

19.
环境因素是鸟类鸣声特征分化的重要驱动力.海拔梯度对鸟类鸣声特征的影响少见报道.以我国特有种山噪鹛(Garrulax davidi)为对象,通过分析其鸣声的声学复杂度指数、声学多样性指数、声音均匀度指数、声学丰富度、生物声学指数、声学熵、振幅指数、标准声景差异指数、频峰数等特征,发现声学多样性指数与声学熵随海拔梯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其最大值分别出现在海拔1 718米和1 646米处.声学均匀度指数随海拔梯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最小值产生在海拔1 783米处.这表明中海拔地区山噪鹛鸣声变异无序度最高而均匀度最低,也意味着中海拔地区鸟类物种多样性比高海拔与低海拔地区更丰富.其原因可能与中海拔地区较高的植物物种多样性有关.研究有助于揭示海拔梯度对山噪鹛鸣声的影响规律,加深对鸣禽响应环境变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白冠长尾雉消化系统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对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冠长尾雉消化系统的形态学作了观察与研究,结果表明,白冠长尾雉的小肠相对较长,盲肠发达,中还就白冠长尾雉的消化系统与部分鸡形目鸟类及猛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