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冯希 《科技咨询导报》2011,(27):235-235
珠海保税区作为广东省6个保税区之一,享有优越的地理位置,自设立以来,依托保税政策优势,完善的硬件配套措施,为园区内的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本文将分析珠海保税区的各项软硬件环境对区内物流业发展带来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保税区是一种比经济特区更开放的对外开放形式 ,一般被发展中国家用来促进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万州是典型的不发达地区 ,建立万州保税区对推动万州及其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万州的特殊条件和国家在西部开发中将加快西部的对外开放程度 ,设立万州保税区的时机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3.
海南两个保税区已设立多年,其中洋浦经济技术开发区更是中国首个保税区,但由于种种原因,均为成功发展起来。吴邦国委员在2011年”两会”期间。听取海南代表团的报告审议过程中曾表示.”海南经济规模不算很大,但很有特点。”本文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背景下,结合外汇管理政策,对海南省两个保税区的发展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三峡成库后,有必要对新三峡和新三峡旅游的形象进行重新定位,即新三峡应该是大三峡,新三峡旅游应该是大旅游。同时应将市场原则和政府主导原则相结合,以新思路进行投融资,用经营产业的方式来经营三峡。  相似文献   

5.
张宜谞 《厦门科技》2001,(Z1):44-46
保税区是国家为扩大对外贸易而设立的在海关监管下实行保税制度,从事国际贸易为主的特别经济区域.根据有关政府部门的文件,其主要特征可以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6.
以三峡工程蓄水运行的 2003 年为分界点,利用长江上游流域寸滩、武隆、宜昌3站1951—2016 年的月径流资料,利用Copula函数,定量分析了三峡水库蓄水前后对长江上游多站径流的联合分布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1)三峡水库建设前后,无论2个还是3个站的径流联合分布均发生了变化. 其中,寸滩–宜昌2站联合分布没有变化,但分布函数的参数略有减小;武隆–宜昌的联合分布从Gaussian Copula转变为Gumble Copula型;寸滩–武隆–宜昌的3站联合分布由Gumble Copula变成Gaussian Copula型. 2)三峡建库后,在相同的概率水平下,3站对应的径流量均比建库前明显减少;在相同重现期下,3站对应的径流量同样比建库前明显减少,其中,宜昌站径流减小率最大,寸滩次之,武隆最小. 这表明三峡建库后,对坝下宜昌站径流的影响高于三峡大坝上游的寸滩、武隆2站.   相似文献   

7.
2009年三峡成库后景观格局将发生根本性改变,三峡旅游资源的超前规划与开发已迫在眉睫,本文就三峡成库后大坝资源,湖水资源,岛屿资源,移民新城资源,支流资源,文物资源,旧景资源,新景资源,都市资源等九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了超前性的,深层次的思考,并提出了很有创意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以"自由贸易区"模式推动临港经济的发展是一条值得借鉴的经验。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实行临港"保税区"政策,先后在十几个城市设立了20多个不同类型的保税区,对我国临港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但在实践中,也存在海关监管制度建设滞后,保税区与港口缺乏一体化联动,空港的管理体制创新落后于海港等问题。为此,建议在我国重点临空经济区域实行"综合保税港区"的政策模式,并以此为契机推动我国临空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地球表面水量平衡、热量平衡两个基本方程出发,通过对其中一系列变量在三峡建库前后变化的分析,推导库周地区辐射平衡、蒸发量、年径流量等重要水热因素将会发生的变化,从而对整个库区环境的演变可窥豹一斑.库周沿江地区辐射平衡将增大约42%~67%,即(80~126)×103J·cm-2·a-1,库周地表蒸发量平均将增大约2%~4%,其中重庆地区增加幅度大于宜昌地区,库周地表径流将减少约8%~10%,即45~55mm·a-1,库区潜热通量将增加2%~4%左右,即(29~54)×103J·cm-2·a-1,库周地区地面与大气间的湍流显热交换将增加约10%~15%,即(42~8·4)×103J·cm-2·a-1.  相似文献   

10.
研究降雨和库水位升降工况下三峡库岸堆积层滑坡的稳定性.运用二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三峡库岸白龙村滑坡进行瞬态和稳态渗流计算并进行稳定性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白龙村滑坡在库水位上升期间存在一个稳定性较低的水位(159m左右),但之后稳定性升高.在库水位下降期间,稳定性降低.降雨对白龙村滑坡稳定性的影响较大.由此总结出了库岸滑坡稳定性交化的一些初步规律.  相似文献   

11.
三峡库区湖岸带土地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三峡库区湖岸带是水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交接地带 ,因此是十分重要的生态脆弱带 .对库区湖岸带的经济开发 ,必须根据库区湖岸带的自然地理条件 ,加强湖岸带的生态稳定性建设和环境保护 .对库区湖岸带的保护 ,就是对库区湖岸环境的保护 ,也是对库区水体的保护 ,是对整个库区生态的保护 .在库区湖岸带经济开发中 ,湖岸带保护应该十分重视 .在分析三峡库区湖岸带经济开发条件的基础上 ,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三峡库区城市排污口附近污染混合区的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库区主要城市排污口附近污染混合区计算成果 ,以重庆江段桃花溪排污口、涪陵江段娃哈哈排污口、万州江段苎溪河排污口为例 ,采用量纲一分析和数据拟合的方法 ,对典型排污口的污染混合区特性进行分析 ,探讨排污口附近江段特征影响污染混合区范围的一般规律。通过分析各排污口建库前后污染混合区的变化趋势 ,讨论了水库蓄水对各江段岸边污染混合区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 :污染混合区范围随排污口排污负荷增大而增大 ,弯道外侧、渐缩江段处排污口的污染混合区范围比顺直河段处排污口要小。这些结论对指导新的岸边排污口的设计、排污负荷的控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修复与蚕桑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三峡库区消落带是库区陆域与水库之间生态过渡与缓冲带,是我国最大的人工湿地。三峡库区大面积消落带及其敏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水库的正常运行、水环境质量和库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已经成为当地政府和国家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通过对三峡库区消落带内桑树耐反季节水淹特性的观察分析,论证了在库区发展蚕桑生态经济的可行性、发展潜力以及发展模式,为库区消落带植被修复、环境整治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决策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三峡文化是荆楚文化与巴人文化相互碰撞、融合,并在三峡地带土著居民原始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多元的、具有自己个性特色的独特的文化形态。从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角度看,荆楚文化与三峡文化的开发具有突出的价值,值得深入研究,着力进行。  相似文献   

15.
三峡水库涨落带植被重建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三峡水库涨落带的成因、类型、主要特征、水位周期变化、植被状况、可能演化趋势及植被重建可行性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三峡水库涨落带植被重建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选择了适合本国特色的产业化道路,这为解决"后三峡时期"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难题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历史时期,三峡地区本土在上千年演进中曾相继生长出盐业、航运业、转输贸易、山货业、烟草业等产业,当下一些新兴产业正在培育、发展。走适合本地特色的产业化之路是解决三峡库区在"后三峡时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7.
三峡库区平西坝疏花水柏枝(Myricaria laxiflora)研究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峡库区特有物种疏花水柏枝将因三峡工程导致其原自然居群完全灭绝.该文对平西坝最大居群的群落结构及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其在三峡水库消落带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这于三峡库区植物区系、遗传与变异、生态适应与生态进化的研究提供一定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8.
三峡区域经济开发的广度和深度,对三峡工程预期目标的全面实现、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顺利实施、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都必将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对三峡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开发原则、开发重点、发展模式、空间布局、主导产业等重大战略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重庆三峡库区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生态功能区划是实施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科学管理的基础.以长江三峡库区(重庆段)沿江区域受库区蓄水影响的23个区县为研究对象,确立能够反映生态功能区划的目的、区域分异规律、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和范围的指标,采用定量分析(系统聚类方法)和定性分析(图形叠置法)的方法,将重庆三峡库区划分为6大生态功能区.为重庆三峡库区的生态系统管理提供初步的管理框架和尺度范围.  相似文献   

20.
三峡库区消落带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落带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目前对三峡库区消落带问题的治理尚处于摸索阶段.本文根据三峡库区消落带的特殊性,有针对性的探讨了三峡库区消落带的环境问题,如库区蓄水所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近岸污染带、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并针对这一系列问题,综述了当前植被生态恢复在治理消落带问题上的应用现状,并指出三峡库区环境问题治理应该结合当地的特殊情况,跟踪土壤、水体、大气的变化规律,划分不同的功能区,构建合理的生态植被搭配模式,在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关注下,制定相应的治理政策,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