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分析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阐明了近年来由于中游地区用水量的增加,造成下游水资源短缺,使原已很脆弱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一系列生态问题不断涌现,威胁着下游绿洲的生存.提出当前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是由人们不合理利用水资源所造成的,其原因是人为的,同时提出了现阶段防治下游生态环境恶化的基本措施,以供流域综合规划参考.  相似文献   

2.
解决西北地区水资源问题的出路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水是人类生存环境中最重要的基本要素和物质基础。水资源可能成为21世纪世界上许多国家最紧缺的自然资源。我国西北地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 ,气候干燥 ,降水量少 ,蒸发强烈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制约因素 ,同时也是导致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西北地区将加快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 ,需水量必然持续增加 ,缺水矛盾更加凸现出来。如何促进西北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西部大开发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一、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  相似文献   

3.
山西水文下垫面复杂,“三水”转化剧烈,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对山西省水资源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水资源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是水资源规划的重要基础。实现山西由缺水型向节水型转变,是山西水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规划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水资源,黑风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三个方面阐述了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现状,指出气候,水资源过量开发,人口快速增长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只有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控制人口增长,才能保持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5.
从水资源、黑风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三个方面阐述了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现状,指出气候、水资源过量开发、人口快速增长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只有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控制人口增长,才能保持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6.
岩溶水资源是西南岩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支撑点.西南岩溶地区降水丰富,岩溶水资源总量大,但由于强烈的岩溶作用和岩溶植被的破坏,西南岩溶地区成为我国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水资源问题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充分认识西南岩溶地区水资源的赋存特点和时空演变规律,认清目前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有利于今后西南岩溶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对实现西南岩溶地区脱贫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地质背景和人类活动胁迫两方面分析了岩溶含水层的特点以及目前西南岩溶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西南岩溶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南水北调对南四湖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南四湖是山东省的重要水源地,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要调蓄湖泊.随着该地区社会与经济的高速发展,南四湖也出现了诸多环境与生态问题.针对南四湖地区存在的湖泊淤积、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及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分析了现状南四湖水体水环境质量,并对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的水环境质量进行了预测评估.结果表明,调水将使湖区水环境质量有质的提高,退化的生态系统将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8.
石羊河流域位于河西走廊东部 ,水资源日益短缺 ,供需矛盾突出 ,地下水严重超采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呈现危机。文章通过对流域内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阐述引起水资源短缺的主要是由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粗放 ,节水意识淡薄 ,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滞后等多种因素 ,水资源浪费严重所致。提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几条途径 :推广地膜种植技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加强水资源管理监督机制 ,进行优化配水灌溉 ,建设全流域网络化管道输水系统、推广先进节水灌溉技术 ,建立节水农业模式 ,实现全流域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城市人口剧增,生态环境恶化,工农业用水技术落后,浪费严重,水源污染,使得原本贫乏的水资源“雪上加霜”,而成为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瓶颈。本文从如何看待水资源,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角度进行了深刻剖析,旨在提醒人们重视水资源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以莱州湾地区水资源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区内水资源的基本特征、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该区水资源短缺已成定局,但尚有较大的挖掘潜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该区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农业资源总量丰富,但耕地不足,农业资源地区差异显著,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压力大,根据土地质量下降,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提出总量控制与提高潜力相结合,果园改造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科学要求与区域发展相结合,规模特色与多种经营相结合等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2.
胡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5):3788-3791
统计了渝东南岩溶地区缺水状况。降雨分布不均、地形高差大、岩性差异、生态环境恶化、水质污染、开发利用率低是本区缺水主要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对策,建议通过开展找水工程、加强水资源综合管理、加强水土保持,开展水污染防控与治理等多种手段相结合,逐步解决渝东南岩溶地区缺水问题。  相似文献   

13.
贵州喀斯特山区工程性缺水解决的出路与关键科技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喀斯特山区的缺水是由于自然条件差,工程条件不具备造成特有的"工程性缺水",或称为"环境性缺水".通过对喀斯特山区工程性缺水成因分析,结合喀斯特山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提出了以浅层喀斯特水开发利用、雨水收集利用及节水为主的解决喀斯特山区工程性缺水的模式和措施.并针对以往试验示范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确切地计算和评价浅层喀斯特水资源?如何保护微型蓄水工程(小水池、水窖、水柜)水质,确保人畜饮水安全?表层带喀斯特水开发对地表生态环境的影响如何?  相似文献   

14.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引发的大气污染日益加剧,水体有机污染严重,噪声扰民等环境污染问题;耕地锐减,土质变劣,森林面积少,生态效益低等自然生态环境退化问题以及城市化对土地资源,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剖析了原因,据此提出调整发展战略,健全协调的区域管理机制,强化环境监督管理等实施要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从石羊河流域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流域的供水现状和用水现状,归纳了干旱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最后从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治理、实施调水工程等方面给出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生态环境用水权的界定和分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生态环境用水的有关概念进行了辨析,提出了生态环境用水权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界定.同时还对生态环境用水权的特征、分配原则、方法、步骤做了初步探讨,指出:生态环境用水权除具有一般水权的特征外,还具有不可自由交易性(即水权的交易应该在政府的监督下进行)和迟滞性(即生态环境用水具有滞后效应,这部分水权分配在时程上可以稍后于其他水权)2个特征;在实施生态环境用水权的分配时,应遵循保持物种多样性、保证现状、缺水优先、合理利用、生命急需、公平性、自然保护区优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对塔里木河下游公益林30个样地的实际调查资料,运用二元指示种分析(TWINSPAN)对该区植物群落进行了分类,采用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和均匀度指数对塔里木河下游的天然植被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的植物区系组成贫乏,群落结构简单,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较低,TWINSPAN程序将30个样地划分为9个群落类型。  相似文献   

18.
近50年来,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地区在人类不合理活动的作用下,水与生态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因此,进行水资源统筹利用规划与管理,统筹兼顾各县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对水的需求,以生态系统健康发展为原则,遵循生态规律来进行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开展整个绿洲为单元的生态功能保护与建设是绿洲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从广义的角度探讨贵州省喀斯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其中包括供水、温泉、矿泉水、地下热水及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兼论了贵州省喀斯特地下水资源类型的划分、地下水环境及开发的环境效应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国水资源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水.本文阐述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经历的四个阶段,得出我国现代水利的核心理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分析r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和面临的挑战之后,提出了破解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方法.文中提出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四个阶段(依存、开发、掠夺、和谐)是一种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文章分析认为我国水资源面临洪涝灾害频发、水资源短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水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四大问题的挑战.最后文章按照科学发展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理念,分别从给洪水以出路、建立高效节水型社会、发挥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发展绿色经济严格排污权管理四个方面针对面临的四大问题提出破解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