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GIS的区域水土流失评价模型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区域水土流失评价对于水土流失区域治理的宏观决策、规划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结合影响水土流失的各个因子,分析了该区的自然特征,确定了进行区域水土流失评价的各项指标(模型参数),并运用GIS,集成了多种来源、多种比尺和多种类型的数据,建立了该区的水土流失宏观定量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2.
张兆旭  罗玉恒  赵强 《甘肃科技》2013,(12):142-144
经济林是我国农村、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经济林对解决"三农"问题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经济效益。以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为例,对区域经济林种植区的土壤养分情况进行了野外抽样调查,并对土壤肥力各项指标参数进行了研究。运用GIS数据采集与处理、空间数据分析、专题地图制作等GIS技术,集成了经济林调查成果数据、地形数据、土壤分析数据等多来源、多类型数据,对该区域经济林种植土壤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为经济林种植的规划和科学施肥提供了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基于SRTM DEM数据的中国地形起伏度分析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地形起伏度是区域水土流失评价的最佳地形指标,地形起伏度的分析研究对于区域水土流失定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利用邻域统计分析法,在不同大小邻域窗口下(2 ×2,3 ×3,4×4,…,25×25,30×30,35×35,40×40,45×45,50 ×50)对中国地形起伏度进行了提取;然后运用均值交点分析法完成了最佳统计单元的计算,结果11×11网格大小可作为曲线变化的拐点,即为曲线由陡变缓的阀值.从而得出基于90m×90m SRTM DEM数据的中国地形起伏度提取的最佳统计单元为11×11网格大小;接着完成了中国水土流失地形起伏度分级图的绘制;最后对地形起伏度特征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ArcGIS软件对商洛市地形因子进行分析,探讨其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方法:以商洛市为研究区域,采用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数据,选取坡度、坡长、沟壑密度及地表切割深度4个指标对水土流失程度进行分析。结果:商洛市急陡坡主要集中在西南部的镇安县及周边,缓倾斜坡主要集中于商洛市北部的洛南县及周边区域;商洛市中部的商州区、丹凤县、柞水县东部及山阳县东北部等地区坡长均在35 m以上,其它区域坡长较短;商洛市西南部大部分区域的地表切割深度在200 m以上,其它区域地表切割深度较小;商洛市沟壑密度均值1.20 km/km2,密度较小。结论:商洛市中部及西南山区水土流失较重,坡度、坡长及地表切割深度3个地形因子对商洛市水土流失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自然条件复杂、气象资科及作物指标、参数缺乏的山区农用土地资源第一性生产力的估算方法。即在划分农用土地资源带及类型区的基础上,以土地资源类型区为基本单元,通过典型地区抽样获取资料,运用多种数字模型,并经过综合判定,求得各类型区或资源带主要作物的第一性生产力。  相似文献   

6.
以遥感解译获取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变量,自然和社会经济数据为自变量,采用多源数据融合的方法,基于空间自回归模型对关中地区3种主要土地类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微观分析.结果表明:与林地分布相关的主要因素为坡度和地形起伏度,与耕地分布相关的主要因素为坡度、地形起伏度和有机质含量,与建设用地相关的主要因素为地形起伏度、河网密度和道路通达度;通过模型的比较研究,考虑空间自相关因素的空间自回归模型能较好地从空间上解释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为克服传统的单一评价指标区域选择准则容易导致评价结果不全面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模糊决策理论的多指标综合选择准则.该准则结合信息熵和模糊决策理论,综合考虑地形高度标准差、高度熵、粗糙度及其相关系数等反映特定地域内地形的总体起伏、信息量多少、光滑度和相关性强弱的地形参数对地形区域选择的影响,求解出指标的隶属度矩阵和权值,给出区域总的评价指数.仿真结果表明,在评价指标高的区域进行地形辅助导航,其匹配误差将更小.  相似文献   

8.
地形是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形成的基础.本文以杭州市为研究区域,通过对多时相TM/ETM+影像进行分类得到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利用研究区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和DEM数据,分别分析了高程、坡度和坡向三种地形因子与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关系,研究了各土地利用类型在高程和坡度联合影响下的分布指数特征,确定了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高程—坡度优势分布组合以及优势分布区域.此外,根据土地利用类型在各地形因子级别下的数量和结构差异量,提取了各级地形因子下的主导土地利用方式,通过分析发现一些类型的分布特征导致了相应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贵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区,气候、地貌、土壤,植被等自然条件都有特定的发生发展规律。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地形破碎,起伏大。气候温暖湿润,水资源丰富,气候和土壤的垂直分布和区域分布都很明显。这一优越的自然资源特点为立体农业和林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由于人为活动的影响,致使土地利用不合理,水土流失,地力下降,耕地后备资源短缺。为了防止土地的严重损失、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我们通过多年来的野外考察和室内分析研究,找出了限制贵州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的四大因素:即坡度,有效土层厚度,基岩裸露程度,温度状况等。在综合考虑自然条件和社  相似文献   

10.
邱士可  杜军  马玉凤  王超 《河南科学》2019,37(9):1496-1502
以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为基础,充分利用地理国情基本统计成果,并与社会、经济等相关部门数据深度融合,从资源禀赋、资源空间分布、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三个方面对农业地表自然资源进行测度,分别在地形地势、土壤分布、水文条件、农业气候资源、自然地块分布、土地资源分布、耕地压力、承载力8个方面选取16个因子作为地表自然资源综合评价指标,并确定每一指数的计算方法.通过指数栅格加权计算方法,综合评价出区域农业资源分布特征与利用程度,明确农业地表自然资源的优劣势及开发潜力.评估结果表明,河南省黄淮平原地表自然资源综合评价良优等级占区域总面积的83.19%,空间分布呈现南北差异明显、中部交错分布的空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1.
以正安县为研究区域,以2017年遥感影像、降雨量数据、DEM数据为基础,采用GIS与RS技术,得到正安县的植被覆盖度、坡度、土地利用等影响因子确定出土壤侵蚀强度,并对正安县在不同坡度、高程、植被覆盖度与土地利用下的水土流失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熊晓峰 《河南科学》2023,(9):1382-1388
土地利用变化演变与探测归因对改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以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Landsat数据获取河南省土地利用信息,引入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分析河南省土地利用程度空间分异特征,综合自然因素、人文因素联合因子回归与交互作用探索因素和人文因素对河南省土地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总体上对河南省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表现为自然环境因素>人类活动因素;(2)地形是限制河南省地区土地利用的主要驱动因子,高程解释度值为0.64;(3)因子交互发现:驱动解释力呈现双因子增强,且不同区域范围内各因子的驱动解释力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性,表明从因子驱动角度分析河南省土地利用呈多因子协同作用,其中高程与其他因子交互作用最强;(4)随着区域、因子间相互作用等,各因子对不同区域内土地利用影响力具有明显空间分异性.  相似文献   

13.
遥感影像软分类在区域水土流失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深圳市宝安区为例,通过最大似然法对遥感影像进行光谱软分类,得到了每个像元分属于不同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似然度;基于土地利用/覆盖和水土流失的内在关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每种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影响水土流失的权重,在此基础上,使用土地利用特征指标来定量反映每个像元对于水土流失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具有有效和快速的特点,不仅能够反映水土流失潜在性的相对强弱,而且可在像元层次上反映这种强弱的空间分布特征,在地形复杂、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分布破碎的区域具有优越性,其结果可为水土流失的治理和详细调查选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土地生态敏感性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基于土地生态环境“先保护后开发”的理念, 提出以生态敏感性、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作为建设用地适宜性的主要影响要素, 选取14 个指标构建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 其评价体系包括基本因素层、派生因素层和指标层三个层次, 并引入模糊隶属度函数改进模型算法, 形成综合评价法、模糊评判法和RS/GIS 相结合的区域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法, 结果分等级显示土地生态敏感程度和建设用地适宜性程度的空间分布, 根据土地生态敏感性分析结果, 划定区域建设用地的生态安全格局。在方法研究的基础上, 以长沙市湘江新区为例, 基于2010 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 定量评价该区域土地生态敏感性和建设用地适宜性, 根据评价结果得到保障土地生态安全的建设用地格局。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地反映了该区域土地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状况, 对于适用“两型”社会建设的土地利用规划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宋博文  张维 《科技信息》2013,(15):422-423
本文综合考虑地形、地质灾害和土地用地类型等影响建设用地适宜性的指标,构建了多因子加权评价模型,利用GIS技术集成DEM、遥感影像等多源数据实现了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根据评价结果为今后城市建设用地的选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01—2010年最大值合成的MODIS-NDVI数据,采用GIS空间统计并结合DEM、土地覆被等资料研究重庆市NDVI的时空格局分异规律。结果表明:NDVI低值区分布在江河沿岸,高值区分布在地势高、自然植被好的区域;时间序列分析显示全体像元变异系数4.49%,说明植被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坡向分异中,NDVI偏西坡向的变异大于偏东坡向;地形位分异中,NDVI变异程度随着地形位的升高而逐步降低;在不同的区域,NDVI变异程度由高到低分别为渝西、渝中、渝南、渝东北;土地覆被不同,NDVI变异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耕地土壤性质与气候、地形、母质等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存在错综复杂的内在联系.选取闽侯县367个代表性样区耕地土壤样品的分析数据,以有机质等20个指标做为分析因子,试用主成分分析与灰色关联度分析两种方法相结合进行分析,揭示土壤性质与外部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目前该县社会经济因子对土壤属性的影响小于自然环境因子的影响;水土流失对耕地土壤的影响尚不十分突出,但仍是影响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隐患;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RS和GIS的黑河流域景观生态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6年Landsat TM影像、土壤数据、DEM数据及气象资料,基于RS和GIS技术,针对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和水土流失等主要生态问题,选取植被类型、干旱指数、地形、降水侵蚀力值等8个指标,建立了景观生态综合评价模型,评价了黑河流域景观生态质量.结果表明:(1)黑河流域景观生态综合指数平均值为5.870,以3级和4级为主体,占总面积的68.65%,景观生态质量一般;(2)景观生态质量水平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呈现出流域上游最好、中游次之、下游最差的特点,从行政范围来看,民乐县、山丹县、甘州区、祁连县和肃州区较好,额济纳旗、金塔县、嘉峪关市等则较差.  相似文献   

19.
剑川县土地利用现状多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地形位指数、分布指数和土地综合利用指数等多因子,结合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对云南省剑川县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在此基础上对进一步合理利用剑川县土地资源提出了相应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水土流失土壤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中国水土流失土壤因子测试和评价模型研究成果为基础,从影响土壤指标发生时空分异的主导因素、土壤指标随土类的变化、土壤指标的空间分异规律、土壤指标对区域水蚀过程和形态的协同影响等角度对中国水土流失土壤因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总结, 本研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影响全国范围内水蚀过程中土壤指标发生时空分异的主导因素是容重、粉/粘、有机质含量;土壤指标值随土类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土壤指标值有较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在地形等因子不变条件下,四个土壤指标的协同作用决定了区域水蚀过程、形态和危害,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水土流失土壤因子的宏观趋势性研究是可行的,但尚待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