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5 毫秒
1.
通过理论推导证明:非延迟式AGC压缩参谋 恢复忆少的能力强于延迟式AGC,但反调制失真较为理;而延迟式AGC的过渡过程短于非延迟式AGC,且反调制失真较小;两者抑制干扰脉冲的能力相同。  相似文献   

2.
AGC方式下直吹式磨煤机自启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磨煤机子组自启停优化改进的必要性,简述了磨煤机子组自启停优化改进方案,指出试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AGC(自动发电控制)是智能电网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是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为了使机组的自动化水平达到更高要求,实现省网调的统一调度,我厂#1-3机组AGC功能的投入是十分必要的。我厂在今年大小修期间对#1-3机组进行了AGC投入改造。AGC对协调系统的要求高,在我厂存在系统功能落后,没有AGC投入经验,程序不符合AGC投入的要求,因此对机组进行了AGC功能的程序设计,以实现机组AGC的投入。  相似文献   

4.
根据液压AGC系统的构成,同时考虑轧机辊系轧制力的影响,建立了热轧液压AGC系统的动态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动态模型简单且利于分析轧制过程中各种因素对轧制精度的影响,为系统的优化设计及系统控制性能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热连轧综合AGC系统的智能化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多机架与多种AGC控制功能的智能化协调控制,AGC调节过程中参数智能化修正以及监控AGC中模糊控制方法,并给出了实际控制效果和结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了有线电视工程设计中几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定性分析了这些问题对系统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显式BDF方法为预估式,以隐式BDF方法为校正式构造了一类求解延迟系统的并行BDF算法,探讨了算法的稳定性,得到了算法渐进稳定的一个充分条件,导出了该算法的稳定性是由相应的常微系统(ODEs)的方法的稳定性控制的,理论分析和数值试验表明,算法对线性和非线性问题均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AGC系统中弹跳方程受轧机刚度系数精度和弹跳曲线线性条件的影响而无法得到精确的机架轧出厚度的问题,提出以轧机弹跳特性曲线为基础的机架轧出厚度计算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得到新的前馈AGC、厚度计AGC及其与监控AGC的相关性模型.将优化后的AGC系统应用于某热连轧现场,实际应用表明,对于厚度规格35mm的带钢,允许厚度偏差±20μm时,厚度精度命中率可达962%以上,远优于现场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9.
隐式Euler法关于一类无穷延迟系统的非线性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讨论了形如y(t)=f(t,y(t),y(pt),P∈(0,1),t≥的无穷延迟系统的非线性数值稳定性,并给出了隐式Euler方法的整体与渐近稳定性准则。  相似文献   

10.
厚度计AGC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场应用情况表明,厚度计AGC存在两个重要问题:轧辊偏心导致厚度计AGC产生错误的辊缝调节量,与监控AGC同时使用时存在相互干扰.结合厚度计AGC的原理和实际应用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针对轧辊偏心问题应用了轧制力偏心滤波方法,既滤掉了轧辊偏心的干扰又有效反映了辊缝调节;针对与监控AGC相互干扰的问题,对这两种AGC的调节量进行了相关性处理,避免了两者重复调节或反向调节.现场应用效果表明,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满足了厚度控制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界定了人因分析概念的涵义;论述了人因分析的作用和意义;提出了人因分析理论与方法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能极大推动人因分析学科的发展;最后从理论与应用两方面讨论了人因分析近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AGC控制技术的发展过程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板带轧钢厚度控制技术的发展和产生厚差的原因(主要有:温度、轧制力等)。在带钢厚度自动控制(AGC)中常用的智能算法有神经网络、模糊控制、遗传算法和模糊神经网络,总结其各自的特点及其在AGC中的应用,其中模糊神经网络取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之长而去其所短,有独特的优势,并指出控制理论和智能算法的结合是AGC控制技术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复杂巡检逻辑造成的软件实现困难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层级有限自动机(HFA)的形式化模型,分析了设备自动巡检过程的行为特征,利用HFA对自动巡检过程实现了行为建模,抽象出了HFA的核心状态和辅助状态,并对主要核心态进行了深化分解及FA表示.给出了HFA向软件实现转化的基本框架.这种HFA模型能对设备自动巡检逻辑进行简洁清晰地刻画,为软件正确实现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4.
在带钢轧制过程中,不同性质的多个厚度精度控制AGC系统同时存在,有可能在调节辊缝的方向上相互影响和干扰.理论证明,厚控系统的压力AGC和监控AGC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相互独立的可能性.通过数学意义上的公式推导,针对AGC系统的实际控制流程,对某热轧机厚控系统的控制参数和结构的调整和改变,得以使此厚控系统实现控制意义上的解耦,并且经过理论推导和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此厚控系统的压力AGC和监控AGC是相互独立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测定法(IFA)的技术路线及其在巴尔通体(Bartonella)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认识IFA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交叉反应。结果:IFA对巴尔通体感染的诊断尤其是在属的水平上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结论:IFA通过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而对感染病原作出诊断,尽管有部分交叉反应存在,IFA仍以其高度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以及操作简便而成为诊断巴尔通体感染最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两种方法检测汉坦病毒滴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露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9):2137-2141
【摘要】 目的:比较双抗体夹心ELISA法与直接免疫荧光(DFA)法在检测汉坦病毒灵敏度方面的差别。方法:用汉坦病毒76-118株感染Vero-E6细胞,取不同时间点的病毒感染细胞制备细胞爬片或细胞培养物冻融上清,分别用本室制备的抗汉坦病毒单克隆抗体标记荧光素或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建立直接免疫荧光法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上述细胞中的病毒抗原,并比较两者的检测灵敏度,用空斑形成实验结果作为金标准,以评价两种方法在检测病毒抗原灵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 用两种检测方法测定不同时间点的汉坦病毒培养物抗原,双抗体夹心ELISA法不仅检出的时间早,而且其病毒滴度均较IFA法高(P<0.01)。结论:ELISA法检测汉坦病毒滴度的灵敏度较IFA法更高,并且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好,便于大批量规模化检测,因此更适用于汉坦病毒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命名数据网络(named data networking, NDN)中的请求-应答通信模式及有状态的转发滋生了新的分布式拒绝服务(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 DDoS)攻击方式—兴趣洪泛攻击(interest flooding attack, IFA)。IFA是NDN中主要的拒绝服务威胁,虽然IFA防御方案被广泛研究,但目前缺乏系统的解决方案。针对这一问题,基于粒子群优化的后向传播神经网络算法提出一种新的IFA检测方法,并结合基于基尼不纯度的恶意前缀识别方法和兴趣包回溯方法来缓解攻击危害,形成一种综合的防御方案。通过ndnSIM仿真实验证明,提出的方案不仅可以准确检测和有效防御IFA攻击,而且解决了基于窗口检测方案无法检测连续攻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热连轧活套系统分析与控制方式比较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对热连轧过程中的活套系统进行了分析,对几种活套控制方式进行了比较,AGC系统和活套控制系统进行综合设计,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方式,仿真结果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高招中轧过程的成品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