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对狭叶锦鸡儿花柱进行超微结构观察表明,在开花前一天到开花当天,花柱通道细胞结构有以下特点:1) 通道细胞不具备典型的传递细胞特征,无壁内突.2) 通道细胞是在开花当天发育完全的,分泌面的细胞壁外被角质层.3) 开花前一天,靠近花柱道的部分细胞解体,细胞质流入花柱道中,其中质体膨大,膜不完整,片层松散,淀粉粒大而明显.另外细胞质中小泡丰富.部分完整的通道细胞分泌面的细胞壁有角质层正在形成;4) 开花当天,部分通道细胞细胞壁发育完全,分为三层,由外向内为角质层、细胞壁外层和细胞壁内层;5) 角质层在相邻的通道细胞间连续分布,呈波浪状.花柱道中内含物紧贴角质层分布.根据观察,狭叶锦鸡儿花柱通道细胞不具备典型分泌细胞的特点,属另外一种通道细胞类型  相似文献   

2.
狭叶锦鸡儿(Caragana stenophylla Pojark)花柱通道细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狭叶歼花柱进行超微结构观察表明,在开花前一天到开花当天,花柱通道细胞结构有以下特点:(1)通道细胞不具备典型的传递细胞特征,无壁内突,2)通道细胞是在开花当天发育完全的,分泌面的细胞壁外角质层;(3)开花前一天,靠近花柱道的部分细胞解体,细胞质流入花柱道中,其中质体大,膜不完整,片层松散,淀粉粒大而明显,另外细胞质中小泡丰富,部分中通道细胞分泌面的细胞壁有角质层正在形成;(4)开花当天,部分通道  相似文献   

3.
利用电子显微镜技术、通过超薄切片获得一些胞间连丝和胞间通道的横切和纵切的结果,表明胞间连丝是由质膜形成外壁,内质网压缩形成内壁,内外壁之间的空胞是物质运输的通道,而压缩内质网消失后的胞间连丝,即胞间通道,结构简单,但运输能力增大  相似文献   

4.
授粉是植物生活史周期中的一个重要过程.茄科植物属于湿柱头,实心花柱.成功授粉起始于花粉粘附在成熟的柱头表面,接着水合、萌发,花粉管穿过柱头后沿着花柱传导组织细胞间隙朝着胚囊的方向生长,经过助细胞后释放精子完成双受精.在这个过程中,花粉外壁决定因子与花粉管生长通道中的各种成分相互作用,激活花粉管细胞内部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存在于烟草柱头、花柱传导组织细胞、子房和助细胞中的各种分泌物对于花粉细胞粘附、花粉管生长营养供给、信号传导、方向引导具有重要作用;另外,某些花粉决定因子与雌蕊成分的相互作用也可能导致自交不亲和与杂交不亲和.文章总结了烟草授粉后花粉与雌蕊相互作用涉及的物质及机理,这些物质主要包括蛋白质、多糖、脂类、激素、酶类和黄酮类等.  相似文献   

5.
对中间锦鸡儿花柱的细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如下:1)表皮韭旬整齐,外切向壁加厚,具厚的角质层,细胞内赢在的淀粉颗粒;2)成熟花柱的通道细胞分泌面的细胞壁无传递细胞结构,但细胞壁厚且具角质层。分泌物开始溢出时角质层破裂和消失,细胞壁保留薄的一层,通道细胞内含一个中央大液泡,细胞质中有许多内质网、线粒体及少量质体;3)花柱的表皮与通道细胞之间为多层典型的薄壁细胞,细胞质内含少量线粒体、高尔基体及内质网  相似文献   

6.
<正>滇楸和楸树花柱是介于中空和实心的中间类型。花柱表皮细胞外切向壁极其加厚并具有明显的角质层。花柱皮层由6~10层薄壁细胞组成,含有粗糙内质网、壁旁体、次生液泡和造粉质体等细胞器。引导组织形成时,发育成不同程度的传递型壁—膜结构,并具有分泌型传递细胞的各种特点。 引导组织的发育分三个时期:1.开花前壁内突开始发育为初期;2.开花期为引导组织发育盛期;3.传粉期为发育后期。此外,还比较了滇楸和楸树花柱在发育和结构方面的区别,并解释了楸树花而不实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楸树自交及种内、种间杂交亲和性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荧光显微技术、整体透明法和石蜡切片法,对楸树自交及种内、种间杂交亲和性进行了显微观察.结果表明:无论自交或种内、种间杂交花粉均可在柱头萌发,但萌发时间和萌发率存在显著差异.花粉管在柱头分泌物中生长或穿透乳突细胞沿柱头中部维管束生长,之后进入花柱引导组织胞间隙.大量种内和种间杂交花粉管于授粉后12~24 h迅速生长至花柱基部;48 ~72 h进入子房;96~120 h前后发生双受精,肉眼可见子房发红膨大.自交授粉后约36%的花粉管在柱头和花柱上端终止生长;42%的花粉管于授粉后72~96 h进入子房;直到授粉后120 h花冠脱落为止,少数花粉管能够穿透胚囊,但未见双受精发生,子房无膨大.研究认为:楸树具有自交不亲和性,而种内和种间杂交是亲和的;其不亲和反应发生的最终位置在子房,时间在合子形成前,为合子前晚期自交不亲和类型.  相似文献   

8.
正研究实现人工构建自组装多酶体在自然界,细胞通过漫长的进化获得了许多按一定空间结构组装在一起的多酶复合体,在这些复合体中,酶与酶之间可以形成底物通道,减少中间产物(尤其是有毒物质)的扩散,以达到高效的胞内催化功能,在细胞代谢过程和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模拟天然的多酶复合体,在胞内人工构建超分子多酶体,是生物催  相似文献   

9.
以电镜观察甜菊花粉及发育的结果表明:小孢子母细胞时期,出现胞质融合以及线粒体和质体数量减少、结构简化的胞质重组现象。四分孢子的显著特征是细胞核和高尔基体呈活跃状态。花粉双核期,营养细胞内出现大量的淀粉粒和脂质体,细胞器丰富,核孔多,而生殖细胞胞质稀薄核孔较少见。本文中探讨了这二类细胞的功能。双核期花粉内淀粉粒和蛋白质开始大量积累。三核期花粉成熟时,蛋白质积累达高峰,淀粉粒转化为较小分子的糖类物质以供花粉萌发生长。  相似文献   

10.
胞间通道的形成机理与物质运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衰老器官内有机物质转移和重新利用,依赖于胞间连丝的运输和调节,为了适应衰老器官内大量的降解物质在短期内迅速转移到贮藏器官和生长部位,胞间连丝内部的压缩内质网在酶的作用下降解成简单的通道,其周围的细胞壁物质也被酶解,使胞间加丝通道拓宽,并且在没有胞间连丝的细胞壁上,也能形成新的通道,孔径拓宽的胞间连丝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功能上与胞间连丝发生时的起始状态小孔道十分类似,还提出了胞间连丝随生命体周期性  相似文献   

11.
以甘薯鸟吃种和高自一号为亲本进行人工自花授粉;以甘薯鸟吃种和高自一号为母本,河北351为父本进行杂交授粉.观察了花粉在柱头上的行为,柱头乳突细胞表面糖蛋白的定位分布,授粉前后乳突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不育组合首先表现出花粉在柱头上粘附和水合能力很弱,花粉不萌发.能育组合授粉后花粉在柱头上的粘附水合能力很强,多数花粉萌发.但有的花粉管不进入柱头,仅在乳突细胞表面爬行,或提前破裂,释放内容物;以及在花粉管接触的柱头乳突细胞中沉积胼胝质.糖蛋白(钉红着色物质)在能育与不育组合的柱头乳突细胞壁上的分布有明显的差异,作者用细胞化学定位法验证了糖蛋白与自交不育可能存在的相关性.鸟吃种柱头乳突细胞杂交授粉后12h其超微结构明显退化;而自花授粉后3h就已明显退化.柱头乳突细胞退化的早晚可能与所授花粉是否能育相关.  相似文献   

12.
利用电子显微镜和荧光显微技术研究了青檀花粉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及壁的成份.小孢子刚从四分体中释放时,核位于中央,细胞器随机分布.当小孢子核移向边缘时,细胞器特别是质体,呈不均等分布,在核的对面聚集.刚形成的生殖细胞完全被细胞壁包围着,壁的成份是纤维素和胼胝质.生殖细胞形成后不久,胼胝质即消失,而纤维素则部分地保留,一直到游离生殖细胞早期.传粉时的生殖细胞呈蝌蚪状.在生殖细胞中始终没有发现质体.故青檀的质体遗传格式属于番茄型.  相似文献   

13.
北美鹅掌楸和中国鹅掌楸种间杂交胚胎学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1.中国鹅掌楸花粉在北美鹅掌楸柱头上萌发良好,速度快且整齐。2.花粉管生长速度最早在80h进入胚囊,大多数在120h以后。个别花粉管在花柱中顶端膨大、破裂,或行至珠孔发生扭曲现象。3.花粉管通过柱头沟和花柱道时生长快,通过珠孔塞和珠孔以及珠柄时生长缓慢。4.控制授粉后5d左右发生双受精,合子休眠约20d左右,30d左右是球形胚,90d子叶胚形成;140d胚分化完成,种子成熟。5.连续三年的结籽率调  相似文献   

14.
15.
利用超薄切片技术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了锦葵科七种花粉壁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用透射电镜可观察到花粉外壁、外壁纹饰及萌发孔的内部结构,但不同种的花粉壁的细微结构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甘薯受精前后卵器各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助细胞在珠孔端具有丝状器,并有丰富的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和质体(在宿存助细胞中特别丰富),花粉管进入到退化助细胞中并将内含物释放出来.卵细胞具有丰富的线粒体、内质网和核糖体.受精后,类脂体、高尔基体、线粒体和核糖核蛋白体明显增加.受精前卵器各细胞只有珠孔端具有壁,受精后合子的高尔基体的数量和活性增加.还比较了甘薯卵器和到目前为止研究过的其它一些植物卵器超微结构的异同.  相似文献   

17.
羊柴根瘤中ATP酶活性的超微结构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用透射电镜,观察了羊柴根瘤中宿主的细胞和细菌在发育中ATP水解酶的分布及变化。结果表明,ATP水解酶活性反应的磷酸铅沉淀粒,分布于宿主细胞壁外表面,质膜,胞间隙,细胞质,细菌周膜和拟菌体等部位,尤其在胞间隙中有大量的ATP水解酶并有泡状分泌物。  相似文献   

18.
在光镜下观察了松属(Pinus L.)14种、1变种茎次生韧皮部结构,并对亚属间及一些种间差异进行了比较,主要结果为:(1)各种茎次生韧皮部结构基本一致。次生韧皮部由轴向和径向两个系统构成。轴向系统的主要成分为筛胞、韧皮薄壁组织细胞、含晶细胞和径向片;径向系统由单列和纺锤形两类射线组成。与具功能韧皮部相比,不具功能韧皮部的组成分子在形态、结构及排列上均发生显著变化。(2)次生韧皮部分层现象,射线扩张现象,树脂道密度,含晶细胞频率,韧皮薄壁组织细胞后合物含量,射线高度,以及筛胞长度、径向宽度和弦向宽度,筛域直径,直立射线细胞高度和径向宽度等许多方面存在一定的种间差异,但无明显的规律。(3)两亚属在晶体形状和长度、树脂道上皮细胞数(具功能或刚失去功能的韧皮部)等方面有较稳定的差异,可作为属内分类的进一步证据。  相似文献   

19.
初孵扬子鳄大脑皮层组织学结构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用光镜对扬子鳄大脑皮层的组织学结构进行了研究 .扬子鳄大脑皮层可分为外网状层、细胞层和内网状层三层 ,神经细胞绝大多数集中于细胞层内 ,内、外网状层中零星分布一些小细胞 .从内侧到外侧 ,大脑皮层可分为海马、新皮质和梨状皮质三部分 ,三者之间无明显界线 ,细胞排布有所区别 .本文对扬子鳄的大脑皮层同其他脊椎动物的进行了比较讨论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