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赵玉环 《科技信息》2008,(30):204-204
家族主义法是中国传统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家族等级制度,强调家族连带责任的行为规范。家族主义法发端于先秦时期,经隋唐时期的全面发展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对中华法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涡团法对二维无粘不可压缩流动是具有吸引力的数值方法.本文应用Delauay三角形,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涡团法.数值结果表明,本文涡团法比传统涡团法有更高的精度,能适应于长时间历程问题.  相似文献   

3.
立宪主义作为一种依据宪法治理国家的重要的政治原理,在现代社会控制系统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立宪主义从总体上提供了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与有效机制。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在不同民族的政治实践中,立宪主义又呈现不同的形态。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局限性,泰国立宪主义与西方立宪主义呈现诸多不同之处。尽管泰国立宪主义在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积极成果,尤其是经济方面,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和障碍,其中最大的挑战便是如何处理好代表不同利益的政党之间的权利纷争。  相似文献   

4.
法律工具主义认为法律只是统治阶级治理国家、实现一定社会目标的手段和工具。不仅无任何目的意义与价值意义,且与现代依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理念不一致,其给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目标进程中带来了消极影响。因此,我们应从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两个层面上,彻底摒弃与克服法律工具主义,以求得更有效率地实现法治,在整个社会树立起法律信仰主义旗帜。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带动了国内舞蹈界向西方借鉴学习的道路。西方的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了中国一批舞蹈先驱的思想,加速了现代舞进入中国舞蹈界的进程。融入了现代主义思潮的中国现代舞,紧密结合国家特色和时代特征,展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舞。  相似文献   

6.
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质主义的源头不是亚里士多德的本质论而是科学主义分析哲学。本质主义的"科学性"是新实证主义的"科学性",而不是立足于现实和历史的科学精神。反本质主义不是源自维特根斯坦的后期思想,而是后现代主义以"反知性"否定传统形而上学之非理性主义思潮。批判理性的立场既以科学主义的本质主义为不取,又不苟同于非理性主义的反本质主义,以超越后现代主义。  相似文献   

7.
冲突与调适:南方山地民族的法律多元主义格局及其走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南方山地民族地区和社会还存在着法律多元主义的格局 ,即国家统一法、民族地方自治条例及民族固有法并存的状态 ,探索了如何调适三者之间的冲突 ,即如何恰当地处理法的国家属性与民族属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用ISP法冶炼浮渣热压团时,研究了压团压力、温度、加压时间对铅锌密闭鼓风炉冶炼浮渣热压团块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压力对团块强度影响不大;温度是影响热压团的重要因素;加压时间对热压团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制粒有利于团块强度的提高和压团温度的降低.热压团块在900 ℃的温度下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该工艺对扩大密闭鼓风炉冶炼的备料方式,改善冶炼方法及治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国 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民间法和法律多元主义委员会是一个国际性的法律学者组织,该组织由荷兰Nijmegen民间法学院教授G.van den Steenhove发起,于1978年由国际人类学和民族学联合会创立,并附属于国际法学协会之下。1981 年,该委员会在意大利 Bel lagio举办了首届科学论坛,主题是“国家体制及其对民间法的运用”,会后出版了论文集《人民的法与国家的法:Bella gio论文集》。自这次讨论会后,委员会每隔一年或两年在世界不同地区举行一系列国际性会议,并出版了许多成果(详见下文)。委员会在成立26年之后,已发展成为一个颇具影响力的国际性…  相似文献   

10.
在法学的发展过程中法条主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法官处理常规案件的指导功能十分显著,但是在疑难案件的判决中真正起作用的却是法条主义之外的其他因素,如民意、道德等。充分利用各种类型、不同方面的信息,进行社会科学的缜密思维,是处理疑难案件更好的道路选择。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中国宗教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而揭示的关于宗教问题的理论观点、方针政策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他由三个层面构成:一是关于宗教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社会作用问题的理论;二是关于宗教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以及建设和谐宗教关系的理论;三是关于宗教与无产阶级政党、宗教信仰与共产主义信仰之间关系,以及加强党对宗教工作领导的理论,这是一个全新的宗教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文学领域中的道德危机和道德失范带给人们的道德破坏和精神伤害对社会和谐发展极为不利,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不利的因素,社会现实要求对文学的伦理学研究。文学伦理研究的价值表现在文学能形象鲜明地反映人的处境、性格、命运以及社会道德的冲突和个人精神的状态,生动体现人们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理想的探求,展示人性的复杂性和深度,故而与现实人生和社会伦理有一种深刻而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运用黑格尔的历史主义方法论,站在现实的“物质生产关系”的维度来审视市民社会,克服其神秘主义的影响,从而实现了“伦理关系”向“社会物质生产关系的转换”,并由此创立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历史唯物主义。当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动,加强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厘清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对待转型时期复杂多变的矛盾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一些学者针对世纪之交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现实,以及与此潮流相呼应而出现的新的文化与文艺现象,提出“日常生活审美化”论题。有人称,进入20世纪,审美由于社会的发展开始降低姿态,所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寻常百姓家到底是何种类型的百姓家?对于日常生活审美化论题在中国特定语境中的有效性需要双面分析,既要明确其存在的依据及合理性,也要考虑其解释当下中国审美现实问题所遭遇的尴尬,同时也要看到,审美的全面泛化存在着忽略生活本真和一定程度上造成价值真空的弊端。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中国实现了由传统王朝国家政治体制向近代民主政治体制的跨越,中国边疆地区的社会政治形态也相应地发生着改变。西南边疆的社会政治生态在这一时期也经历了复杂的演变。由于列强对西南边疆的贪觊,不断地向西南边疆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渗透,西南边疆问题被迫卷入了国际化因素,这也是近代中国边疆问题的一个突出特征。西南边疆地区的民族与宗教庞杂,存在着政教合一、土司制度等政治制度,增加了西南边疆问题的复杂性。民国时期西南边疆复杂的社会政治生态是近代以来中国边疆社会政治形势不断变化、演变的表现,也是近代中国边疆问题的缩影。通过对西南边疆复杂社会政治生态的分析、总结,对于深刻认识近代西南乃至中国边疆问题的复杂与严重有着重要意义,有助于形成对近代中国民族国家构筑历程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但在经济发展的背后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贫富差距的加大,人口与环境问题的积累以及弱势群体的增加等。这些问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了不利影响,需要大力发展慈善事业作为政府社会保障制度的补充。本文通过探讨历史上宗教慈善事业的发展与贡献,分析当代中国宗教慈善事业发展的现状,探索我国宗教事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当中,知识分子的社会身份和文化属性一直处于变动之中,今天的知识分子面临着更为复杂、多元的社会现实。李洱、孙瑜等当代作家通过小说叙事对于知识分子的生存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普遍化的社会现实:知识分子精神生活的日常消解,成为现代社会中积郁已久的“文化病”。  相似文献   

18.
1960年代美国学者列文森提出的儒学“博物馆化”说认为传统的儒学不仅仅在知识理论上已经无法为现实提供解释和指导,同时也失去了作用于现实社会的能力。列文森认为儒学的“博物馆化”是儒学人文精神与现代工业社会之冲突导致的必然宿命。余英时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儒学“游魂说”则重在反思当代儒学研究与现实生活脱离,从而导致了儒学仅仅成为知识理论化的存在。儒学的人文精神并不与现代工业社会存在根本冲突,恰恰相反,儒学人文教化的精神适足以为解决社会分工带来的异化问题提供文化资源。儒学的复兴必须是学术理论层面的突破和社会文化生活的建设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19.
巴赫金以语言为切入点,将社会现实生活与语言紧密结合起来,认为小说的语言是被社会现实生活化了的。实际上,他把小说等同为一种现实生活化的语言形式,认为小说具有杂语性和开放性两个特点。巴赫金小说本质理论体现了小说本质理论的一种发展趋向:追求开放中的互动与融合。  相似文献   

20.
陶芸 《皖西学院学报》2010,26(4):121-123
二战后初期的美国,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学主题——"边缘人"对主流社会的逃避。它的形成和当时美国的社会心理状态有关,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原因。以哈利《兔子,跑吧》中的主人公哈利.安斯特朗为例,对战后美国文学的这一独特文学现象及其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内涵进行了挖掘与剖析,并联系中国现阶段的实际,分析了中国的"城市边缘人"——农民工的生存现状和对策,让人们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