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支柱,制造业服务化,是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信息技术应用日益深入的背景下,全球制造业正在从"生产性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强调,  相似文献   

2.
全球制造业正在加速向服务化方向发展,向客户提供的产品体现为"物理产品+产品服务"的集成服务型产品。这类产品与传统机械产品在构成和设计等方面有较大区别,研究复杂集成服务型机械产品的内部结构关系规律和整体特征对指导产品设计和服务增值具有科学意义。首先分析了集成服务型产品及模块的特征,指出了集成服务型产品与传统物理产品的区别。然后,归纳了产品模块化结构建模研究进展和网络建模方法研究进展,指出了现有研究方法应用于集成服务型产品建模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宏观与微观建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复杂系统理论和网络理论进行的复杂集成服务型机械产品模块化结构建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技术创新对于服务型制造企业获取和保持长期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服务型制造企业提高技术创新水平的内在机制尚不明晰。因此,基于资源基础理论视角,结合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利用35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样本的数据进行研究,从组态视角分析引致服务型制造企业实现高技术创新水平的条件组态。研究发现:冗余资源、资产性质、数字化能力、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等均不是引致高技术创新水平的必要条件;存在5种引致服务型制造企业实现高技术创新水平的条件组态,具体可以归纳为轻资产企业高技术创新水平的实现组态(创新驱动型和服务主导型)、重资产企业高技术创新水平的实现组态(数字创新型和路径依赖型)和中等轻重资产企业高技术创新水平的实现组态(数字化服务型)3种模式;企业数字化能力的建设要结合数字化与已有业务之间的关系来判定,当二者为平行关系时,企业不应盲目投资数字化,以免造成业务的紊乱。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实证检验了财产性资源(冗余资源、资产性质)与知识性资源(数字化能力、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促进服务型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协奏机制;此外,解析了服务型制造企业创造价值的内在机制,并且就数字化对服务型制造企业...  相似文献   

4.
关于企业网络嵌入性在制造业服务化战略转型绩效获取中的积极影响已深受学界广泛关,研究从网络嵌入性视角出发,以长三角、珠三角区域以及华中地区225家服务化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与制造企业不同接触程度的增值服务提供保持相对适应或匹配的特定价值嵌入方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制造企业不同接触程度的增值服务提供,如果企业采取的特定价值嵌入方式与之保持相对适应或匹配的情境下,则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成功转型或绩效成功获取的概率将得到进一步增强.即与制造企业不同接触程度的增值服务系统性质保持相对适应的价值嵌入对制造业服务化战略转型绩效的成功获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建立服务型制造业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用户、设备和服务信息交互平台,可以有效地解决售后服务、设备管理、客户满意度等问题,同时创造更多的增值服务,将企业打造成服务型制造企业,树立企业品牌和传播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真正实现服务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6.
卫力  崔杨 《科技促进发展》2020,16(2):169-174
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问题一直备受学术界关注。本研究将战略柔性作为自变量,服务创新能力作中介变量,研究制造企业战略柔性对服务化绩效的影响并提出假设。通过对服务型制造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发放问卷获取研究数据,并通过相关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对战略柔性对服务化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资源柔性和能力柔性与制造业服务化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服务创新能力在战略柔性和服务化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为制造业柔性战略的制定及服务化绩效的提升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竞争优势的强弱决定着装备制造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由于大型装备制造产品属于复杂产品系统,因此装备制造业的价值链不同于传统价值链,主要表现在产品营销先于生产制造、靠批量生产的规模效应来获取低成本优势难以实现、内外部价值链的界限非常模糊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构建装备制造企业的价值网络,以太重集团作为案例沿着"产品研发、营销、生产设计、采购、生产制造、服务"整个价值链条分析各关键节点的竞争优势获取,以期为装备制造企业打造竞争优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如何提升服务型制造企业的竞争力水平,成为近年来服务型制造研究领域聚焦的核心热点.文章通过构建服务型制造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71家沪深A股上市服务型制造企业2017-2019年的数据,借助因子分析法与Topsis评价法对服务型制造企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2017-2019各年间近一半的企业综合因...  相似文献   

9.
 中国制造业面临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和重要发展机遇,制造业生产组织模式正向扁平化、专业化、分散化、协同化方向发展.分析了制造业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探讨了基于"互联网+"制造业设计/制造/服务一体化的迫切需求,总结了全生命周期服务化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互联网+"协同制造的全生命周期的设计、制造与服务一体化发展思路和目标,并给出了相关发展重点和任务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客户市场权力的增强、服务价值和竞争力的凸显以及技术进步等因素推动制造企业向服务转型.这种新型的制造模式体现出企业与客户互动、产品与服务融合、全程化服务、大规模定制、柔性制造和网络协同等方面的显著特征,并对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而言,服务型制造企业的信息化需要基于流程再造和服务标准,在数据、流程和服务三个层面实现企业内和跨企业的信息资源整合以及对客户信息的共享和挖掘,进而建立一个包括产品销售与服务、采购与协同制造、综合信息管理、生产作业与控制、产品设计与管理、企业信息门户等子系统在内的协同制造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1.
数控机床是制造业企业进行产品制造的工作母机,因此其可靠性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以及企业产品的质量.因此该文针对于我国现阶段数控机床可靠性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相应的提出解决对策,旨在帮助制造企业提高数控机场可靠性,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以及推进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正在深刻改变着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方式,成为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目前,我国传统制造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双重压力,亟须顺应数字经济发展潮流,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研究认为,我国制造业应利用数字化解决行业"痛点",着眼于数据利用、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运用、人力资本培育、市场开发等维度,以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深化与数字经济的融合程度,加快自身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型步伐,提升我国制造业现代化水平,将传统制造业与创新中国相统一,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制造企业在现代化管理方面与欧美制造强国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我国急需对制造业现有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本文主要研究探索应用ERP系统改革我国现有的制造业管理模式,以信息化技术带动制造业管理的升级,通过ERP系统提高制造企业生产的准确性,控制企业生产成本,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服务型制造背景下,制造企业运用物联网通过远程监控技术对售后产品进行远距离实时监测与控制,极大地降低了运维服务的响应时间。本文以运维管理和服务供应链管理理论为依据,探讨了基于响应时间的远程监控智能服务定价问题。研究发现,当满足一定条件时,存在响应时间与服务价格的联合最优解,使得制造企业收益最大化;响应时间存在一个临界点,当响应时间低于该临界点时,无论服务价格如何变化都不会增加制造企业的收益。研究结论为制造企业基于响应时间进行远程监控服务定价以及服务级别协议的签订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现状,为了改进存在的问题,根据"互联网+制造"的指导思想,分析了智慧制造的发展历史和概念结构.引入"神经系统"概念,提出了适合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智慧制造模型.该模型的提出,为实现辽宁省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入融合,推动装备型企业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等方向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经济结构的改变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若完全依赖传统的生产型制造模式,则制造企业很难继续保持竞争力。实践中发现,依托主业向产业链中的服务环节延伸能够为制造企业带来新的竞争力优势,因此服务型制造应运而生。依据企业竞争力评价理论,以中国A股33家典型服务型制造企业作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当前阶段服务要素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至关重要,从拓宽服务项目种类和培养系统性服务能力横纵两个方向提升企业综合服务能力,是服务型制造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同时,改善和挖掘传统竞争要素指标的潜力,是提升服务型制造企业竞争力的另外一条路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服务型制造企业的特征以及与传统制造企业的区别分析,指出传统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企业转化的路径,以求对我国制造企业的转型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韦影  赵乐乐 《创新科技》2021,21(9):15-23
为更好地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智能制造与创新的关系亟待厘清.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双环传动和海尔集团开展探索性研究,剖析智能制造与创新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发现,智能制造促进产品创新和流程创新;同时创新是智能制造发展的动力,它促进智能产品形成,为智能生产提供重要支撑,推动智能制造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智能制造模式转变.两者之间相互促进,有助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杭州科技》2016,(6):35-38
正杭政函[2015]128号重点任务(一)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技术、产品和服务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立足杭州制造业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制造发展的现实需求和重点方向,加快发展自主智能制造技术和产品,重点发展具有深度感  相似文献   

20.
生产性服务业也称生产者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独立分离出来。发展而成的新兴产业。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是一种高智力、高集聚、高成长、高辐射、高就业的服务产业,具有国际性、知识性、创新性、协同性、信用性等特征。生产性服务业既是一个国家(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集中表现,也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来源.其发展水平决定着大都市对城市体系中次级城市的经济支配能力。未来制造业的生产不仅是物质产品,更是服务产品,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的产品价值有70%-80%来自于服务业.企业的经济活动由以制造为中心逐渐转向以服务为中心。生产性服务业也可理解为服务生产的外部化或者市场化,分离和独立的目的是降低生产费用,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经营的专业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