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武威绿洲区引进利用天敌昆虫花绒寄甲防治光肩星天牛,为区域内防治天牛提供了新途径。通过林间应用,结合当地自然气候条件,总结出在武威绿洲区林间释放花绒寄甲的时间、数量、方法及防治效果调查等关键应用技术,为高效合理的利用花绒寄甲防治光肩星天牛提供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2.
在武威绿洲区开展花绒寄甲越冬试验,通过入冬前将不同生物型的花绒寄甲成虫分别投入到土壤、落叶、木段、树木上,使其以自然方式进行越冬。翌年春,对越冬成活率进行调查。同时,调查投放自然生长繁育1年后花绒寄甲种群越冬存活情况。试验表明:不同生境中让其自然越冬,入冬前投入树木上的花绒寄甲成虫越冬存活率最高为17.49%,其中松褐天牛生物型、星天牛生物型和光肩星天牛生物型越冬存活率分别为12.37%、15.09%和25.01%;3种不同生物型花绒寄甲平均越冬存活率为12.65%,其中光肩星天牛生物型花绒寄甲越冬存活率为17.37%,抗寒能力优于另2种生物型。经过近一年自然生长繁育的花绒寄甲越冬存活率为17.28%,比入冬前投入花绒寄甲成虫越冬存活率高,具有较好的抗寒性强。试验表明:光肩星天牛生物型花绒寄甲在武威绿洲区越冬抗寒性较好,应在防治中优先使用;自然生长繁育种群,形成了一定区域环境适应性。通过研究为进一步利用花绒寄甲有效控制光肩星天牛危害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青杨脊虎天牛(Xylotrechus rusticus L.)是中国重大森林蛀干类害虫之一,由于其生活隐蔽、难以防治,对造林绿化和林业工程建设造成严重危害,笔者采用以花绒寄甲室内外寄生青杨脊虎天牛的方式研究其生物防治效果。结果显示:温度对花绒寄甲卵孵化有明显影响,室内投放花绒寄甲卵的方式对青杨脊虎天牛幼虫具有较高的寄生率,以寄主、寄甲的数量比为1:100进行木段模拟投放时,花绒寄甲对青杨脊虎天牛幼虫的寄生率达到86.67%; 在木质部裸露状木段上投放花绒寄甲成虫或卵,对天牛幼虫的平均寄生率分别为81.83%和83.29%。因此,室内释放管氏肿腿蜂对青杨脊虎天牛老龄幼虫和蛹具有较高的寄生率,建议以1:3的比例进行投放。野外防治时选用花绒寄甲卵卡防治法更为便捷,管氏肿腿蜂释放的最佳时期为青杨脊虎天牛的幼虫和蛹期。  相似文献   

4.
采用人工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对遵义市松材线虫病传媒昆虫松褐天牛天敌筛选出来的花绒寄甲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活史进行了基础性研究。基本掌握了花绒寄甲在遵义疫区的分布范围、发生代数、幼虫期、卵期和成虫期的生活规律,并对松褐天牛寄生能力进行了试验,开展了花绒寄甲人工释放技术研究,进行了花绒寄甲释放安全性评估。  相似文献   

5.
基于幼虫体质量、体长、结茧时间、成虫羽化率、羽化时间、雌雄比、成虫体质量及SOD、CAT、POD保护酶活力等指标,比较了以大麦虫和黄粉虫为主要原料制作的人工饲料与松墨天牛幼虫(对照组)饲养的花绒寄甲在这些指标上的差异。结果表明:经检验用人工饲料饲养的花绒寄甲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并无显著性差异,此种人工饲料适合于花绒寄甲饲养。  相似文献   

6.
分别通过室内、林地蒲螨防治试验以及利用肿腿蜂释放管、肿腿蜂喷剂等不同试验防治光肩星天牛,研究了利用蒲螨、肿腿蜂等天敌制剂防治光肩星天牛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利用蒲螨或肿腿蜂释放管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肿腿蜂喷剂防治效果尚可,且提高肿腿蜂防治效果的关键在于正确的防治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影响光肩星天牛定位寄主的糖槭挥发物成分,解析挥发物在光肩星天牛搜寻和定位寄主过程中的作用,为光肩星天牛的综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热脱附气质联用法(thermal desorption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TCT-GC-MS)分析鉴定糖槭挥发物组分,通过触角电位仪和“Y”型嗅觉仪测定光肩星天牛对槭树挥发物的触角电位(EAG)及嗅觉行为反应。采用多重比较、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等方法,明确影响光肩星天牛搜寻和定位寄主的主要挥发物。【结果】经鉴定,糖槭具有34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酯类、烯类、酸类和醇类,分别占61.67%、12.99%、5.58%和5.02%。光肩星天牛对所测定的12种糖槭挥发物均有一定的EAG及嗅觉行为反应,在不同挥发物间、同种挥发物不同浓度间、同种挥发物同一浓度雌、雄光肩星天牛成虫间EAG及嗅觉行为反应存在一定的差异。光肩星天牛雌、雄成虫对乙酸己酯、己二酸二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乙酸叶醇酯、丙酸叶醇酯、顺-3-己烯醇、2-己基-1-癸醇、罗勒烯和角鲨烯具有明显的EAG反应;乙酸己酯、乙酸叶醇酯、丙酸叶醇酯、顺-3-己烯醇和2-己基-1-癸醇对光肩星天牛雌、雄成虫均具有较强的引诱作用,罗勒烯和角鲨烯具有较强的驱避作用;己二酸二异丁酯和月桂酸对光肩星天牛雌成虫具有引诱作用,对雄成虫无明显的趋性引诱作用。【结论】糖槭挥发物中乙酸己酯、乙酸叶醇酯、丙酸叶醇酯、顺-3-己烯醇和2-己基-1-癸醇对光肩星天牛雌、雄成虫均具有较强的引诱作用,罗勒烯和角鲨烯具有较强的驱避作用。己二酸二异丁酯和月桂酸对光肩星天牛雌成虫具有引诱作用,对雄成虫无明显的趋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介绍光肩星天牛不同时期的特点及防治方法基础上,通过对光肩星天牛木质部幼虫采用打孔注射药剂的试验,得到了新的防治方法,防治效果可达到97%。  相似文献   

9.
注干法施用吡虫啉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养虫笼捆绑树干法,接入配对健康光肩星天牛成虫,待卵孵化率达80%时,以注干法施用不同浓度的吡虫啉胶囊防治光肩星天牛初孵幼虫。结果表明:树木胸径注药量为0.32mL/cm时防治效果最好,可达90%以上。用HLPC方法分析树叶片中的残留量,并对施药后不同时期药剂残留量与光肩星天牛幼虫的防治效果进行分析,得出防治效果与树叶片中的残留量存在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光肩星天牛及其近缘种mtDNA序列和基因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光肩星天牛及其近缘种mtDNA的7个基因片段的测序,分析了光肩星天牛mtDNA的特点。结果表明,所测的光肩星天牛mtDNA7个基因序列与其近缘种差异达11.3%以上,光肩星天牛种群及个体间碱基差异小于3%,大部分基因基本没有差异,光肩星天牛mtDNA的这一特点说明这些基因在种内较为保守,可用于该虫的鉴定和系统遗传分析;光肩星天牛与黄斑星天牛在这些基因上差异很小,有可能为同一个种。在COI,Cytb等基因测序中,发现部分个体出现差异大的序列,有的为其近缘种基因。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室内饲养产卵期光肩星天牛成虫并采集其产卵分泌物,对光肩星天牛产卵分泌物进行组分分析。利用烘干法、Bradford法、蒽酮比色法、茚三酮试剂显色法、SDS-PAGE对其组分中水、蛋白质、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及蛋白质组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光肩星天牛产卵分泌物组分中含水量为81.98%,蛋白质含量为4.14%,可溶性糖及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依次为0.51%和0.06%(均为质量分数),蛋白质组分中主要蛋白的分子质量为107.1、86.7、62.2、47.5、39.0 ku,其中107.1~86.7 ku与47.5 ku为强谱带区。  相似文献   

12.
触破式微胶囊剂对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用触破式微胶囊剂防治西北地区杨树毁灭性害虫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的试验结果表明,该剂型不仅对天牛击倒快、药效高,而且具有持效期长的优点。该剂喷施于杨树树干上38d后,对两种天牛出孔成虫的药效仍达到90%~100%。  相似文献   

13.
光肩星天牛与黄斑星天牛分类地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关于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Motschulsky)和黄斑星天牛A.nobilis(Ganglbauer)的分类地位一直争议较大,为了区分和辩识这两个种是否为同一种,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利用RAPD(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对天牛科2亚科7属11种昆虫(包括这两个近缘种)成虫的RAPD图谱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多次引物筛选试验,选择6种对多数天牛都能出带的引物(S4,S8,S22,S24,S105和S823)进行了RAPD扩增。结果表明,光肩星天牛(翅斑白色)和黄斑星天牛(翅斑黄色)及其过渡型(翅斑黄白相问)的谱带一致,同属一种。黄斑星天牛应订正为光肩星天牛的同物异名。因此,可在光肩星天牛这个种下根据翅斑颜色划分为三个型:白斑型(forma glabripennis Motschulsky),黄斑型(forma nobilis Ganglbauer)和黄白杂合型(forma mixturae Tang)。  相似文献   

14.
CSⅡ不育剂对光肩星天牛的小面积林间喷雾防治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不育剂室内筛选试验已获成功的基础上,为弄清野外应用的效果,采用CSⅡ不育剂(可湿性粉剂)对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Motschulsky)进行了小面积林间喷雾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此不育剂20倍液在天牛成虫羽化盛期进行林间喷雾可得到理想的不育效果,天牛卵及初孵幼虫的校正总不育率达72.08%。  相似文献   

15.
利用RAPD研究星天牛地理种群间亲缘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随机扩增的多态性DNA(RAPD)方法对分布在我国甘肃、宁夏、内蒙、河北、西安、青岛、福建、江苏等16个地区,美国纽约、芝加哥、新泽西3个地区和韩国2个地区的光肩星天牛及其近缘种星天牛共23个地理种群进行了研究.实验筛选出17个多态性引物产生了219个多态性位点,RAPD聚类分析表明,美国和中国的光肩星天牛种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遗传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可直接喷雾使用的有效不育剂,笔者研制了两种不育剂CSⅠ、CSⅡ(可湿性粉剂),对光肩星天牛成虫进行了不育性室内比较研究。模拟野外喷雾法对成虫进行喷雾处理后,将交配行为、产卵量、卵的孵化率、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种群生命表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喷雾使用CSⅡ不育剂20倍液对光肩星天牛的不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柳树作为焦作市的重要乡土树种之一,在栽培中蛀干害虫是一大隐患.为了弄清蛀干害虫的种类、病害发生规律等,开展了历时几年的试验研究,查清了主要害虫是光肩星天牛、星天牛、锈色粒肩星天牛、红颈天牛等,并掌握了其发生规律、形态特征和为害特点等.采取了药剂灌根、虫孔药剂堵塞和注射药液、树干喷药防治等方法进行试验研究,有效地防治了柳树蛀干害虫的发生,还可兼治其它害虫.但是,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缺陷,还需要继续试验研究,不断改进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作用根据多种测报因子,采取多种方法,来预测光肩星天牛的发生时间与发生量,为各林场拟定防治计划提供了可靠依据,从而减轻该虫的大发生,使其数量压在最低值。  相似文献   

19.
应用管氏肿腿蜂防治松褐天牛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研究了肿腿蜂的野外生物学,释放技术,防治效果及在大面积防治松材线虫病中的应用,发现:(1)释放技术是以点株式放蜂法为优,该法对天牛幼虫的校正寄生率为48.68%,明显地提高于点式放蜂法的37.50%;(2)最佳放蜂时间为7月份,此时放蜂的校正寄生率为37.50%-66.82%,明显地高于8月份放蜂寄生率为28.75%(3)放蜂密度以5000头/hm^2为宜,试区对天牛幼虫的校正寄生率为48.68%,其防效为10000头/hm^2的52.86%相近;(4)经多点,多年和540hm^2的大面积放蜂试验,其寄生效果均稳定在33.33%-66.82%,试区松材线虫病的死树减退率达98.0%,试验证明,采用管氏肿腿蜂防治松树线虫病的技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木麻黄是我国东南沿海防护林的先锋树种,而星天牛对木麻黄海防林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选育抗性优良品种是控制星天牛危害的有效手段之一。笔者以福建惠安木麻黄种质资源库中48个无性系为测定材料,2010—2012年通过对各木麻黄无性系抗虫能力的林间调查以及林间人工接虫鉴定其抗性的方法,以虫口密度、有虫株率、羽化率及无性系生长情况等为指标,确定了惠13、惠76、惠83等3个无性系为抗虫优良无性系。这3个无性系林木上,星天牛林间幼虫虫口密度小于0.12头/株,有虫株率低于12%,成虫羽化率为0; 幼虫在被人工接种后能生存并到成虫的不超过20%。惠58、惠88等2个无性系为感星天牛的无性系,其虫口密度在1.0头/株以上,有虫株率超过了66%,成虫羽化率在35%以上; 幼虫在被人工接种后能完成生活史的高达60%以上。因此,筛选出的3个抗性无性系可做为抗星天牛的优良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