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VDF-HFP微孔膜电解质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水为非溶剂经相转移制备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聚合物电解质,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交流阻抗和线性扫描对所制聚合物膜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相转移法制得的微孔膜孔隙丰富,吸液率可达480%,电化学稳定窗口为5.5 V,浸取电解液后室温离子电导率为4.7 mS?cm-1;以LiCoO2为正极制得的聚合物电池0.2 C充放电, 首次放电平台为3.85 V以上, 放电容量为133.5 mA?h?g-1,循环过程中充放电效率高于98%,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为130 mA?h?g-1,以0.5 C和1 C放电时分别能保持0.1 C放电容量的94%和92%.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剂挥发法,以丙酮和DMF做混合溶剂制备PVDF-HFP/PMMA聚合物电解质,通过X射线衍射、热失重分析、交流阻抗、恒流充放电循环及倍率充放电等测试手段,考察了PMMA的添加量对聚合物电解质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PMMA的添加量为50%时,聚合物电解质表现出最佳性能,室温离子电导率从0.26 m S/cm提升到1.35 m S/cm,以Li Co O2作正极材料,锂片作负极材料组装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初始容量从80.1 m Ah/g提升到143.6 m Ah/g,在0.2 C倍率条件下,50个循环后容量保持率还能达到80%,表现出优异的锂离子电池性能.  相似文献   

3.
粘结剂对C-LiFePO4/石墨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商品化的LiFePO4作为原料,对比水系粘结剂和油性粘结剂(PVDF)对LiFePO4电池初始放电容量、循环性能,倍率性能和内阻的影响.利用XRD对循环后的电池正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油性粘结剂体系中LiFePO4的容量较高,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24 mA·h/g,且循环性能较好,20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为96.3%.发现水性粘结剂电池循环后LiFePO4结构变化较大.水性粘结剂的倍率性能良好,1C(C为充放电倍率)容量是0.1C的92.2%,而对于油性粘结剂,1C容量是0.1C的85.5%;水性体系中电极界面阻抗要小于油性体系中的界面阻抗,并且水性粘结剂电池的内阻要小于油性粘结剂的内阻.  相似文献   

4.
掺杂聚合物电解质膜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型号为Kynar2801的PVDF-HFP(偏氟乙烯-六氟丙稀共聚物)为基质,制备了掺杂微米TiO2粉体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用多孔电解质隔膜,并采用SEM、XRD、交流阻抗法以及充放电测试等测试手段研究分析该电解质膜的物理及电化学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掺入质量分数6.5%的微米TiO2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室温离子电导率为1.66×10-3S·cm-1,拉伸强度为2.78MPa;在以掺杂电解质膜为隔膜的锂离子电池中,分别以28,70,140,280mA·g-1的电流密度放电时,正极材料LiCoO2的放电容量分别为140.6,127.48,120.25,99.17mAh·g-1.  相似文献   

5.
考察添加碳纳米管作导电剂对LiFePO4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采用液态锂离子电池工艺制备063048型LiFePO4锂离子电池,利用XRD,SEM及充放电方法对电池电极的结构、表面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碳纳米管作导电剂的极片压实密度与未添加的相比提高了5%,同时也形成了良好的导电网络,电池内阻较小,电池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31.8 mA·h/g,而未添加碳纳米管的首次放电容量为124.6 mA.h/g;添加碳纳米管作导电剂电池的循环性能较好,120次循环后容量几乎没有衰减,而未添加碳纳米管的电池经12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4.1%.添加碳纳米管作导电剂电池的倍率性能优异,其6C的放电容量是0.5C的81.8%(其中,C为电流倍率),未添加碳纳米管的电池6C的放电容量是0.5C的75%.添加碳纳米管作导电剂的电池,电极界面阻抗比未添加碳纳米管的电池的界面阻抗小.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聚丙烯腈(PAN)聚合物电解质膜刚性强、界面接触状况差的问题,将聚氧化乙烯(PEO)电解质膜贴合在PAN电解质膜的两侧,形成三明治结构PEO-PAN-PEO新型聚合物电解质复合膜.在高温下PEO层具有的柔性大幅度增加了电极与电解质的接触面积,降低了界面阻抗,成功充当了全固态锂电池的电解质膜.以金属锂为负极、LiFePO4为正极所组装的全固态锂电池在60℃下工况良好,初始放电比容量是153mAh/g,40周容量保持率为87%.  相似文献   

7.
采用Hummers法和熔融扩散法结合的方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硫(GO@S)复合正极材料,研究了此复合正极对锂硫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GO@S复合正极大幅度提高了电池的比容量、有效改善了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在0.1 C倍率下,初始放电容量高达1 044 mA·h/g;0.5 C倍率下经过100次的充放电循环后,库伦效率为96%,容量保持率为78.5%.  相似文献   

8.
利用原位水解和熔融扩散技术制备钛酸锂/硫(LTO/S)复合材料,并以该复合材料为正极、金属锂为负极,结合PEO基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组装全固态锂电池。研究结果表明,电池充放电过程中钛酸锂和硫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均提供了高容量,电池循环稳定性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当复合正极中钛酸锂与硫质量比为1:3、活性物质质量分数为80%时,电池的容量发挥和循环稳定性同时达到最佳;在60℃和0.2C测试条件下,循环100圈后电池比容量保持在801 mA·h/g,库仑效率达到99%。  相似文献   

9.
通过高温固相法,采用不同的碳源合成了LiFePO4/C复合材料,对以LiFePO4/C为正极的电池进行循环性能测试,通过对首次放电容量曲线和不同倍率条件下容量衰减曲线的分析,深入研究了葡萄糖和乙炔黑的不同碳包覆效果. 结果表明,单一葡萄糖碳源制备的LiFePO4/C材料首次放电容量为125.07 mAh/g,以0.5 C倍率循环2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1.27%.  相似文献   

10.
通过溶剂热方法制备了纯净的CuFeS2粉体,并分别以天然和合成的CuFeS2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装配电池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CuFeS2作为正极材料、碳纳米管作为导电剂装配的电池室温一次放电容量达到了1 300mAh/g,放电平台为1.75,1.50V;天然CuFeS2中含有C,O,Si,Al等杂质元素,室温一次放电容量为1 000mAh/g,放电平台以及放电曲线形状均与合成CuFeS2为正极材料时相似.CV曲线说明Li/CuFeS2电池在室温下具有循环潜力.400℃真空焙烧3h有利于去除所合成CuFeS2粉体表面的残留溶剂,降低电极片内阻.另外,研究了电池在不同放电倍率下的放电性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着重论析了面形分割构成独特的审美性。指出这种构成形式得以成立的关键,是以线分割母面形后,所得五面形必须成为互相依存、牢不可分的,具有符合审美法则的视觉力学关系的整体。提出在作面形分割构成的基本训练中,兼做多种造型表现上的研究与体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了针对我国沿海情况如何依据罗兰A测得的时差求出经纬度及海区信息,并对运算过程精度的提高提出了一些见解.最后讨论了全自动罗兰A定位仪的实现及会遇到的困难.  相似文献   

13.
新疆野杏(Armeniaca Vulgaris)是新疆著名的伊犁野果林的主要组成树种之一,新疆野杏林是我国野杏的重要集中地,主要分布在伊犁地区的天山,海拔950~1400米的低山带,与野苹果(Maius sieversii)混交,但也有成片分布.它是荒漠地带山地中出现的“海洋性”阔叶林类型.它也是珍贵的山地“残遗”的古植物群落.作者于1985—1989年参加了《伊犁野果林的综合研究》课题,我们对新源、霍城、巩留等县的几种主要野生果树进行了定点观察和记载,对其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生境及经济性状等作了重点调查,并作了种下分类.本文将新疆野杏分成44个种下类型,以供研究及利用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JR90数据采集系统采用星型网络拓扑结构,并用STD模板,组态灵活。通讯采用异频单工无线方式,复盖方圆50公里,采集的物理量可高达800个.系统采用并行传输、语音和警声报警等先进技术,软件丰富,功能齐全.系统的应用使调度手段科学化,数据信息及时、准确。文中还对通信处理机程序作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铅,锌对菲律宾蛤仔的急性毒性,以及铅,锌混合液在菲律宾蛤仔体内的积累和对过氧化氢酶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铅的毒性略大于锌的毒性:铅、锌混合液对蛤仔体内的重金属吸收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眼子菜属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条形码(简称条码)的一般结构及几种不同类型条码的特殊结构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①条形码事实上就是一种可印制的机器语言;②各类条码的一般结构基本相同;③各类条码内部结构随码制而异;④条码信息表示的内容随应用领域而异。  相似文献   

18.
研究含边不交回路网络的中心选址问题,给出了一个求其最小直径支撑树的破圈算法,由此得到求其中心的O(mn)阶算法,这里m是网络中含回路的个数。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金属塑性变形过程中,位错增殖、螺型位错交滑移和刃型位错攀移过程,建立了包括五个加工硬化阶段的位错理论模型。利用计算机,在不同的变形条件下,对理论模型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述了尺寸基准及其概念的重要性,分析了有关尺寸基准概念一些初始提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建立及表述尺寸基准概念中解决这些问题的新观点与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