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赵幼文在选录前贤的研究成果上附着己意,按时间顺序校注了曹植全集。他在黄节《曹子建诗注》注诗的基础上,不断丰富与完善了曹植诗歌的注本,校勘精细,考证详实,使《曹植集校注》笺注特色分明,成为目前研究曹植作品颇为全面的一个注本。  相似文献   

2.
关于曹丕、曹植二人诗歌高下的问题,自钟嵘《诗品》以来,论者大都认为曹植诗歌胜于曹丕。船山先生却认为二人诗歌有着"仙凡之隔",曹丕有着"独至之清",所以他的诗歌属于"仙"品,他本人则被推许为"诗圣";而曹植诗歌"建立门庭",因而属于"凡"品,其本人也被贬为"驵才"。船山先生立论的内在逻辑在于:首先,他以《诗三百》作为后世诗歌趋赴的理想,追求一种天然本真的诗歌境界;其次,他采取正反相形的方式评诗,其肯定性评述常有精微之论,但否定性评述有时则失于偏颇。二曹诗歌的个案体证了船山诗学的这种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3.
樊文军 《科技信息》2009,(20):I0109-I0109,I0112
曹植是建安时期诗人的代表,文章阐述了曹植诗歌中生命价值的体现,以引用原文和详细解释文字意境这两种方式分析了曹植诗歌中所展现的其对生命意识的追求。  相似文献   

4.
<正>曹操和其子曹植是建安文学的领军人物。他们都亲身经历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惨状,内心充满了忧患意识,并通过诗歌表达了其悲悯情怀。然因为他们的经历、遭遇不同,其诗歌中的忧患意识是不尽相同的。本文主要从家国忧患意识和个人生命忧虑两个方面来分析曹操和曹植诗歌中的忧患意识之异同。一、曹操和曹植诗歌中的家国忧患意识之同异作为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亲历者,曹操和曹植的家国忧患意识,主要表现在:消弭战乱、立志报国、平定天下、关  相似文献   

5.
曹植是建安时期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在散文、辞赋、诗歌等方面所达到的成就都要高于同时代人。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其五言诗"骨气奇高,辞采华茂"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6.
钟嵘在《诗品》中以曹植五言诗的"骨气奇高,词采华茂"为审美标准来品评其余120多位诗人,他这种重风骨和丹采的审美倾向对当时和后世的诗歌创作和诗歌审美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重风骨方面,它是对汉魏以来竞靡丽的文坛风气的拨正;在重丹采方面,客观上推动了诗歌自身的发展,突出了"文的自觉"这一特征。  相似文献   

7.
曹植是建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是建安时期最有成就的诗人。但是,曹植的本愿并不在文学辞章,而意在扬鞭跃马,驰骋疆场,建功立业。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他毕竟只是一个诗人。时代击碎了他的宏愿,却又玉成了他。他在文学上的成就,这到了同时代人的最高峰,增添了建安文学的灿烂光辉。  相似文献   

8.
刘桢在《诗品》中的地位特殊,仅在曹植之下。这是钟嵘基于独特的诗歌审美标准和时代性得出的结论。对刘桢品语的疏证有助于从细微处把握钟嵘诗歌美学,同时也能够对刘桢诗歌价值有重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王燕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7):46-47,52
刘桢诗歌颇有"逸气",与曹植在建安文坛上并称"曹刘"。六朝时期一些诗人深受其劲逸诗风影响,创作了一批拟作。这批模拟之作可分为三类,有拟貌失神之作,有遗貌取神之作,有神貌兼得之作。  相似文献   

10.
从休闲的视角对三曹探讨,有利于理解他们的真实性、丰富性。三曹在休闲之余都热衷于文学创作,曹操对文学的态度是"歌以咏志",曹丕则认为文学可以"不朽之盛事",而曹植的文学创作只是他寻求政治理想的替代品;游宴活动是三曹休闲的另一种形式,曹操在游宴之时不忘政治寄寓,曹丕的游宴多是娱乐,作为游宴配角的曹植,更多的是附和;关于养生,曹操与曹植一样,由刚开始不相信神仙、方术到后来注重养生、甚至渴望在神仙世界里解脱自我,相比之下,曹丕倒较为理性;曹操对于酒可以说是操纵自如,他饮过酒、献过酒并戒过酒,曹丕认为酒能成礼也能败德,曹植则饮酒不节;在其他的休闲活动中,三曹都喜欢武略,曹丕的休闲带有更多的是娱乐性、享受型,曹植的爱好则更趋向于文人化;曹氏父子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永远的丰碑,从休闲的角度来观照他们,父子三人在显示各自特点的同时,其实离我们普通人并不遥远。  相似文献   

11.
本历时地论述了徐成淼散诗的诗质内涵;徐成淼具有明确的散诗的体意识,主要表现在从浮华走向厚重沉醉、 浓郁的诗质内涵、由意境向意象发展、以情绪作为结构的依据和线索、追求刚柔相济的语言态势;徐成淼散诗表现了对现代意识的追求,主要表现在主体意识、都市意识以及以热烈取代恬淡、以动态取代静态上。  相似文献   

12.
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相当重要的代表性作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他为人爽直,安贫乐道。他的作品淳美平淡,物我相融,他和他的作品给后人以无穷的力量和启迪。陶渊明创作的田园诗不仅富于情趣,而且富于理趣。  相似文献   

13.
"恶魔诗人"于赓虞致力于新诗诗体的探索。他提出的内容思想化、音节和谐化的散文诗理念,对散文诗的认识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同时,他对新格律诗进行了大胆的实验。于赓虞的创作大大丰富了新诗的诗体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4.
沙鸥是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大后方诗坛上诗风独特、影响甚著的四川方言诗人。他通过选择以四川方言入诗作为自我突围、转型的突破口,寻找和确定了属于自己诗歌创作的风格与特色。在特定的时代语境下,诗人用四川农民活的语言来书写大后方农村的凋敝破败与农民的苦难生活,既接续了深入民间、为民代言的传统,也为新诗民间化、大众化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伍联群 《菏泽学院学报》2011,33(4):15-18,41
石介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他极斥佛老,扫荡西昆文风,掀起了北宋儒学复兴和文风改革的浪潮。在文学史上,石介以文名世,其诗不显。石介的诗歌现存一百余首,内容多书写其道德情怀,诗风质朴劲实,表现了和西昆体华丽典雅诗风迥然相异的价值取向。石介的诗歌创作和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同声相应,是对当时西昆诗风的一种反动,开启了宋诗新的审美取向,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沈光文诗歌中的典故来源丰富,经史子集无所不涉。作者善于以典抒怀,以史明志,体现了活用典故、以故为新、如水着盐、浑融无迹等用典技巧。沈光文诗歌通过对典故的娴熟运用,自然贴切而又含蓄蕴藉地表现了明清之际遗民诗人复杂深沉的思想感情,赋予了诗作古雅凝重、沉致深婉的审美风格,也折射了作者崇高峻洁的人格之美。  相似文献   

17.
何晓坤是滇东诗人群中一个有影响的代表性诗人,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诗歌创作到1996年左右,这是何晓坤诗歌创作的前期。此后何晓坤的诗歌创作进入一个停顿期。2010年秋冬,何晓坤恢复了自己中断多年的诗歌写作,并在短期内创作了一批质量上乘的作品。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散文诗坛,徐成淼是引人注目的实力派老将。《一代歌王——徐成淼散文诗选》是作者为纪念文学创作50周年而推出的一部意态万千、独具个性的散文诗精品集。整体观之,作者的艺术感觉、话语方式、表现手段及精神元素是丰盈富足且自成格调的,不仅充盈着现代意识、生命意识与宇宙意识,而且洋溢着自然情怀、人文情怀与大爱情怀等组合的多元素精神向度,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散文诗之路,为散文诗树立起独标风采的文本样式和刚性与柔关互渗的话语特征,具有独特而多元的价值系统。  相似文献   

19.
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著名的湖畔派诗人,早年受法国革命和启蒙主义的思想影响,同情革命和社会改革,后来背离了进步思想,转向保守消极,赞美宗法制与小生产的田园式生活幻想.<杜鹃颂>是他有名的短篇代表作之一,本文通过对诗歌的简要分析,指出了诗中那动人的布谷鸟所蕴含的神奇意象它是飘荡的声音,迷人的希望,又是童年的梦想,更是诗人理想的化身.  相似文献   

20.
邵谒是晚唐岭南著名诗人,“与曲江公岿然并存,其诗当不下人矣”(明代香山学者黄佐语)。学界对邵谒的研究已有初步成果。傅璇琮主编的《唐才子传校笺》有《邵谒传校笺》。其中有二点不准确之处,故予以纠正,并作二点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