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选取沪深300指数及沪深300股指期货当月连续合约日内5min高频交易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我国股票期现货市场波动率聚集性及尾部动态特征。结果显示:三状态Markov机制转换SJC Copula模型比其他模型能更好地刻画波动率的相关性结构,沪深300指数和股指期货波动率的尾部均存在明显非对称特征及动态特征,上尾相关性均大于下尾相关性,股指期货的高波动率聚集比沪深300指数高波动率聚集具有更高的发生概率,而低波动率聚集具有相反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2.
股指期货作为重要的金融衍生品引入我国金融市场以来,受到了广大投资者的关注,股指期货的不合理定价会为市场提供套利机会,而套利活动的进行对于股指期货基础功能的发挥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通过现货完全复制法,利用考虑市场摩擦因素的持有成本模型对沪深300股指期货连续合约进行期限套利分析.研究发现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定价基本合理.且市场上存在套利机会.  相似文献   

3.
沪深300股指期货跨期套利价差的R/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R/S分析应用Hurst指数和V统计量对于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跨期套利价差的1分钟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其Hurst值在(0.4,0.5),平均循环周期在(8,20)分钟。这显示跨期价差具有较低程度反持续性的分形市场特征,由于套利行为的影响,过去趋势对于未来有相反作用,与股票现货市场的长期记忆性不同。  相似文献   

4.
采集2010年4月16日至2011年12月23日期间沪深300指数每日收盘价和沪深300指数期货每日结算价等数据,运用GARCH(1,1)-ARJI模型扩展的GARCH(1,1)-M-ARJI模型,探讨了沪深300股指期货价格的跳跃行为对现货价格及其波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深300股指期货价格的跳跃行为具有价格发现功能,当期的期货价格跳跃行为显著地影响当期现货价格和现货价格的波动.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金融危机对原油运价指数与石油股指之间互相关性造成的影响,以波罗的海原油运价指数与中美石油代表股指为研究对象,运用多重分形去趋势互相关分析法(MF-DCCA)探讨金融危机爆发前后波罗的海原油运价指数与中美石油股指之间互相关性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波罗的海原油运价指数和中美石油股指之间不仅存在多重分形,而且还表现出明显的时段性特征,即金融危机后期多重分形特征较金融危机前期更强;波罗的海原油运价指数与中国石油股指之间的小幅波动较与美国石油股指之间的小幅波动具有更强的正持续性,大幅波动具有更弱的反持续性;波罗的海原油运价指数与美国石油股指之间的多重分形强度在金融危机前后均较与中国石油股指之间的多重分形强度更强.对原油运价指数与中美石油股指之间互相关性的差异分析,可为我国石油市场的管理者和投资者在市场风险投资方面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应用MF-X-DFA方法对上证综合指数(SSCI)和香港恒生指数(HSI)的收益率进行多重分形分析,结果表明上证综合指数和香港恒生指数均具有多重分形特征,两市场之间存在交叉相关性.当证券市场出现较大波动时,两个证券市场之间的交叉相关性要大于其自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使用GARCH及其拓展模型对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前后我国市场的高频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发现:股指期货上市后,我国股票现货市场的波动性出现了显著上升,这种上升并不源于现货市场信息效率的提高。研究同时表明,股指期货引入所带来的高时间频率下现货市场的波动上升不仅仅局限于股指期货标的指数,沪深300指数成分股之外的股票波动性也出现了显著上升。研究表明,股指期货并没有提高现货市场的定价效率。  相似文献   

8.
通过采用平稳性检验、构建误差修正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方法,对已上市交易的沪深300股指期货和现货指数之间的引导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沪深300股指期货价格与指数现货价格之间存在稳定的协整均衡关系,且期货市场对长期均衡偏离的调整力度更迅速;从短期来看,股指期货市场和指数现货市场的价格之间存在正向的相互引导关系,股指期货市场对于一个标准差冲击的反应相较于指数现货市场更为强烈;从价格发现的方面来看,沪深300指数期货市场与指数现货市场之间存在双向价格发现的关系,但现货市场对期货市场的引导作用较高.  相似文献   

9.
选取沪深300股指期货和现货价格的1min的高频价格数据为样本数据,利用MATLAB进行ADF检验和协整检验,建立VECM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沪深300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之间的信息传播情况。结果表明,两市场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股指期货的价格引导能力比现货市场强并领先4min,而现货市场引导能力比期货市场较弱只领先1min。期货市场对新信息反应速度要快于现货市场,且冲击反应相对持久。  相似文献   

10.
以香港港口2013年3月28日发生的工人罢工事件为契机,利用多重分形理论方法对罢工前和罢工中港口近地面O_3、NO_x随时间演变的多重分形特征进行分析.首先,运用多重分形消除趋势波动分析方法(MF-DFA)分析O_3、NO_x自身的多重分形特征,结果表明,港口罢工前和罢工中,O_3、NO_x浓度演化过程表现出非线性、复杂性的多重分形特征,并且污染物的多重分形特征在罢工中更强.接下来,使用多重分形消除趋势交叉波动分析方法(MF-DCCA),对O_3、NO_x相关性的多重分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二者的交叉相关性存在具有长期记忆性的多重分形特征.最后,对污染物原始序列进行随机重排处理和相位随机处理,对导致污染物多重分形特征的动力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港口罢工前后长程相关性在污染物的演化中占有主导控制地位,厚尾分布效应在罢工中较明显,而且由于污染物多重分形特征的长程相关性的动力来源机制,二次污染物O_3的浓度在罢工中下降的趋势并不明显,并在一定时间尺度上存在高浓度的风险.研究结果可为分析港口罢工事件对港口城市大气污染的影响及大气污染物的演化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玉米、小麦、大豆和黄豆油4种农产品期货价格的收益率序列为研究对象,运用交互相关统计量、MF-DCCA和连通性频率分析等方法,实证研究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价格波动的交互相关关系以及市场风险大小。结果表明: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价格收益序列具有交互相关性,且这种交互相关性存在不同多重分形特征,造成多重分形性的原因是长程相关性和胖尾分布;不同期货品种的投资组合隐含的风险不同,其中玉米/大豆的风险最大,而小麦/黄豆油的风险最小;农产品期货市场连通性较弱,大豆对系统的贡献程度最大,玉米其次。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系统探究了商品金融化背景下中国商品期货市场与传统金融市场间收益率及波动性层面的溢出效应。首先,采用TVP-VAR模型构建溢出指数,全面展现了期货市场与其他金融市场间的静态和动态溢出特征。随后,对溢出指数进行分解,分析了溢出效应的来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商品期货市场的整体溢出指数较高,且在2008年金融危机、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和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明显上升。溢出指数的上升主要源于期货市场与代表性金融市场间的双向溢出。本研究的边际贡献在于更深入地探讨了商品金融化背景下中国期货市场与金融市场间的溢出效应,描绘了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的变化趋势,为理解大宗商品市场金融化提供了新的视角。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金融市场间的风险传染机制,协助政策制定者识别潜在的风险隐患,提高监管效能,有效地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同时,本研究还有助于优化金融机构的资产配置决策。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掌握大坝变形的长期行为和演变规律,在考虑位移与环境量相关性的前提下,将多重分形理论应用到大坝变形实测数据分析中。以某混凝土重力坝的变形分析为例,利用多尺度滑动时间窗消除由传统多重分形子区间划分产生的伪波动,通过多重分形去趋势相关性分析法(MF-DCCA)刻画位移与环境量相关性的多重分形特征,进一步利用多重分形非对称去趋势相关性分析法(MF-A-DCCA)分别对位移原序列、正趋势、负趋势进行波动性、非对称性和长程相关性分析,从位移整体波动和局部趋势两个层面描述了位移在环境量影响下的多重分形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坝体变形性态较好,且位移多重分形特征受环境量影响明显,其中库水位的变化是导致该混凝土重力坝水平位移多重分形特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金融市场间波动的相依性问题, 对不同金融市场间高频数据极小值的相依性进行研究。在分析GS Copula 函数的模型方法和模型特点基础上, 研究了估计GS Copula 函数中参数的方法及正尾部相依性和负尾部相依性的模型, 并基于Eviews 软件和GS Copula 函数等理论对上证000001 指数和股指期货IF1112 指数5 min极小值的收益率序列数据的相依性进行了分析, 得出其收益率序列数据有很强的上尾部相依性。为在金融决策中降低风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立足于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利用SVAR模型发现期锌市场及其现货市场对来自各自身的冲击反应迅速,且具有强持续性;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冲击是积极、有效的,但现货市场对期货的冲击是消极、微弱的.方差分解表明期锌市场94%比例来自于自身,6%来自现货市场.而现货市场在达到稳定状态后只有10%来自于自身,90%来自于期货市场.研究...  相似文献   

16.
运用分形分布参数估计、函数盒维数以及多重分形分析等方法对我国沪铜期货价格时间序列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沪铜期货价格不服从正态分布,价格之间存在长记忆性,从而对有效市场假说提出了质疑.函数盒维数及多标度分析的结果揭示了期货价格的聚类特征及标度变化,说明用单一分形模型来描述期货价格是不充分的,多重分形分析方法为更好地描述期货价格的变化规律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7.
基于小波分析方法,利用5min高频数据研究了沪深300指数和沪深300股指期货的关系.通过小波分解方法将两市场收益率序列作信号分解,研究发现,在各尺度下股指期货市场的波动性都大于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同时随着尺度的增加,两市场的小波相关系数增加,即联动性增加.各尺度的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之间存在波动溢出效应,但溢出效应是单向的,即只存在期货市场向股票市场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8.
在考虑买卖的冲击成本的基础上,采用ETF组合作为套利的现货,建立基于ETF组合的股指期货套利模型.并运用本模型对沪深300股指期货的实际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本模型可以较好地发现套利机会,实现套利.  相似文献   

19.
利用非对称GARCH模型和正反馈交易模型,对中国A股市场的正反馈交易进行了计量检验.结果表明:股指期货推出后,股票现货市场的正反馈交易减弱,但正反馈交易减弱的原因并不在于市场信息效率的提升,而是由于正反馈交易由股票现货市场转移至股指期货市场.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的正反馈交易主要起到的是分流而非抑制作用,这一结论不同于以往对股指期货作用的乐观评价.计量检验同时发现:投资者风险厌恶程度与正反馈交易强度负相关.正反馈交易具有显著的风险寻求偏好,因此,对股指期货的交易限制,虽然可以短期降低正反馈交易的风险联动,但无法改变正反馈交易的风险偏好.所以,相关的制度安排应重点关注市场效率的提升而非波动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