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战国 《河南科学》2012,30(9):1379-1383
依据"产业革命"理论、"第三次浪潮"理论、"主导产业"理论,认为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符合产业发展演变的方向,具有理论可行性;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壮大的实践验证了以上理论;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近年来快速发展,在全国地位上升,具有加快产业集聚的比较优势;同时,河南省已经形成了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政策模式,具备建设国家和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充分必要条件.通过理论分析、现实分析、政策分析,得出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完全可行的结论,进而提出加强战略谋划、加强载体和平台建设、大规模承接国内国际产业转移、实施特别产业政策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电子信息产业是福建省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培育重点产业集群、发展技术优势项目乃是提高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措施。泉州市作为国内较早从事微波通信技术开发和福建省重点建设的六个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在无线射频技术开发与产业化方面具有较强的区域优势和行业竞争力,2004年9月7日国家科技部正式  相似文献   

3.
日前,杭州市提出的国家集成电路设计基地建设方案,已通过国家科学技术部专家组的论证。杭州是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也是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拥有国家级高新开发区和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具备比较完整的电子信息技术研究、产品开发、规模生产和市场支持体系,并拥有浙江大学等著名的集成电路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单位,以及一批生机勃勃的民营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同时,政府在确立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之后,出台了相应的实施细则,并为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的建设提供了政策、资金和组织保证,形成了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周天沛 《科技信息》2012,(35):782+839-302,359
人力资源的相对匮乏已成为影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高校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当中具有先天的资源优势。然而我国高校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从优势教育资源的重新整合、强化学生创意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产业化能力、扩大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的建设、加强师资力量建设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建构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策略.  相似文献   

5.
《苏南科技开发》2004,(10):19-19
为了实现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由大到强转变,引导和促进区域产业发展,首批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近日公布,包括北京、天津、青岛、上海、苏州、杭州、深圳、福厦沿海、广东珠三角9个城市和地区。  相似文献   

6.
政府咨询     
工信部公告无锡建物联网基地获批工信部于日前下发通知,公布了62个产业基地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等上报成为国家电子信息示范基地之一,而江苏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获批为国家电子信息(传感网)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7.
<正>青浦区在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的道路上已行进多年,该模式将高校院所直接对接企业,双方在产学研合作之外,还提升了该区域经济和科技的综合指数,使其更具备创新的氛围和竞争力,在助力青浦创新发展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上海向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迈进的步伐。近年来,青浦在科技领域的投入和支持使得三大高科技产业基地落地并运营,即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新型纺织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及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青浦在助力上海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  相似文献   

8.
海淀区是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在经历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萌芽期、1988年成立全国第一家国家级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超速增长期后,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区域经济的支柱和首都经济的龙头,逐步形成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等四大支柱产业,建成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和中关村大街科技经济带.1999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的批复后,海淀区成为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心区和大部分发展区、以及"一区五园"中最大的海淀园的所在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9.
专业集群的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破解教学和科研资源不足、与区域产业发展契合度不高、人才培养质量不能满足行业企业要求的有效方式,通过对大庆师范学院在新工科背景下建设电子信息专业集群的研究,分析了专业集群建设情况,提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专业集群应该具备的特征,并详述了电子信息信息专业集群建设的核心内容,最后对新工科背景下的电子信息专业集群建设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根据新世纪对电子信息类专业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结合我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的特点和改革实践,提出了电子信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对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等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是高校培养适合企业所需人才的重要途径。普通本科高校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切入点,对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与规格、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与探索。  相似文献   

12.
实践教学团队建设对地方高校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以及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五邑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实践教学团队在实践教学改革、团队建设、学生课外知识能力训练、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培养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的实践基地,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针对地方性高校实验经费中突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关于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方面的建议,从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建设经费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14.
高校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模式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震 《实验室科学》2011,14(5):145-147,151
经济管理类实验室是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基地,是高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堡垒.近年来,全国高校掀起了一股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热潮.通过分析高校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发展的三个阶段,结合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特点,重点对经济管理类实验建设的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高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校园文化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从人才培养的高度,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影响,提出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IT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产业是国家的支柱与战略性产业,是信息技术应用与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基石.发展信息产业靠IT人才,介绍了IT人才市场状况,分析了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探索了IT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校中厂,厂中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高职院校的办学中,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促进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就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校中厂,厂中校"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含义、措施、问题和人才培养四个方面来加以阐述和交流。  相似文献   

18.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也是教育的本钱。普通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又是衔接学校与社会的桥梁,学校实施健身教育,培养健身意识和终身体育思想,掌握熟练的健身方法,对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进而为带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从生态位原理分析高校开设新专业是个全新的视角。在分析安徽汽车服务人才培养滞后的基础上.从生态位视域看,汽车服务人才短缺将会严重制约汽车工业系统可持续发展。因此.安徽高校应立足地方经济发展,以安徽汽车工业发展为依托开设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安徽汽车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