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较全面地研究了碾压混凝土的凝结特性及施工层面碾压混凝土凝结性态的判断.文中采用单一配合比掺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木钙)砂浆与水泥砂浆的对比实验模型.通过大量试验与电算拟合,分析了碾压混凝土在各种环境因素变化情况下的凝结特性,同时,对碾压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受减水缓凝剂作用所呈现的缓凝特性也做了分析.根据实验和拟合检验,提出了碾压混凝土施工层面受环境因素(环境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影响的初凝时间和其相对应的贯入阻力,两种计算公式.分析了重要环境因素对施工层面碾压混凝土,凝结性态的作用,考虑到胶凝材料,施工工艺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了解决现场实测和室内模拟之间差异的可行办法.通过三个碾压混凝土工程的实际检验,文中所提出的碾压混凝土凝结性态判断方法可以达到快速、准确、判断施工层面碾压混凝土凝结性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温度场分布规律进行研究.针对混凝土水化放热过程中内热源随时间变化的问题,采用杜哈美尔定理推导出第三类边界条件下大体积混凝土墙水化放热温度场的解析解.由大体积混凝土墙水化放热温度场解析解可知,混凝土水化放热过程中,混凝土内某一点温度随时间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且温度变化近似符合指数函数之和;某一时刻混凝土内温度从核心到表面逐渐降低,且温度分布近似符合三角函数.结合解析解与数值分析方法研究发现,随着混凝土厚度、入模温度、混凝土绝热温升和单方胶凝材料对应系数的增大,混凝土养护阶段核心最高温度升高,导致混凝土里表温差增大;随着表面传热系数增加,混凝土养护阶段核心最高温度和表面温度降低,但是混凝土里表温差增大.混凝土内最大自约束应力正比于里表温差,因此通过分层浇筑、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减小混凝土表面传热系数、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值和单方胶凝材料对应系数等方式可以减小混凝土内最大自约束应力,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开裂风险.  相似文献   

3.
现浇混凝土-冻土接触面传热特性直接影响灌注桩表面冻结强度,研究现浇混凝土-冻土接触面传热特性影响因素对冻土区桩基础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小型模型桩试验条件建立数值模型,开展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冻土接触面传热特性研究,分析了混凝土浇筑温度、水胶比、冻土温度、冻土含水量引起的接触面热流和温度变化。结果表明:浇筑温度由5℃升高至30℃,0.5 h混凝土与冻土接触面热流增大381.2%.水胶比由0.4增大至0.6,0.5 h接触面热流减少23.7%.接触面温度随冻土含水量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峰值在冻土液限附近。导热系数和相变热作用的转变起到了决定作用。冻土温度在-1~-3℃之间降低时,接触面温度随冻土温度降低而升高。浇筑后0~1 h(尤其是0~0.5 h)是混凝土对冻土释放热量的主要时间。  相似文献   

4.
浇筑温度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对结构开裂的影响出发,分析了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对其施工期温度应力的影响。根据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期裂缝发生的机理与其施工期的温度应力性能,利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温度变化时,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对结构开裂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升高时,水泥的水化速度加快,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出现的时间提前;结构的第一主应力呈线性增大,其值为浇筑温度每提高1℃,结构的第一主应力增大2.47%;大体积混凝土的降温差和内外温差随着浇筑温度的提高而增加,且最大降温差和最大内外温差也随着浇筑温度的增大使其发生的时间有所提前。  相似文献   

5.
行车荷载引起桥梁振动对修复混凝土性能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混凝土材料在早龄期时受到振动对混凝土抗拉性能的影响,采用对处于初凝与终凝之间的混凝土材料进行不同振动参数的振动,比较受到振动混凝土和未受到振动混凝土抗拉性能的变化.在混凝土初凝到终凝过程中,分别在6个不同时间点,采用4种不同的频率和振幅的组合,对成型的混凝土试块持续振动30min;将受到振动的混凝土试块与未振的混凝土试块一起养护到指定龄期后进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根据获得的76组抗劈裂强度结果分析,处于初凝与终凝之间混凝土材料在频率较低情况下,对振动的振幅大小比较敏感,当受到较大振幅(5mm以上)的振动时,混凝土材料的抗拉强度会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6.
模板的安装与拆除没有按照一定的程序、相应的规定和标准进行的话,将会使新浇混凝土达不到设计的要求,使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模板新浇筑混凝土成型用的模型,模板及支架应能保证结构和构件的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正确;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重量和侧压力,以及施工中产生的荷栽。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预制桩在沉桩过程中桩—土界面侧压力对桩身轴力的影响,模型桩桩身同时埋设温度自补偿微型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微型硅压阻式(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传感器,借助光电一体化测试技术,分析了侧压力对桩身轴力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温度自补偿微型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性能稳定,可实时监控桩身轴力变化;微型硅压阻式土压力及孔隙水压力传感器成活率高,成功测得了桩—土界面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在沉桩过程中,侧压力随贯入深度逐渐增加,同一深度处的侧压力反而减小;侧压力对桩身轴力影响值约为1~2倍,最大可达2.7倍。研究结果对重新认识预制桩的贯入机理及承载性状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葡萄糖酸钠作缓凝剂,测得掺量0.05%、0.1%、0.15%、0.2%、0.4%、0.6%、0.8%、1%、2%时胶凝砂砾石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以及3 d、7 d和28 d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试验条件下,随着葡萄糖酸钠掺量的增加,胶凝砂砾石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都有较明显的延长,掺量为2%时分别延长了20 h和37.5 h;葡萄糖酸钠的掺量在0.1%时对胶凝砂砾石的抗压强度有所提升,随着葡萄糖酸钠的增加,胶凝砂砾石早期抗压强度下降明显,且中后期抗压强度也有一定下降,得到葡萄糖酸钠的适宜掺量为水泥用量的0.1%~0.8%。  相似文献   

9.
基于4根足尺敞口混凝土管桩现场试验,在桩身刻槽预埋串联式的光纤光栅(FBG)传感器,成功地将准分布式FBG传感技术应用在贯入过程中桩身轴力的测试,研究了敞口混凝土管桩稳态贯入过程中桩端阻力和桩侧摩阻力的变化规律。试验表明:FBG传感技术能够准确分离桩端阻力和桩侧摩阻力,测试效果较为理想。桩端阻力和桩侧总摩阻力沿深度变化曲线反映土层的工程性质,桩端阻力受土层变化影响明显,硬质土层界面处桩端阻力平均增幅78. 5%;桩侧摩阻力进入圆砾层时出现峰值,平均增长幅度为20. 2%。桩端位于非硬质土层,桩端阻力、桩侧摩阻力变化不明显。贯入过程中桩身轴力变化曲线表明桩身下部侧摩阻力明显大于上部侧摩阻力。  相似文献   

10.
基于4根足尺敞口混凝土管桩现场试验,在桩身刻槽预埋串联式的FBG传感器,成功地将准分布式FBG传感技术应用在贯入过程中桩身轴力的测试,研究了敞口混凝土管桩稳态贯入过程中桩端阻力和桩侧摩阻力的变化规律。试验表明:FBG传感技术能够准确分离桩端阻力和桩侧摩阻力,测试效果较为理想。桩端阻力和桩侧总摩阻力沿深度变化曲线反映土层的工程性质,桩端阻力受土层变化影响明显,硬质土层界面处桩端阻力平均增幅78.5%;桩侧摩阻力进入圆砾层时出现峰值,平均增长幅度为20.2%。桩端位于非硬质土层,桩端阻力、桩侧摩阻力变化不明显。贯入过程中桩身轴力变化曲线表明桩身下部侧摩阻力明显大于上部侧摩阻力。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混凝土灌注桩超灌高度进行有效控制,基于电阻的超灌监测智能化系统应运而生.通过多组室内试验测得混凝土、水泥浆、泥浆和水4种介质在不同探针间距和不同桩径下的电阻,探究4种介质电阻与探针间距和桩径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设计制作了一种便捷的新型标定器,并在施工现场进行了灌注桩试验验证.结果 表明:4种介质电阻均随探针间距的增大而增大,呈一次线性变化趋势;在同一探针间距下,4种介质电阻基本不受桩径影响.可见使用标定器能够较好地的优化标定环节,且通过现场灌注桩试验,配合超灌监测系统能有效控制混凝土灌注高度.  相似文献   

12.
根据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桥塔的结构特点,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平台电动翻模,解决了混凝土浇注、模板的垂直运输和安装问题,介绍了平台电动翻模的模板和移动平台结构,对模板制造的关键工序和工艺方法作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3.
大体积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宜万铁路龙王庙特大桥12#墩(墩高106.5m)承台混凝土施工技术。通过严格控制混凝土温度、降低内外温差、预防收缩裂缝,在地形复杂条件下,严密组织,减少坍落度损失、延缓凝结时间,确保了顺利泵送和浇注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是混凝土耐久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到引水隧洞等工程的使用寿命。为获得高地温对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的影响规律,在电通量法获得不同养护温度条件下,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非线性氯离子吸附模型与温度耦合的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不同温度梯度条件下混凝土氯离子扩散规律。结果表明:20~60℃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随温度升高而增强; 60~90℃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随温度升高而迅速降低;随时间的推移自由氯离子在混凝土中呈非线性扩散且深度不断增大,直至穿透混凝土。因此,进行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扩散分布研究,可以客观地预测混凝土的服役寿命。  相似文献   

15.
针对混凝土浇筑初期框架桥温度裂缝产生的问题,结合现场试验及有限元模拟,根据朱伯芳提出的混凝土水化热升温公式,及麦家煊提出的混凝土简谐温度场计算,探究了框架桥混凝土升温初期,腹板外、中、内侧温度变化;发现由于框架桥内外侧养护环境不同,腹板温度峰值向内偏移,造成内侧膨胀外侧收缩,其结果表现为内侧裂缝增多;腹板升温区间变化,内侧延长,外侧提前;同时分析了应力状态条件下混凝土层面可能出现的开裂隐患,为类似工程提供相应的模拟依据,以达到减小温度裂缝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建立统一的混凝土抗氯离子侵入性快速试验方法,进行了通电时间和电解质溶液对混凝土电量值及氯离子渗透深度影响的研究.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可以建立一种新的试验方法,即电量综合法(RCMS),将电量法和快速电迁移法2种试验方法统一起来.建议的试验条件:试件龄期为56 d,用电量法夹具,阳极采用0.3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阴极采用3%氯化钠溶液,试验电压为60 V,通电时间为18 h.混凝土抗氯离子性能以6 h电量值、18 h电量值和通电18 h后氯离子渗透深度来评价,以18 h电量值为主要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电通量试验、表面气体渗透试验和硬化混凝土气泡参数试验,对冻融后混凝土的抗渗性及抗冻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引气剂可大范围阻断毛细气孔通路,引气剂对冻融次数越多的混凝土试件抗渗改善效果显著。随着混凝土冻融次数的增加,混凝土的电通量、表面气体渗透深度和表面气体渗透系数均逐渐增大。在相同冻融次数下,随着引气剂掺量的增加,表面气体渗透深度和表面气体渗透系数逐渐减小,抗渗透能力提升。在合理引气的条件下,引气剂掺量越多,引入的小气泡越多,气泡间距系数越小,改善了冻融循环条件下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冻性,提高了混凝土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8.
地铁车站的渗漏水问题是一个令人十分困扰的难题,因此混凝土浇筑质量是工程各方都非常关注的施工节点。以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青浦车站为工程背景,拟结合一种新型组合式诱导缝在地下车站混凝土结构防水体系中的应用,设计和加工侧墙专用定型大钢模和支架,使结构楼板和侧墙分开浇筑,研制了适合新型诱导缝设置的模板支架体系——盘扣式钢管支架、侧墙三角钢架与组合式大钢模,并对设计的模板支架体系进行三维有限元模拟计算分析,提出了适合新型组合式诱导缝施工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9.
结合工程实际,探讨了预应力混凝土预制箱梁施工工艺,包括底模的制作、钢筋的绑扎和钢绞线的缠绕、预埋波纹管的质量控制、模板与混凝土的施工、张拉控制及孔道压浆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针对地铁主体结构施工,提出了采用满堂脚手架支模一次浇筑侧墙、板梁混凝土的施工办法,并对施工过程中的参数设置、施工顺序、注意事项等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本方法与传统大钢模施工侧墙技术相比具有造价低、速度快、可以减少施工缝等特点,对同类型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