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关于非线性抛物方程解的淬灭以及带点源的抛物方程的爆破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物理意义.对带点源的非线性抛物方程解的淬灭现象进行研究,利用上下解和比较原理的方法给出了这类带有点源的非线性抛物方程解的整体存在和淬灭的充分条件;并证明了在一定初值条件下原点是唯一的淬灭点;最后给出了方程解的淬灭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缀饰方法将自旋 S=1淬灭键稀释伊辛模型在交换作用参数子空间:exP(K)cosk(J)=1映象到混合自旋淬灭座稀释缀饰格子系统。对此混合自旋缀饰格子系统应用退火模型近似求得了自旋 S=1淬灭键稀释蜂窝格子伊辛系统的临界温度与键浓度之间的解析关系。所得结果在弱稀释极限下与严格解一致。  相似文献   

3.
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Mill.) Druce)凝集素的荧光淬灭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百合科植物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Mill.)Druce)的根状茎经生理盐水浸取、硫酸铵分级沉淀、CM-Sepharose柱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cryl S-200凝胶过滤,得到经SDS-PAGE检测为14.2kD的单一蛋白条带的玉竹凝集素(Polygonatum odoratumlectin,简称POL).荧光淬灭剂丙烯酰胺、KI和CsCl对POL的内源荧光淬灭研究表明它们对凝集素分子荧光的淬灭过程属动态淬灭机制.其中玉竹凝集素中Trp残基对中性淬灭剂丙烯酰胺的可接近程度达到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竞争吸收体系中不同原因所引起的荧光淬灭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描述相应竞争吸收体系荧光淬灭效率的教学方程式以及求解静态及动态淬灭常数的方法,同时还对Stern-Volmer方程在竞争吸收体系中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与修正。  相似文献   

5.
金属表面分子系统中荧光淬灭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将分子吸附在金属表面上实现荧光淬灭的方法,用四能级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了荧光淬灭效率的表达式,并且进行了数量级估算,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氮分子对激发态氩原子的淬灭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利用发射光谱方法进行电子激发温度测量中,由于N2分子对掺杂原子的淬灭作用,使得计算结果与实际结论有所区别,所以,有必要研究这种淬灭作用,以修正淬灭影响.本文采用发射光谱方法,在标准大气压下,对N2/Ar混合气体负脉冲流光放电激励下氮分子对激发态氩原子的淬灭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其淬灭机理就是处于激发电子态的氩原子与基态...  相似文献   

7.
交替使用DEAESephadex A- 50 离子交换和Sephadex G- 75 凝胶过滤层析技术, 从长白山白眉蝮蛇蛇毒( Agkistrodon blomhoffii Ussurensis) 中纯化得到了一种分子量为29458 ±15Da 的精氨酸酯酶活性组分. 本文研究了碘离子(I- ) 和丙烯酰胺(Acr) 对这种精氨酸酯酶的荧光光谱的淬灭作用,I- 和Acr 对精氨酸酯酶荧光的淬灭符合Stern - Volmer 公式. I- 仅能淬灭精氨酸酯酶约54 % 的荧光, Acr 可以将精氨酸酯酶荧光淬灭殆尽. I- 和Acr 对长白山白眉蝮蛇蛇毒精氨酸酯酶荧光淬灭作用的结果表明: 在精氨酸酯酶中含有两种类型的色氨酸残基, 而且处于不同的微环境当中.  相似文献   

8.
荧光淬灭作用研究黄精凝集素Ⅱ微环境与构象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淬灭剂CsCl、KI、丙烯酰胺对黄精凝集素Ⅱ(Polygonatum cyrtonemaHua.LectinⅡ,PCLⅡ)内源荧光淬灭研究表明它们对凝集素分子的淬灭属动态淬灭机制.综合3种淬灭剂对黄精凝集素Ⅱ的淬灭效果,黄精凝集素Ⅱ中Tyr和Trp对中性淬灭剂丙烯酰胺的可接近程度分别达到88.5%和74.07%,而对阴离子淬灭剂KI为55.5%和66.7%,对阳离子淬灭剂CsCl均只有25%.表明黄精凝集素Ⅱ发射荧光的氨基酸残基大部分是位于分子表面疏水袋中,少部分埋藏于分子内部疏水环境中,且所有发荧光氨基酸所处微环境带正电荷的比例比带负电荷的比例大近一倍.  相似文献   

9.
用KI、CsCl和丙烯酰胺对黑豆(Glycine max var.)凝集素Ⅰ(GMLⅠ)进行内源荧光淬灭研究.天然黑豆凝集素Ⅰ在280 nm波长激发下显示λmax为339 nm的内源荧光发射光谱,表明凝集素荧光生色基团位于相对疏水的环境中;3种淬灭剂对GMLⅠ的荧光淬灭属于动态淬灭机制.GMLⅠ分子的生色基团Trp残基对中性淬灭剂丙烯酰胺的可接近程度为100%,而对阴离子淬灭剂KI的可接近程度为81.6%,对阳离子淬灭剂CsCl的可接近程度为52.8%,表明GMLⅠ中大部分Trp残基位于分子表面或近表面,只有小部分包埋于分子内部的疏水性环境中,并且Trp残基周围所处微环境带正电荷的比例比带负电荷的比例高.  相似文献   

10.
硝基苯化合物对聚对苯撑乙炔基咔唑荧光淬灭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5-二甲氧基对苯二乙炔和3,6-二碘-9-戊基咔唑为单体,采用Sonogashira偶合反应合成了含有咔唑基团的聚对苯撑乙炔基咔唑(P).硝基苯衍生物对该聚合物的荧光淬灭实验结果表明,当对位取代基团不同时,取代基的推电子能力越强对聚合物P的淬灭效率越高;对相同取代基的淬灭剂而言,邻、对位取代时的淬灭效率明显高于间位取代化合物.淬灭剂是与P通过形成电荷转移络合物而使处于激发态的P分子链发生能量转移的,淬灭剂对P荧光的淬灭效率随其浓度的增大而非线性升高.  相似文献   

11.
含碳量差别较大的两种合金结构钢在同一条件下淬火,而且各自对硬度有较高的要求,给热处理工艺的制定带来了很大困难。采用某种聚合物的水溶液作为淬火介质,使这一工艺难关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热轧钢材的淬火冷却是改善钢材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措施,淬火过程的核心就是控制钢板的冷却速度。针对传统的淬火控冷模型的固有缺陷,为了满足扩展钢种、规格及淬火温度高精度的要求,利用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神经网络淬火控冷温度预报模型,该模型与回归数学模型相结合,完成淬火控冷现场控制。应用结果证明,该综合模型极大地提高了钢板淬火冷却的控制精度,提高了产品的成材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原有熄焦方式存在投资巨大、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提出利用一定压力的水蒸气熄焦的压力熄焦方式,并与湿法熄焦、干法熄焦进行对比实验,分析不同熄焦方式对焦炭孔隙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湿法熄焦焦炭的微孔和微裂纹数较多,焦炭质量较差;干法熄焦焦炭的微孔和微裂纹数较少,焦炭质量较好;压力熄焦焦炭的微孔数较多,微裂纹数较少,焦炭质量介于干法熄焦和湿法熄焦之间。该研究为压力熄焦的应用推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淬火过程中淬火设备内流场的分布情况和淬火工件的温度变化情况,用计算机流体力学(CFD)的方法对工件雾化气体淬火过程进行数值分析。在fluent平台上建立雾化气体的二维非稳态模型,模拟了雾化气体淬火设备内流场和工件温度场的分布,以及淬火过程流体类型和流体速度对试件冷却速度的影响,并研究了工件在淬火区内的放置位置对工件冷却曲线的影响。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相同的条件下,工件在淬火区的放置位置不同,淬火效果也不相同。模拟结果为雾化气体淬火工艺的优化提供了有益基础。  相似文献   

15.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甲醛对量子点的猝灭作用: 由Stern-Volmer方程可得甲醛与CdTe量子点反应的荧光猝灭速率常数Kq=5.67×1011  L/(mol·s), 结合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可知该过程为动态猝灭过程. 基于量子点荧光强度的降低与甲醛浓度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将CdTe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检测甲醛浓度, 并将该方法与分光光度法进行对比. 结果表明, 两种方法对甲醛浓度的检测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16.
通过建立中厚板辊式淬火机淬火过程的热传导控制方程,分析了热交换系数、淬火方式对中厚钢板淬火过程中温度场的影响.分析表明,淬火过程中,一定厚度的钢板,换热系数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时,对流换热边界条件对钢板表面及内部温度变化影响效果显著;中厚板辊式淬火机淬火过程的特点在于,钢板首先通过冷却强度很大的高压淬火区冷却,使板材内部保持很大的温度梯度,从而保证板材获得较大的冷却速度;在较低冷却强度的低压淬火区完成淬火过程,板材内部温度梯度减小,可降低板材内部热应力.  相似文献   

17.
利用宽厚板厂辊式淬火装备,对比分析了控温淬火和常规淬火工艺对不同厚度Q960E工程机械用超高强钢板组织性能的影响,获得了两种淬火工艺下钢板淬火后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显示:20,30和40mm 厚Q960E钢板控温淬火至终冷表面温度40℃,可节约淬火装备用水量40%以上,淬后钢板表面质量优异,钢板平直度≤3mm/m.与常规辊式淬火组织明显不同,控温淬火后,钢板发生余热自回火,其近表面、1/4厚度和1/2厚度位置处均为自回火马氏体组织.Q960E钢板控温淬火后综合力学性能优异,平均维氏硬度≥420,略高于常规辊式淬火,钢板屈服强度>980MPa,抗拉强度>1000MPa,伸长率>14%,钢板塑性良好,-40℃ 冲击功>44J.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钢轨全长淬火工艺发展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目前世界上具有工业生产规模的钢轨全长热处理的几种主要工艺,即整体油浸淬火、感应淬火、整体常化-轨头淬火和二步火焰加热轨头淬火,并加以分析比较,对我国钢轨全长热处理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