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始见于明代的"扯淡"一词文献习见,其中"淡"当为"诞"。"胡说"义是"扯淡"的引申义,该义来自"扯"的"闲谈"义和"诞"的"虚妄不实的言论"义。"拉"与"扯"语义相近,且有着相似的引申路径,所不同的是,"扯"已引申出"胡说"、"瞎说"义,而"拉"却没有。  相似文献   

2.
文章考察"个"和"枚"、"只"和"头"、"根"与"条"三对量词的演变,探究汉语量词发展的机理.并指出"个"取代"枚"的三个原因:第一,"枚"比较实在的称量对象制约了"枚"的泛化;第二,"枚"的名词意义始终没有彻底地消失,制约了"枚"的泛化.第三,"枚"的指形性比"个"强,制约了"枚"的进一步迁移.而"个"称量对象扩大,本义[名词意义]完全消失,成为一个专职量词,迅速取代"枚".  相似文献   

3.
"亦"甲骨文作■、"夜"甲骨文作■,"腋"字在甲骨文未见。从隶变和形声造字法来看,"亦"是"腋"的本字,为指事字,"夜"是从夕亦声的形声字,副词"亦"为"本无其字"的假借字。"腋"字出现在隶变时期,从汉字分化理论来看,表"胳肢窝"义的"腋"字为"从肉亦声"构形的形声字,但隶变后的"月"与"肉"书写形式相混,古文中"夕"与"月"字皆从月象形,故"从肉亦声"构形与"从夕亦声"构形相似。从文字构形避让原则考虑,后来才造出"从月(肉)夜声"的后起字"腋"。  相似文献   

4.
网络党建具有自己的特殊规律,坚持"交互性"与"单向性"、"一元性"与"多样性"、"政治性"与"学术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对于搞好网络党建,提高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牢牢把握党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水浒》中有关夫妻称谓的许多方言,如"官人"、"养家人"、"老公"、"盖老"、"孤老"、"家长"、"娘子"、"浑家"、"老婆"、"老小"、"外宅"、"回头人"等,鲜明地体现了宋元杭州民俗文化和地方特征,对这些词语进行考析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解读小说文本,更透彻地认识小说作者。  相似文献   

6.
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选录的<荀子·劝学>篇中对"诗曰:'嗟而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而景福'"这段话中"靖"、"共"二字的释义有些不妥.在先秦典籍中,各家分别将"靖"字释为"安"、"治"、"谋"、"安谋",或作"静";对"共"字,有的释为"具",有的释为"恭",认为是通假字,也有的认为"共"与"恭"是异体字,等等,各家分歧较多.鉴于以上情况,我们在对两字进行考证后认为,将"靖"字释为"安也",将"共"释为通"恭"是较为合理的.  相似文献   

7.
从训诂的角度看,"孝"字有"善继"、"善述"之义.比较"学"、"教"二字,以及"肖"与"不肖"的用法,其"仿效"含义与"似其先"含义,均可显明"孝"字的继承性意义.古人重继承,现代"文化"一语本身即意味着继承,如果社会的生存环境没有根本改变,就绝无彻底中断其文化而可以全然创造出一种"新文化"之理.  相似文献   

8.
正小明在西华街一公厕门口看到,"请文明如厕"四个字被市民改成了"请文明入厕"。"如厕"与"入厕"到底应该是哪个?小明心里十分疑惑。的确,很多收费公厕门前有的写的是"入厕5毛"、有的摆放的是"如厕5角"的牌子。那么,到底是"入厕"还是"如厕"呢?"如厕"与"入厕"到底哪个正确?且看"如"读"",本义是随从,旧时以女嫁为从人,所以"如"是女、口结构,在"如厕"一词中是到、往的意思。故"如厕"一词是到厕所,往厕所的意思。"入"读"",独体字,进来或进去,跟"出"相对。故"入厕"一词是一  相似文献   

9.
"孔"与"仁"是孔子思想体系中两个最重要的命题,它们的提出是当时矛盾斗争的产物,面对"礼崩乐坏"的残酷现实,孔子认为传统的"刑"、"政"之治已不能维持传统统治秩序,只有采用"德"、"礼"等新的统治艺术,才能实现"复兴周礼"的终极目标。所以"礼"是目的、是统领,而"仁"是为实现这个目的的手段,它们统一于"复兴周礼"的旗帜下。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对《吕氏春秋新校释》所释《大乐》篇之"两仪"提出质疑,并表达己见,进而强调一种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历史文献的态度。首先,"两仪"指天地物质形态之容貌,《大乐》不言"天地"而言"两仪",是要将"两仪"之"两"与"太一"之"一"相对。"一"在万物造化时指"太一",而"一"又可以为用,以"一"为用时其义指"不易",则"一"象征不变,而与"一"相对之"两"象征变。《大乐》所言"一也者制令,两也者从听"可在郑玄论"易"之三名中得到深刻解释。其次,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历史文献,欲正确理解其内容尤其是理解起来有歧义的内容,则应对文本内容做逐字、逐词、逐句的考证、分析,以此为基础方能对文本作出合乎历史的正确解读。  相似文献   

11.
"无为之治"是老子政治哲学的集中体现,其含义在《老子》文本中包含了"利万物"和"不争"两个向度,但研究者对老子"无为之治"的解读易于忽略其"利万物"的一面,而凸显其"不争"的一面,这直接导致了人们对"无为之治"的负面评价。"无为之治"如果离开"利万物"作为基础和价值指向,仅仅强调其"不争"的一面,其在政治上难免消极,如果将老子政治哲学中的两个向度结合起来理解,即在"利万物"的基础上以"不争"的方式处在百国之下,践行其"利万物"的宏大作为,则无疑是大国的智慧之路。  相似文献   

12.
六朝墓志语料丰富,特色鲜明,具有较重要的词汇研究价值。其中"摧恸"、"恢岸"、"素牒"、"遐长"、"宰朝"、"恢雅"、"钦风"、"丧殒"、"殇悴"、"信诺"多不被《汉语大词典》等普通辞书所收载,只有个别词语虽被《汉语大词典》立目,但存在义项缺漏。  相似文献   

13.
"建"义新考     
"建"之本义,自汉代"立朝律"以来众说纷纭,似各有局限,将其进行新的考释势在必行."建"中之"聿",理应为动词,并非以往认可的名词"笔"或"木柱";从殷墟卜辞等"建"字早期形态来看,构字中承担主要内涵的部分实为"|";"|"作动词,主要涵义为"由下而上、升高";以往研究中常被忽略的"止"与"土","止"义为足,引申为下基,"土"为数"点",指扬土溅尘事.因此,将"建"字构形中"手""|""止""土"合而观之,"建"之本义实为"填土造垣以立城"."建"字之"廴",并非"从彳引之",而是从"L"而来;"L"亦非所谓的"庭中",而应是"区"的意思;"区"中有"品",品为众,以此使"聿"既不是只造一墙,亦不为笔、杖,而与"立城以盛民"关联契合.  相似文献   

14.
"儿童"一词古今含义并不相同。由于"童"、"僮"相混,在唐诗中"儿童"有两个含义,一是单音词连用,表示"孩子与奴仆";一是凝固的复合词,表示"未成年人"。结合《回乡偶书》整首诗,论述"儿童"在"儿童相见不相识"中是一个近义连用的词组,表示"家族中的孩子与奴仆"。  相似文献   

15.
在今天,"呆"读dāi,"待"读dāi和dài。在dāi音"停留"意义上,两字存在混用的情况。"待"字比"呆"出现早,先秦就有"待"字,而"呆"最初是"保"的古文,到元朝才有了"傻"的意义。在明清之前,"待"字的含义没有"停留"意义,明清开始才有此含义。"呆"字到明清也只有"傻"之类的含义,只是到了新中国建立后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才出现了"停留"的意义,也是在这个时候,"呆"、"待"混用了。"待"读"dāi"是在与"呆"混用后,受"呆"的影响才增读"dāi"的。  相似文献   

16.
学界对"以人为本"当前主要有四种理解。把"以人为本"中的"人"理解为"人民群众",是从政治视角而言的,针对的是"少数人"范畴;把"以人为本"中的"人"理解为"全体公民",是从法律视角而言的,针对的是"部分公民"范畴;把"以人为本"中的"人"理解为"人类",是从人类共同利益视角而言的,针对的是"自然"和"物"范畴;把"以人为本"中的"人"理解为"具体的个体的人",是从工作落实视角而言的,针对的是理论层面抽象的"人"范畴。应在特定的范围内理解"以人为本"中的"人",超出其特定适应范围便容易导致对其中的"人"的误读。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中的"人",无疑应当是指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而学界所作的拓展性理解则是适应于特定范围、解决特定问题的。  相似文献   

17.
张文辉 《世界知识》2014,(22):58-59
<正>10月中旬,岛内油品巨头顶新集团曝出"饲料油"丑闻,继去年年底"棉籽油"以及上个月"馊水油"事件后,再次引起"黑心油"风暴。而当我们回头检视,近几年台湾"塑化剂"、"毒淀粉"、"毒酱油"等食品安全问题可谓层出不穷,结果让人触目惊心。以往我们向往的美食天堂,这是怎么了?台湾的食安"魔盒"10月8日,台南市地检署发布新闻称,顶新集团旗下"正义"油品被  相似文献   

18.
"依附理论"揭示了"中心"与"边缘"特殊的关系,认为"中心"与"边缘"是"掠夺"和"被掠夺"的关系。有了"依附"的存在,导致发展中国家的长期贫穷与落后,而发达国家长期靠"中心"的优势,进一步扩大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经济贸易等方面的差距。洛美协定签订后,人们以新的视角重新检验和反思"中心"与"边缘"这种特殊的关系,认为在特定的条件下,"中心"与"边缘"的互动可以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9.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否则,就会出现"多"与"少"的反差,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形成反比。  相似文献   

20.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为"党规"与"国法"的协作提出了新型政治语境。作为一项起源于中国本土法治生态中的软法机制,无论从效力渊源上来看,抑或是从保障机制上而言,"党规"都呈现出与"国法"截然不同的运作机理。基于此,实则有必要通过共生理论来对"党规"与"国法"在国家治理中的契合性做出考察。放眼未来,若要实现"党规"与"国法"的共生与共治,就必须对"党规"与"国法"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构。就具体路径而言,应分别建立"党规"与"国法"间的良性转化机制及其"党规"与"国法"间的良性共存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