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0 毫秒
1.
通过对棉型水刺非织造布和SHS非织造布的拉伸断裂性能、撕破强力、吸水性能以及外观形态保持等各方面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将其与传统彩纸的结构和各项性能进行对比,发现其无论是在力学性能还是在外观性能上均比普通彩纸优越,因此得出利用非织造布代替传统彩纸是可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非织造布可模压性的关键问题,即模压品的表面折皱和成型精确性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评价非织造布模压性能的3个指标:表面折皱、径向压缩率和吻合性。通过试验,发现胶乳粘合剂粘合非织造布模压的主要问题是制品的表面折皱,热熔粘合非织造布是成型不吻合性。热熔粘合时,模压品的热收缩较大,纤维取向对织物的变形均匀性有很大影响。在各向同性好的情况下,热熔粘合非织造布的模压性能优于乳胶粘合的。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热轧非织造布工艺流程和卫生用热轧非织造布原料的特点与选择 .通过对 3个试验的描述和对试验结果的分析 ,详细地论证了温度、压力和速度对热轧非织造布性能的影响 .根据市场的现状 ,发表了对卫生用薄型非织造布生产技术发展方向的展望  相似文献   

4.
从静电纺纳米纤维非织造布的空气体积分数出发,研究其热传递性能和湿传递性能,发现静电纺纳米纤维具有优良的保暖性和不良的透湿性.并通过实验得到一定体积分数的纳米纤维非织造布的导热系数,定量描述了纳米纤维非织造布的导热性能.分析了影响透湿性的因素,展望了它在防护性服装应用上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热轧法非织造布的粘合结构形成机理及其工艺条件,研究了工艺参数变化对产品强力和粘合结构形态的影响,提出了由复合相构成的非织造布物理结构模型。分析结果对于调整热轧生产工艺和提高非织造布质量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为适应服装行业对非织造布粘合衬产品提出多品种、系列化的要求,根据服装对粘合衬性能要求,研讨了影响非织造布粘合衬应用性能的几个主要因素.文章应用正交设计就非织造布定量、粘合剂品种两因子对非织造布粘合衬的硬挺度、折皱弹性、拉伸强度、手感作了试验分析.还研讨了浆点涂层的浆点点径规格、热熔胶品种对粘合村剥离强度的影响. 在综合上述试验分析后,以西服为例对非织造布粘合衬产品系列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7.
SMS非织造布及在服装领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SMS非织造布的类别划分、结构与性能特征。首次对SMS非织造布在服装面料和服装辅料的应用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研究。扩大了产品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8.
梯度结构非织造布由于其结构特性在气悬体过滤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用梯度结构非织造布过滤气悬体的过程一般分为润湿、吸附、聚结三个过程.主要讨论非织造布材料增加其气悬体过滤性能的一些新技术及其过滤过程.  相似文献   

9.
测试和比较聚乳酸非织造布和聚酯、大豆纤维、蛹蛋白粘胶纤维非织造布在土、淤泥、沙3种不同环境中的降解性能,介绍了用扫描电镜法、燃烧法、红外光谱吸收法、熔点法和吸湿性能测试来鉴别聚乳酸纤维、大豆纤维和蛹蛋白粘胶纤维。  相似文献   

10.
非织造土工布具有三维的纤维网络结构,其独特的纤维网络结构是土木工程中反滤保砂的理想材料.非织造士工布在工程应用中易产生压缩变形,非织造土工布受压变形必然会影响非织造土工布的反滤性能.分析了非织造土工布在受压条件下的反滤性能,对非织造布的开发和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非织造布粘结剂含量和粘弹性模型参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同一纤维网制成的不同粉末粘结荆含量非织造布的研究表明:简易三元件模型的参数和欧林模型的参数随着其粘结荆含量变化呈一定规律变化,且欧林模型的时间修正常数不变。根据模型的拟舍参数计算和讨论证明了应用力学模型可以检验非织造布加工中纤维网粘结程度的优劣。用MATLAB语言编写整套程序。  相似文献   

12.
聚乙烯醇复合凝胶的强度与界面强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提高物理交联聚乙烯醇(PVA)水凝胶的强度,制备了PVA无纺布复合水凝胶. 当基体凝胶PVA质量分数为10%、无纺布体积分数为15%时,复合水凝胶的拉伸强度为5.90MPa;随着基体凝胶PVA质量分数和无纺布体积分数的提高,复合凝胶的强度提高;当基体凝胶PVA质量分数为15%、无纺布体积分数为25%时,复合水凝胶的拉伸强度为10.90MPa. 利用A系数研究了不同PVA质量分数以及无纺布体积分数的复合水凝胶中基体与无纺布的界面作用,在无纺布体积分数相同时,界面强度随PVA质量分数的提高而增大;在基体凝胶PVA质量分数相同时,无纺布体积分数较低的复合凝胶的界面强度较大. 复合水凝胶的结晶度低于纯水凝胶的结晶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了广角X光衍射、差示扫描量热法、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热熔粘合聚丙烯熔喷非织造布的结构和形态进行研究。讨论了粘合温度对非织造布的几何尺寸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球晶是熔喷聚丙烯纤维的主要结构形式。在不同的热粘合条件下,球晶的结晶变体中可以出现α晶,或是拟六方酝晶,以及两者的混合形式。粘合温度对纤维的结晶度和晶粒尺寸,及非织造布的热收缩和厚度具有较大的影响。热粘合温度在软化点出现非织造布强度峰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讨非织造布力学性质估算方法。取对称于两垂直轴的各向异性平面体,各方向的应力与应变保持线性,应用平面体任意方向的拉伸模量与主模量间的关系式,推导得出上述平面体的顶破强力计算公式。顶破强力计算式中包括舍弹性常数(材料拉伸应力方向与主模量方向间夹角的函数)、材料最小断裂伸长率和试样尺寸等参数。设令非织造布符合上述平面体模型,采用非织造布力学性质实测资料验证其适应程度。文中给出两种涤纶热轧非织造布的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随参数值变化的规律基本一致,丙纶溶喷非织造布的顶裂强力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的差异随参数值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微波检测技术对非织造布的组分配比进行了测试研究。非织造布由不同配比的双组分(ES)纤维和蚕丝下脚料经混和,开松,梳理成网,并加热,熔融粘合而成。测试结果表明:微波谐振腔传感器检测电流示值与非织造布的配比关系曲线呈指数方程形式,指数值与组分配比呈良好的线性相关,同时,检测电流示值与非织造布强力也有一定程度的相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三利,不同粘合加固纤维网方法(乳液喷洒法,双组分低熔点纤维和热熔粉末粘合法)所制得的高膨松非织造布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对各生产过程特点和产品性能逆行了比较。在高膨松性非织造布的体积密度范围内,有空气对流传热机理存在。导热系数随体积密度增加而降低,在单位面积重量相同条件下,膨松度高的非织造布。织物表现厚度大,虽然导热系数高,但织物传热量较低,其绝热保暖性好。  相似文献   

17.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ght scattering intensity and basis weight of nonwoven fabrics is studied by using the theory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propagation and scatter-ing in random media.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backscattering intensity of nonwoven fabric is closely related to its basis weight,and 2 series nonwoven samples manufactured by spun-bonded and thermal-bounded processing methods are tested for checking the theoretical expression.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scattering intensity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basis weight of nonwoven fabrics in exponential equation,and theoretical expression is consist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国内、外非纺织物加工技术的发展及产品的逐渐开发的大量资料,用技术特性发展曲线,明了地表示出无纺织物的加工过程和产品品种可能发展的趋势。从而论述了我国目前应发展的品种和采用的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19.
IntroductionTheannualincreaseofnonwovenfabricsproductionisabout2 0 %[1] ,whichisthehighestinthefieldoffabricproducts.Themostpopularfibersofnonwovenfabricsarepolyethylenetereph thalate (PET) ,polypropylene (PP) ,polyvinylalcohol (PVA )andNylon .BecausePETandPPbelon…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水刺法、针刺法非织造布的成网工艺,以及水针能量对聚酯纤维和聚酯/聚酞胺分裂型纤维的合成革基布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酯/聚酸胺分裂型纤维的水刺基布具有优异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