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对厂商学习与厂商发展的耦合关系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产业集群创新与厂商学习、知识积累之间的逻辑关系,认为知识积累对产业集群创新具有双重效应,而产业集群的网络化可以解决知识分工导致的创新难题。同时,对集群成员的知识基础与技术能力进行了分析,并对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成长的知识因素进行了剖析,最后以知识视角从微观的企业层面和宏观的产业集群层面提出了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环境下的知识创新体系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通过有效的知识创新来提高对环境的响应能力 ,增强其竞争力 ,产业集群有利于提高集群内产业组织的知识创新能力。本文首先阐述了产业集群对知识创新的促进作用 ,进而提出了产业集群的创新体系 ,从创新要素、创新过程两个角度分析创新活动的完成 ,最后对我国产业集群环境下的知识创新的发展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创新型产业是以创新型企业和人才为主体,以知识或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要内容,以创新组织网络和商业模式等为依托,以打造创新发展环境为基础的产业集群.通过对温州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创新环境要素分析,提出政府改善产业集群创新环境的对策和方向.  相似文献   

4.
基于“融知发酵”的产业集群知识创新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产业集群正在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新方向,如何提高产业集群中的知识创新能力成为当今社会的研究热点。借助仿生学的有关理论,从剖析产业集群中的知识创新的核心环节入手,建立融知发酵模型,揭示产业集群中的知识创新的机理,并对产业集群中知识创新能力的培育进行了诠释,为产业集群如何依靠知识创新获得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分析了知识溢出在产业集群中扩散的方式和途径,然后进一步运用生产函数解释产业集群和知识溢出两种现象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针对广东省产业集群发展的具体情况,文章提出了建立学习网络、加强对溢出知识的保护、建立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等建议,以发挥知识溢出效应、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群创新环境的灰色层次综合评价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在对产业集群创新环境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产业集群创新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产业集群创新环境的影响因素多是灰色、模糊、难以量化的技术经济特征,应用AHP和适用于机制复杂难以从定量角度建立精确模型的系统研究的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产业集群创新环境的灰色层次综合评判模型,得出产业集群创新环境的综合评价值.为政府、企业及相关组织采取相应创新战略,改善产业集群创新环境,提高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提供依据.最后用实例分析对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回归方法对"产业集群网络—知识学习—创新竞争力"进行验证,指出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关键在于培育产业集群网络,并充分重视知识学习在提升产业竞争力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累积性创新的博弈模型,推导、分析了技术外溢、劳动力流动、商业秘密保护和创新型企业形成集群的理论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只要第二代创新的价值远远高于第一代创新,企业便会选择集群共享技术外溢的好处,发展第二代创新,增加产业利润和社会福利.同时发现对增长潜力高的产业进行集群和技术外溢的关系的研究更有意义.而商业秘密保护能防止更高技术外溢的发生,但不能阻止企业集群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产业集群研究都是基于产业集群中所有的企业都是同质的,它们均一地相互作用,以及在产业集群的知识创造过程中,机构比单个企业更为重要。然而,研究单个企业所积累的大量证据表明,产业集群企业具有异质性。核心企业在产业集群知识转移和知识创造过程中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核心企业是产业集群的创新引擎、集群与外部联系的"桥梁"以及集群的知识扩散源。基于核心企业的产业集群中存在着产品模仿、人力资源的流动、企业间的关系以及新企业的衍生等四种知识转移机制。  相似文献   

10.
创新集群微观空间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引入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聚焦上海杨浦环同济建筑设计产业集群,对其空间形态与集聚性进行了测度.同时着眼于集群内部空间结构分析,对创新集聚性随空间尺度与步长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探索,并基于其影响因素从水平和垂直两个维度对创新集群网络组织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创新集群的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中心-外围模式,这来自于关联效应、知识溢出和其他外部经济所构成的向心力和地租及拥挤效应所产生的离心力两种力场综合交错作用的结果.集群中以同济大学为代表的知识源所形成的"中心",通过知识和信息交流及制度模式创新与强化所形成的地方化特征,使企业在交通网结构约束下,依据产品性质、规模和技术复杂程度的地方化适宜性进行空间决策,是构成创新集群空间组织模式的核心机制.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中小企业集群的知识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资源作为产业发展的新兴动力,和集群、创新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不仅能提供一种有利于集群创新的环境,还能为集群创新提供技术支持,从而加强了中小企业集群网络之间的联系,克服中小企业集群内部联系方面的劣势。主要分析了集群与知识、创新的关系,阐述了知识对中小企业集群中的重要性,提出了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的影响因素,最后简要概括了中小企业集群知识创新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企业网络与知识转移:跨国公司与产业集聚群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网络理论,从企业网络的结构维度和关系维度,分析了网络特征对企业网络中知识转移产生的影响。并在此框架下,对比了跨国公司和产业集聚群两类企业网络中知识转移的不同。研究结果发现:企业网络的异质性和弱的联结强度不利于网络中知识转移;网络稳定性、强的联结强度和信任有利于网络中知识转移;跨围公司和产业集聚群在网络特征上的差异,导致了两者知识转移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统计学习理论算法在跳频信号分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第3方截获并检测到跳频通信信号后,由于无先验知识,所以对其进行网台分选不便采用传统有监督学习算法.即便采用无监督的算法,目前多数算法对分类个数等相关消息也必须有所借鉴并在多分选参数的逐级分选中通过先验知识进行有效性判断和筛选.针对电子支援中探测到的跳频信号分选所遇到的困难,利用统计学习理论在小样本学习及非线性分类上较其它传统分类算法更好的性能,提出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无监督及半监督学习算法,对第3方得到的跳频网台分选进行应用,取得理想结果.为跳频通信侦察过程中的分选工作,提供一种应用鲁棒性好,分选准确度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数据聚类是常用的无监督学习方法,通过词嵌入聚类能够挖掘文本主题,但现有研究大多数采用常规聚类算法挖掘词嵌入的簇类,缺少基于词嵌入特性设计实现词嵌入聚类的主题挖掘算法.该文从语言模型通过建模词间相关信息来使相关及语义相似词的嵌入表示聚集在一起的特点出发,设计词嵌入聚类算法.该算法首先计算中心词的簇类号,然后使该簇中心嵌入和相邻词嵌入的相似性增强,同时使其与负样本词嵌入远离,学习文本集词嵌入的簇类结构,并将其应用于文本主题挖掘.在3种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算法在一些模型的词嵌入结果上能够挖掘出一致性和多样性更好的主题结果.  相似文献   

15.
通过溯源高技术集群企业技术能力的知识本质,分析集群网络集成、技术知识集成促进企业技术能力成长的机理。运用知识管理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研究高技术集群企业技术学习过程,进而探讨集群企业技术能力持续成长的基本动力。  相似文献   

16.
创新惯例是集群系统创新行为的基础,创新惯例随时间而改变,"惯例"在提高集群创新效率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创新惰性,降低集群创新效率。因此,从创新"惯例"的特性出发,分析"惯例"惰性产生的原因;借助于更新"惯例"的知识积累模型分析影响"惯例"更新的关键环节;从集群协作创新、集群组织学习、集群创新的搜寻交流三个方面,分别探讨了实现集群创新"惯例"有机更新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群知识发酵即在参与者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由某种创意引导,通过成员之间的知识交流,相互反复激发、评价、修正,逐渐形成新的知识,达到新的知识状态。技术创新构思是技术创新设计中最能体现创新性的阶段,体现为不同种类知识的融合。优化产业集群知识发酵模型需要加强技术创新的扩散,应采取强化集群知识传播与碰撞、优化集群知识发酵环境、构建集群知识发酵激励机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从知识创新理论出发,认为软件产业园区本质上是知识创新系统,基于市场竞争需求的知识创新是软件产业园区演化发展的动力,提出包含软件企业知识创新、软件产业园区集群创新网络和区域创新环境三维度的分析框架,从而为软件产业园区发展提供了实践方向。  相似文献   

19.
产业簇群中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原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产业簇群中企业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以及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现状,指出解决该困境的方法是构建适应企业良性运行的知识管理系统。作者分析了产业簇群中企业知识管理特点,以及构建知识管理系统的五项原则。最后,提出了构建产业簇群中企业知识管理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北京国际展览中心集聚区为例,以北京市会展企业名录为数据基础,运用Ripley K函数和问卷调查方法,对会展产业集群进行识别. 研究表明,我国主要中心城市特定地段会展产业集群已经初步形成,但集群化程度较低. 在这种集群中,永久性集聚的发展较临时性集聚更为成熟,在永久性集聚中,会展企业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企业间的网络关系已经形成;而在临时性集聚中,知识流动和信息传递机制没有完全建立. 研究结论将进一步丰富产业集聚的研究内容并为地方政府推进会展业集群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