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真核细胞内的囊泡运输过程分为四个环节:囊泡的出芽、运输、栓系和融合.这其中的囊泡栓系过程是由栓系因子所介导的.位于高尔基体上的一类栓系因子COG复合体在介导高尔基体内部的囊泡逆向运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COG复合体由八个亚基组成,本文首先通过基因克隆的方法,克隆获得两个COG亚基COG2和COG3的基因.随后的工作中,通过两种蛋白质之间互作的检测方法,进一步地证明了COG2和COG3两个亚基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eversible addition-fragmentation-chain transfer, RAFT)聚合诱导自组装(polymerization-induced self-assembly, PISA)是制备具有特定形貌嵌段共聚物纳米颗粒的高效手段. 以苯乙烯(styrene, St)为分散聚合的单体, PDMA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eversible addition-fragmentation-chain transfer,RAFT)聚合诱导自组装(polymerization-induced self-assembly,PISA)是制备具有特定形貌嵌段共聚物纳米颗粒的高效手段.以苯乙烯(styrene,St)为分散聚合的单体,PDMA_(23)和PDMA_(38)为大分子链转移剂(chain transfer agent,CTA),乙醇为溶剂,在70℃下探究了纳米颗粒的形貌随不同聚合度(degree of ploymerizations,DPs)的转变情况.由实验结果可知:以PDMA_(23)为链转移剂,可调控苯乙烯的聚合度,得到球、虫、囊泡、复合囊泡等形貌;以PDMA_(38)为链转移剂,可在较宽的聚合度范围内得到均匀的球形纳米颗粒.  相似文献   

3.
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厚颌鲂精子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结果显示:光镜下厚颌鲂精子全长(35.57±1.94)μm,头长(2.16±0.19)μm,尾长(32.42±2.33)μm;透射电镜下精子可分为头部、中片和尾部3个部分.头部近圆形,无顶体,主要结构为细胞核;细胞核内有核泡,核泡内可见电子致密物质;头部后端有1个深约细胞核长度1/3的植入窝.中片由袖套和中心粒复合体组成;袖套两侧接近对称,内含线粒体和囊泡;中心粒复合体由近端中心粒、中心粒间体和基体组成,三者呈"■"形排列.尾部鞭毛细长,具"9+2"微管结构,有囊泡和侧鳍.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大颗粒流化曲线及床层高度的测试对大颗粒流化床的流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大颗粒的流态化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整个流化过程可以分为:床层高度恒定、颗粒位置调整、表面颗粒运动、节涌波动和完全流化5个阶段。由于颗粒自身特性的影响,导致大颗粒流化过程中的各个特征速度(如起始鼓泡流化速度和完全流化速度)产生了有别于小颗粒流化床的特性。  相似文献   

5.
实验研究红鳍东方Tun精子形态的超微结构:红鳍东方Tun表子分头部和尾部等两部分。头部似炮弹状,无顶体;核内有空隙,空隙中有或无少量电子致密小颗粒:细胞膜与核膜间的原生质有向外鼓起的单个小液泡;中心粒复合体位于植入窝内,由近端中心粒、中心粒间体和基体等组成。袖套位于核后端,内含7-8个环列的线粒体球。尾部近端部分鞭毛的一侧有小囊泡群聚的囊泡鞘;远核部部分有侧鳍;胞鞘和侧鳍与轴丝的中央微和同在“Y”  相似文献   

6.
 氧化甾醇3,19–二羟基-胆甾烷-24-酮(DHCO)和3β,5α,6β-胆甾烷三醇(Triol)替代胆甾醇与大豆磷脂形成脂质囊泡的性质研究。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脂质囊泡,通过测定脂溶性及水溶性荧光探针在脂质囊泡中的荧光强度变化,考察囊泡膜流动性及通透性;通过测定脂质囊泡中游离DHCO及结合DHCO的浓度考察DHCO与磷脂的结合率;考察DHCO/磷脂比例、超声条件对脂质囊泡粒径大小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DHCO、Triol与磷脂形成的脂质囊泡与胆甾烷(CHOL)-磷脂脂质囊泡的膜流动性无明显差异,但膜通透性稍有增大。DHCO与磷脂的结合率为8258%。DHCO、Triol与大豆磷脂经简单工艺即可形成脂质囊泡。可通过调节DHCO/磷脂比例、超声条件获得具理想粒径和外观的脂质囊泡。氧化甾醇数量庞大,其作为脂质囊泡的新型“流动性缓冲剂”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7.
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分别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十二烷基磺酸钠及十二烷基硫酸钠复配, 3种体系的水溶液在适当条件下均可自发形成囊泡. 结果表明, 虽然3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相似, 但在与同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形成囊泡时的复配比例及囊泡的稳定性却有很大区别. 考察了3种体系囊泡自发形成时的复配比例, 并探讨了囊泡的形成机理及其时间稳定性,利用负染TEM技术观察了囊泡的形貌.  相似文献   

8.
小菜蛾颗粒体病毒在离体细胞内的形态发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小菜蛾颗粒体病毒侵染家蚕胚胎细胞系Bm-21E-HNU5,对受梁细胞的超薄切片做电镜观察,在攻毒后120h的受梁细胞核内开始发现病毒发生基质、核衣壳和病毒粒子,病毒粒子以出芽方式通过细胞核膜排出核外,攻毒后,144h蒴状体所在囊膜和细胞核中可见大量小膜泡。  相似文献   

9.
应用松果腺细胞改良染色法(Achucarro-Hortegastaining),证实了黄鳝脑部存在松果腺复合体。光镜(HE染色)及电镜切片的研究结果表明,黄鳝松果腺复合体由终囊、松果体柄和背囊三部分组成;每部分均包含有类光感细胞、支持细胞及神经节细胞等细胞类型。类光感细胞包括外节、内节、胞体和基突4个组成部分,其形态结构与脊椎动物眼中的光感细胞极其相似。由于类光感细胞中分布有大量的分泌样颗粒,故而推测黄鳝脑部松果腺复合体具有感光与分泌的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10.
应用微分干涉相差显微术和超微结构显微术显示,腹毛目纤毛虫伪红色双轴虫(Diaronella pseudorubra)细胞内含有大、小两种皮层色素颗粒,细胞质具有黏液泡类胞器.其中皮层色素颗粒以二分裂或出芽分裂增殖,其颗粒呈现不同的大小与颗粒分裂有关;黏液泡位于细胞质深部,成熟的黏液泡在发射前成波浪形,以"阿米巴"样运动到表膜,射出泡内物质.据结果认为,该纤毛虫的两种皮层色素颗粒可能有共同的起源.两者都与纤毛虫细胞颜色的遗传有关;黏液泡的形成和排出过程除对促进细胞内膜物质的流动和更新以及表膜的更新具有物质贡献外,可能对口区食物的摄取和促进食物泡的形成有作用.  相似文献   

11.
曹标  陈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5,5(22):1753-17541758
以纳米SiO2粉末涂层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其涂层结合力、涂膜显微硬度及耐磨性能随粉末含量的变化,并与对应的微米SiO2粉末涂层复合材料及传统材料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对应的传统复合材料及微米SiO2粉末涂层复合材料相比,纳米SiO2粉末涂层复合材料的涂层结合力及涂膜显微硬度都有非常明显的增加,但对耐磨性影响不大;并提出,涂层结合力以及涂膜显微硬度可以用作检测和评价纳米SiO2粉末涂层复合材料的物理参量。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Al粉的活性和燃烧效率,采用机械球磨法制备了一种Al/C复合粒子并优化了球磨条件,当C质量分数为30%、球料比为14、转速为350 rad·s-1、环境介质为正己烷、湿磨时间为2 h时,复合粒子中Al和C的晶粒尺寸分别为33.2 nm和42.5 nm,粒子的相对有效活性为70.33%.同时,研究了复合粒子对HTPB推进剂的黏度、力学、爆热、燃速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粒子会增加HTPB推进剂的黏度,但是体系是一个典型剪切变稀的流体,复合粒子加入量越多,剪切变稀程度越大,因此选择合适的添加量和加工条件,含复合粒子的推进剂能高质量成型;且复合粒子能有效改善HTPB推进剂的力学强度,当其替代Al粉比例从0%增加到30%,平均最大拉伸强度和断裂强度分别从0.37,0.32 MPa增加至0.75,0.69 MPa;且复合粒子的替代量为15%时,HTPB推进剂的爆热和燃速分别较空白提高9.91%和48.27%.   相似文献   

13.
介绍一种原位聚合制备聚苯乙烯/氢氧化铝复合粒子的工艺. 首先对氢氧化铝进行表面处理;接着将表面改性的氢氧化铝分散到溶解有引发剂的液相苯乙烯中,然后将此混合物投入溶解有分散剂的水相进行原位聚合反应,得到聚苯乙烯/氢氧化铝复合粒子.FTIR测试显示表面处理后的氢氧化铝表面与含有饱和碳氢基团的化合物结合;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量色散谱(SEM- EDS)联用测试结果显示复合粒子具有核壳结构,内部包含氢氧化铝,外部壳层为聚苯乙烯;复合粒子中聚苯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试;复合粒子中氢氧化铝含量采用热重分析(TGA)测试.  相似文献   

14.
具有复合结构颗粒的介电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电流变液分散相固体颗粒采取分层复合结构时可能对电流变效应产生的影响.分析过程基于介电极化理论.给出了电场作用下具有复合结构颗粒间的结合能、失配参数的解析表达式,分析了固体颗粒各层的材料性质、厚度、介电常数等因素变化对颗粒间结合能的影响.讨论显示:尽管复合结构颗粒的电流变液具有较为复杂的失配参数表达式,但与单一结构颗粒的电流变液相比,两者在颗粒间结合能的表现上十分类似,提示了以改善电流变效应为目的而采用复合结构固体颗粒作为分散相的建议缺乏理论依据.同时还发现,颗粒外覆层厚度的变化随介电常数的不同、对颗粒间结合能的影响具有正、逆两种效应.  相似文献   

15.
陈江旭  薛立军  刘辉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28):12253-12258
通过机械研磨的方法,获得不同尺寸的NiMnGa合金颗粒,在常温条件下,将NiMnGa合金颗粒与E51环氧树脂混合均匀,静置固化得到复合材料试件。对不同的复合材料试件进行压缩-卸载试验,从细观力学的角度分析不同体积分数和不同尺寸各向同性的NiMnGa合金复合材料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研究了NiMnGa合金颗粒对树脂基的增强效果。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不变,外力相同条件下,复合材料相比NiMnGa合金而言,应变相同时需要的应力值更大,并且在压应力卸载为0 MPa后,复合材料会有较小的残余应变。因为环氧树脂基体包裹合金颗粒,所以NiMnGa合金颗粒在产生应变时会受到阻碍,由于基体的存在,传递到NiMnGa合金颗粒的外载荷较小,大部分载荷由环氧树脂基体承担,这样可以改善合金颗粒易碎的缺点。不同尺寸的NiMnGa合金颗粒影响复合材料的应力应变,但复合材料发生马氏体变体重取向的临界应力为40 MPa左右。随着合金颗粒含量的增加,压缩应力卸载后,复合材料产生的残余应变会更大。这样复合材料缓冲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在苯胺的化学氧化种子聚合体系中,以乳化剂预处理和与丙烯酸共聚改性的聚苯乙烯粒子为种子,制备具有一定分散稳定性的聚苯乙烯/聚苯胺核-壳型复合高分子粒子乳液.讨论了用于预处理的乳化剂种类与用量、苯胺与种子粒子的重量比、与丙烯酸共聚所得种子粒子的表面改性等对复合粒子形态的影响.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动态激光散射和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等手段表征了复合粒子的形貌与结构、粒径及其分布、分散性等.结果证明,采用吐温-40预处理的聚苯乙烯粒子,且苯胺与其重量之比较小时,或者用少量丙烯酸与苯乙烯进行共聚得到的P(S-AA)粒子为种子时,可以获得形貌规整、壳层结构完整、均匀的核-壳型聚苯胺复合粒子.  相似文献   

17.
SiO2/PSt 纳 米 复 合 微 球 的 制 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Stober方法合成了SiO2/PSt纳米微球, 并对其进行表面改性. 以SiO2纳米微球为核, 采用乳液聚合法, 合成了SiO2/PSt纳米复合微球. 该复合微球粒径均匀、 单分散性好.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 可以合成不同大小的复合微球. 对两种微球的形貌、 尺寸、 所携带官能团及表面元素变化情况进行了表征, 讨论了SiO2纳米微球用量、 乳化剂用量与反应介质配比等因素对SiO2/PSt纳米复合微球粒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采用非均相形核法制备铜包裹MoSi2的复合粉体.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电子探针等分析手段对复合粉体进行表征,并讨论包裹结构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采用非均相形核法可以制备出MoSi2颗粒表面被细小的铜微晶包裹的复合粉体;用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作为分散剂有助于提高纳米铜的稳定性,并能有效防止复合粉体的团聚,MoSi2颗粒的分散性得到显著改善,包裹效果较好;MoSi2颗粒大小和形状对复合粉体的包裹情况有较大影响;包裹结构取决于铜在MoSi2颗粒表面的沉积以及对复合粉体团聚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Ni-based composite coatings incorporated with nano/micron SiC particles were fabricated via electrochemical co-deposition in Watts bath,followed by the evaluation of their mechanical and anti-corrosion properties.The micrographic observations suggest that the SiC particles with various sizes can be well incorporated to the Ni substrate.X-ray diffraction(XRD)patterns indicate that SiC particles with smaller sizes could weaken the preferential growth of Ni along(200)facet.In addition,it is found that the incorporated SiC particles with medium micron sizes(8 and 1.5μm)could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micro-hardness of the Ni composite coatings.Nevertheless,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s demonstrate that micron-sized SiC particles would weaken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Ni composite coatings ascribed to the structure defects induced.In contrast,the combined incorporation of nanosized(50 nm)SiC particles with medium micron(1.5μm)ones is capable of promoting the compactness of the composite coatings,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long-term corrosion resistance with negligible micro-hardness loss.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Ni-Fe-P/Al2O3复合电沉积的工艺参数对沉积层中Al2O3硬质微粒复合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电沉积层中Al2O3微粒复合量随镀液中Al2O3含量、温度、阴极电流密度以及NaH2PO2含量的改变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在实验工艺条件下,可获得Al2O3硬质微粒均匀弥散分布的复合电沉积层,其中Al2O3的最大复合量可达13.48%(体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