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省经济对外开放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1990-2006年的统计资料,对安徽经济对外开放度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自1990年,安徽对外开放度明显提高,攀升到中部前列,但仍与我国同期水平差距明显,且省域内部差异也十分显著.同时发现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有显著的相关性,安徽经济发展整体上还不具备外向型经济特点.最后,提出了提高安徽对外开放水平,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2.
孟德友  陆玉麒 《河南科学》2007,25(1):148-151
改革开放以来,外向型经济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从出口贸易、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两方面分析了河南省各地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对衡量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的对外开放度进行测算,进而深入探讨河南省对外开放度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3.
结合1990年以来的统计数据,分析山东省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期后城市地域扩展特点及用地效益.结果显示:1990年以来,山东省城市用地扩张迅速,但不同城市、不同时期城市用地扩展速度差异明显,用地效益变化较大,城市地域扩张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差异较大,城市整体用地效益水平不高,原有土地仍有较大的效益增长空间.提出应进一步完善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市场化用地机制建设,合理控制城市规模,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城市用地效益.  相似文献   

4.
从渤海海峡跨海通道"零替代方案"的研究视角出发,构建了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山东省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进行测度,并用GM(1,1)模型对结果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03-2012年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呈现出上升的趋势,2003-2012年山东省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状况良好.根据发展状况,协调发展度可以明显分为3个阶段:2003-2004年为初级协调发展阶段,2005-2009年为中等协调发展阶段,2010年后开始转入良好协调发展阶段.GM(1,1)模型预测结果显示,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发展趋势将总体上处于先上升后下降状态,且下降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5.
以县市为单位对1995年和2004年两年的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变化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按1995年和2004年两个年份分别计算各县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并按各县市的综合经济实力绘制两个年份的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空间结构分布图,以揭示山东省空间结构演化特征,并根据山东省空间结构演化特征分析山东省经济发展,并对山东省的空间结构演化及经济发展做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能源强度的时间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四个阶段,文章从经济结构、能源结构、技术进步、对外开放、能源价格五个方面选取指标,与能源强度建立模型进行最小二乘估计探究其变化的成因,结果表明经济结构、能源结构影响显著,而技术进步、对外开放、能源价格也有较大影响.十七地市能源强度空间特征表现出山东半岛地区低、中西部地区高的特点,分析了其形成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提高山东省能源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作为发展龙头的山东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构建山东省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05-2020年山东省16地市数据,利用熵权法对两大系统的时空耦合特征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山东省生态保护水平、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上均呈上升趋势,二者的耦合协调度从2005年的0.37上升到2020年的0.90,2014年是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反超生态保护水平的转折点;省内耦合协调度区域差异明显,总体上表现为由东向西递减、中部隆起的分布格局,沿海地区以及省会城市高于鲁西北、鲁西南地区的城市,且研究时段内部分地市耦合协调等级波动较大.最后,从发挥本地区优势,加强地区间合作和增强政策扶持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3年的统计数据,运用Arc GIS从省和地级市两个尺度对该地区近15年来的对外开放度进行测定和分析.主要结论:(1)黄土高原7省对外开放度研究期均发生波动,其中波动幅度最大的是甘肃、宁夏和内蒙古三省;经济开放度由北部高于南部逐渐演变为南部高于北部;经济开放度高值区由西北部,向西南方向扩展逐渐演变为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高值带,而后这条高值带逐渐缩小并消失.最终,又出现在西南地区.(2)黄土高原地区的地级市对外开放度的空间分布呈明显的东西分异,南北呈带的特征;空间演变经历了由斑块状到不规则几何块状再到"几"字形的演变过程;对外开放度较高的地区多集中在省会城市,并且绝大多数都是分布在黄土高原的边缘地带.  相似文献   

9.
文章选择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完备程度、沿海区位优势、对外开放度和人力资本作为地区差距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1995-2010年的面板数据考查了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地区经济差距主要来自于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其次是对外开放度对经济的贡献;固定资产投资、公路运输效率对中西部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正影响,是中西部地区缩小与东部地区差距的主要着力点;教育水平对经济增长没有体现出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我国1990年至2011年的进出口总额、经济发展等相关宏观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在度量金融对外开放程度这一指标基础上,实证考察了金融对外开放程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对外开放程度显著地促进了经济增长。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后发现,金融对外开放程度单向地促进了经济增长,反之不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