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那坡话韵母与中古音进行比较,得出中古韵母在那坡话中演变特点。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闽方言仙游话声母与中古音声母的对应状况和特点,认为仙游话声母中保留的闽越语语音[φ]和“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娘日二纽归泥”、“喻三归匣”、“照二归精”、“照三归端”等上古音遗迹,及其在中古音之后的分化与合流是造成仙游话声母与中古音声母呈纷繁复杂对应关系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广西百色凌云加尤高山汉话声母系统与普通话、中古音声母系统进行对应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较之声母,成宁话与普通话的韵母差异更大,对应关系更复杂,两者的差异在于各自对中古音继承或变异的范围、方式不一,其差异是有条件、成系统的,本文即从中古音入手,探讨成宁话与普通话的韵母差异及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5.
较之声母,咸宁话与普通话的韵母差异更大,对应关系更复杂,两的差异在于各自对中古音继承或变异的范围、方式不一,其差异是有条件、成系统的,本即从中古音入手,探讨咸宁话与普通话的韵母差异及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古全浊声母在安化界牌话中今多读为零声母及边音l,其原因是声母的弱化。也正因为弱化、强化在方言语音流变中所占的地位不同,使得界牌话与梅城、东坪以及益阳、新化、娄底等方言相比,表现出自己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咸宁地处鄂东南 ,属赣方言区。咸宁话与普遍话相比有较大的差异 ,但其内部一致性较强。笔者试从中古音入手 ,分析咸宁话与普遍话在语音方面的差异 ,且概括出两者的对应关系。本文仅就声母部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咸宁话与普通话的语音有较大差异,联系中古音来看,两者也有严整的对应关系。有关两者声母、韵母的差异及对应情况,笔者已有专文论及,本文继续从中古音入手,讨论两者声调的差异及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
嘉鱼话属赣方言,但它与成宁市其它方言有较大的差别,从语音上更接近普通话。嘉鱼话和普通话一样源于古汉语,由于分化条件的不同,嘉鱼话和普通话之间存在一些差异。本文以中古音为源头简单地分析了嘉鱼话和普通话声母的差异及其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
龙岩话是闽南方言的次方言。龙岩过去地属偏远闭塞的闽西山区,枯水季节外出唯靠徒步交通,语言发展比闽南平原地区要来得迟缓。闽南方言较多地保存了上古汉语特点,比如声母系统就没有经历中古时期的语音演变,而是直接继承了上古汉语声母系统;在词汇方面也明显地体现着这一特点,而龙岩话更属闽南话的古老层。因此,龙岩话能比较集中地保存  相似文献   

11.
四保话属客家方言。四保客家话不同于典型的客家话(如梅县话)的音韵特征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有七个声调。二、中古知、章两组有些字的声母读同见组(k-或kh-)。三、有鼻化韵。四、只有一个塞音的韵尾。  相似文献   

12.
上古汉语有*l-和*r-辅音声母是汉语音韵学界所普遍承认的。但是,上古汉语的这两个辅音声母后来演变成中古汉语的什么辅音声母在汉语音韵学界却存在着极大的分歧。本文利用系统的同源材料证明上古汉语的这两个辅音声母中古都变成了来母l-:其中上古汉语的*l-演变成了中古汉语的来母一等,而*r-演变成了来母三等。  相似文献   

13.
通城(麦市)知系字的读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位于鄂湘赣交界的通城方言成为方言学界讨论的焦点。其中,对知系字读舌尖塞音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认为是古音的保留,一种认为是中古音以后语音演变的结果。其实,通城话无论是知章组字读塞音,还是章组合口字读k或f声母,都是创新。引起这种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介音的作用。i介音使知章组开口三等由t^-或t^h-声母演变为td声母;知组合口三等字除外,u介音使t^-声母变为td声母,并且韵母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章组合口则变为k声母或f声母。  相似文献   

14.
上古汉语有^*1-和^*r-辅音声母是汉语音韵学界所普遗承认的。但是,上古汉语的这两个辅音声母后来演变成中古汉语的什么辅音声母在汉语音韵学界却存在着极大的分歧。本文利用系统的同源材料证明上古汉语的这两个辅音声母中古都变成了来母1-:其中上古汉语的^*1-演变成了中古汉语的来母一等,而^*r-演变成了来母三等。  相似文献   

15.
枣庄方言同普通话一样,其声母中的舌尖前音Z,C、S大致是从中古的精组声母演化而来的。分析一下中古精组声母在普通话予枣庄方言中的演化,找出其对应规律,这对枣庄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会有一些裨益。  相似文献   

16.
南宁市白话声母系统与普通话、中古音声母系统有对应关系,以中古声母帮、非、端、泥、精、知、庄、章、日、见、晓、影组为纲,可以归纳出南宁市白话与普通话、中古音声母系统对应关系的12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谐声系统中,晓母的谐声关系十分复杂。我们通过对晓母谐声关系的分析,认为造成如此复杂的谐声关系是由于中古汉语晓母上古有不同的来源,即有舌根音、舌尖音和双唇音等来源。这些本来完全不同的辅音声母附加了*s-或*h前缀之后,中古同演变成舌根擦音x-。通过对晓母的分析,告诉了我们中古汉语的辅音声母上古来源并不是单一的.我们不能认为中古一个辅音声母就认为上古只有一个来源。  相似文献   

18.
陕北晋语的入声有比较明显的舒化倾向。从入声韵的舒化和中古声母之间的关系看,全清、次浊声母入声字舒化最多,全浊声母入声字舒化次之,舒化最少的是次清声母入声字。中古各组声母中,影组声母入声字舒化都比较多,最少的是章组。就单个声母看,影母、以母舒化最多。从入声韵的舒化和韵摄之间的关系看,以咸山宕江四摄舒化速度最快,已经基本舒化,曾梗摄字次之,深曾通三摄舒化最慢。  相似文献   

19.
陕北晋语的入声有比较明显的舒化倾向。从入声韵的舒化和中古声母之间的关系看,全清、次浊声母入声字舒化最多,全浊声母入声字舒化次之,舒化最少的是次清声母入声字。中古各组声母中,影组声母入声字舒化都比较多,最少的是章组。就单个声母看,影母、以母舒化最多。从入声韵的舒化和韵摄之间的关系看,以咸山宕江四摄舒化速度最快,已经基本舒化,曾梗摄字次之,深曾通三摄舒化最慢。  相似文献   

20.
汉语由上古的19个声母发展到中古的40个,这一演变是重韵轻声的体现.福建方言因人文地理诸种因素,既保留上古语音的痕迹,又打上中古语音的烙印,故为研究汉语从上古到中古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佐证.本文列举并分析福建三大方言群、七个主要方言的重要实例,以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为序,对汉语声母从上古到中古的演变加以粗略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