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基于“能力本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构建良好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是应用型本科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以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载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的,构建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实践体系-考试考核体系-综合素质体系"一体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几年的实践表明,学生通过该模式的训练,"能力本位"特色显著,创新能力、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明显增强,增强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性,较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在学校向应用型转变的背景下,为了丰富学生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进行"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在实验教学中设计"应变式电阻电子秤"、"电容式和电涡流式传感器测位移"、"光电式传感器测量与控制转速"、"热电式传感器综合测量温度"实验项目,详细分析了以前实验项目存在的问题,新项目改进的具体措施。实践教学结果表明,新的实验项目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能力,满足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应用型本科教育有别于普通理论型本科教育,同时又不同于职业教育,"基于项目教学理念构建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人才培养过程中,围绕"专业能力培养"这个核心,以学生参与项目教学开发实践为手段、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目的,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独立处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全面胜任专业领域的项目开发任务的培养模式。为此需要重新分配教学资源,调整教学的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探讨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双轨四段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了提出的背景及其理论基础、构建原则、具体实施方案和方法,并运用文献中大学生实践能力测评量表,围绕实践能力模型的3个维度定量分析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双轨四段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效果.结果表明:"双轨四段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适合应用型高校的实际情况,不仅能显著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对提升高校教学科研水平和学生就业质量都有明显的效果,该模式适用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应用型高校.  相似文献   

5.
针对电气信息类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坚持工程科学教育与工程实践训练并重,突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我系电气信息类专业"三个原则、四个层次、六种类型、四个平台、两个特色"的开放式、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的现当代文学课程"学—导互动式"教学模式紧紧围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总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并有效开展开放式、交互式的师生双向互动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四个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地位的转变、教学内容的转变、信息技术作用的转变。在教学内容组织上注重"六个结合",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外指导和课堂教学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知识传授与综合能力培养相结合,现场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强化创新意识与注重知识的建构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实践教学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在介绍工程应用型人才内涵的基础上,面向现代制造业,构建了"大平台、多层次、阶段式"的机电大类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实践应用表明,该体系培养的学生能力强,工程综合素质高,能快速适应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8.
依据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针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要求,提出了构建基于“大机械”教学理念实践教学平台的思路,介绍了基于“大机械”教学理念实践教学平台的内容和实践教学的训练组织与实施。通过“大机械”教学理念实践教学平台的建立,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的,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地方高校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地方高校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地方高校在社会发展需求、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背景下的必然选择,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具有知识结构多样化、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等特征。地方高校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在强化实践能力的教学观指导下,抓好实践取向的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制度保障建设与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0.
针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原则,建立了"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支撑体系—实践教学监控体系"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高校实验教学体系是整个高校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开放性实验教学有课堂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学生在开放性实验教学过程中相互沟通配合,展示自我,交流情感,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以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和开放实验教学质量为目的,提出了包括策划(Plan)、研讨(Explore)、实践(Practice)、演示(Perform)4个阶段的"PEPP"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阐述了西南石油大学"PEPP"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及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文章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创新型能力培养为主线、对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培养体系进行了改革研究,提出了"创新能力型"人才培养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两个方面的改革思路及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导致应用型人才需求迅速增长,实践能力的提高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以道路桥梁工程方向为例,针对目前实践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图纸"为导向的实践能力培养新模式,依托"两套图纸",对同一项目的各个阶段进行设计,实现实践教学的延续性和连贯性,通过"老图纸"的解读和"新图纸"的训练让学生真正理解各阶段内在联系,融会贯通,实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增强其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4.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实习是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结合计算机专业的特点,实行开放式管理,提高学生实习兴趣,切实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工程素质.  相似文献   

15.
根据华北科技学院环境工程系在构建“重视实践教学、突出能力培养”办学特色、创新实践教学环节、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探索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的改革实践,提出将面向多样化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应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高校发展的基本策略,将实践教学作为培养...  相似文献   

16.
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实践教学是其中重要的教学环节,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需要整合实践教学资源与教学内容,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加快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建立一套合理的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文章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通信工程专业为实现培养目标,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实践性教学。  相似文献   

17.
随着工程测绘行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就业形式的日益严峻,深厚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实践技能要求已使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测量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迫在眉睫。以校内课程实践教学实训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省级学科竞赛项目为实践教学平台,构建了指导教师团队和工程测量开放性实验实训资源为载体的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分层递进施教,完善、创新技能考评和心理素质锻造机制,按照全过程训练、分阶段实施的步骤促进学生专业技术综合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城乡环境设计系列课程作为环境设计专业的主干核心课,在当前"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指导方略下,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和实践.在梳理相关课程大纲和知识点的基础上搭建起以基础知识、专业理论、设计实训为平台的5组模块,并遵循人才成长规律设置合理的教学阶段梯度和人才培养目标梯度,通过开放式课堂和研究型教学相结合、项目创新平台和工程设计实践相结合、"社会设计"策略与社会能力培养相结合,使人才培养向"研究+应用"复合型人才目标靠拢.  相似文献   

19.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人才培养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133226"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培养体系、课程设置、教育合作、教学保障和教学改革要求等方面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系统阐述。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要求;创新地提出了基础、拓展、复合3个层次教学要求和课程体系;对校企合作、国际合作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实践基地建设及教学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在工程教育背景下,以培养合格工程师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应用型高校电工实习课程必须进行教学改革,从实习内容、教学手段、提高师资队伍水平3个方面入手,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实现工程教育理念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