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气流成网并结合热风黏合法制备了4种不同混比的香蒲绒及木棉高蓬松絮片,测试评价了絮片的结构参数和压缩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制备的絮片中纤维随机排列,纤维间由ES纤维(聚乙烯、聚丙烯共混)熔融黏结,絮片孔隙率高达90%以上.利用KES-FB3压缩测试仪测试,结果发现,香蒲绒/ES(80/20)絮片压缩功为15.52cN·cm/cm~2,而木棉/ES(80/20)絮片压缩功为17.36cN·cm/cm~2,香蒲绒/ES(80/20)絮片压缩回复率为46.32%,略大于相同混比的木棉/ES絮片压缩回复率,絮片中加入低比例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对絮片压缩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采用壳聚糖(CTS)纤维和聚烯烃系双组分热熔黏结(ES)纤维制备了一种CTS/ES水刺医用敷料,通过羧甲基化改性成为羧甲基壳聚糖(CMC)/ES水刺医用敷料,研究了羧甲基改性对CTS/ES水刺医用敷料表观结构、大分子结构、孔径、吸液性能及透气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CMC/ES水刺医用敷料吸湿性能良好并且在水溶液中能成形成凝胶体.经羧甲基改性后,壳聚糖纤维直径增加14.2%,纤维表面沟槽结构大量增加,CMC/ES水刺医用敷料的面密度、厚度、吸液率增加,透气性和孔径有所下降,且其面密度、厚度和吸液率随壳聚糖纤维含量增加而增加,其透气性和孔径随ES纤维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改性后的羧甲基壳聚糖纤维具有独特的成胶性能,CMC/ES水刺医用敷料与去离子水接触后迅速形成以ES纤维作为三维骨架的复合水凝胶体系.  相似文献   

3.
以涤纶纤维、ES纤维及涤纶浆粕为原料,采用湿法成网、热轧加固工艺制备液体过滤材料,研究了纤维长度、热轧温度、热轧时间3个单因素对材料的均匀性、透气性、断裂强力、透水性及过滤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涤纶纤维长度的增加,湿法液体过滤材料的均匀性降低;热轧温度越高,纤维黏结效果越好,试样强力越高;采用12 mm的涤纶纤维,热轧温度为150℃,热轧时间为2 min,其过滤精度与有效孔径O95最小,均为2μm,过滤效率最高达83.5%;所有试样都能达到对粒径≥5μm粒子的过滤精度,适合作为常温、中性液体过滤材料.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精梳落棉的工艺 ,讨论了落棉数量与落棉质量的控制及关系 .从多个角度提出了控制精梳落棉数量、提高精梳落棉质量、减少落棉中可纺纤维比例的措施 .介绍了国际上新型精梳机及控制精梳落棉质量的一些做法 .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扫描电镜实验手段,结合气流成网机理,通过粘合剂对纤维的润湿效果,纤维网中纤维杂乱分布程度,以及非织造布断裂强度的分析,对 SW-63型气流成网机和 K 12气流成网机两种成网形式形成的纤维网,经粘合剂加固制成的非织造布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讨,得到的结论是:K12气流成网机中的纤维在网中的杂乱程度,比 SW-63型气流成网机好.纤维在网中的相对位置分布影响粘合剂对它的润湿,即粘附。粘合剂种类和纤维强力对非织造布的断裂强度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空气过滤材料既能过滤微细颗粒物又能去除有害气体的多功能化,采用非织造工艺和冷冻干燥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制备双组分热熔黏结(ES)纤维和角蛋白再生纳米纤维双峰纤维嵌合结构的多功能空气过滤非织造材料。以聚丙烯/聚乙烯(PP/PE)双组分纤维为原料,经过杂乱凝聚成网技术制备蓬松纤维网,再分别经针刺、热风加固技术加工获得非织造材料;采用浸渍和冷冻干燥技术使角蛋白纳米纤维均匀生长于非织造材料内部,制成具有双峰纤维嵌合结构的非织造过滤材料。结果表明,经角蛋白纳米纤维嵌合的非织造材料的过滤效率由27.9%增加至93.9%,甲醛去除效率达54.2%。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为提高非织造布SW-63型气流成网机的成网质量,测试了在不同进风方式下风速与纤维网横向重量不匀率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研讨了影响气流成网横向不匀的因素;并认为提高纤维开松程度、梳理程度,控制补风方式是降低纤维网横向不匀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生态型木纤维吸油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杉木为原料,经蒸煮、纤维帚化疏解、热解处理制备出生态型木纤维吸油材料.研究了吸油材料的吸油性能及其与热处理温度、抽出物的关系等问题.结果表明,经过350℃热处理试样的吸油量最大、吸水量最小,吸油量与吸水量比值高达77.5,是原料用蒸煮纤维的10倍以上.蒸煮纤维在200~500℃热处理时,试样的热水抽出物与1%NaOH抽出物含量随热解温度升高而减少,苯醇抽出物含量则在200~250℃时减少,300℃时增大,400℃后急剧减少.研究表明,纤维表面的亲油性物质对吸油能力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黏胶纤维与不同卷曲度的涤纶纤维为原料,采用水刺工艺,制备定向导水水刺非织造材料.测试并分析不同卷曲度的涤纶/黏胶水刺非织造材料的力学性能、透气性、透湿性和定向导水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复合方式及工艺参数下,三维卷曲涤纶/黏胶水刺非织造材料的纤维缠结更加紧密,其力学性能优于二维卷曲涤纶/黏胶水刺非织造材料,但透气性、透湿性和定向导水性能比二维卷曲涤纶/黏胶水刺非织造材料差.制备的4种涤纶/黏胶水刺非织造材料,可在垂直面和水平面同时实现定向导水.  相似文献   

10.
雷达吸波功能纤维及纺织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目前吸波材料中常用的碳纤维、碳化硅纤维、多晶铁纤维及其改性纤维、异性截面纤维、纳米级纤维、手性纤维的吸波机理、制备方法和性能;综述了吸波功能纺织品的开发途径、制备方法和性能;展望了纤维吸波剂及其复合材料以及柔性吸波纺织材料的发展前景.研究结果表明:对吸波纤维进行物理、化学改性,控制纤维的形态特征、长径比、孔隙率,不仅可提高其吸波性能,还可改善其机械与热学性能;调节吸波纤维的含量、分散方式、织造工艺与组成结构可有效改善吸波纺织品的吸波性能.  相似文献   

11.
木浆纤维经气流成网后,分别与PP/PE(聚丙烯/聚乙烯)纺黏热轧非织造布、PP/PE短纤热轧非织造布、PP/PE短纤热风非织造布和涤纶水刺非织造布纤网叠合形成试样,通过水刺复合,观察水针冲击过程中不同加固纤网结构条件下木浆纤维的流失现象,研究木浆纤维的流失过程和机理,并分析非织造布纤网结构对木浆纤维流失的影响.试验表明:木浆纤维与非织造布纤网中的纤维缠结以摩擦作用为主,当水针冲击力大于纤维之间的摩擦力,纤维互相分离,木浆纤维易脱离纤网而流失;在相同压力的水针冲击条件下,木浆纤维与PP/PE纺黏热轧非织造布、PP/PE短纤热轧非织造布及PP/PE短纤热风非织造布纤网复合时其流失严重,流失率均高于8%,而涤纶水刺非织造布纤网适于与木浆纤维的缠结,木浆纤维的流失率低,仅为2.95%.  相似文献   

12.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棉精梳机吸落棉风道三维气流场物理模型。采用Fluent软件,运用弹性变形与局部重构动网格技术,并使用Profile文件定义吸落棉风道中毛刷、锡林及下钳板运动边界状态,对棉精梳机吸落棉风道三维复杂流场进行动态数值模拟。该模拟以气体为工作介质,采用满足流体连续性方程和动量方程的κ-ε湍流模型,分析了不同时刻棉精梳机吸落棉风道气流场的变化,并针对棉精梳机八眼吸口进行了气流试验。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试验测试相吻合。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不同水刺压强对废革胶原纤维/涤纶纤维的纤网进行加固成形,研究最终水刺材料的缠结结构,并分析了材料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废革胶原纤维/涤纶纤维水刺材料的缠结结构主要由3部分组成,其中涤纶纤维的相互缠结作用是强力的主要来源;随着水刺压强的增加,涤纶纤维在厚度方向上的穿插程度越高,胶原纤维的开纤程度越大,试样表面平整度下降,材料在性能上表现为纵横向断裂强力的增大,平均孔径先减小后增大,对Cu2+的总吸附量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4.
蒲绒纤维的吸油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蒲绒纤维作为吸油材料吸附机油和植物油.结果表明:由蒲绒纤维制得的吸油材料吸油效果良好,1g纤维分别能吸收24.7g纯机油和27.8g纯植物油;在油:纯净水混比1:4条件下,1g纤维分别能吸收17~22g机油和18~24g植物油.香蒲绒纤维经2.5kPa压强机械挤压重复5次,1g蒲绒纤维分别吸收11g机油和9g植物油.蒲绒纤维独特的结构和表面蜡质是决定其吸油能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一步法工艺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混纤比的POY(预取向丝)/FDY(全拉伸丝)涤纶混纤丝样品,对样品的异收缩性能和拉伸性能进行测试,分析了混纤比对混纤丝异收缩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步法POY/FDY涤纶混纤丝的异收缩率受混纤比的影响很小,主要由POY和FDY本身的热收缩性能决定;混纤丝强度满足混合定律,随POY混纤比增加,混纤丝强度先下降后上升,最低强度出现在POY混纤比为70%左右;混纤丝实测强度小于理论预测强度,原因是网络加工加剧了混纤丝中纤维断裂的不同时性.  相似文献   

16.
麦草膳食纤维的制备与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提取麦绿素后剩余的黑麦草残渣制备膳食纤维,分别采用水、1.5%柠檬酸和95%乙醇处理麦草膳食纤维,并测定了麦草膳食纤维的组成。结果表明:制备的麦草膳食纤维的总含量为54.35%~73.98%,其中纤维素16.72%~44.59%、半纤维素4.24%~9.63%、木质素为23.81%~29.99%;其吸油能力、持水能力、膨胀力和阳离子交换能力分别为2.7~5.6g/g(油/干纤维),4.7~6.9g/g(水/干纤维),7.4~8.8cm3/g,0.47~0.69meq/g干纤维。  相似文献   

17.
以苯乙烯(St)为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为交联剂,采用高内相乳液(HIPEs)模板法制备蜂窝状、互通结构的聚合物多孔材料.研究交联剂/单体配比对多孔材料微观结构、压缩性能、热稳定性及吸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大孔材料贯通性良好、压缩强度可达9.34 MPa、分解温度提升至361.67℃;且在正己烷、甲苯中的最大吸油性能分别为5.93 g/g、13.41 g/g.  相似文献   

18.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木棉/ES非织造材料的成型工艺参数进行研究,探讨了纤维质量配比、成型温度和成型时间对非织造材料保暖性能的影响程度和显著性.结果表明:木棉/ES非织造材料的成型时间对其保暖性能影响最大,其次是纤维质量配比,成型温度影响最小;获得木棉/ES非织造材料最优保暖性的工艺条件为成型时间10 min,m(木棉)∶m(ES)=30∶70,成型温度120℃.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复合型保暖材料的热湿舒适性能,以静电纺丝制备的聚酰亚胺纳米纤维保暖絮片和聚酰亚胺/涤纶热风絮片为研究对象,对两种保暖絮片及其组合试样的保暖性能、透湿与透气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保暖絮片及其组合试样均表现出较好的热湿舒适性能,满足防寒服对保暖絮片的要求.相对于聚酰亚胺/涤纶热风絮片,聚酰亚胺纳米纤维保暖絮片虽然保暖性能相对较低,但其保暖效率较高,是理想的超轻高保暖材料之一.对于组合试样,虽然其保暖性能较好,但其保暖效率较低、透湿和透气性能较差.本研究可为复合型保暖材料的制备和超轻高保暖材料的选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聚丙烯/聚乙烯(PP/PE)皮芯纤维和三维卷曲中空涤纶纤维为原料,通过杂乱凝聚技术梳理成网再经热风加固技术制备三维网孔热风非织造布,探讨面密度、原料质量配比对非织造布的厚度、蓬松度、压缩率和压缩弹性率的影响;将热风非织造布用于制备吸收芯体,并对吸收芯体的厚度、液体吸收时间、回渗量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选用的PP/PE皮芯纤维和中空涤纶纤维质量配比为70/30时,制得面密度为50g/m~2的三维网孔热风非织造布的蓬松度为81cm~3/g,具有较好的立体空间构造,可有效容纳高吸水树脂(SAP)颗粒;由热风非织造布制得的吸收芯体的吸收时间短、回渗量低、无起坨断层现象,可有效解决SAP吸液后的凝胶堵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