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生存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两大焦点问题,两者之间又存在着极密切的关系.该文分析了我国资源现状、生态环境形势以及经济增长方式,提出了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推进循环经济,才能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调整,对土地资源进行重新分配,以达到协调入地关系,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建立湿地生态环境、经济增长与资金投入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式,讨论湿地公园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稳定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湿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资金投入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非线性关系;从长远角度看,盲目、不切实际的湿地旅游经济投入将减小湿地生态效益;稳定的湿地生态效益与湿地旅游经济增长呈线性关系;在低效率使用湿地生态环境资源情况下,盲目增加湿地经济建设的投入,对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都是不利的;为了达到湿地经济增加后,能同时保障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提高湿地公园的环境产出率.  相似文献   

4.
张艳菊 《科技信息》2009,(33):224-224,175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是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协调一致,发展更为稳定且能够长久发展下去,同时社会和环境得到了保护和发展。本文通过对制约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提出了欠发达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资源和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海岸带在海洋经济区中占据特殊位置,具有丰富自然资源,同时也是各种灾害频发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区,因此,实现海岸带的可持续发展是福建省走向海洋强省的必然途径.本文通过分析福建省海岸带的特点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山西作为一个能源大省和传统的老工业基地,凭借其独特的煤炭资源优势,通过大量的晋煤外输,以牺牲资源、生态环境乃至生命为代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经济的增长,但同时也影响了山西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必须对煤炭生产总量进行调控,控制晋煤外输,以实现山西经济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7.
基于熵值法构建了双参评价模型,用于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的评价.此模型的核心评价参数包括协调度和可持续发展度,协调度衡量了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的交互作用效果,可持续发展度表征了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影响.该文选取江苏省徐州市为研究对象,根据2006年到2014年的17项指标数据,对徐州市的协调度和可持续发展度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徐州市的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性尚可,但生态环境的保护总是被动地适应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创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针对某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环境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结合生态环境承载力分析进行科学规划,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好地解决生态环境承载力以及人口、环境、生态和资源与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9.
海岛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海陆相互作用的动力敏感地带,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本文以福建平潭岛为例,对海岛生态环境脆弱性的表现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海岛生态脆弱性的驱动机制,并提出了平潭岛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对策措施,以实现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西北地区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民族众多,在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国防安全方面都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同时又是我国极其重要的生态屏障。50多年来全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土地荒漠化、水环境污染等种种生态问题,最突出的矛盾是水资源的配置问题,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央确定的“西部大开发”及开发要和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的方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工程院于2001年5月启动了“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咨询项目。在深入调查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西北水资源”项目组认为,为了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方针,为此必须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统筹全局,合理安排生态环境建设;坚决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经济与社会;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条件下,相应地合理配置水资源;同时必须实施适当的人口政策,控制人口的过度增长。为此提出了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退耕还牧还草;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发展工矿业,推进城镇化;建立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部门协调机制等10项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1.
加强城市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逐步由污染防治转移到整个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由城市综合整治扩展到城市的生态建设。我国城市的发展战略已从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增长为主要目的的传统发展战略,转移到以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为目的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上来,因而城市环境保护是我国基本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区域可持续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区域要实现健康快速的发展,必须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本地区经济、社会、牛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笔者基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理沧,建立省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对鲁苏浙粤四省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的状态进行剖析.通过对四省可持续发展系统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山东省发展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从产业结构、对外贸易、城乡基础建设、科教就业、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层面提出促进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彭州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的系统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彭州市1995年~2002年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数据,应用系统动力学、模糊系统分析和层次分析法(AHP)对彭州市经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进行了探索和预测,得出影响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的社会发展、区域环保、农村环保、城镇环保4个子系统发展比较平衡.彭州市地区生态环境质量主要取决于农村环境和自然生态,城镇环保尚有滞后.子系统都具有无限发展的趋势.其中社会发展表现最为突出,发展势头最为强劲;其次,自然生态和农村环境子系统也表现出好的发展态势.系统动力学的分析,识别出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子,并筛选出优化的发展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14.
营口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然而,在以往的海洋开发活动中,由于海洋资源、环境意识淡薄,加之缺乏科学的宏观指导,存在着无序、无度、无偿的用海现象,严重制约了营口市的经济发展,因此必须实施“海陆一体化”战略,保护海洋环境,协调发展海洋产业,实现对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相似文献   

15.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对广西经济、环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广西现行的部分生态补偿项目标准过低,一些生态补偿政策不能从优化整个区域(流域)环境质量的角度出发,通盘考虑环保基金的使用,从而导致与生态补偿关系最密切的收费项目不能发挥生态补偿的效用.应该通过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增强各种资源费的生态补偿功能,积极...  相似文献   

16.
为了在西部大开发中 ,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实现西部乃至全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从西部地区实际出发 ,提出了有利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和建设的矿产资源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7.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托克托县1998-2003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托克托县虽处于非可持续发展与弱可持续发展状态,但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不断提高.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托克托县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揭示了托克托县1998-2015年在3种不同方案下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态势,提出应在旗县生态环境与资源承载能力范围内,加快经济投资与设施建设,加速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加强生态建设,不断提高旗县内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8.
矿产开发建设项目中地表形态变化预测及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矿产开发建设项目中的地表形态变化预测及环境影响评价是减少生态环境影响和破坏,落实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本文以马钢龙桥铁矿为例,采用有限单元法预测地表形态的变化,并对地面变形将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措施,为合理地开发矿产资源,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当前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着环境约束的难题,而陕西省志丹县作为资源型地区,在发展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有益启示。即,资源型地区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转变领导干部执政理念,树立绿色发展观;推进经济转型,实现经济与环境的良性发展;大力加强环境保护,提高经济发展成效;积极发展民生事业,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我国西部的生态环境整体形势严峻,一方面是因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固有的脆弱性,另一方面是因为人为、经济和政治法律因素。因此,西部地区面临着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的双重任务。在这些双重任务面前,西部地区必须要选择互动开发模式,建立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实现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