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用浸渍法制备了两个系列的含分子筛催化剂,用溶剂法和吡啶吸附红外光谱法研究了催化剂表面酸性,并在连续微反装置上以正辛烷为原料,评价了催化剂活性。在此实验基础上,探讨了催化剂表面酸性和催化剂活性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中分子筛类型和含量影响催化剂表面总酸量、强酸量、L酸量以及B酸量。催化剂表面B酸中心是催化剂加氢裂化活性中心,催化剂表面L酸中心能提高催化剂的抗氮性能,因而可提高催化剂对含氮化合物原料的加氢裂化性能。  相似文献   

2.
以分子筛为活性组分,与一定比例的载体混合后制成催化剂并评价了该类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用吡啶FT-IR测定了催化剂的表面酸性;同时探讨了催化剂表面酸性与催化剂活性之间的关系,发现催化剂的活性不仅与总酸量有关,还和B酸量与L酸量之比有关。当催化剂上B酸量与L酸量达到恰当比例时,催化剂的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通过常用的液体酸催化剂和固体酸催化剂的比较,阐述了固体酸催化剂的结构、催化原理和优越性,然后着重介绍了几种固体酸催化剂。  相似文献   

4.
采用固体混合酸在搅拌反应釜中催化FCC汽油进行烷基化硫转移反应,研究了载体催化剂在不同硅铝质量比下的B酸、L酸和总酸含量、催化剂混合酸的负载量、混合酸的质量比以及不同焙烧温度对酸量的影响,考察了酸分布、酸量与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关系,分析了FCC汽油烷基化反应前后的烃组成和辛烷值。结果表明:当载体中w(Si)为0.6~0.7时,催化剂中B酸含量最大;当混合酸负载量为60%,焙烧温度为500~550℃时,催化剂的总酸量最大,此时催化剂烷基化硫转移反应的活性最高,噻吩硫的转移率达到93.7%。在烷基化反应前后,FCC汽油油品的组成变化不大,烯烃含量略有降低,辛烷值下降0.2个单位。  相似文献   

5.
固体酸催化剂的特性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固体酸催化剂的催化特性及其检测方法,总结了固体酸催化剂在工业催化诸多的应用情况,展示了固体酸催化剂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糠酸正丁酯香料催化合成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糠酸和正丁醇为原料,改性钼镍粉作催化剂取代以往常用的硫酸作催化剂,合成糠酸正丁酯香料.实验结果是:在优化条件下,合成的糠酸正丁酯产率达到85.9%,比其他合成的糠酸正丁酯产率提高了十几个百分点.结论为改性钼镍粉作催化剂催化合成糠酸酯类香料,催化剂原料广且价廉,制作催化剂方便,制备好的催化剂能反复使用,催化活性高,不腐蚀设备,不污染环境,工艺简单,酯化产率高,在工业上制取糠酸酯类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制备了数种超强酸、吸附酸催化剂,以乙酸/正丁醇的酯化为探针反应,讨论了催化剂焙烧温度、催化剂用量、硫酸浸泡液浓度对催化剂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酯化反应来说,吸附酸优于超强酸、超强酯化得率为93.5%,而吸附酸酯化得率大于99.0%。  相似文献   

8.
以固体酸为催化剂进行醇酸树脂合成反应的研究,采用均匀实验设计方法,考察了载体种类、酸种类、酸浓度、反应温度对合成醇酸树脂的固体酸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并由逐步回归法对结果进行回归运算,得到了醇酸树脂酸价的回归模型为:y=1 052.523-8.798x1-23.723x2-4.209x4,计算结果表明,合成醇酸树脂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最优工艺条件为:载体SiO2、酸H2SO4、酸浓度1.00 mol/L、催化剂使用温度200℃,在上述条件下合成醇酸树脂的固体酸催化荆的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9.
以自然界中含量丰富的木聚糖类半纤维素为原料,首先采用碳化-磺化两步法制备了木聚糖基固体酸催化剂;然后对催化剂催化合成苯并呫吨类化合物进行了研究,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目标产物产率的影响;再次,研究了木聚糖基固体酸催化剂催化合成苯并呫吨类化合物的底物普适性;最后,对木聚糖基固体酸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木聚糖基固体酸催化剂的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2 h、催化剂用量为40 mg时,木聚糖基固体酸催化剂催化合成苯并呫吨类化合物的性能达到最佳;在文中研究所得的最佳反应条件下,木聚糖基固体酸催化剂对催化醛类化合物、2-萘酚和环己二酮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底物普适性;木聚糖基固体酸催化剂在反应体系中稳定性较好,在重复使用5次后,其结构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糠酸正丁酯香料催化合成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糠酸和正丁醇为原料,改性钼镍粉作催化剂取代以往常用的硫酸作催化剂,合成糠酸正丁酯香料.实验结果是:在优化务件下,合成的糠酸正丁酯产率达到85.9%,比其他合成的糠酸正丁酯产率提高了十几个百分点.结论为改性钼镍粉作催化剂催化合成糠酸酯类香料,催化剂原料广且价廉,制作催化剂方便,制备好的催化剂能反复使用,催化活性高,不腐蚀设备,不污染环境,工艺简单,酯化产率高,在工业上制取糠酸酯类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以盐酸水热处理方法制备了一系列脱铝丝光沸石催化剂,测定了其表面酸度和酸强度分布;考察了α- 蒎烯与脂肪醇的烷氧基化反应中,催化剂表面酸性、脂肪醇分子结构、性质等的影响;确定了该反应催化剂的适宜酸强度,探讨了催化剂内、外表面酸中心对该反应的贡献。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酸性显著影响该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对α-蒎烯烷氧基化反应的适宜催化剂酸强度为- 8.2≤Ho≤-3.0;同时,脂肪醇分子几何结构大小对该反应的产物分布有明显影响,脱铝丝光沸石催化剂对该反应具有一定的产物分子择形作用。  相似文献   

12.
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乙酸正丁酯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用阳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催化剂制各乙酸正丁酯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探讨了催化剂的处理方式,以及催化剂的用量、酸醇比、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为醋酸的40%,酸醇摩尔比为1:1.1,反应时间为1.5h,酸的转化率达89%,产品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并且催化剂可重复使用,对环境无污染。  相似文献   

13.
以纳米复合磷钨酸为催化剂,以桂酸和丁醇反应合成桂酸丁酯.结果表明,纳米复合磷钨酸是合成桂酸丁酯的良好催化剂;酸醇物质的量比为1:2.0,催化剂用量为1.2 g/0.05 mol桂酸,带水剂环己烷为10 mL,反应时间为100 min条件下,桂酸丁酯的酯化率可达94%.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无水三氯化锑与聚苯乙烯反应,合成了一种稳定的高分子载体Lewis酸催化剂。经红外光谱分析表明:PS—SbCl_3复合物在1650cm~(-1)处有一特征吸收峰,并在制备过程中小球变为淡青色。通过酸碱滴定法研究了该催化剂在酸化反应中酸转化率与反应时间、温度及催化剂使用次数的关系,并与PS—AlCl_3催化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对于丙酸的酯化反应,该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比PS—AlCl_3更好。并对高分子载体Lewis酸催化剂的催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超声电导法测定固体表面酸总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对于固体酸碱的研究,历来是研制催化剂的重要内容之一。固体酸的性质(包括酸量、酸强度、酸类型及其本性)与催化机理、催化剂性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测定固体酸的手段就成了制备和使用催化剂不可缺少的项目。  相似文献   

16.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固体磷酸催化荆,用Hammett指示剂法研究了焙烧温度及浸渍时间对固体磷酸催化荆酸强度范围及不同酸强度下酸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渍时间一定时,催化剂的总酸量及各酸强度下的酸量都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焙烧温度一定时,催化剂的总酸量随着浸渍时问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7.
张红飞  王博  王新东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29(12):1241-1245,1253
利用亚锡酸对氯铂酸的弱的多步骤还原制备新型Pt/C催化剂. 用XRD、HRTEM、EDS、DSC以及氢吸附电化学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用循环伏安和恒电位极化对其进行了甲醇电氧化催化活性测定. 实验结果表明,应用亚锡酸法合成的Pt/C催化剂具有很高的甲醇电氧化催化活性,在0.5V (SCE)电位下,其质量活性约为亚硫酸路线合成的Pt/C催化剂的2倍. 亚锡酸法可在纳米尺度范围内生成金属Pt和Pt氧化物共存的复合型碳载催化剂,这种含氧复合型催化剂可以促进Pt在甲醇电氧化过程中双功能作用的有效协调.  相似文献   

18.
硫酸氢钠是一种重要的无机盐化工原料及无机盐固体酸催化剂,但在实际使用中存在诸多缺陷.以廉价凹凸棒黏土(凹土)为载体开发高附加值的固体酸催化剂,研究了提高凹土比表面积与成型的方法;分别运用浸渍法和热分散法制备了复合固体酸催化剂,并考察了这两类催化剂对环己醇脱水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凹土比表面积可达233.7 m2/g,环己醇脱水时间由54 min缩短到30 min.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固体酸催化剂,应用该催化剂合成了三乙酸甘油酯。实验表明,Zr:Ti=2:1、活化温度为450℃时催化剂活性最高。酸强度和酸量分布表明中强酸位有利于酯化反应。  相似文献   

20.
系统地研究了SO2-4/ZrO2-SiO2催化剂的酸性和比表面积,采用吸附吡啶的红外光谱法、BET法以及指示剂法考察了催化剂的组成、温度以及其他处理条件对催化剂酸强度以及催化剂比表面积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硅锆比小于10时,SO2-4/ZrO2-SiO2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随催化剂中硅锆比的增高而增大;在硅锆比为10左右时,比表面积可高达440m2/g,数倍于SO2-4/ZrO2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在相同处理条件下,SO2-4/ZrO2-SiO2催化剂的酸强度低于SO2-4/ZrO2的酸强度.吸附吡啶的红外光谱证明该催化剂的表面酸点多为Lewis酸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