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然气中分子氮成因及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天然气中分子氮(N2)的成因复杂多样,其同位素组成和其它地球化学特征各不相同,(1)大气源的N2:CN2/CAc≤84,且δ^15NN2≈0‰(ATM);(2)地壳超深部和上地幔来源的原生N2:δ^15NN2≈-2‰~+1‰,伴在Ar的^40Ar/^36Ar〉2000和Her ^3He/^4He〉10^-6,且N2和He含量具有正相关性;(3)微生物反硝化作用生成的N2:δ^15NN2〈-10‰,  相似文献   

2.
山东平阴地区中元古代层状硅质岩热水沉积地球化学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山东平阴地区中元古界地层中存在与地层整合产出的层状硅质岩。硅质岩富Fe、Mn,相对贫Al;富集As、Sb、Bi、Ga;REE总量低,Ce负异常,HREE相对富集;δ^30Si变化范围为-0.1‰-0.4‰,δ^18O变化范围为+13.6‰-+20.1‰,具有热水沉积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柳林奥陶系马家沟组第五段第一亚段主要由白云岩组成,顶部为灰岩、沉积于浅的、局限的、低能、基底起伏小、蒸发作用强的克拉通内陆表海环境下.白云石的δ13C值为-8.1~0.1‰,平均-3.0‰;δ18O值为-10.9~7.1‰,平均-8.9‰;白云石的碳氧稳定同位素值与泥晶方解石差别不大.准同生白云石的δ13C为-4.9~0.1‰,平均-2.1‰;δ18O值为-10.3~-7.1‰,平均-8.7‰.成岩白去石的δ13C值为-8.1~-3.3‰,平均-5.4‰;δ18O值为-10.9~-7.7‰,平均-9.2‰.白云石的Fe2O3含量为0.51%~2.99%,平均1.36%,白云石较泥晶方解石的铁含量高.白云石的Sr含量为13~47(10-6),平均23(10-6),白云石和泥晶解石的Sr含量均低.白云石较方解石的晶胞体积减少12.7%左右.白云石化所引起的体积缩小,产生了大量的晶间孔.有利于淡水的渗透、淋滤,晶间孔进一步改造,形成了晶间溶孔和溶蚀孔、洞、缝.白云石样品的MgCO3含量几乎都大于50mol%,白云石化,是淡水与富镁海水混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黔西南冰洲石矿床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查明黔西南贞丰等地冰洲石矿床的成矿温度为126~160℃,成矿压力为(260~520)×105Pa;成矿流体盐度(SNaCl)为12.2%~19.6%。研究了不同成矿阶段方解石、冰洲石的氢、氧、碳同位素组成及变化特征:其中冰洲石成矿阶段δ18O值为16.24~18.48‰,平均17.36‰;W/R为0.16~0.18。而从薄层方解石阶段到冰洲石成矿阶段δDH2O=-49~-68‰。δ13C(PDB)=-0.60~0.73‰,δ13CCO2(PDB)为-0.37~2.43‰。计算出δ13C∑C=-2.08~-2.49‰。研究表明成矿流体来源于大气降水与加热的地下水的混合,碳来源于地层。探讨了冰洲石成矿时特定的物理化学条件及地质环境。  相似文献   

5.
天然气中分子氮(N2)的成因复杂多样,其同位素组成和其它地球化学特征各不相同。(1)大气源的N2:CN2/CAr≤84,且δ15NN2≈0‰(ATM);(2)地壳超深部和上地幔来源的原生N2:δ15NN2≈-2‰~+1‰,伴生Ar的40Ar/36Ar>2000和He的3He/4He>10-6,且N2和He含量具有正相关性;(3)微生物反硝化作用生成的N2:δ15NN2<-10‰和地下水中NO-3及NO-2浓度异常高;(4)沉积有机质在未成熟阶段经微生物氨化作用形成的N2:δ15NN2<-10‰;伴生CH4的δ13CCH4<-55‰(PDB);(5)沉积有机质在成熟(包括高成熟)阶段经热氨化作用形成的N2:δ15NN2≈-10‰~-1‰,且伴生CH4的δ13CCH4≈-55‰~-30‰;(6)沉积有机质在过成熟阶段裂解产生的N2:δ15NN2≈+5‰~+20‰;(7)沉积岩中无机氮在高温变质作用下释放出的N2:δ15NN2≈+1‰~-3.5‰,CN2/CAr84.对这些潜在源的特征进行了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6.
济阳拗陷高含CO2气藏的同位素特征和成因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济阳坳陷无机成因CO2气藏多沿断裂呈带状分布,且与新生代玄武岩在空间分布上关系密切.它具有高的CO2含量(64.55%~99.96%,平均为88.17%)和高的δ13CCO2值(-7.54‰~-3.35‰,平均为-5.03‰),40Ar/36Ar(318~3000,平均为1355)和3He/4He(4.68×10-6~3.55×10-6,平均为4.01×10-6).这些特征表明,气藏中CO2为深部地幔来源CO2和地壳来源CO2按一定比例混合的产物.研究区内前第三系碳酸盐岩石的CO2含量及其δ13C值的降低进一步表明,地壳来源CO2主要由碳酸盐岩石的脱碳反应形成.  相似文献   

7.
用AB-INITIO法对只含酚羟基的7种酚化合物的苯环碳原子的净电荷做了计算,并测定或查阅了它们的^13CNMR谱,参考标准图谱找出了Ci对应的化学位移δi,发现Qi-δi间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每种化合物均有最负净电荷与最低化学位移(δmin),Qmin与δmin出现在酚羟在邻位同一碳原子上,而这一碳原子具有最大的亲核-亲电反应活性。那些δi〉130的碳原子反应活性极小,以至不能发生亲核-亲电反应  相似文献   

8.
在山东平阴地区中元古界地层中存在与地层整合产出的层状硅质岩。硅质岩富Fe、Mn,相对贫Al;富集As、Sb、Bi、Ga;REE总量低,Ce负异常,HREE相对富集;δ30Si变化范围为-0.1‰~0.4‰,δ18O变化范围为+13.6‰~+20.1‰,具有热水沉积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在Al-Fe-Mn和Fe-Mn-(Ni+Co+Cu)三角图上均属热水沉积硅质岩。硅质岩MnO/TiO2比值、δCe值和δ30Si值分析表明本区层状硅质岩主要是在深海环境下沉积的。  相似文献   

9.
油气不同组分的物理-化学特性差异及地层中岩石、矿物选择性吸附造成的色层效应使油气在运移过程中其组分和同位素组成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为利用油气地化特征探讨油气运移提供了理论基础。利用该原理对莺琼盆地崖13-1气藏天然气甲烷δ^13C1值及凝析油族组分(烷烃、芳烃、胶质)、C6化合物(正构烷烃、异构烷烃1、环烷烃、芳烃)等的相对含量和碳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气藏中天然气甲烷及凝析油族组分的δ  相似文献   

10.
利用^1H-^1HCOSY,^13C-^1HCOSY,^13C-^1H远程COSY以及选择性远程DEPT^13CNMR谱,对2,4-二硝基五环[4.3.0.0^2.5,0^3.8.0^4,7]壬烷的^1H和^13NMR谱进行了完全的归属。  相似文献   

11.
本文测定了化合物1-7的^19FNMR谱,它们的δ^19F的变化比较明显,并且与^13C化学位移呈线性关系。结果说明二氢化物1和3中的4-苯基与C=N有一定的共轭作用,此结论得到UV和IR的验证。实验中没有观察到1和3的苯并环上质子对^19F的偶合。  相似文献   

12.
长江流域有机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7年4~5月,在长江流域采集的土壤、植物和南北支流与主流悬浮颗粒物样品,对其进行了有机质^13C分析。结果表明,南北支流悬浮颗粒物有机质的^13C值范围在-2.8%~2.4%,而主流的^13C值分布在-2.64%~-2.45%。南北支流的输入对长江主流不同地段的^13C值有着一定的影响,并对长江流域不同物源的贡献大小进行了估算。研究显示:南部支流中悬浮颗粒物有机质的贡献主要来自高等植物;北部  相似文献   

13.
内陆湖泊相碳酸盐δ^13C严重正异常成因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辽河断陷盆地内陆湖泊相下第三系沙三下部地层进行了研究,认为在此地层中碳酸盐δ^13C严重正异常,并根据其特定的地质背景,进行了成因探讨,结果表明,沉积有机质经成岩演化后生成油气经历了成岩作用、深成作用和变质作用三个阶段。在成岩作用阶段,地质聚合物丢失部分^13C同位素,在深成作用阶段残余母质中相对富集^13C,变质阶段生成甲烷的δ^13C值增大。同时还提出了与有机质分解油气生成有关的孤立封闭盆地  相似文献   

14.
对N,N-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烯丙基酯(ADC)的^1H NMR谱,^13C NMR谱及H-^1H.^13C-^1H化学位移相关谱测定结果进行了讨论。对^13C NMR和^1H NMR谱峰作出了归属,并确认了ADC的链结构。  相似文献   

15.
从生药路路通分离得到2个齐墩果烷骨架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通过^13C NMR,DEPT,^1H NMR,2D^1H-^13C COSY,2D^1H-^1H COSY,IR,MS和元素分析阐明了它们的结构。(1)为2α,3β-二羟基-23-去甲-齐墩果-4(24),12(13)-二烯-28-羧酸,(2)为2α,3β,23-三羟基齐墩果-12(13)-烯-28-羧酸,(1)未见献报道,(2)是首次从  相似文献   

16.
对—步丁基—杯[8]芳烃对C60的分子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甲苯溶液中对-步丁基-杯[8]芳与烃与C60的反应,合成了它们的1:1络合物,产物经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确证,还采用固体^13C核磁共振技术研究究对-步丁基-杯[8]芳烃对C60的分子识别,^13C魔角固体核磁共振谱清楚地揭示出C60被包结在杯芳烃的疏水空腔中,^13C核磁共振静态谱表明被包在空腔中的C60分子于室温时仍在快速旋转,这说明C60分子与对-步丁基-杯[8]芳烃之间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空间C(「ε0,T」,L^p)∩C^1(ε0,T「,L^内考虑边值问题 {δu/δt-1/t^αu=│u│^r-1u t〉ε0〉0 (1) limu t ↓ε0(t,x)=ψ(x) x∈R^n(2)其中γ〉1,p≥1,ε0是一个固定的正数。在L^p内ψ(x)≥0且不恒为零,α〉0,我们给出了问题(1)(2)有正解的一个必要条件,并研究了正解的不存在性。  相似文献   

18.
当t〉0且1=α1≤α2≤…≤αn,高At=diag(t^αa,…,t^αn)是^N/{0}上各向异性连续变换群。当L^∞(R^n)中的函数m,以及适当选取的C^∞0(R^n)中的函数η和任意的δ〉0,定义mδ(ξ)=m(Aδ(ξ)=m(Aδξ)η(ξ)。证明了当0〈p〈1,γ=Σ^ni=1αi且mδ属于各向异性的Herz空间Kγ(1/p-1),p1(R^n)时,m是各向异性H^p(R^n)上的乘  相似文献   

19.
济阳拗陷非烃类气藏(CO2、He)的成因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济阳坳陷是在古生代克拉通背景上形成的陆内拉张盆地;坳陷内的非烃类气藏分布于高青—平南深断裂中南段和阳信次级凹陷西北缘及商店火山岩穹隆构造内。CO2含量为68.85~98.59%,He含量为(84~847)×10-6,CO2与He呈弱的正相关。CO2的δ13C值为-6.30‰~-3.35‰,表明CO2为无机成因。3He/He的比值为(2.80~5.22)×10-6,表明He来源于地壳和地幔。研究表明非烃类气藏中的CO2主要为来自地球深部的幔源CO2,He为壳源与幔源的混合成因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质子宽带去耦(PBBD)和质子偏共振去耦(PORD)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新型手性衍生化试剂2-甲氧基-2-三氟甲基-2-苯基-乙胺(MTPEA)分子中^13C-^1H、^13C-^12F间的耦合作用。在此基础上,报导了MTPEA分子中各基团的化学位移和^13C-^19F间的一级、二级耦合常数(^1J和^2J)。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