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分析恩施州地质灾害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这一地区进行地质灾害评估的主要内容、基本程序,建立了在该地区进行地质灾害评价的指标体系,并提出建立恩施州地质灾害数据库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交城县是山西省吕梁市的一个产煤大县,同时也是一个地质灾害严重频发县.灾害类型主要有地裂缝和地面塌陷,其发生与地质背景及人类工程活动密切相关,其中采煤活动是引起该县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地质灾害的形成发育严重影响了当地村民的日常生活和地区经济发展.在调查研究交城中东部地区采空塌陷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地质环境条件及人类经济工程活动,分析了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探讨了地质灾害形成机制,确定了该地区地裂缝的非构造属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地面沉降、地裂缝地质灾害是河北平原地区多发的地质灾害类型,由于地质环境条件的差异,在不同地区灾害发生的严重程度亦各不相同,进而导致对区城内的建构筑物的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对建设项目在建设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十分必要的.该项目是在查明场地内的地质、构造、环境、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地质环境条件的前提下,对建设项目拟建场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进而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MAPGIS的投影变换在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虹 《科技信息》2009,(16):325-326
本文介绍了“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项目通过MAPGIS中地图投影变换功能的应用,实现跨幅图件的拼接、经纬网线的自动生成,以及地质灾害点数据的投影转换,快速、准确地生成动态的地质灾害点分布特征图件,全面地分析研究该地区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及分布规律,从而为地质灾害防治和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从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入手,通过对地质灾害的实地考察,对云南新平县地质灾害的历史及现状、主要类型及危害、生成环境和分布规律的分析研究,认为地质、气象、地形地貌、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人类的工程活动是该地区地质灾害的主控因素;针对本区的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提出了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对皖南山区"十一五"期间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资料收集的基础上,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查找了皖南山区降雨类型、降雨量与地质灾害的关系.研究了影响皖南山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的主要因数,同时提出了改进该地区预警预报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于都县威胁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现场核查与分析发现,该县地质灾害发育类型主要为滑坡、崩塌和塌陷及不稳定斜坡。在此基础上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降雨和人为条件等方面分析了该地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戍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针对海南岛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滑坡、崩塌、泥石流),利用多源遥感影像数据,基于计算机视觉,运用Itti视觉显著性模型以及多特征层次分析,建立适宜于海南岛的地质灾害信息提取算法模型。该模型利用地质灾害与其他地物差异较为显著的色调、形态特征,在Itti视觉显著性模型的基础上生成了总显著度图,经过多特征层次分析,进行特征参量阈值优化处理形成最终的地质灾害信息提取结果。本文选取多处研究区、多灾害类型、多源影像进行实验验证,实验提取各类地质灾害正确率为89.85%,无漏检,整体精度较好。将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运用到海南岛的地质灾害信息提取中,为该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支持,为今后在热带地区开展地质灾害信息提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详细叙述了利用多源遥感影像数据,进行遥感数据处理及基础影像图制作的过程,以及遥感解译的工作方法。并以宁夏青铜峡地区遥感影像图制作成果为例,对该地区不同的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类型进行了解译分析,为该地区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做好前期测绘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0.
强降雨通常是导致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新疆天山公路沿线泥石流调查研究发现,该地区的泥石流以沟谷型为主且具有典型的堵溃现象,融雪是其起动的主要原因。故针对该地区泥石流这两点特殊性进行了新监测方法的探究,主要以高速孔隙水压力传感器做为数据采集器、北斗卫星发射器为数据传输通道、地质灾害监测系统接收数据进行处理并发出预警通知,实现了对该类型泥石流的监测预警。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准确、高效的对干热河谷区地质灾害环境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遥感图像数据,对地质灾害(滑坡、崩塌堆积、泥石流沟和倾倒变形)的解译特征及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该区地质灾害可行的判译标志,并通过现场调查验证了它的实用性、正确率为今后该类型地区的地质灾害遥感解译调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史忠毓 《科技资讯》2014,12(22):42-42
该区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境内地形地貌受构造、地层岩性控制,本文介绍了其区域地质条件,重点分析了其地质灾害发育的分布特征,针对该地区多发的滑坡地质灾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3.
秦炎福  何恩节  官邦贵  陈廷利 《科技信息》2011,(15):J0028-J0029
为了查明地质灾害的成因、类型和分布规律,掌握其发生发展趋势,对防灾减灾措施提供可行性依据,利用遥感技术可以不断地探测到地质灾害发生的背景与条件的大量信息,统计皖北地区煤炭矿区地质灾害状况,事先圈定出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地区、时间及危险程度,建立矿区地质灾害区域分布图,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区域地质灾害空间信息服务系统,实现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监测,并进行信息化预测和预报。  相似文献   

14.
贺勇 《科技资讯》2023,(5):102-105
地质灾害是在人为因素或者自然因素的作用下所形成的一种灾害形式,地质的明显差异也是造成地质灾害种类多种多样的主要因素。地质灾害不可阻挡,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社会发展,因此各个地区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防治也就显得尤其重要。相关工作人员要采用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根据具体的地质环境,制订详细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计划,融合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从多个方面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率。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及升级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生态环境,地质灾害的防治管理模式更加精细化,降低了大规模地质灾害事件的发生频率。该研究从多个方面详细地阐述了地质灾害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5.
西部地区地质灾害分布规律评价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灾害特点将西部地区主要地质灾害分为特殊土质灾害和工程地质灾害。对特殊土质灾害,对其分布面积及种类进行分析,得出了西部地区各省特殊土质灾害分布综合图。对工程地质灾害,根据其发生频次利用贡献加权法进行计算,得出了各种灾害的权重,将计算结果按照三级灾区划分工程地质灾害等级,得出了西部地区各省工程地质灾害相对等级灾区分布综合图,直观地显示了西部地区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相对等级灾区的划分。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和治理矿山开采地区几种常见地质灾害,提高对地质灾害数据的掌握,文中在对矿区地质灾害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技术空间数据引擎、Geodatabase模型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重点叙述了矿区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中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及过程,最后从两个数据库的连接等方面,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汇总、加工、校验和入库,从而完成了数据库的建立。结果表明:该数据库一旦建立,可满足矿区地质灾害管理一体化的需要,可以为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危险性区划提供直接的数据支持,为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在防灾规划中的应用莫定基础,也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岩溶地貌在地质灾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岩溶地区的崩塌、塌陷、滑坡、泥石流及洪涝等主要地质灾害与地貌特征的关系内在联系及机理分析研究,为岩溶地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潘恺  李聪伟  宋睿智 《科技资讯》2014,12(20):233-233
嵩县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断裂构造发育,且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自然环境破坏较严重,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地质构造背景,导致该地区存在或者发育独特环境地质问题.地质灾害时有发生,是河南省地质灾害较严重的县(市)之一.嵩县地质灾害具有分布面广,相对集中,稳定性差等特点.地质灾害的发育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等地质条件及修路、切坡建房、矿山开采等人类工程活动密切相关,降雨是最直接的引发因素.  相似文献   

19.
翟向华  陈宇 《甘肃科技》2010,26(20):51-53
介绍藏西北阿里地区措勤县的地质背景、地貌环境、气候条件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并对该地区的主要地质灾害进行分析。措勤县地处西藏中西部、阿里地区东南、冈底斯山中段北侧。在特殊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环境下,该县境内泥石流、崩塌及冻土冻融等地质灾害较为发育。  相似文献   

20.
选取位于白龙江地质灾害最严重的中游区域,且受人类影响较弱的典型泥石流沟构林坪为例,基于SBAS InSAR技术监测分析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前后该流域的地表形变特征.研究发现横穿该流域上下游分界处的迭部-白龙江断裂自2008年前以8.0 mm/a的相对速率稳定抬升,在震后迅速增至11.5 mm/a.根据资源卫星、Geoeye,SPOT影像调查资料,与InSAR结果相应,该流域地质灾害的增幅明显上升.地震对地质灾害的作用表现为直接激发作用和潜伏后发作用,在白龙江流域,汶川地震不仅直接引发大量次生地质灾害,还使该流域的岩土结构、强度等遭到破坏,孕育大量潜在灾害,使该地区地质灾害长期并将会频繁发生,次生灾害的分布具有"上盘效应"和沿断裂带集中分布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