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分析公路隧道火灾特点的基础上,依据数据融合的基本原理,充分利用多个传感器资源,把多个传感器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冗余或互补信息依据某种准则来进行组合,以获得被测对象的一致性解释或描述。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融合技术的隧道火灾探测算法,以感烟、感温和感光传感器的模拟量为输入,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和模糊逻辑技术对多传感器信号进行融合,设计出一种快速、准确和有效的隧道火灾自动探测融合系统,可缩短报警时间,降低误报警率。克服了火灾探测算法单一使用固定阈值的弊端。  相似文献   

2.
传感器融合技术在火灾预警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火灾报警系统存在的局限性,本文把传感器融合技术应用到火灾预警探测系统中.该系统采用传感器组探测早期火灾特征,在进行数据处理时,首先对同质传感器进行自适应加权数据融合,再对同质传感器采用D-S证据理论进行全局融合,最后得出对火灾的最优判断,很好地解决了报警灵敏度和误报率之间的矛盾.系统采取模块化设计,结构简单,容易实现等.  相似文献   

3.
数据融合技术在火灾报警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总线的神经网络和模糊推理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对所采用的数据融合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模拟实际输入信号的仿真结果证明,采用神经网络BP算法和模糊推理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能够准确预报火灾,有效降低误报率,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多传感器火灾探测系统的数据融合算法,并针对火情信号测试的固有特点,采用神经网络进行数据融合决策,探讨了算法模型的建立,并由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海上平台由于其自身空间狭小、管线设备高度集中等特点,要求其火灾探测系统误报率低.目前,单一类型火灾探测器的误报率非常高,经研究发现同时探测多类型火灾因素可大幅度降低误报率.文中根据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将火灾探测器所测数据进行融合,然后应用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仿真,降低了火灾探测器的误报率,满足了海上平台火灾探测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总线的神经网络和模糊推理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对所采用的数据融合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模拟实际输入信号的仿真结果证明,采用神经网络BP算法和模糊推理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能够准确预报火灾,有效降低误报率,达到了预期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基于嵌入式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火灾报警系统的硬件及软件设计方案,并利用数据融合算法,对用于探测火灾信息的多传感器的数据进行处理,使火灾的判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快速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火灾报警系统在布线、扩容等方面的不足,在无线火灾预警产品缺少的现状下,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和多传感器融合技术设计了一个无线火灾概率分级预警系统;该系统采用ZigBee技术快速建立星形预报警网络,节点扩充容易,根据多传感器融合信息,将火灾发生趋势按概率等级给出预警;经过试验验证,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环境的火灾预警和报警要求.  相似文献   

9.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高大空间火灾探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应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于当前高大空间建筑的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的方法。该种方法采用多传感器探测火灾多种参量,先使用神经-模糊网络进行局部判定,局部判定结果与融合中心进行历史数据的融合,得到误差后确定下一步全局决策。通过试验与仿真证明此方法大大提高了火灾探测的及时性,同时又提高系统可靠性,减少了误报警。  相似文献   

10.
火灾探测的模糊神经网络数据融合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火灾探测信号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多传感器火灾探测系统的数据融合算法.网络结构为9层,输入信号为CO气体浓度、烟雾浓度和温度,输出为火灾发生概率.通过网络训练和自学习不断调整权值,使网络输出与导师信号误差最小,完成了隶属度函数的自动生成和模糊规则的自动提取,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精度和智能化.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高校宿舍的火警预防是高校宿舍安全建设的重要内容,及时准确的预警系统可以帮助高校防范于未然。本文采用现今流行的ZigBee传感器网络技术对数量多密集分布的宿舍烟雾火情进行实时监控,无线采集烟雾数据汇集给宿舍管理端进行显示和处理,如果有火警信号,宿舍管理端可以通过GSM技术拨打电话和发送短信远程向管理人员报警,起到了很好的报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LABVIEW的多传感器火灾远程监控报警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室内火灾的监控重点在于对环境信息(温度、火焰、烟雾等)的监控,因此设计具有多传感器采集模块,能实时、准确地对火灾进行监控和报警的系统才能有效地避免灾难的发生。本多传感器火灾远程监控报警系统选用C8051F020单片机,由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火焰传感器组成的多传感器模块能采集丰富的环境信息,通过SIM300GSM模块实现了火灾的远程报警,基于LABVIEW的火灾监控报警平台能够实现火灾的实时监控、判断和报警。  相似文献   

13.
为及时发现机车运行过程中的火灾隐患 ,避免恶性事故发生 ,研制了用于火车机车的火灾报警系统。该系统采用多种传感器融合的方式 ,通过多路探测—组合判断的冗余控制方案 ,实现对内燃机车电器间火灾的报警。系统由MCS- 5 1单片机控制 ,采用温度、光电和烟雾三种共 16个传感器探测电器间易燃处各阶段的温升和火情 ,经检测电路和压频转换后送 CPU进行判断 ,输出报警信号。整个系统采取软、硬件抗干扰措施 ,报警准确可靠 ,工作稳定 ,操作方便。在东风 型内燃机车上进行实验 ,证明可以用于内燃机车的火灾检测与报警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基于ARM(高级精简指令集机器)嵌入式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森林火灾报警系统,该系统主要分为传感器节点、信号传输、总控系统和融合算法4个部分.传感器节点主要由LM-PT100温度、M397666空气湿度和MQ-2烟雾传感器组成;信号传输部分以CC2430为控制芯片,采用ZigBee技术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自组网和数据传输;总控系统以嵌入式微处理器2410为硬件平台,结合Linux操作系统和ADS1.2集成开发环境.设计了基于粗糙集、BP神经网络和D-S证据理论相结合的融合算法:粗糙集对数据进行约简,神经网络对约简后的子集进行分类识别,证据理论对每个子集的分类识别结果进行融合决策.运行结果显示:该系统与常规的“望台观测”、“地面巡护”等森林监控方法相比,能以更快的速度和效率预防并扑灭森林火灾.  相似文献   

15.
防火报警系统是智能楼宇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份.传统的火灾报警系统只要监测传感器中有1只传感器的被监测量超限,系统就报警,使系统的误报率升高,可信度大大降低.运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采用模糊神经网络技术进行信息融合,使得防火报警系统的可靠性得到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火灾越来越严重威胁社会和人身安全但却没有有效的预警和更好的防范火灾的方案问题,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可以实现基于融合多个传感器信息的火情预警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方案改善了火情预警参数单一、功能简单的缺点,通过多个传感器融合,在火灾发生时判断火灾趋势,做到及时的火灾判断预警。  相似文献   

17.
为了降低周界防越报警探测器误报和漏报的概率,将数据融合相关知识应用于周界防越报警探测系统,构成周界防越报警数据融合系统.  相似文献   

18.
数据融合技术又称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或分布式传感,即对多类多源和多平台传感器数据进行组合,提供有关空间信息综合态势的一种数据处理技术。数据融合可分为:信号级数据融合、像素级数据融合、特征级数据融合和符号级数据融合。本文讨论了红外图像、可见光图像、多谱图像、雷达图像等的数据融合问题以及各级数据融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多传感器多模型相互作用的数据关联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信息融合中的数据关联技术,在卡尔曼滤波基础上,结合相互作用多传感器多模型的概率数据互联算法,建立故障监测报警和现场传感器量测数据关联二者之间的关系,建立更具一般性的分布式传感器系统基础上的多传感器多模型,改进概率数据关联方法,以用于故障监测报警中相互作用的算法.并结合一个时变系统中空间位置传感器的故障诊断问题为例,运用多传感器多模型相互作用的数据关联方法进行仿真分析,研究此类故障判据的数据关联问题和数据关联算法的改进,研究表明相互作用多模型的概率数据互联改进方法不仅与有限维数的特定测量阈值相对应,而且直接针对故障模式,能够体现出动态模型的优点,可以与系统诊断知识相融合,为故障诊断的单步的、多步的、长期的预测预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神经网络和模糊逻辑的智能火灾探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探讨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和前馈神经网络的火灾探测和自动报警的方法。该方法以半导体感温,离子感烟和湿度模拟传感量为基本特征,并附加其相应的趋势特征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神经网络所对应的明火概率和阴燃火概率输出,经过模糊判决器后检测火灾现象是否发生,实验表明利用传感量的趋势特征和模糊逻辑判决的自动探测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地检测出火灾,为火灾报警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